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陸奇先生和他的百度新千億美金計畫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科技”(點擊查看原文),作者 騰訊科技 韓依民;36氪經授權發佈。

“關、停、並、轉。”

在2017年上半年一次百度公司的高層管理會議上,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對一項業務作出這樣的安排。

他針對的是百度貼吧,由前百度產品經理俞軍及李明遠打造,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區,每天帶來巨大流量,是百度PC時代賴以生存的根基之一,但也是一系列負面事件發酵的源頭。

今年1月陸奇進入這家公司後所帶來的改變,不僅關乎人工智慧,為了調配百度內部所有資源,陸奇已將他推進改革的觸手,伸到了百度賴以成長的根基上。將“關停並轉”與百度貼吧聯繫在一起,

這需要足夠勇氣。 

他要為百度尋找下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路徑。

對於百度的現狀,外界有種種解讀。一些媒體將它歸咎於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從此掉隊;另外一種說法聚焦於百度的管理,認為創始人李彥宏大權獨攬,管理層很難發揮作用;派系鬥爭也被認為是百度無法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真實的資料是:2016財年,百度總營收為705.49億人民幣(約合10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9%;淨利潤為116.32億,僅為2015年的1/3。在BAT三家中,百度的市值已經落下兩個身位。

為了改變被動局面,百度做了一系列調整:下注人工智慧和內容分發、裁撤業務、更換高管,而1月加盟的陸奇是一系列變數中最具決定性的一個。曾在微軟和雅虎都有過光鮮履歷、被稱為“微軟最有權勢華人”的他面對的是一家傳統業務衰落、新興業務尚未支撐營收的公司,

也是一家內部腐敗頻發、高管接連離職的巨頭,別忘了和他一起加入公司的還有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

1月18日,陸奇被任命百度集團總裁次日,

李彥宏和陸奇同時出現在媒體見面會

6月23日,京東股價大漲,市值達到609億美元,距離百度僅僅有不到10億美元的差距。留給陸奇的時間不多了,他能扭轉局面嗎? 

不同尋常的殘酷開場

2月8日,春寒料峭,百度手起刀落做出了裁撤醫療事業部的決定。 

百度醫療事業部員工唐凰在裁撤消息宣佈後的第9天,2月17日,接到了來自百度醫療事業部HR BP的電話。 

HR在電話中告知他:當天晚上之前沒有完成轉崗流程的員工,

一律在下週一早上十點簽解除合同協議。所謂沒有完成轉崗流程就是,即使已在ERP中發起流程但未完成的也算未完成。 

同時,唐凰第一次從HR口中得知,身為該業務核心成員的自己也在新方案範圍內,此前,HR曾明確告知他,核心成員不用參加面試,後續公司會安排。 

這與最初方案大相徑庭。 

按照HR最初的說法,裁撤業務後人員的安排方案是,“一部分同學直接轉到AI和內容體系,其餘的100多位同學內部調整轉崗。調整轉崗原則是:公平公開、全員參加、尊重員工個人選擇、組織體現溫暖人情,特別強調醫療是公司承諾的方向,醫療事業部242人每個都是公司的資產和財富,面試方法是優先Feed流(內容分發業務)挑選,不匹配的可以接受百度雲、AI方向的挑選。” 

出乎意料的是,宣佈方案一周後,醫療事業部員工等來了一個毫無商量餘地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 

更多消息陸續傳來。接到電話的第二天,團隊成員獲知,之前確認轉到AI部門的二十幾個員工的整體方案也被公司否定,這裡面的一部分員工也需要參加週一的解約。 

憤怒於公司出爾反爾的百度醫療事業部員工們,在2月21日下午於百度內網發佈了有關自己遭遇的帖子,兩小時後帖子被設置為禁止回復。之後幾天,該部門員工的內網帳號陸續失效。 

抗爭被證明是無效的,離職協議陸續簽訂。 

“有一個績效兩分(在百度體系內代表業績優秀)的小孩,非常努力,已經找到了接收方,強行拉回來簽字,紅著眼過來找我我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時候,我已經對這家公司徹底死心了。這麼醜惡的事情他們都做得出來。”已經離開了百度的唐凰一度想與公司抗爭到底,最後還是選擇妥協,但回憶起這場荒唐裁員的種種,依然抑制不住激動。 

百度裁撤醫療事業部的風波彼時雖未見諸媒體,但在小範圍內也已散播開,在知悉全過程的專業人力資源從業者眼中,百度的做法顯然不合理,“這種事兒要是小公司做的還好,百度這麼大的公司,有點不地道了。” 

一位曾與百度醫療事業部有過合作的協力廠商供應商陸皖忍不住感歎,“各種奇葩事都有,”他同時指出百度為何甘冒輿論風險也要強硬裁員的原因:“當一個人在水中苦苦掙扎的時候,它顧得了姿勢好看嗎?”

