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蕪湖:為什麼說“六郎鎮”——鳩茲的後花園?

六郎鎮地處十三連圩,因六郎橋得名,2003年12月,由蕪湖縣十三連圩內原六郎、咸保、易太、周皋、政和5個鄉鎮合併成蕪湖縣六郎鎮,

南接蕪湖縣城灣址,北與清水鎮一橋相連,離蕪湖市區僅有10餘千米,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8.7萬。

六郎橋溝渠縱橫,河流相連 ,蘊育了深厚的人文資源,既有“陶氏官道、”“相思島”“清涼寺”“古村羅莊”等歷史遺跡,

也有“朱公湖”“落帆灣”“三鳳朝陽”“駱家墳灘”“大港蛟龍”等民間傳說。

據說當地有個婦女多年不生育,去祈禱菩薩,說是只要讓她生下兒子,就要在當地造橋。想是感動上天,她竟然連續六年生下了六個兒子,為了守信用,她變賣了家產,拉扯著六個兒子,

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造成了一座橋,那橋就叫六郎橋,後來地方也以橋命名了。

而今,當地人民積極發展觀光農業、旅遊農業和生態農業,將現代農業與歷史人文景觀、自然資源景觀、及旅遊資源融為一體。2004年7月舉辦的首屆葡萄文藝節獲得圓滿成功,

2005年6月,在政和大港舉辦“中國蕪湖六郎大港龍舟賽”,18支參賽隊參加,幾百名選手浪擊飛舟,幾萬群眾觀看競技表演。易太的果蔬、鹹保的苗木、六郎與政和的水產等特色鮮明,效益可觀,24565畝可養水面,使水產養殖成為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六郎魚蝦名滿天下,立體養殖場面蔚為大觀,“千頃碧波,寬廣幽深,天蓄人養,水族繁茂”,構成了水鄉瑰麗的風景圖,真正成為蕪湖市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