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豬八戒其實比孫悟空還厲害?他為什麼隱藏真實實力?

豬八戒其實比孫悟空還厲害?他為什麼隱藏真實實力?

話說西行取經團隊好不容易到西天,如來佛祖評功行賞時,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豬八戒為淨壇使者菩薩。

豬八戒只撈到個淨壇使者菩薩,他當即表示自己很不高興。

問如來:別人都成佛了,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如來給豬八戒解釋是因為考慮到他能吃,

因此把最有油水的物資調配工作安排給了豬八戒。同唐僧的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比,豬八戒的級別不算高。但如果論實惠,其實豬八戒的工作崗位最好。那麼豬八戒為什麼能得到這個有油水的工作崗位啊?

1、豬八戒實力高強

如果以戰力來論,豬八戒的武力其實並不低。

首先,在豬八戒之前的天蓬元帥,他是掌握天庭八萬水師的存在,完全可以說是一方諸侯。

後來在雲棧洞時,豬八戒與孫悟空有一場大戰。當時雙方足足鬥了六七個小時,豬八戒與孫悟空不分勝敗。後來,豬八戒提出自己餓了,雙方休戰了一兩個小時。

而在火焰山時,牛魔王的能與孫悟空鬥的不相上下。但豬八戒愣是拎著釘鈀把牛魔王生生打跑了。

八戒聞言大怒,舉釘鈀當面罵道:“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

2、豬八戒見識高

在天庭時,豬八戒他是北極四聖之首,天蓬元帥,同時他掌握天庭八萬水師的存在,完全可以說是一方諸侯。論人脈關係與見識,豬八戒遠超孫悟空。

這從《西遊記》中: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能看出

到了五莊觀,唐僧、孫悟空都不認識人參果,但豬八戒確知道這個寶貝。

八戒笑道:“說與你,你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

行者道:“這呆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仙道時,也曾雲遊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八戒道:“哥啊,人參果你曾見麼?”行者驚道:“這個真不曾見。”

3、豬八戒後臺贏

唐僧師徒中,唯有八戒的九齒釘耙是金仙鍛打的神兵。孫悟空的金箍棒是大禹用來探水的神鐵,本不是兵刃。九齒釘耙在原著有這樣一句話:管你銅頭鐵腦一身鋼,耙到之處魂魄散。關於豬八戒的兵器,原著還有這樣的記載。

得傳九轉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此是鍛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從九轉大還丹與豬八戒的兵器,可以看出豬八戒的後臺就是太上老君。如果不是太上老君,如來佛祖不會給別人這麼大面子。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太上老君曾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

所以說,豬八戒能有好的職位,自己有本事才是關鍵。

實際上豬八戒的真實實力和孫悟空其實不相上下

原著中的描寫,哪吒和悟空打了50-60個回合,哪吒便負傷逃亡

而豬八戒和孫悟空,自黃昏時分打到東方發白(打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還是八戒自願和孫悟空去見師父的)

另外還有很多人以為七十二變,比八戒的三十六變要強一些

實際上,豬八戒修煉的三十六變是天罡變,這個數字並不代表真實水準。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是地煞變,比天罡變低級一些

看電視劇的西遊記,豬八戒垃圾得跟一坨shi一樣,膽小如鼠

可實際上他有幾次確實生氣了就不一樣了

有一次孫猴子智取芭蕉扇,後來牛魔王得知,變成了豬八戒的模樣,把孫悟空的芭蕉扇又給騙回去了。豬八戒這次真的生氣了,原著中描寫: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

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結果把牛魔王打得節節敗退,逃回洞府去了。孫悟空是聰明的,當然知道豬八戒的真實實力,所以每次打妖怪他非要豬八戒陪他去,讓沙僧看。

當六耳獼猴搶了行李打了師傅跑了以後,八戒的表現很值得注意。本來八戒一向懶得動,且孫悟空每次被唐僧趕,他都是幸災樂禍,兩人關係不和。這次假猴王打倒唐僧,師徒們都認為是孫悟空恩斷義絕了,那是很可怕的。在這種情況下,八戒竟然兩次主動請纓去找孫悟空算帳,沒有任何懼怕孫悟空的意思。這說明,平時八戒表現出的對孫悟空的怕,其實是為了偷懶而裝弱。在撕破臉的情況下,他絲毫不懼和孫悟空爭鬥。

“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著行李,怎麼不搶將來?’……三藏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裡取出包袱……’八戒道:‘我去。’沙僧說:‘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數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過,反為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