讓百度深陷苦苦掙扎境地的核心原因是錢。 

“去年整整700億的銷售額,才100億的利潤,太嚇人了,這是一個傳統公司的利潤率,”陸皖評價,“百度現在是BAT裡最難受的一家公司,戰略上有危機感,就必然會產生問題。” 

在調整、節流、增長、轉向以及壓力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終導致醫療事業部裁員鬧劇的出現。 

在雞年第一個工作周、年味尚未散去之時便做出裁撤團隊的決定,百度求變之決心和急迫可想而知。

對於擁有約四萬名員工的百度而言,200多人的醫療事業部只是一個小團隊,但調整總是先從細枝末節開始,這正是一系列變革發生的前奏。 

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今年2月的最後一天,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簡稱L4)高管龍昱接到了第二天早上開會的通知,陸奇將擔任會議主持者,儘管這是陸奇第一次主持L4管理層會議,但此前他也曾列席會議,因此在L4高管們看來,這應該是一次尋常的業務彙報溝通會。 

3月1日早上九點左右,會議在百度大廈舉行,包括陸奇在內,參會人數不到十人,百度高級副總裁、技術戰略委員會主席、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最後一個抵達會場,陸奇讓他第一個發言。 

王勁的開場白不同尋常,他說,今天是無人車的一個milestone(里程碑),milestone的表述讓龍昱感到疑惑——當天並無任何特別事情發生。接著,在一番歷史回顧後,王勁緊接說道,“我由於個人和家庭的原因辭去在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的職務。” 

話音一落,與會者無不感到非常意外,除了陸奇。在對王勁作出的成績表示感謝後,陸奇宣佈總經理將由他來代。於是,在一個前後不超過15分鐘的會議後,這個百度明星業務的權力交割完畢。 

兩小時後,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佈,對現有業務及資源進行整合,成立智慧駕駛事業群組(IDG),由陸奇兼任總經理。百度對外公佈了王勁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將不再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職務的消息,但未做更多說明。 

王勁的照片和個人簡介很快從百度官網消失了。無論對內對外,這個消息都非常突然。 

如同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王勁並非唯一出局的百度高管。

原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

3月16日,百度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對百度糯米進行組織優化和管理架構調整,百度高級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將親自兼任百度糯米總經理。 

百度同時公告,前百度公司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在擔任百度大客戶(KA)銷售部總經理期間,違反了公司職業道德規範,構成嚴重違紀。百度決定解除曾良的勞動合同。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深網,百度某VP提前一晚電話通知了曾良第二天將發佈公告的消息。第二天,曾良通過媒體報導才得知了公告的具體內容。 

3月22日,吳恩達在多家社交平臺宣佈將從百度離職

作為百度過去幾年人工智慧業務的代表人物,吳恩達毫無徵兆的離開讓業界感到意外和震驚。但百度顯然早有準備,在對外確認了該消息的同時,百度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將進一步深度整合包括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在內的百度核心技術,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任命搜索體系出身的百度副總裁王海峰為總負責人,同時晉升為Estaff成員,轉向陸奇彙報。 

整個三月,百度就像一鍋永在沸騰的水,持續有重大人事及業務變動發生。類似狀況在接下來有所緩和,但變動仍在繼續。 

4月28日,在發佈2017年一季度財報的同時,百度宣佈首席財務官李昕晢(Jennifer Li)將轉任百度資本(Baidu Capital)CEO;5月2日,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轉往百度資本任合夥人;5月26日,曾操盤百度內容生態的副總裁陸複斌在朋友圈宣佈即將離開百度。 

混亂的醫療事業部裁撤事件拉開了百度2017年調整的序幕,而如多米諾骨牌般陸續倒下的百度高管背後,百度的戰略轉向和業務洗牌正在進行。

陸的一盤棋

百度宣佈陸奇加入的前一天,吳恩達正在北京參加一個百度AR相關活動。 

儘管當天北京有霧霾,剛從美國飛來的吳恩達仍按照策劃方案與媒體一同乘坐北京地鐵二號線到達前門,隨後步行前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在那裡與媒體進行溝通交流,並宣佈AR實驗室成立的消息。 

過去三年,吳恩達曾多次以百度首席科學家的身份面對媒體,頻頻亮相。作為百度人工智慧研究院的負責人,研究院下轄的實驗室是其在百度活動的主要陣地,因此吳恩達如此配合AR實驗室成立的活動也就不難理解。 

陸奇的加入顯然打破了這位人工智慧領域專家的職業規劃,1月16日的活動成為吳恩達最後一次以百度首席科學家身份參加的公開活動,兩個月後,吳恩達對外宣佈離開百度。 

與吳恩達和百度溫情脈脈的告別相比,王勁的離開則沒有那麼和平。 

自2月28日早上的會議後,王勁的同事們再也沒有在百度大廈見過他。3月27日,在參加一個活動時,王勁正式對外宣佈還有三天離開百度。對於王勁高調的單方面宣佈離職,百度方面私下非常惱怒。這顯然不是一次愉快的分手。 

直到現在,百度及王勁雙方均未對辭任原因作出解釋,但據接近王勁的人士對深網透露,王勁與百度鬧掰的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就無人車業務是否“spin off(獨立分拆)”這件事上沒有談攏。 

“王勁一直想spin off,春節前無人車團隊一直在傳spin off的消息,而且去年烏鎮那場show的效果超出預期,王勁也很開心,但公司可能認為spin off的時機不夠,可能這個時候就談崩了。” 

無論分手是否體面,吳恩達與王勁的離場,都給了陸奇捏合內部業務的契機。 

百度體系記憶體在人工智慧兩大派系的隱秘競爭,吳恩達領導的研究院和王海峰領導的大搜索隔閡嚴重,陸奇的加入改變了雙方力量的對比,這導致吳恩達最終離場,以及搜索體系出身的王海峰高升一步。與吳恩達的離開類似,王勁的出走也促使陸奇對百度智慧駕駛業務L3和L4進行整合。 

整合是陸奇施政前兩個月的關鍵字之一。

多位百度高管向深網介紹,對內陸奇總是講一盤棋戰略,整合L3、L4便是典型。一位百度無人車前員工告訴深網,L3和L4事實上存在競爭,“其他公司內部也會有競爭,但不會跟百度一樣,出去跟車廠談合作會互相詆毀對方。”而在成立IDG之後,據深網瞭解,目前L3和L4的產品技術團隊仍保持獨立,但對外的商務合作已經收歸一處。 

