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兩田黃萬兩金”,乾隆最愛的田黃印璽

1950年7月,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特殊時期,社會各界主動捐款買飛機大炮,老百姓捐糧捐衣,而末代皇帝溥儀,雖已是平民,但經過幾番考慮,他最終也向國家獻出了一個寶貝,

一個伴著他倉皇出逃,歷經數次搜檢,卻被溥儀始終貼身保存的寶貝,那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田黃三連印。

小小印章,為什麼它是鎮館之寶

要想知道為什麼田黃三連印章如此珍貴,首先,我們得瞭解“石黃”這個石材。

福建壽山村,原本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

而這個小山村卻創造了無數“一夜暴富”的傳奇,因為這個地方出產一種美麗而又稀少的石頭——田黃石。

田黃形成于數百萬年前,田石埋於砂土中,日久天長,其表皮鐵質酸化,致使石色外濃內淡,產生了色皮與“蘿蔔紋”等特徵。

而田黃,僅產於總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壽山溪一段約8公里的溪流及溪旁水田的底下。

1984年,壽山村的四位村民在溪邊尋找田黃石,兩個小時後,一塊巨大的田黃石破土而出,當時賣了11萬,三十年過去,如今這塊石頭市值幾億人民幣。

田黃石原石

田黃,

不僅本身質地優佳,而其所具有的色彩——黃色,更是道教、佛教及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色彩,謂為上地之色。在陰陽五行說中,上居中,故以黃為中央正色。同時,黃色又是天子,黃河的象徵。而田黃的產地,名稱又含有“福”“壽”“田”的吉祥寓意(取“福建、壽山、田黃”之首字)。正因這諸多因素的巧合,田黃不但石色貴,且預兆美好,一經面世,即被視為人間尤物,充作貢品,進入皇家,也成為豪門貴族,
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對象。因此在民間,田黃石被尊為"石中之王"或"石帝"。

田黃石產量極低,且經過數百年的挖掘基本已殆盡,流傳至今的都成稀世珍品。民間曾有"一兩田黃十兩金"之說,而現在田黃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兩田黃萬兩金"。

“天命贈與”田黃石 乾隆帝尤為青睞

從明代起,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就已禦定為宮廷之印璽用石,到了清代,田黃石更是深受皇帝喜愛。

相傳乾隆皇帝曾做過一個夢,

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夢醒之後,覺得這是一個祥瑞之兆,但是卻對“福壽田”三字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次日他在上朝之時,將夢境敘述出來讓大臣們給自己圓夢。一位大臣聽後連忙跪倒稟告,稱“福壽田”三字應以“福州、壽山、田黃石”為解,玉皇大帝賜給皇上您的一定是產于福州壽山的田黃石。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爺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禮中,乾隆皇帝都要在供案上供一塊田黃石以祈求上蒼保佑。

據溥儀說,其中一塊田黃石原石,自進貢以來在庫房裡封存了近百年。直到機緣巧合,乾隆想要做一枚印璽,便讓工匠去庫房挑選石材,於是這塊石頭被呈到了乾清宮,乾隆皇帝對其一見傾心,命宮廷匠師們精心雕琢,最終,匠師們給乾隆皇帝呈上了一份巧奪天工的珍寶,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田黃石三聯章,又叫“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這也成了乾隆皇帝的專用玉璽。

田黃石三聯璽,由兩枚方形,一枚橢圓,黃雕鎖鏈聯接而成。三連印石質晶瑩剔透,潤澤如脂;造型小巧精緻,刻工精細,無論是材質的選擇、圖文字樣的篆刻,還是做工的技巧方面,田黃三連印都有著皇家之氣。

兩枚是正方形,一個刻有“乾隆宸翰”,一個刻有“惟精惟一”;另外一枚刻有“樂天”字樣,呈橢圓形。

“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樂天”都出於儒家經典,乾隆皇帝想以此來表明自己精益求精、專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樂天知命的處世態度。

“樂天”

“乾隆宸翰”和“樂天”璽文,被處理為印章的凸起部分,“惟精惟一”則是印章的凹陷部分,這兩種刻印方式都是篆刻中所說的:“陽文”與“陰文”。

“乾隆宸翰”

在佈局上“乾隆宸翰”採用的是傳統標準格式;“樂天”印則是字畫結合,在字的的兩邊增加了螭文修飾,使整個印璽充滿了動感靈性。

“乾隆田黃三連印”上所有的石環全部是完全閉合的,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跡。那麼,200多年前的清代工匠是如何做成這三條石鏈的呢?答案只有一個,三連印是由一整塊田黃原石雕出來的,而且三枚小印完全由環鏈相連,這些環鏈也是由石頭透雕出來的。為了把硬邦邦的石頭化作靈活自如的細小鏈條,雕刻者在雕刻的過程中,採取了鏈雕的技法。

石質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因為石質堅韌,稍有不慎就回造成鏈斷石破,工藝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1924年11月5日下午,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馮玉祥軍隊的重重監視下,離開了紫禁城,到後海泔水橋舊醇王府居住,成為一個普通的平民。在溥儀搬出皇宮時,帶走了很多藏于皇宮中的珍寶,這枚“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在其中。