豬八戒擔任的天蓬元帥,乃是北極四聖之首。北極四聖乃是四帝中北極紫微大帝麾下四員大將。換言之,天蓬元帥職位再高,也是四帝的臣子。

與僅次於五帝的齊天大聖相比,天蓬元帥自然要低一頭。

天蓬元帥統率八萬水軍算什麼?就算是統率十萬天兵的降魔大元帥李靖,一樣入不了孫悟空的法眼。

至於說九齒釘耙比金箍棒要厲害,純屬誤讀。孫悟空的金箍棒當然要比九齒釘耙要厲害。原著中有多處證據可以證明。

證據一、金箍棒的真正材質比九齒釘耙好。

九齒釘是神鑌鐵打造,那金箍棒呢?原著說:“鴻蒙初判陶熔鐵,大禹神人親所設。混沌仙傳到至今,原來不是凡間鐵。”

原來,金箍棒並非凡鐵,而是由天地初分,混沌時期就流傳下來的非常罕見的混沌鑌鐵打造,比九齒釘耙的普通鑌鐵高了太多。

要知道,能從混沌時期就流傳的東西,都是極品,比如紫金葫蘆,比如芭蕉扇。

證據二,金箍棒同樣是太上老君打造。

很多讀者誤以為金箍棒是大禹打造的,其實不是。原著說:“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煆。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原來,金箍棒也是老君親手打造,只是因為大禹要治水,於是從老君那裡借來了金箍棒,作為定海神針。

很多作者說,金箍棒不是兵器,錯了。金箍棒是兵器,只是後來被大禹用作定子。就像長槍也可以當拐棍用一樣!

證據三,金箍棒的性能更強。

在原著中,特別強調金箍棒能大小如意,大可以捅破天,小可以放在耳朵裡。不像豬八戒、沙和尚,整天要托著沉重的兵器。

另外,金箍棒可以一化萬千,這也是九齒釘耙沒有的性能。

證據四、金箍棒的重量大。

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九齒釘耙重達五千零四十八斤。就像三兄弟中豬八戒排名老二一樣,九齒釘耙當然不如金箍棒!

第二個問題,豬八戒為何要隱藏實力。

從豬八戒在天庭的地位看,其真實實力必然不低。

事實上,豬八戒和孫悟空第一次交手表現出了相當的實力。雙方從晚上九十點鐘,達到第二天天亮,前後足有六七個小時,不分勝敗。

用西遊世界的打鬥耗費時間來換算,豬八戒應該可以和孫悟空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敗。

在《西遊記》中,這已經算是第二等武藝。

在原作者的設定中,孫悟空的武藝代表西游巔峰水準,真正能和孫悟空在武藝上旗鼓相當的,唯有一人。那就是二郎神!他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多回合,不分勝敗。

其次就是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敗。比如青牛精、牛魔王、黃眉老怪等等。豬八戒和孫悟空大戰一夜後,提出餓肚子了,於是回洞府吃飯睡覺,也應當屬於這個級別。

再次是大戰五六十回合落敗。如奎木狼、賽太歲、犀牛精等等。

可是,在取經路上,豬八戒除了最開始戰悟空,戰沙僧表現尚佳,之後許多年,戰鬥力直線下降,展現水準不足真實水準的十分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在波月洞與沙和尚雙戰黃袍怪(奎木狼)。

原著中明確說,奎木狼乃是大鬧天宮時被孫悟空打怕了的神將。與孫悟空交手,五六十回合被打跑。可就是這樣的奎木狼,竟然八九個回合就打得豬八戒尿遁,並生擒活捉沙僧。

原著嘲諷說:“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八戒和沙僧),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

因豬八戒老是藏拙,孫悟空很氣憤,經常說豬八戒是廢柴。大戰獅駝嶺時,孫悟空嘲笑八戒說:“兄弟,你雖無甚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雲放屁添風,你也可壯我些膽氣。”

沒想到八戒一點不生氣,以後多次還多次自嘲自己沒本事,就是放屁添風。

那豬八戒為何要如此藏拙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三兄弟分工不同。

在沙和尚加入取經團隊後,因為分工問題,師徒間有一次討論。

當時豬八戒正在挑擔,抱怨自己太辛苦,他說:“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

孫悟空哈哈一笑說:“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此處,孫悟空提出,三兄弟分工,他負責師父安全,即降妖伏魔全歸他。豬八戒和沙和尚負責後勤,一個挑行李,一個牽馬喂馬。至於八戒、沙僧怎麼分,他孫悟空不管。但若八戒、沙僧的後勤工作影響到了取經進程,那孫悟空就要打人。