從效果來看,“一盤棋”策略得到了正向回饋,一位百度員工告訴深網,“百度內部推動一件事很難,以前的事業群組之間就像兩個公司一樣,現在好一點。”

將百度捏合進一盤棋內,為不同人、不同部門的利益尋求最大公約數,這為陸奇改造百度這個龐然大物提供了前提。在主事百度近五個月後,陸奇終於確定了他的施政綱領。 

劃分主航道與護城河

在四月份舉行的季度會上,陸奇進行了“全面診斷百度護城河”的講話,這是一次確定“施政大綱”的演講,隨後主航道和護城河的概念通過內部信在百度內部正式傳播。 

具體來講,主航道指Feed流和人工智慧兩大業務,代表百度的未來;護城河是指能夠讓主航道業務航行更穩健的業務,起到護衛艦隊的作用,是百度的現在。 

在與業務部門舉行的“吹風會”上,陸奇如此解釋主航道和護城河戰略:百度以前太散碎了,有很多小型業務,佔用了很多資源、人力,還不是市場領導者,是第三或者是第四的位置,還要每年投入很多錢和資源去推,要比領導者付出更高的代價,這樣的業務是不是就可以舍?如果能舍的話,還是要舍掉的。 

隨著戰略確定,業務的去留便明晰起來。

主航道業務在內部擁有資源調配上的最優先權,儘管如醫療事業部這樣被放棄的業務最後在員工處置問題上演變成一出鬧劇,但Feed流、人工智慧、自動駕駛這些業務的headcount都沒有上限,仍在繼續招人。

能夠被圈進護城河的幾乎都是百度的優勢產品,比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包括糯米、外賣在內的O2O業務當然不在護城河之列,但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百度的明星產品,貼吧被陸奇列入“關停並轉”的行列。 

如果關停貼吧,百度在社交上的佈局就要徹底斷裂,貼吧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百度構建帳號體系的重要載體。但無法忽視的現實是,貼吧在商業化上進展緩慢,2016年年初還一度為百度惹來病種吧被賣的輿論風波。 

商業化並非陸奇考量的全部標準,比如被列入護城河的百度百科、百度知道以及百度地圖等,就很難確切的說可以從這些產品上獲得多大營收,但它們為陸奇所倚重的原因在於,第一這些業務能帶來有用的資料,比如陸奇明確對地圖團隊說過,不要有太多營收方面的壓力,專心致志的思考資料和資料所產生的應用層價值。 

第二,有些業務是搜索需求的細分垂直,提升它們的用戶體驗會間接提升用戶對百度的粘性,這一邏輯可以用一個假設來理解:如果百度知道做得與知乎一樣好,那麼會有更多人使用百度。 

而遺憾的是,在陸奇眼中,百度貼吧可能並不具備上述價值。在百度需要全力押注未來的當口上,這一百度明星產品被主事者從未來的版圖上劃出。 

為了帶領百度上演一齣翻身好戲,陸奇為這家仍擁有約四萬名員工的龐然大物開出了激進的藥方。 

苦行僧陸奇

為百度帶來一系列變化的陸奇個頭中等、身材精瘦,具有苦行僧般的精神。 

一位微軟中國員工告訴深網,在微軟時期,陸奇身為集團高管,按道理出差可坐頭等艙或商務艙,但他每次從美國來中國,都選擇在經濟艙度過十幾小時的飛行時間。 

陸奇長李彥宏七年,現已56歲,按中國社會的傳統定義這已是知天命之年,不再適合冒險,但用常人的規矩來框定陸奇顯然不太適用。加入百度前陸奇已在美國科技界享有盛名,被稱為微軟最有權勢的華人,除了業績出色,他還以近乎刻苦的工作態度聞名。 

在百度履職半年後,公司上下已經充分領略到他的工作狂精神。 

陸奇堅持每天六點上班,深夜離開百度大廈,由於回國沒有居所,他目前仍下榻於北三環的某家酒店。有時為了討論工作,業務部門同事在週末也會到酒店與其商談。 

他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貢獻給了工作。 

包括度秘、智慧駕駛、渡鴉等團隊都表示其與陸奇溝通頻繁,這些團隊的管理層可能每週都需要與陸奇直接彙報三四次,其他業務負責人也表示自陸奇加入以來,與其有過多次深度溝通。同時對這麼多業務進行細緻管理和指導,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能夠如此全情投入工作,除了才能還依賴于陸奇的高度自律。 

加入百度前,關於他每天只睡四個鐘頭並堅持晨跑四英里的軼事已被傳播。在加入百度第二天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有人好奇向陸奇求證這一作息是否真實,他沒有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覆,只是表示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最佳點,因為關鍵是“你要每天精力充沛,有長時間可以投入做你自己熱愛的事情”。 

幾年前《環球企業家》雜誌曾報導:他是那種有工作潔癖的人,會前一直忙於修改幻燈片和演講稿。但不久前陸奇卻遭遇了一次PPT風波,在6月8日舉行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陸奇的演示文稿中有一頁出現了三處文字錯誤,短時間內招徠外界對百度潮水般的嘲諷,有人揶揄百度的PPT是人工智慧寫的,同行王小川則在社交網路評論“百度這人工智慧方向沒毛病,就是語文不好”。

