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是有能耐的人,可為什麼不是蕭何?而是地痞劉邦?

前言

在電視劇《楚漢傳奇》裡,有這麼一段,劉邦問蕭何,說我這個領導當得怎麼樣,結果被蕭何批評了一番。可後面我們看到,蕭何對劉邦一直耿耿忠心。按理說,當時蕭何可地地道道是吃公糧的,

為什麼會死心塌地跟著劉邦?再者說,他們都是有能耐的人,可為什麼不是蕭何?而是地痞劉邦?

先來說說為什麼劉邦絕不是地痞這麼簡單。

劉邦

劉邦撫民不如蕭何,運籌不如張良,打仗不如韓信。看著,好像能力不出眾,可是,張良帶兵不如劉邦,

韓信權術不如劉邦,蕭何禦將不如劉邦。韓信、張良、蕭何、彭越、英布等等這些人,各個都是人中之傑,但是他們面對劉邦,不想造反的各個俯首稱臣,造了反的毫無還手之力。再說呂雉這麼厲害的女人,願意嫁給劉邦,而韓信卻鬥不過後來的呂後。

呂雉

能力方面,已經有太多的研究史實。那麼,除了能力以外,還有什麼?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劉邦是橋樑式人物。

一方面,劉邦可以和蕭何這類人談談情;另一方面,劉邦也可以和樊噲這類人嘮嘮嗑。

但是蕭何和樊噲卻不能。

蕭何

蕭何是什麼人?他是普通人眼中不普通的人,

他被仰視著,但並不被理解。就像咖啡是不錯的生活選擇,但油鹽醬醋,樊噲認為這才是生活。並不是愚昧,更不存在等級之說,而是不同梯次。而劉邦恰好就這樣左手一杯茶,右手一杯咖啡,左右都可以聊得上。而讀書人,往往又有種通病,顧慮太多,多囿于經驗之談。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說到劉邦身上太貼切了。

樊噲

回看封建時代的造反起義,幾乎都是草莽出身,倒不是說既得利益者當然不會反,而是最廣大的勞動人民才是真真切切的歷史推動者。

人和,可以說已經發生在劉邦身上了,當然還有歷來的套路,赤帝之子;

天時,暴秦當亂,聯軍眾伐;

地利,除了分封後的地理優勢,前期也是偏安一隅,

並不是主力,有效存活發展。

韓信

可以說,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劉邦,韓信、蕭何這些人又怎會看不到,而這些人,也希望找到明君輔佐。

劉邦創業的時候已經47歲了,他比秦始皇小三歲而已,始皇帝嬴政49歲駕崩。在先秦漢初,一個人到了已經快要掛了的年紀,居然活了過來開始創業。秦皇掃六合,一共耗盡了六代秦王的時間,劉邦僅僅用七年時間開創大漢400年基業。

居然活了過來開始創業。秦皇掃六合,一共耗盡了六代秦王的時間,劉邦僅僅用七年時間開創大漢400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