基本上從這次開始,取經隊伍就確立了分工制度,即孫悟空負責打怪,豬八戒負責挑擔,沙和尚負責照顧白龍馬。取經路上的洗衣、做飯等雜活,也由豬八戒和沙和尚輪流來做。

這個分工,也得到了佛派高層的認可。在五聖成真一回,如來佛祖評定唐僧師徒功績,就說孫悟空降妖有功,封鬥戰勝佛;豬八戒“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和尚“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剛加入取經隊伍時,豬八戒很積極,比如在黃風鈴時,豬八戒再三要求出戰,並主動出擊築死了虎先鋒。沙和尚加入團隊時,豬八戒為了保護二師兄的排位,發狠與沙僧大戰了一把。收了沙僧後,三兄弟討論分工問題。之後,豬八戒就開始一次又一次的消極怠工。

並且,豬八戒是越到取經後期越不管降妖除魔的事。因為他自己也漸漸明白,就算他賣力降妖,最後也得不到好處。與其做白費力氣的事情,不如藏拙看風景。反正八十一難都是局,降妖伏魔一場戲。挑個行李就可以做菩薩,何樂而,電視劇版的《西遊記》,為了拔高孫悟空這個“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有意識的把其他形象給矮化或弱化了,尤其是他的二師弟豬八戒。

想必大家都記得很清楚,孫悟空和哪吒打架的時候,只戰了幾十個回合,哪吒就失敗而逃走了;但跟豬八戒,卻打得難分難解,從早上打到黃昏,仍不分勝負;只到豬八戒知道他們是西去取經的和尚,才主動停了手,跟孫悟空回去拜師了。如果繼續打下去,誰勝誰負,未必可知。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兩者的情況:

第一個是出身。孫悟空是女媧補天的一塊靈石孕育成的,先天靈物;但豬八戒呢,天篷元帥,通俗點說,就是天界的海軍總司令,這個不比說,當然是豬八戒厲害了。

第二個是本領。孫悟空會地煞七十二變,豬八戒是天煞三十六變, 雖然表面上地煞數量比天煞多一倍,但實際的實力上,那真是天差地別,當然是天煞三十六變更勝一籌了。

第三個是兵器。豬八戒的武器九尺釘耙是眾天神和太上老君在爐子裡花了很漫長的時間親手鍛造的,太上老君什麼人,六聖之一啊,天地滅了,他也存在。而金箍棒的主要功能可不是兵器,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西遊世界中,豬八戒的釘耙名氣可要大多了,所以妖怪們偷了兵器只有“釘耙會”而沒有“金箍棒會”。兵器上,豬八戒又勝一籌。

第四個是戰鬥力。不管是看原著《西遊記》,還是電視劇版《西遊記》,明顯的,一到在水裡打架的時候,孫悟空就不行了,還得豬八戒出馬。陸戰和空戰的,改編的太過誇張,所以就不說了。

這樣分析下來,豬八戒打敗孫悟空,那是肯定的了,所不知道的是,孫悟空能夠堅持多少回合,這個回合,估計是以天來計算了。而且,到西天後,豬八戒的封賞最意外,一個淨壇使者。按照佛教的“臺階”,佛是最高一級,然後是菩薩,羅漢再次之,羅漢下頭還有什麼,唯獨沒有淨壇使者這麼個“崗位”。在佛家這一畝三分地上,豬八戒大人已完全成為了編外人員。

在中國,豬八戒同志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如果要問這位兄弟有什麼愛好,也許很多人都會想到——懶惰、貪吃、貪財、好色、愛打小報告等等。但假如要問,八戒兄弟是怎樣成為仙的,或許就沒有人能夠回答的上來。

八戒的厲害程度是僅次於孫悟空的第二妖王豬剛鬣。豬剛鬣天生神力,異常剛猛,難以馴服,生命力極強。它使用的武器“九齒釘耙”異常殘忍,一耙下去必死無疑。那麼豬八戒實力相比較孫悟空,到底隱藏了多少實力?

第一,從本事上說,原著中八戒和悟空打,打了一天一夜(好像是,這塊記不清楚了),最後是八戒體力不支,敗下陣來。第一次交手,孫悟空變成高翠蘭,挑逗豬八戒。談話間,豬八戒說,就算是高太公請來了九天蕩魔祖師,他不怕。為何?八戒和蕩魔祖師也說老相識,“他不敢怎的我!”