在愛奇藝世界大會的演講中,陸奇所用的PPT一頁出現三處文字錯誤

面對外界對演講PPT的群起而攻之,有百度員工忍不住做出辯解:陸奇會親自寫公開演講PPT的英文稿。 

百度很快給出了出現如此錯誤的原因:工作人員在現場誤放了測試版,並公佈了正式版PPT。不過經過對比,正式版中文字錯誤雖不再有,但仍保留了“Robin極有遠見的前瞻佈局”這句話——而這個表述正是引發外界批評的另一靶心——在一些人看來,這是赤裸的拍馬屁行徑,尤其當它由陸奇之口講出時更加令人感到失望。 

但對於一些熟悉百度公司的人來說,這體現了陸奇的智慧。李彥宏充分授權是一種信任的態度,但與制度的穩定性相比,態度存在變數。 

從目前來看,李彥宏確實給了陸奇充分授權。今年2月26日,陸奇被任命為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據深網瞭解,李彥宏對公司日常管理的介入也在減弱,以前李彥巨集會親自面試部分業務的高管,而現在,原先每個月都要向李彥宏彙報的高管如今可能一個月都見不到他一次。在代表公司層級的總監會上,也是陸奇主持,李彥宏列席旁聽。 

只有接觸並瞭解李彥宏的人才能意識到,給予陸奇這麼大施展空間並非易事。對李彥宏而言,這也是一個巨大轉變。 

三人組織與隱秘決策

經歷了百度從高峰到低谷的百度人付薔對深網說,“一個人他如果跳的很歡,或者是自己很有想法、決斷力的話,他在李彥宏下面是沒法呆長時間的。你要不然就改變自己,要不然就提包走人。” 

從主事銷售與主事技術的前百度高管口中,深網得到關於李彥宏的兩極評價。 

在主事銷售的高管眼中,百度內部是“Robin說YES才是YES不然就是NO,這意味著,他如果不說YES執行的時候就有點難,想執行需要HR、法務、財務的支援,這些沒有Robin的Yes他們會認為是No。” 

主事技術的VP則持有相反評價,他認為李彥宏“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很有戰略思考,很接地氣,很nice。他不是那種不知道所以我就不說,怕說錯,損失了我CEO 的形象。”但這位高管也認為,李彥宏在管理上可能缺少一些方法論,他同時給予陸奇很高評價,“陸奇在管理上的邏輯性、眼光真的很強。他跟Robin兩個還真是絕配。” 

在邀得陸奇加盟之前,2016年下半年,一批已經離開多年的百度元老被李彥宏請回百度大廈開會。 

在百度,請老員工們回來談話並非尋常舉動。整個交流過程中,這幫百度的老人們對百度存在的問題直言不諱,一些話聽起來甚至有點刺耳。會上李彥宏向曾經的部下們介紹百度錢包用戶增速很好,但遭遇了耿直的回復:10塊錢一個。

會議比計畫延長了一個半小時,原定當天下午來與李彥宏商談合作的某位元大銀行行長,也因此在外等了那麼久。 

求變的李彥宏不僅找到了陸奇,今年年初,他的妻子馬東敏也回歸了百度。在百度高管眼中,與沉默寡言的李彥宏相比,馬東敏是一個更加開朗、熱情的人。不過,這位計畫在管理上與李彥宏形成互補的女性,在普通員工層面存在感並不強。 

在付薔的感受中,馬東敏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她所有的旨意都是在老闆和陸奇的後面,你分不清哪個是老闆娘說的,哪個不是。”但隱身式的存在不代表馬東敏不參與公司管理,前述主事技術的VP透露,馬東敏不會參加他所在業務的日常會議,但在其所在部門的年度預算會議上,馬東敏列席並參與了討論。 

外人很難得知李彥宏、馬東敏與陸奇之間具體怎樣商量、溝通、做決定,但至少從目前看來,在砍人、砍業務、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具體動作中,陸奇是那位大刀闊斧的執行者。 

付薔認為,去細究到底是誰做的決定沒有太大意義,“其實不管是誰做,最後都說陸奇上任以後就開始狂砍人,這個鍋他是一定要背的,是不是他幹的,他一定要背這個鍋。” 

尋找下一個千億美金

戰略推倒重來、架構推倒重來,甚至連李彥巨集對公司管理的方式都在推倒重來,百度所做的一切,只為尋找下一個千億美金。 

百度需要千億美金的市值。 

百度官網上對百度市值的描述停留在2015年:自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截至2015年,百度的市值已達 800億美元。而事實上,近一年來,百度的股價最高為197美元,最低曾跌至155美元,以最近的股價計算,百度市值已經跌至600億美元出頭。 

對比近兩年的財報數據可以明顯感覺到百度觸碰到了它的天花板。

2015年度,百度總營收為人民幣663.82億元(約合102.48億美元),同比增長35.3%;全年歸屬於百度的淨利潤為人民幣336.64億元(約合51.97億美元),同比增長155.1%。 

2016年度,百度總營收為705.49億人民幣(約合10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9%;淨利潤為116.32億,僅為2015年的1/3。 

這意味著,曾經意氣風發的百度不僅駛入了慢車道,而且走上了危險的下坡路。 

對於百度為何陷入如此境地的複盤已經足夠多,外界分析的原因包括李彥宏的管理能力、保守的投資策略、轉型移動互聯網不利等。 

選擇從業務管理一線退下的李彥宏已經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外投資上,過去,百度保守的投資策略為人詬病,被認為沒有為旗下業務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新成立的投資機構與此前百度內部業務部門參與專案投資決策的方式不同,百度資本與百度風投完全獨立於業務部門之外,不久前百度資本投資蔚來汽車,智慧駕駛事業群組就完全沒有參與,甚至在消息剛剛傳出時,陸奇也並不知道相關消息。 

