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晚清時期此人手握重兵為何不推翻慈禧?還四次拒絕稱帝!

太平天國時期,湧現出來的人物之多,除了洪秀全等人之外,側面的也湧現出了一些歷史人物,就如,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

一生愛好功名與利祿的他在後世口中的評價也是爭論不休,他曾被推崇為孔子、朱子之後再度復興儒學的先哲,也有說他是漢奸、元兇、民賊。爭論不休中曾國藩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又為何在手握重兵的時候多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正從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局面,恰逢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政局動亂,曾國藩通過組建湘軍,一時掌握政局大權,可以說當時的曾國藩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清政府。疑惑的是曾國藩沒有這麼做,為何當時的曾國藩在有能力稱帝的時候沒有選擇登上地位呢?其中折射出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

曾國藩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鑒的影響,滿腦子的愛國主義思想,順勢起兵的他就是為了不讓清王朝被推翻,一生追求功名與利祿,要說曾國藩是真不想當這個皇帝麼,可能不是,問題是在曾國藩所處的時代不允許曾國藩這麼做,

雖然當時的清王朝已成衰落的局面,而曾國藩所領導的湘軍當時的口號只是為了保護清王朝,要是這時的曾國藩自己稱帝的話,定會落得個眾矢之的的下場。考慮到大局,曾國藩只得放棄帝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