豬八戒有沒有吹牛呢?沒有。這個蕩魔祖師也叫蕩魔天尊,還叫真武大帝,住在武當上。在傳統神話中他可是尊貴得很,盤古之後玉皇大帝是第一位天帝,真武大帝是玉帝分靈,也是玉帝未來的接班人。

第二,從兵器上講,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留下測量水深的器具,那是人間的兵器,而八戒呢,九齒釘耙是月宮千年寒冰鐵製成,是天上兵器。而且在西遊記有一集中,一個妖怪把三個人的兵器全偷去了,悟空他們要奪回來,那個妖怪要舉辦的是“釘耙會!!!”這就足以說明九齒釘耙比如意金箍棒厲害。

第三,豬八戒原是天界掌管天河的天篷元帥,職務很高,相當於現在的海軍司令。因此他敢調戲嫦娥,被玉帝貶到人間為豬。其實他是很威武英俊的,玉帝特意將其化為醜陋的豬頭,以絕其色念。論本領在水裡他比孫悟空曆害很多,孫悟空在水裡必須念避水訣才行。在水中打鬥,悟空總是請八戒出戰。在陸地上,八戒都不是悟空的對手了,並不是八戒隱藏功夫不露。

孫悟空雖然會七十二變,但是這七十二變對的是地煞之變。豬八戒是三十六變,但是對應是天罡之變。單從變化上明顯天罡之法強於地煞之法!!

說到這不得不說兵器,九尺釘耙是太上老君煉的,應該是專門煉的,是太上老君在玉帝冊八戒為天蓬元帥的時候煉的。

金箍棒也是老君煉的,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不過也夠叼。相比起來八戒的釘耙名氣要大一點。

孫悟空從來就沒有真的擒住豬八戒,是豬八戒聽說了孫悟空在保唐僧取經後,主動丟下釘耙受縛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在取經路上,豬八戒經常表現不佳呢?

實際八戒作為曾經的天庭大元早已看清取經路上的各種道道!何不偷個懶,耍個猾。坐看耍猴!!豈不悠哉!悠哉!!!!

不討論強于不強,如果豬八戒沒有孫悟空強,主題的問題就沒有探討的必要了。

我們暫且論斷下豬八戒比孫悟空厲害,最次他的實力也是不輸於孫悟空的,那麼他隱藏實力的目的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西遊團隊的組成構成

唐僧:大唐國君禦弟,東土大唐的高僧,狀元之子,妥妥的高材生+官二代+領袖親信

孫悟空:自學成材的打工仔,業務能力超強,西行隊伍中的主力戰鬥人員

沙僧:原天庭捲簾大將,可以算作王母派下到西遊團隊中的內應,也就是監軍

白龍馬:原東海龍王三太子,算是封疆大吏的兒子,也就是官二代

最後說說豬八戒,他什麼身份?什麼地位?

和以上幾個人比比看,他的定位是什麼呢?

豬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

天蓬元帥在道家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聖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相當於天宮的總司令。

並且他還是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

看出來什麼沒有?

豬八戒是西遊團隊中身份最顯赫,地位最高的一員,不說其他,光是主管天河,身為天宮總司令就已經足夠顯貴,這可是類似天庭三軍總司令的職位。

雖然天宮中神仙的個體戰力超群,但是在群戰中,大軍團的作用也是不能比擬的,就像特種兵和集團軍的差別,所以三軍總司令在天庭軍事領域可以僅次於大總統玉帝的存在誒。

說白了就是國家軍隊二號人物,這樣一個人物因為調戲一個沒什麼地位的仙女能被打下凡間麼?

SO,天蓬元帥沒啥事下凡參加到這麼個西遊團隊幹啥?

即使西遊完成,他也不過得了個淨壇使者的虛職,為名為利都不及另外的師徒三人,更別說和他原來在天庭的地位相比了。

沙僧可以說是天庭的監軍,白龍馬是封疆大吏對西遊的投資,孫悟空是社會精英人士的代表。

那麼現在來論證一下各方西遊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造福天下?為民眾祈福麼?