內部業務上,資源極力向主航道傾斜。除了在人和錢上享受最優先順序待遇外,高管們也在為新業務衝鋒陷陣。

向海龍被同僚評價為格局談不上多大,但屬百度為數不多能打仗的人。這位守著百度錢袋子的高管在最近幾次公開演講中,開始向百度的廣告客戶們極力推銷Feed流產品。 

但無法回避的是,被百度寄予厚望的Feed流業務,面臨來自騰訊、阿裡、今日頭條等競爭對手的挑戰。而人工智慧產品短期還很難看見獲得大規模營收的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對百度的崛起懷有真正自信。 

“我現在最怕的是什麼?最怕陸奇做了幾年,如果再成不了的話,老闆會不會像陳天橋一樣,反正折騰也就這樣了,那我就不折騰了,去做投資也挺賺錢的。那我們這麼多人,就傻了。”付薔透露他的擔心。 

或許是捕捉到部分百度員工的懷疑,堅決進行大改革的同時,陸奇也注意與業務團隊進行溝通交流。 

對內溝通時,陸奇的PPT通常很簡單,沒有任何格式,只有幾個字。他說話聲音不大,但語調堅定,極具領導力和感染力。 

4月的一天,陸奇參加了某業務的季度大會,面對台下坐著的百度員工,他伸出雙手,對他們說:“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對勝利的信心。”

(應被 訪者要求,文中唐凰、陸皖、付薔均為化名)

記者卜祥對此文亦有貢獻

其餘的100多位同學內部調整轉崗。調整轉崗原則是:公平公開、全員參加、尊重員工個人選擇、組織體現溫暖人情,特別強調醫療是公司承諾的方向,醫療事業部242人每個都是公司的資產和財富,面試方法是優先Feed流(內容分發業務)挑選,不匹配的可以接受百度雲、AI方向的挑選。” 

出乎意料的是,宣佈方案一周後,醫療事業部員工等來了一個毫無商量餘地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 

更多消息陸續傳來。接到電話的第二天,團隊成員獲知,之前確認轉到AI部門的二十幾個員工的整體方案也被公司否定,這裡面的一部分員工也需要參加週一的解約。 

憤怒於公司出爾反爾的百度醫療事業部員工們,在2月21日下午於百度內網發佈了有關自己遭遇的帖子,兩小時後帖子被設置為禁止回復。之後幾天,該部門員工的內網帳號陸續失效。 

抗爭被證明是無效的,離職協議陸續簽訂。 

“有一個績效兩分(在百度體系內代表業績優秀)的小孩,非常努力,已經找到了接收方,強行拉回來簽字,紅著眼過來找我我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時候,我已經對這家公司徹底死心了。這麼醜惡的事情他們都做得出來。”已經離開了百度的唐凰一度想與公司抗爭到底,最後還是選擇妥協,但回憶起這場荒唐裁員的種種,依然抑制不住激動。 

百度裁撤醫療事業部的風波彼時雖未見諸媒體,但在小範圍內也已散播開,在知悉全過程的專業人力資源從業者眼中,百度的做法顯然不合理,“這種事兒要是小公司做的還好,百度這麼大的公司,有點不地道了。” 

一位曾與百度醫療事業部有過合作的協力廠商供應商陸皖忍不住感歎,“各種奇葩事都有,”他同時指出百度為何甘冒輿論風險也要強硬裁員的原因:“當一個人在水中苦苦掙扎的時候,它顧得了姿勢好看嗎?”

讓百度深陷苦苦掙扎境地的核心原因是錢。 

“去年整整700億的銷售額,才100億的利潤,太嚇人了,這是一個傳統公司的利潤率,”陸皖評價,“百度現在是BAT裡最難受的一家公司,戰略上有危機感,就必然會產生問題。” 

在調整、節流、增長、轉向以及壓力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終導致醫療事業部裁員鬧劇的出現。 

在雞年第一個工作周、年味尚未散去之時便做出裁撤團隊的決定,百度求變之決心和急迫可想而知。

對於擁有約四萬名員工的百度而言,200多人的醫療事業部只是一個小團隊,但調整總是先從細枝末節開始,這正是一系列變革發生的前奏。 

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今年2月的最後一天,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簡稱L4)高管龍昱接到了第二天早上開會的通知,陸奇將擔任會議主持者,儘管這是陸奇第一次主持L4管理層會議,但此前他也曾列席會議,因此在L4高管們看來,這應該是一次尋常的業務彙報溝通會。 

3月1日早上九點左右,會議在百度大廈舉行,包括陸奇在內,參會人數不到十人,百度高級副總裁、技術戰略委員會主席、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最後一個抵達會場,陸奇讓他第一個發言。 

王勁的開場白不同尋常,他說,今天是無人車的一個milestone(里程碑),milestone的表述讓龍昱感到疑惑——當天並無任何特別事情發生。接著,在一番歷史回顧後,王勁緊接說道,“我由於個人和家庭的原因辭去在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的職務。” 

話音一落,與會者無不感到非常意外,除了陸奇。在對王勁作出的成績表示感謝後,陸奇宣佈總經理將由他來代。於是,在一個前後不超過15分鐘的會議後,這個百度明星業務的權力交割完畢。 

兩小時後,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佈,對現有業務及資源進行整合,成立智慧駕駛事業群組(IDG),由陸奇兼任總經理。百度對外公佈了王勁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將不再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職務的消息,但未做更多說明。 

王勁的照片和個人簡介很快從百度官網消失了。無論對內對外,這個消息都非常突然。 

如同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王勁並非唯一出局的百度高管。

原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

3月16日,百度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對百度糯米進行組織優化和管理架構調整,百度高級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將親自兼任百度糯米總經理。 

