華文網

文化獎得主為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編創 交響芭蕾《生命之歌》獲好評

(綜合訊)3月上旬,中國中央芭蕾舞團以古典精粹《仙女》和現代精品《生命之歌》的“對話”,組成芭蕾專場,在設備先進的北京天橋劇場隆重上演,開啟了農曆新年之後的首個演出季。

中央芭蕾舞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舞團,這次獲邀為中央芭蕾舞團編創現代交響芭蕾《生命之歌》的,是新加坡文化獎得主、著名編舞家應萼定。

依循交響樂繁複結構編舞

應萼定為中央芭蕾舞團量身定造,長度為45分鐘的現代芭蕾作品《生命之歌》,是一部與戲劇芭蕾截然不同的交響芭蕾。作品根據柴可夫斯基最優秀作品之一《b小調第六交響樂》(又名《悲愴》)創作而成。

這部交響樂完成于作曲家即將走到生命終點時,是作曲家情感與精神的昇華。在《第六交響樂》的初稿中,柴可夫斯基做了這樣的標注:“青春、愛情、沸騰的工作、困難的克服和尾聲——死。”簡短的詞句精練涵蓋了作曲家的創作脈絡。

有30多年編創經驗的應萼定在現代芭蕾《生命之歌》裡展現了縱橫馳騁的手筆,他依循交響樂的繁複結構編舞,將音樂與舞蹈的不同表現手法完美結合,

用自由奔放的現代舞形式直抒胸臆,酣暢淋漓,精確傳達出對坎坷沉浮的人生歷程發自肺腑的感慨,用舞蹈與音樂大師作了一次生命的對話。

舞蹈界人士感動盛讚

《生命之歌》演出後,在中國舞蹈界贏得盛讚。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芭蕾大師,總排練者徐剛在開演前為觀眾導賞時說:應萼定憑藉積累多年經驗,重新用舞蹈形式編創《第六交響樂》這部作品,

我第一次看《生命之歌》的合成演出時,真的非常感動。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也在觀看演出後說:現代芭蕾《生命之歌》通過舞者的肢體直接表達情感,以最純粹的方式觸碰人們心底最本真的東西,舞臺上的舞者完全用肢體的律動表達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不虛假不虛偽,很真實很有力量。

將出訪柴可夫斯基故鄉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說:現代交響芭蕾《生命之歌》打破舞劇傳統,

遵循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樂》結構的同時,更融入了年屆七旬的編導的人生閱歷,用現代的語彙、意象表達出對青春和生命的感懷。中央芭蕾舞團將把這部作品推向國際。

據悉,中央芭蕾舞團將攜《生命之歌》外訪,演出的第一站將是柴可夫斯基的故鄉——俄羅斯。

應萼定為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打造的《生命之歌》,是一部結構繁複的交響芭蕾作品。(中央芭蕾舞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