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做了新加坡國際傢俱展上最值得看的產品,還談了談義大利【好奇心日報】

四處尋找新合作夥伴的新加坡國際傢俱展,今年多了一些歐洲元素。

 

主辦方聯合東南亞的歐盟商業組織,EU Business Avenue 一起開設了包括 50 個歐洲家居品牌的歐盟展區,同時邀請義大利傢俱品牌 Cappellini 的藝術總監 Giulio Cappellini 作為“義大利風情館”的策展人。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在關於新加坡設計周預覽的文章中作過“義大利風情館”的介紹,

現在,它就坐落在傢俱展發佈會中心“白屋”幾步開外的中心位置。由於 Cappellini 在義大利設計界活躍的聲名,這座才 200 平方米的展館從開展第一天開始就擠進了大批參觀者。

正對著入口的便是 Cappellini 的標誌性產品之一——以色列設計師 Dror 在 2009 年為 Cappellini 設計的“孔雀”椅。一旁是倉俁史朗在 1970 年設計的紅色旋轉立櫃。

展廳內採用了灰白色地板及純白色牆面,以襯托義大利傢俱斑斕的色彩。Giulio Cappellini 還帶來了 Tom Dixon 在 1992 年設計的 S-Chair 。除了這些名作,展區傢俱內的風格非常混搭,一台掛在牆上的金色雕花大鏡子,對面是屋頂上懸掛下來的一台外星飛船一般的壁爐。玻璃水晶燈下,鋪設的是幾何形狀的地毯。

這些同樣是 Giulio Cappellini 此次帶來的另外 13 個義大利傢俱品牌。它們組成了兩間會客廳,一間商務洽談室,一間臥室,一間盥洗室和一間模擬戶外小花園。

“選擇現代和古典傢俱的結合在設計這個場館,這些燈、沙發、地毯、櫥櫃……是因為我想要展示義大利製造的品質。” Giulio Cappellini 在展覽上接受了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記者的採訪。

“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他說:“在以前,義大利傢俱的出口方向往往是義大利和歐洲。但現在,更多訂單來自亞洲和北美。另外,以往我們設計的傢俱往往是被擺在私人住宅裡的。現在,商業用途的訂單會更多——我們的傢俱現在出現在機場休息室、酒店或辦公室裡。事實上, Cappellini 現在 70% 的訂單都來自商業地產。”

這也是為什麼,Giulio Cappellini 把這間義大利風情館設計成了集居住空間、公共辦公空間、商務會談空間以及休息室功能為一體的展區。

除了設計師的身份,Giulio Cappellini 還是挖掘了包括 Jasper Morrison、Tom Dixon 等設計師的伯樂。此次,他帶來了“新學生”,Antonio Facco。

“現在的年輕人創作的方式和我們完全不同。他們不會願意成為某個大師的繼承者,他們更自由地做設計。這種趨勢不僅發生在義大利,現在北歐很多年輕人也這樣。” Giulio Cappellini 指著身邊帶著墨鏡、披著一件黑色西裝的 Antonio Facco 說道。Facco 出生於 1991 年,曾於歐洲設計學院米蘭學院就讀室內設計。他在一次設計比賽中被 Giulio Cappellini 發掘。當時,Facco 還沒有畢業。

“義大利曾經有很好的設計師。第一代有 Gio Ponti、Achille Castiglioni、Ettore Sottsass,第二代有 Antonio Citterio、Michele De Lucchi,但第三代,幾乎什麼也沒有。好在,現在出現了非常年輕的第四代,他們是更現代的一代,有著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屬於自己的獨特設計語言。” Giulio Cappellini 說。

他還提到,現在的義大利必須另找出路,才能維持義大利製造在行業中的地位。

第一是擁抱新的技術。“很多人認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輪廓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都被設計完了。”但 Cappellini 表示,眼下有很多新材料和新的生產系統正在改變設計的方式,設計師依然有機會創造出全新的產品。

第二,Cappellini 還指出,品牌必須與消費者建立足夠充分的對話。“以前我們為產品製作很漂亮的展示,但現在,展示已經不夠用了。”互聯網、社交媒體帶來的變化,使得傢俱生產商必須要製作更多樣化的多媒體產品說明——照片、視頻、製作過程的故事……等等。這樣,讓人們知道為什麼這張椅子賣 100 塊,而那張要 1000 塊,他們可以自己選擇。“但‘溝通’,是必須的。” Cappellini 強調。

題圖及內容圖片均來自現場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 他說:“在以前,義大利傢俱的出口方向往往是義大利和歐洲。但現在,更多訂單來自亞洲和北美。另外,以往我們設計的傢俱往往是被擺在私人住宅裡的。現在,商業用途的訂單會更多——我們的傢俱現在出現在機場休息室、酒店或辦公室裡。事實上, Cappellini 現在 70% 的訂單都來自商業地產。”

這也是為什麼,Giulio Cappellini 把這間義大利風情館設計成了集居住空間、公共辦公空間、商務會談空間以及休息室功能為一體的展區。

除了設計師的身份,Giulio Cappellini 還是挖掘了包括 Jasper Morrison、Tom Dixon 等設計師的伯樂。此次,他帶來了“新學生”,Antonio Facco。

“現在的年輕人創作的方式和我們完全不同。他們不會願意成為某個大師的繼承者,他們更自由地做設計。這種趨勢不僅發生在義大利,現在北歐很多年輕人也這樣。” Giulio Cappellini 指著身邊帶著墨鏡、披著一件黑色西裝的 Antonio Facco 說道。Facco 出生於 1991 年,曾於歐洲設計學院米蘭學院就讀室內設計。他在一次設計比賽中被 Giulio Cappellini 發掘。當時,Facco 還沒有畢業。

“義大利曾經有很好的設計師。第一代有 Gio Ponti、Achille Castiglioni、Ettore Sottsass,第二代有 Antonio Citterio、Michele De Lucchi,但第三代,幾乎什麼也沒有。好在,現在出現了非常年輕的第四代,他們是更現代的一代,有著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屬於自己的獨特設計語言。” Giulio Cappellini 說。

他還提到,現在的義大利必須另找出路,才能維持義大利製造在行業中的地位。

第一是擁抱新的技術。“很多人認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輪廓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都被設計完了。”但 Cappellini 表示,眼下有很多新材料和新的生產系統正在改變設計的方式,設計師依然有機會創造出全新的產品。

第二,Cappellini 還指出,品牌必須與消費者建立足夠充分的對話。“以前我們為產品製作很漂亮的展示,但現在,展示已經不夠用了。”互聯網、社交媒體帶來的變化,使得傢俱生產商必須要製作更多樣化的多媒體產品說明——照片、視頻、製作過程的故事……等等。這樣,讓人們知道為什麼這張椅子賣 100 塊,而那張要 1000 塊,他們可以自己選擇。“但‘溝通’,是必須的。” Cappellini 強調。

題圖及內容圖片均來自現場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