百度同時公告,前百度公司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在擔任百度大客戶(KA)銷售部總經理期間,違反了公司職業道德規範,構成嚴重違紀。百度決定解除曾良的勞動合同。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深網,百度某VP提前一晚電話通知了曾良第二天將發佈公告的消息。第二天,曾良通過媒體報導才得知了公告的具體內容。 

3月22日,吳恩達在多家社交平臺宣佈將從百度離職

作為百度過去幾年人工智慧業務的代表人物,吳恩達毫無徵兆的離開讓業界感到意外和震驚。但百度顯然早有準備,在對外確認了該消息的同時,百度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將進一步深度整合包括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在內的百度核心技術,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任命搜索體系出身的百度副總裁王海峰為總負責人,同時晉升為Estaff成員,轉向陸奇彙報。 

整個三月,百度就像一鍋永在沸騰的水,持續有重大人事及業務變動發生。類似狀況在接下來有所緩和,但變動仍在繼續。 

4月28日,在發佈2017年一季度財報的同時,百度宣佈首席財務官李昕晢(Jennifer Li)將轉任百度資本(Baidu Capital)CEO;5月2日,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轉往百度資本任合夥人;5月26日,曾操盤百度內容生態的副總裁陸複斌在朋友圈宣佈即將離開百度。 

混亂的醫療事業部裁撤事件拉開了百度2017年調整的序幕,而如多米諾骨牌般陸續倒下的百度高管背後,百度的戰略轉向和業務洗牌正在進行。

陸的一盤棋

百度宣佈陸奇加入的前一天,吳恩達正在北京參加一個百度AR相關活動。 

儘管當天北京有霧霾,剛從美國飛來的吳恩達仍按照策劃方案與媒體一同乘坐北京地鐵二號線到達前門,隨後步行前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在那裡與媒體進行溝通交流,並宣佈AR實驗室成立的消息。 

過去三年,吳恩達曾多次以百度首席科學家的身份面對媒體,頻頻亮相。作為百度人工智慧研究院的負責人,研究院下轄的實驗室是其在百度活動的主要陣地,因此吳恩達如此配合AR實驗室成立的活動也就不難理解。 

陸奇的加入顯然打破了這位人工智慧領域專家的職業規劃,1月16日的活動成為吳恩達最後一次以百度首席科學家身份參加的公開活動,兩個月後,吳恩達對外宣佈離開百度。 

與吳恩達和百度溫情脈脈的告別相比,王勁的離開則沒有那麼和平。 

自2月28日早上的會議後,王勁的同事們再也沒有在百度大廈見過他。3月27日,在參加一個活動時,王勁正式對外宣佈還有三天離開百度。對於王勁高調的單方面宣佈離職,百度方面私下非常惱怒。這顯然不是一次愉快的分手。 

直到現在,百度及王勁雙方均未對辭任原因作出解釋,但據接近王勁的人士對深網透露,王勁與百度鬧掰的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就無人車業務是否“spin off(獨立分拆)”這件事上沒有談攏。 

“王勁一直想spin off,春節前無人車團隊一直在傳spin off的消息,而且去年烏鎮那場show的效果超出預期,王勁也很開心,但公司可能認為spin off的時機不夠,可能這個時候就談崩了。” 

無論分手是否體面,吳恩達與王勁的離場,都給了陸奇捏合內部業務的契機。 

百度體系記憶體在人工智慧兩大派系的隱秘競爭,吳恩達領導的研究院和王海峰領導的大搜索隔閡嚴重,陸奇的加入改變了雙方力量的對比,這導致吳恩達最終離場,以及搜索體系出身的王海峰高升一步。與吳恩達的離開類似,王勁的出走也促使陸奇對百度智慧駕駛業務L3和L4進行整合。 

整合是陸奇施政前兩個月的關鍵字之一。

多位百度高管向深網介紹,對內陸奇總是講一盤棋戰略,整合L3、L4便是典型。一位百度無人車前員工告訴深網,L3和L4事實上存在競爭,“其他公司內部也會有競爭,但不會跟百度一樣,出去跟車廠談合作會互相詆毀對方。”而在成立IDG之後,據深網瞭解,目前L3和L4的產品技術團隊仍保持獨立,但對外的商務合作已經收歸一處。 

從效果來看,“一盤棋”策略得到了正向回饋,一位百度員工告訴深網,“百度內部推動一件事很難,以前的事業群組之間就像兩個公司一樣,現在好一點。”

將百度捏合進一盤棋內,為不同人、不同部門的利益尋求最大公約數,這為陸奇改造百度這個龐然大物提供了前提。在主事百度近五個月後,陸奇終於確定了他的施政綱領。 

劃分主航道與護城河

在四月份舉行的季度會上,陸奇進行了“全面診斷百度護城河”的講話,這是一次確定“施政大綱”的演講,隨後主航道和護城河的概念通過內部信在百度內部正式傳播。 

具體來講,主航道指Feed流和人工智慧兩大業務,代表百度的未來;護城河是指能夠讓主航道業務航行更穩健的業務,起到護衛艦隊的作用,是百度的現在。 

在與業務部門舉行的“吹風會”上,陸奇如此解釋主航道和護城河戰略:百度以前太散碎了,有很多小型業務,佔用了很多資源、人力,還不是市場領導者,是第三或者是第四的位置,還要每年投入很多錢和資源去推,要比領導者付出更高的代價,這樣的業務是不是就可以舍?如果能舍的話,還是要舍掉的。 