大唐是為了通過取經安撫民心,為了唐朝的統治更加穩固,需要一種愚民的思潮,所以有了取經。

那麼東海龍王等人求的是投資,對西遊的投資,對西方佛教的投資,畢竟封疆大吏們面對任何社會變革都是選擇多面投資的。

而孫悟空這樣由社會上自己成長起來的精英人士選擇的,則是對新領域的投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獲得成功,畢竟前面的領域都被天庭所控制,即使孫悟空進入過天庭的官僚體系中,也因為沒有後臺而難獲成功,但是對佛教的投入,則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孫悟空獲得了鬥戰勝佛的美名,也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沙僧則是作為天庭的一員監軍,內應,在監視著整個團隊,所以他在其中不出工不出力,只是默默看著。

好,那麼分析下來,整個西游其實是東西方兩大教派的一場較量,有人選擇投機,有人選擇共同創業,也有人選擇的是依託舊有勢力天庭來監視整個行動。

最後,豬八戒的作用也就顯而易見了,這是玉帝下的一步險棋,或者也是他最後的後手了。

孫悟空這種大將被天庭錯失,不能不說是玉帝的失誤,但是東方道教在面對西方佛教的步步緊逼之時,已經是步履維艱,整個天庭機構臃腫,人員關係脈絡複雜,他幾乎再也沒有信任的人可用,即使是沙僧,那也是西王母的力量,西王母到底站在哪邊也很難說,畢竟西王母雖掛名道教,但她更真實的身份應該是原始巫族。

最後,面對這場佛道之爭的西遊,玉帝派下了他僅能信任的天蓬。

豬八戒的作用絕對不是幫助完成西遊,或者是阻礙西遊,這些任務有沙僧出面已經夠了,他的作用,在於更長遠的路線選擇上。

東方天庭統治之下,人間地王開始選擇佛教,社會精英投入佛教,道門的封疆大吏也投資佛教,就連天庭高層,西王母也派了親信而來。

玉帝,面對這樣難以違逆的結局,要做的一定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畫。

天蓬,作為天庭三軍統帥,被派下來參與西遊團隊,一路上不顯山不露水,安穩的跟著急於立功表現的孫悟空,跟著勤勤懇懇完成任務的白龍馬,跟著保持中立的沙僧,跟著一心做大唐奴僕的唐僧,踏上了西行。

一路上裝瘋賣傻,保留實力,絕不像孫悟空一樣搶功,也不像沙僧一樣安靜,大智若愚不過如此。

最終,大家功德圓滿,豬八戒混了一個淨壇使者,唐僧取得真經,大唐從此被佛化。

這顆玉帝安排的終極棋子,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在佛道大戰中發揮出耀眼的光輝……

即使如今我們都知道了結局,西遊的結局是悲劇的,豬八戒的結局就是悲劇中的悲劇。

五代十國人間帝王連番滅佛,也沒能阻止華夏的佛化,東西佛道大戰,最終卻是以佛門大勝,天庭退位告終,在此中的豬八戒會不會想起當年天河的風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他是為理想而奮鬥,為忠誠而戰死,這便夠了。

因為自真假美猴王以後,真正的孫悟空已經死了。豬八戒怕如來針對他,豬八戒只能隱藏實力。你們不覺得自真假美猴王以後其實都是續片,也就那時候真正的孫悟空已經死了,觀音知道緊箍咒是管不住孫悟空。而且孫悟空又有殺唐生之心無取經之意,無法掌控孫悟空。如來只能借真假美猴王這一節除去真的孫悟空

小時候看西遊記,人人都想成為像齊天大聖孫悟空那樣,上天入地無所不不能。不想成為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最近看了好多關於西遊的書發現其實豬八戒並不一定比孫悟空差。

先說武器,豬八戒的武器九尺釘耙是眾天神和太上老君在爐子裡花了很漫長的時間親手鍛造的,這九齒釘耙名為上寶遜金鈀,重量有一藏之數,連柄五千零四十八斤,是由太上老君用神冰鐵錘煉,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而金箍棒的主要功能可不是兵器,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西遊世界中,豬八戒的釘耙名氣可要大多了。

很多人以為七十二變 比八戒的三十六變 要強一些,實際上豬八戒修煉的三十六變是天罡變,這個數字並不代表真實水準。七十二變是地煞變,當初菩提祖師教孫悟空,讓孫悟空選擇三十六 或是七十二,孫悟空自己選的七十二變 。雖然表面上地煞數量比天煞多一倍,但實際的實力上,那真是天差地別,當然是天煞三十六變更勝一籌了。

說到戰鬥力西遊記原文有一文講到哪吒和悟空打了50-60個回合,哪吒便負傷逃亡,而豬八戒和孫悟空,自黃昏時分打到東方發白,打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還是八戒自願和孫悟空去見師父的。

天蓬元帥真君(豬八戒) 在道家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聖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也就是銀河系), 相當於天宮的海軍總司令。

