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填報志願”APP火了 考生可參考 但別依賴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陳健】作為6月份最受關注的事件高考來說,並不是離開考場拿到好的分數就意味著戰爭結束。學生和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如何給考生選擇一個合適的學校,一個理想的專業上,考得好只是基礎,志願填得好也非常重要。

往年到了這個時候,市場上會出現各類教育諮詢機構以及教育專家來為考生出謀劃策,但是往往收費較高,許多考生和家長望而卻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目前在手機上出現了大量幫助考生填報志願的APP,這些APP利用大資料等技術手段有助於考生和家長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有用的資訊和參考,不過也引起不少人的質疑。

“高考填報志願”APP存在即合理

之所以在6月份“高考填報志願”APP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著其必然的合理性。填報志願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很難做出最佳評估和選擇。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要對自己選擇的高校全面瞭解,不然容易導致考生落選或錄取到不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據教育專家介紹,對於高校的瞭解,主要側重三方面。首先要瞭解所選院校的重點學科、特色專業、冷熱一般專業。高校重點學科的多少,直接反映學校在全國的學術地位、科研水準及培養學生的品質。特色專業是指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品質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準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準高水準高品質的專業。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學校的專業都有相對冷熱之分,所以對此要清楚知曉。

其次要瞭解專業的內涵、屬性強弱、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如考生專業意願明顯,在相同檔次院校中,應首選專門學校,首選其強勢專業。

再次要瞭解學校層次、辦學類型、招生計畫及說明、錄取原則、外語考試語種要求、專業特殊要求、錄取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對優惠加分的認可程度、調檔比例、錄取及分專業規則等。

要關注省劃批次提檔分、學校提檔分和專業提檔分。當然不可只關注院校提檔分,一般選擇學校錄取平均分作為參考價值意義更大,錄取率也高。應當詳細瞭解所報目標院校近幾年錄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尤其是平均分,大小年。當然,中分、高分考生更要結合位次。

但往往一般的家長與考生,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家長在沒有過考生經驗的情況下面對著大量的資料無從下手。而“高考填報志願”APP大多是包含了全國高校以及近年來高考錄取線以及各高校專業錄取的資料,分不同的地區以及目前考生的考分做出預測。

可以看出,這些APP的作用就是幫助考生用最經濟的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進最理想的專業。使用基於大資料和互聯網平臺的高考志願填報軟體,考生收集高考資訊將更加及時、選擇更透明,基於大量統計資料提煉出的院校錄取分數預估演算法,預測院校當年錄取分數線,更準確,更靠譜,更便捷,大量節省了使用者自己收集資料的時間。

可參考APP價值 但要自己做好分析

在一般情況看,每年高考錄取情況是比較穩定,所以大多數的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評估自己填報目標高校和專業的成功率。不過,許多APP採取的資料的統計口徑、維度、品質不一,導致最後分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參考性會有偏差,也值得引起考生的注意。

另外專家建議,除了這些APP的參考以外,考生自己也要對自己有所瞭解,否則面對這些APP也會束手無策。

如今互聯網出現一片批評高考填報志願APP的聲音,主要是擔心這類APP的權威性不夠,高考招生實現陽光化、互聯網化、智慧化是時代的必然,也是“互聯網+”在民生領域的又一拓展,大可不必一味地指責,而是要分析其存在的價值。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否自己開發一套簡單、快捷、準確、權威的“大資料”系統,免費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最後,也鼓勵各位考生跟家長,一個人成才與否更多的是靠天生或後天培養形成的性格、胸懷、膽識、智商、情商等決定。一個人接受大學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後天的其他努力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考上好的大學也不代表就邁入了成功的大門,沒有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也不是人生灰暗的開始,最後希望各位考生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可參考APP價值 但要自己做好分析

在一般情況看,每年高考錄取情況是比較穩定,所以大多數的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評估自己填報目標高校和專業的成功率。不過,許多APP採取的資料的統計口徑、維度、品質不一,導致最後分析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參考性會有偏差,也值得引起考生的注意。

另外專家建議,除了這些APP的參考以外,考生自己也要對自己有所瞭解,否則面對這些APP也會束手無策。

如今互聯網出現一片批評高考填報志願APP的聲音,主要是擔心這類APP的權威性不夠,高考招生實現陽光化、互聯網化、智慧化是時代的必然,也是“互聯網+”在民生領域的又一拓展,大可不必一味地指責,而是要分析其存在的價值。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否自己開發一套簡單、快捷、準確、權威的“大資料”系統,免費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最後,也鼓勵各位考生跟家長,一個人成才與否更多的是靠天生或後天培養形成的性格、胸懷、膽識、智商、情商等決定。一個人接受大學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後天的其他努力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考上好的大學也不代表就邁入了成功的大門,沒有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也不是人生灰暗的開始,最後希望各位考生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