隨著戰略確定,業務的去留便明晰起來。

主航道業務在內部擁有資源調配上的最優先權,儘管如醫療事業部這樣被放棄的業務最後在員工處置問題上演變成一出鬧劇,但Feed流、人工智慧、自動駕駛這些業務的headcount都沒有上限,仍在繼續招人。

能夠被圈進護城河的幾乎都是百度的優勢產品,比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包括糯米、外賣在內的O2O業務當然不在護城河之列,但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百度的明星產品,貼吧被陸奇列入“關停並轉”的行列。 

如果關停貼吧,百度在社交上的佈局就要徹底斷裂,貼吧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百度構建帳號體系的重要載體。但無法忽視的現實是,貼吧在商業化上進展緩慢,2016年年初還一度為百度惹來病種吧被賣的輿論風波。 

商業化並非陸奇考量的全部標準,比如被列入護城河的百度百科、百度知道以及百度地圖等,就很難確切的說可以從這些產品上獲得多大營收,但它們為陸奇所倚重的原因在於,第一這些業務能帶來有用的資料,比如陸奇明確對地圖團隊說過,不要有太多營收方面的壓力,專心致志的思考資料和資料所產生的應用層價值。 

第二,有些業務是搜索需求的細分垂直,提升它們的用戶體驗會間接提升用戶對百度的粘性,這一邏輯可以用一個假設來理解:如果百度知道做得與知乎一樣好,那麼會有更多人使用百度。 

而遺憾的是,在陸奇眼中,百度貼吧可能並不具備上述價值。在百度需要全力押注未來的當口上,這一百度明星產品被主事者從未來的版圖上劃出。 

為了帶領百度上演一齣翻身好戲,陸奇為這家仍擁有約四萬名員工的龐然大物開出了激進的藥方。 

苦行僧陸奇

為百度帶來一系列變化的陸奇個頭中等、身材精瘦,具有苦行僧般的精神。 

一位微軟中國員工告訴深網,在微軟時期,陸奇身為集團高管,按道理出差可坐頭等艙或商務艙,但他每次從美國來中國,都選擇在經濟艙度過十幾小時的飛行時間。 

陸奇長李彥宏七年,現已56歲,按中國社會的傳統定義這已是知天命之年,不再適合冒險,但用常人的規矩來框定陸奇顯然不太適用。加入百度前陸奇已在美國科技界享有盛名,被稱為微軟最有權勢的華人,除了業績出色,他還以近乎刻苦的工作態度聞名。 

在百度履職半年後,公司上下已經充分領略到他的工作狂精神。 

陸奇堅持每天六點上班,深夜離開百度大廈,由於回國沒有居所,他目前仍下榻於北三環的某家酒店。有時為了討論工作,業務部門同事在週末也會到酒店與其商談。 

他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貢獻給了工作。 

包括度秘、智慧駕駛、渡鴉等團隊都表示其與陸奇溝通頻繁,這些團隊的管理層可能每週都需要與陸奇直接彙報三四次,其他業務負責人也表示自陸奇加入以來,與其有過多次深度溝通。同時對這麼多業務進行細緻管理和指導,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能夠如此全情投入工作,除了才能還依賴于陸奇的高度自律。 

加入百度前,關於他每天只睡四個鐘頭並堅持晨跑四英里的軼事已被傳播。在加入百度第二天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有人好奇向陸奇求證這一作息是否真實,他沒有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覆,只是表示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最佳點,因為關鍵是“你要每天精力充沛,有長時間可以投入做你自己熱愛的事情”。 

幾年前《環球企業家》雜誌曾報導:他是那種有工作潔癖的人,會前一直忙於修改幻燈片和演講稿。但不久前陸奇卻遭遇了一次PPT風波,在6月8日舉行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陸奇的演示文稿中有一頁出現了三處文字錯誤,短時間內招徠外界對百度潮水般的嘲諷,有人揶揄百度的PPT是人工智慧寫的,同行王小川則在社交網路評論“百度這人工智慧方向沒毛病,就是語文不好”。

在愛奇藝世界大會的演講中,陸奇所用的PPT一頁出現三處文字錯誤

面對外界對演講PPT的群起而攻之,有百度員工忍不住做出辯解:陸奇會親自寫公開演講PPT的英文稿。 

百度很快給出了出現如此錯誤的原因:工作人員在現場誤放了測試版,並公佈了正式版PPT。不過經過對比,正式版中文字錯誤雖不再有,但仍保留了“Robin極有遠見的前瞻佈局”這句話——而這個表述正是引發外界批評的另一靶心——在一些人看來,這是赤裸的拍馬屁行徑,尤其當它由陸奇之口講出時更加令人感到失望。 

但對於一些熟悉百度公司的人來說,這體現了陸奇的智慧。李彥宏充分授權是一種信任的態度,但與制度的穩定性相比,態度存在變數。 

從目前來看,李彥宏確實給了陸奇充分授權。今年2月26日,陸奇被任命為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據深網瞭解,李彥宏對公司日常管理的介入也在減弱,以前李彥巨集會親自面試部分業務的高管,而現在,原先每個月都要向李彥宏彙報的高管如今可能一個月都見不到他一次。在代表公司層級的總監會上,也是陸奇主持,李彥宏列席旁聽。 

只有接觸並瞭解李彥宏的人才能意識到,給予陸奇這麼大施展空間並非易事。對李彥宏而言,這也是一個巨大轉變。 

三人組織與隱秘決策

經歷了百度從高峰到低谷的百度人付薔對深網說,“一個人他如果跳的很歡,或者是自己很有想法、決斷力的話,他在李彥宏下面是沒法呆長時間的。你要不然就改變自己,要不然就提包走人。” 