很多人心目中,豬八戒的武力只比沙僧強那麼一點點,和孫悟空是沒法比的,比很多妖怪都差。關於《西遊記》的電視劇拍了很多,也無一不是秉承這種看法。這其實是曲解《西遊記》的緣故。

話說西行取經團隊好不容易到西天,如來佛祖評功行賞時,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豬八戒為淨壇使者菩薩。豬八戒只撈到個淨壇使者菩薩,他當即表示自己很不高興。

問如來:別人都成佛了,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如來給豬八戒解釋是因為考慮到他能吃,因此把最有油水的物資調配工作安排給了豬八戒。同唐僧的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比,豬八戒的級別不算高。但如果論實惠,其實豬八戒的工作崗位最好。那麼豬八戒為什麼能得到這個有油水的工作崗位啊?

西遊記中很多人以為如來就是最大的了。大鬧天宮,玉皇大帝還要請如來幫忙。原著中玉皇大帝還是比較淡定的,畢竟天宮大把高手,一個猴頭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六小齡童版《西遊記》的電視劇裡面,甚至玉皇大帝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簡直是胡扯蛋。之所以如來會來幫忙,當然和取經的重大任務掛鉤了。實際取經的任務早就安排好了的,等500天就開始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熒惑親身添炭屑

從九轉大還丹與豬八戒的兵器,可以看出豬八戒的後臺就是太上老君。如果不是太上老君,如來佛祖不會給別人這麼大面子。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太上老君曾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

所以說,豬八戒能有好的職位,自己有本事才是關鍵。

實際上豬八戒的真實實力和孫悟空其實不相上下

原著中的描寫,哪吒和悟空打了50-60個回合,哪吒便負傷逃亡

而豬八戒和孫悟空,自黃昏時分打到東方發白(打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還是八戒自願和孫悟空去見師父的)

另外還有很多人以為七十二變,比八戒的三十六變要強一些

實際上,豬八戒修煉的三十六變是天罡變,這個數字並不代表真實水準。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是地煞變,比天罡變低級一些

看電視劇的西遊記,豬八戒垃圾得跟一坨shi一樣,膽小如鼠

可實際上他有幾次確實生氣了就不一樣了

有一次孫猴子智取芭蕉扇,後來牛魔王得知,變成了豬八戒的模樣,把孫悟空的芭蕉扇又給騙回去了。豬八戒這次真的生氣了,原著中描寫: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

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結果把牛魔王打得節節敗退,逃回洞府去了。孫悟空是聰明的,當然知道豬八戒的真實實力,所以每次打妖怪他非要豬八戒陪他去,讓沙僧看。

當六耳獼猴搶了行李打了師傅跑了以後,八戒的表現很值得注意。本來八戒一向懶得動,且孫悟空每次被唐僧趕,他都是幸災樂禍,兩人關係不和。這次假猴王打倒唐僧,師徒們都認為是孫悟空恩斷義絕了,那是很可怕的。在這種情況下,八戒竟然兩次主動請纓去找孫悟空算帳,沒有任何懼怕孫悟空的意思。這說明,平時八戒表現出的對孫悟空的怕,其實是為了偷懶而裝弱。在撕破臉的情況下,他絲毫不懼和孫悟空爭鬥。

“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著行李,怎麼不搶將來?’……三藏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裡取出包袱……’八戒道:‘我去。’沙僧說:‘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數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過,反為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

豬八戒擔任的天蓬元帥,乃是北極四聖之首。北極四聖乃是四帝中北極紫微大帝麾下四員大將。換言之,天蓬元帥職位再高,也是四帝的臣子。

與僅次於五帝的齊天大聖相比,天蓬元帥自然要低一頭。

天蓬元帥統率八萬水軍算什麼?就算是統率十萬天兵的降魔大元帥李靖,一樣入不了孫悟空的法眼。

至於說九齒釘耙比金箍棒要厲害,純屬誤讀。孫悟空的金箍棒當然要比九齒釘耙要厲害。原著中有多處證據可以證明。

證據一、金箍棒的真正材質比九齒釘耙好。

九齒釘是神鑌鐵打造,那金箍棒呢?原著說:“鴻蒙初判陶熔鐵,大禹神人親所設。混沌仙傳到至今,原來不是凡間鐵。”

原來,金箍棒並非凡鐵,而是由天地初分,混沌時期就流傳下來的非常罕見的混沌鑌鐵打造,比九齒釘耙的普通鑌鐵高了太多。

要知道,能從混沌時期就流傳的東西,都是極品,比如紫金葫蘆,比如芭蕉扇。

證據二,金箍棒同樣是太上老君打造。

很多讀者誤以為金箍棒是大禹打造的,其實不是。原著說:“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煆。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原來,金箍棒也是老君親手打造,只是因為大禹要治水,於是從老君那裡借來了金箍棒,作為定海神針。

很多作者說,金箍棒不是兵器,錯了。金箍棒是兵器,只是後來被大禹用作定子。就像長槍也可以當拐棍用一樣!