1932年3月,溥儀在侵華日軍的操縱下,帶著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寶、字畫從天津遷往長春,就任偽滿洲國皇帝。

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偽滿洲國崩潰,溥儀再一次倉皇出逃。就在溥儀準備從瀋陽機場乘飛機逃往日本時,被蘇聯紅軍截獲。溥儀和他的隨從人員,被蘇聯紅軍遣往蘇聯赤塔,這時,這位曾經坐擁天下的清朝皇帝成為了一名階下囚。

在這幾次的輾轉中,溥儀對自己從北京皇宮中帶出的珍寶多次甄選,最後只選了少量的珍寶字畫留下,偷偷藏在一個黑色皮箱裡。而這枚“乾隆田黃三連印”,卻被溥儀貼身保存。就這樣,“乾隆田黃三連印”幸運地逃過了一次次的搜檢,一直與溥儀貼身不離。

1950年7月,溥儀回國後獻出乾隆田黃三連印。

1997年8月17日,中國國家郵電部將“乾隆田黃三連印”印製成小型郵票,在全世界發行。從此,世界認識了田黃石,也認識了“乾隆田黃三連印”。

“乾隆田黃三連印”自1924年被溥儀帶出北京故宮後,輾轉多年,終於又重新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結束了它顛沛流離的命運。

如今,人們透過明亮的櫥窗,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件稀世國寶,看到它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感受它所經歷的200多年的歷史滄桑。

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爺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禮中,乾隆皇帝都要在供案上供一塊田黃石以祈求上蒼保佑。

據溥儀說,其中一塊田黃石原石,自進貢以來在庫房裡封存了近百年。直到機緣巧合,乾隆想要做一枚印璽,便讓工匠去庫房挑選石材,於是這塊石頭被呈到了乾清宮,乾隆皇帝對其一見傾心,命宮廷匠師們精心雕琢,最終,匠師們給乾隆皇帝呈上了一份巧奪天工的珍寶,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田黃石三聯章,又叫“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這也成了乾隆皇帝的專用玉璽。

田黃石三聯璽,由兩枚方形,一枚橢圓,黃雕鎖鏈聯接而成。三連印石質晶瑩剔透,潤澤如脂;造型小巧精緻,刻工精細,無論是材質的選擇、圖文字樣的篆刻,還是做工的技巧方面,田黃三連印都有著皇家之氣。

兩枚是正方形,一個刻有“乾隆宸翰”,一個刻有“惟精惟一”;另外一枚刻有“樂天”字樣,呈橢圓形。

“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樂天”都出於儒家經典,乾隆皇帝想以此來表明自己精益求精、專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樂天知命的處世態度。

“樂天”

“乾隆宸翰”和“樂天”璽文,被處理為印章的凸起部分,“惟精惟一”則是印章的凹陷部分,這兩種刻印方式都是篆刻中所說的:“陽文”與“陰文”。

“乾隆宸翰”

在佈局上“乾隆宸翰”採用的是傳統標準格式;“樂天”印則是字畫結合,在字的的兩邊增加了螭文修飾,使整個印璽充滿了動感靈性。

“乾隆田黃三連印”上所有的石環全部是完全閉合的,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跡。那麼,200多年前的清代工匠是如何做成這三條石鏈的呢?答案只有一個,三連印是由一整塊田黃原石雕出來的,而且三枚小印完全由環鏈相連,這些環鏈也是由石頭透雕出來的。為了把硬邦邦的石頭化作靈活自如的細小鏈條,雕刻者在雕刻的過程中,採取了鏈雕的技法。

石質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因為石質堅韌,稍有不慎就回造成鏈斷石破,工藝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1924年11月5日下午,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馮玉祥軍隊的重重監視下,離開了紫禁城,到後海泔水橋舊醇王府居住,成為一個普通的平民。在溥儀搬出皇宮時,帶走了很多藏于皇宮中的珍寶,這枚“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在其中。

1932年3月,溥儀在侵華日軍的操縱下,帶著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寶、字畫從天津遷往長春,就任偽滿洲國皇帝。

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偽滿洲國崩潰,溥儀再一次倉皇出逃。就在溥儀準備從瀋陽機場乘飛機逃往日本時,被蘇聯紅軍截獲。溥儀和他的隨從人員,被蘇聯紅軍遣往蘇聯赤塔,這時,這位曾經坐擁天下的清朝皇帝成為了一名階下囚。

在這幾次的輾轉中,溥儀對自己從北京皇宮中帶出的珍寶多次甄選,最後只選了少量的珍寶字畫留下,偷偷藏在一個黑色皮箱裡。而這枚“乾隆田黃三連印”,卻被溥儀貼身保存。就這樣,“乾隆田黃三連印”幸運地逃過了一次次的搜檢,一直與溥儀貼身不離。

1950年7月,溥儀回國後獻出乾隆田黃三連印。

1997年8月17日,中國國家郵電部將“乾隆田黃三連印”印製成小型郵票,在全世界發行。從此,世界認識了田黃石,也認識了“乾隆田黃三連印”。

“乾隆田黃三連印”自1924年被溥儀帶出北京故宮後,輾轉多年,終於又重新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結束了它顛沛流離的命運。

如今,人們透過明亮的櫥窗,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件稀世國寶,看到它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感受它所經歷的200多年的歷史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