從主事銷售與主事技術的前百度高管口中,深網得到關於李彥宏的兩極評價。 

在主事銷售的高管眼中,百度內部是“Robin說YES才是YES不然就是NO,這意味著,他如果不說YES執行的時候就有點難,想執行需要HR、法務、財務的支援,這些沒有Robin的Yes他們會認為是No。” 

主事技術的VP則持有相反評價,他認為李彥宏“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很有戰略思考,很接地氣,很nice。他不是那種不知道所以我就不說,怕說錯,損失了我CEO 的形象。”但這位高管也認為,李彥宏在管理上可能缺少一些方法論,他同時給予陸奇很高評價,“陸奇在管理上的邏輯性、眼光真的很強。他跟Robin兩個還真是絕配。” 

在邀得陸奇加盟之前,2016年下半年,一批已經離開多年的百度元老被李彥宏請回百度大廈開會。 

在百度,請老員工們回來談話並非尋常舉動。整個交流過程中,這幫百度的老人們對百度存在的問題直言不諱,一些話聽起來甚至有點刺耳。會上李彥宏向曾經的部下們介紹百度錢包用戶增速很好,但遭遇了耿直的回復:10塊錢一個。

會議比計畫延長了一個半小時,原定當天下午來與李彥宏商談合作的某位元大銀行行長,也因此在外等了那麼久。 

求變的李彥宏不僅找到了陸奇,今年年初,他的妻子馬東敏也回歸了百度。在百度高管眼中,與沉默寡言的李彥宏相比,馬東敏是一個更加開朗、熱情的人。不過,這位計畫在管理上與李彥宏形成互補的女性,在普通員工層面存在感並不強。 

在付薔的感受中,馬東敏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她所有的旨意都是在老闆和陸奇的後面,你分不清哪個是老闆娘說的,哪個不是。”但隱身式的存在不代表馬東敏不參與公司管理,前述主事技術的VP透露,馬東敏不會參加他所在業務的日常會議,但在其所在部門的年度預算會議上,馬東敏列席並參與了討論。 

外人很難得知李彥宏、馬東敏與陸奇之間具體怎樣商量、溝通、做決定,但至少從目前看來,在砍人、砍業務、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具體動作中,陸奇是那位大刀闊斧的執行者。 

付薔認為,去細究到底是誰做的決定沒有太大意義,“其實不管是誰做,最後都說陸奇上任以後就開始狂砍人,這個鍋他是一定要背的,是不是他幹的,他一定要背這個鍋。” 

尋找下一個千億美金

戰略推倒重來、架構推倒重來,甚至連李彥巨集對公司管理的方式都在推倒重來,百度所做的一切,只為尋找下一個千億美金。 

百度需要千億美金的市值。 

百度官網上對百度市值的描述停留在2015年:自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截至2015年,百度的市值已達 800億美元。而事實上,近一年來,百度的股價最高為197美元,最低曾跌至155美元,以最近的股價計算,百度市值已經跌至600億美元出頭。 

對比近兩年的財報數據可以明顯感覺到百度觸碰到了它的天花板。

2015年度,百度總營收為人民幣663.82億元(約合102.48億美元),同比增長35.3%;全年歸屬於百度的淨利潤為人民幣336.64億元(約合51.97億美元),同比增長155.1%。 

2016年度,百度總營收為705.49億人民幣(約合10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9%;淨利潤為116.32億,僅為2015年的1/3。 

這意味著,曾經意氣風發的百度不僅駛入了慢車道,而且走上了危險的下坡路。 

對於百度為何陷入如此境地的複盤已經足夠多,外界分析的原因包括李彥宏的管理能力、保守的投資策略、轉型移動互聯網不利等。 

選擇從業務管理一線退下的李彥宏已經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外投資上,過去,百度保守的投資策略為人詬病,被認為沒有為旗下業務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新成立的投資機構與此前百度內部業務部門參與專案投資決策的方式不同,百度資本與百度風投完全獨立於業務部門之外,不久前百度資本投資蔚來汽車,智慧駕駛事業群組就完全沒有參與,甚至在消息剛剛傳出時,陸奇也並不知道相關消息。 

內部業務上,資源極力向主航道傾斜。除了在人和錢上享受最優先順序待遇外,高管們也在為新業務衝鋒陷陣。

向海龍被同僚評價為格局談不上多大,但屬百度為數不多能打仗的人。這位守著百度錢袋子的高管在最近幾次公開演講中,開始向百度的廣告客戶們極力推銷Feed流產品。 

但無法回避的是,被百度寄予厚望的Feed流業務,面臨來自騰訊、阿裡、今日頭條等競爭對手的挑戰。而人工智慧產品短期還很難看見獲得大規模營收的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對百度的崛起懷有真正自信。 

“我現在最怕的是什麼?最怕陸奇做了幾年,如果再成不了的話,老闆會不會像陳天橋一樣,反正折騰也就這樣了,那我就不折騰了,去做投資也挺賺錢的。那我們這麼多人,就傻了。”付薔透露他的擔心。 

或許是捕捉到部分百度員工的懷疑,堅決進行大改革的同時,陸奇也注意與業務團隊進行溝通交流。 

對內溝通時,陸奇的PPT通常很簡單,沒有任何格式,只有幾個字。他說話聲音不大,但語調堅定,極具領導力和感染力。 

4月的一天,陸奇參加了某業務的季度大會,面對台下坐著的百度員工,他伸出雙手,對他們說:“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對勝利的信心。”

(應被 訪者要求,文中唐凰、陸皖、付薔均為化名)

記者卜祥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