證據三,金箍棒的性能更強。

在原著中,特別強調金箍棒能大小如意,大可以捅破天,小可以放在耳朵裡。不像豬八戒、沙和尚,整天要托著沉重的兵器。

另外,金箍棒可以一化萬千,這也是九齒釘耙沒有的性能。

證據四、金箍棒的重量大。

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九齒釘耙重達五千零四十八斤。就像三兄弟中豬八戒排名老二一樣,九齒釘耙當然不如金箍棒!

第二個問題,豬八戒為何要隱藏實力。

從豬八戒在天庭的地位看,其真實實力必然不低。

事實上,豬八戒和孫悟空第一次交手表現出了相當的實力。雙方從晚上九十點鐘,達到第二天天亮,前後足有六七個小時,不分勝敗。

用西遊世界的打鬥耗費時間來換算,豬八戒應該可以和孫悟空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敗。

在《西遊記》中,這已經算是第二等武藝。

在原作者的設定中,孫悟空的武藝代表西游巔峰水準,真正能和孫悟空在武藝上旗鼓相當的,唯有一人。那就是二郎神!他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多回合,不分勝敗。

其次就是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敗。比如青牛精、牛魔王、黃眉老怪等等。豬八戒和孫悟空大戰一夜後,提出餓肚子了,於是回洞府吃飯睡覺,也應當屬於這個級別。

再次是大戰五六十回合落敗。如奎木狼、賽太歲、犀牛精等等。

可是,在取經路上,豬八戒除了最開始戰悟空,戰沙僧表現尚佳,之後許多年,戰鬥力直線下降,展現水準不足真實水準的十分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在波月洞與沙和尚雙戰黃袍怪(奎木狼)。

原著中明確說,奎木狼乃是大鬧天宮時被孫悟空打怕了的神將。與孫悟空交手,五六十回合被打跑。可就是這樣的奎木狼,竟然八九個回合就打得豬八戒尿遁,並生擒活捉沙僧。

原著嘲諷說:“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八戒和沙僧),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

因豬八戒老是藏拙,孫悟空很氣憤,經常說豬八戒是廢柴。大戰獅駝嶺時,孫悟空嘲笑八戒說:“兄弟,你雖無甚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雲放屁添風,你也可壯我些膽氣。”

沒想到八戒一點不生氣,以後多次還多次自嘲自己沒本事,就是放屁添風。

那豬八戒為何要如此藏拙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三兄弟分工不同。

在沙和尚加入取經團隊後,因為分工問題,師徒間有一次討論。

當時豬八戒正在挑擔,抱怨自己太辛苦,他說:“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

孫悟空哈哈一笑說:“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

此處,孫悟空提出,三兄弟分工,他負責師父安全,即降妖伏魔全歸他。豬八戒和沙和尚負責後勤,一個挑行李,一個牽馬喂馬。至於八戒、沙僧怎麼分,他孫悟空不管。但若八戒、沙僧的後勤工作影響到了取經進程,那孫悟空就要打人。

基本上從這次開始,取經隊伍就確立了分工制度,即孫悟空負責打怪,豬八戒負責挑擔,沙和尚負責照顧白龍馬。取經路上的洗衣、做飯等雜活,也由豬八戒和沙和尚輪流來做。

這個分工,也得到了佛派高層的認可。在五聖成真一回,如來佛祖評定唐僧師徒功績,就說孫悟空降妖有功,封鬥戰勝佛;豬八戒“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和尚“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剛加入取經隊伍時,豬八戒很積極,比如在黃風鈴時,豬八戒再三要求出戰,並主動出擊築死了虎先鋒。沙和尚加入團隊時,豬八戒為了保護二師兄的排位,發狠與沙僧大戰了一把。收了沙僧後,三兄弟討論分工問題。之後,豬八戒就開始一次又一次的消極怠工。

並且,豬八戒是越到取經後期越不管降妖除魔的事。因為他自己也漸漸明白,就算他賣力降妖,最後也得不到好處。與其做白費力氣的事情,不如藏拙看風景。反正八十一難都是局,降妖伏魔一場戲。挑個行李就可以做菩薩,何樂而,電視劇版的《西遊記》,為了拔高孫悟空這個“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有意識的把其他形象給矮化或弱化了,尤其是他的二師弟豬八戒。

想必大家都記得很清楚,孫悟空和哪吒打架的時候,只戰了幾十個回合,哪吒就失敗而逃走了;但跟豬八戒,卻打得難分難解,從早上打到黃昏,仍不分勝負;只到豬八戒知道他們是西去取經的和尚,才主動停了手,跟孫悟空回去拜師了。如果繼續打下去,誰勝誰負,未必可知。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兩者的情況:

第一個是出身。孫悟空是女媧補天的一塊靈石孕育成的,先天靈物;但豬八戒呢,天篷元帥,通俗點說,就是天界的海軍總司令,這個不比說,當然是豬八戒厲害了。

第二個是本領。孫悟空會地煞七十二變,豬八戒是天煞三十六變, 雖然表面上地煞數量比天煞多一倍,但實際的實力上,那真是天差地別,當然是天煞三十六變更勝一籌了。

第三個是兵器。豬八戒的武器九尺釘耙是眾天神和太上老君在爐子裡花了很漫長的時間親手鍛造的,太上老君什麼人,六聖之一啊,天地滅了,他也存在。而金箍棒的主要功能可不是兵器,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西遊世界中,豬八戒的釘耙名氣可要大多了,所以妖怪們偷了兵器只有“釘耙會”而沒有“金箍棒會”。兵器上,豬八戒又勝一籌。

第四個是戰鬥力。不管是看原著《西遊記》,還是電視劇版《西遊記》,明顯的,一到在水裡打架的時候,孫悟空就不行了,還得豬八戒出馬。陸戰和空戰的,改編的太過誇張,所以就不說了。

這樣分析下來,豬八戒打敗孫悟空,那是肯定的了,所不知道的是,孫悟空能夠堅持多少回合,這個回合,估計是以天來計算了。而且,到西天後,豬八戒的封賞最意外,一個淨壇使者。按照佛教的“臺階”,佛是最高一級,然後是菩薩,羅漢再次之,羅漢下頭還有什麼,唯獨沒有淨壇使者這麼個“崗位”。在佛家這一畝三分地上,豬八戒大人已完全成為了編外人員。

在中國,豬八戒同志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如果要問這位兄弟有什麼愛好,也許很多人都會想到——懶惰、貪吃、貪財、好色、愛打小報告等等。但假如要問,八戒兄弟是怎樣成為仙的,或許就沒有人能夠回答的上來。

八戒的厲害程度是僅次於孫悟空的第二妖王豬剛鬣。豬剛鬣天生神力,異常剛猛,難以馴服,生命力極強。它使用的武器“九齒釘耙”異常殘忍,一耙下去必死無疑。那麼豬八戒實力相比較孫悟空,到底隱藏了多少實力?

第一,從本事上說,原著中八戒和悟空打,打了一天一夜(好像是,這塊記不清楚了),最後是八戒體力不支,敗下陣來。第一次交手,孫悟空變成高翠蘭,挑逗豬八戒。談話間,豬八戒說,就算是高太公請來了九天蕩魔祖師,他不怕。為何?八戒和蕩魔祖師也說老相識,“他不敢怎的我!”

豬八戒有沒有吹牛呢?沒有。這個蕩魔祖師也叫蕩魔天尊,還叫真武大帝,住在武當上。在傳統神話中他可是尊貴得很,盤古之後玉皇大帝是第一位天帝,真武大帝是玉帝分靈,也是玉帝未來的接班人。

第二,從兵器上講,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留下測量水深的器具,那是人間的兵器,而八戒呢,九齒釘耙是月宮千年寒冰鐵製成,是天上兵器。而且在西遊記有一集中,一個妖怪把三個人的兵器全偷去了,悟空他們要奪回來,那個妖怪要舉辦的是“釘耙會!!!”這就足以說明九齒釘耙比如意金箍棒厲害。

第三,豬八戒原是天界掌管天河的天篷元帥,職務很高,相當於現在的海軍司令。因此他敢調戲嫦娥,被玉帝貶到人間為豬。其實他是很威武英俊的,玉帝特意將其化為醜陋的豬頭,以絕其色念。論本領在水裡他比孫悟空曆害很多,孫悟空在水裡必須念避水訣才行。在水中打鬥,悟空總是請八戒出戰。在陸地上,八戒都不是悟空的對手了,並不是八戒隱藏功夫不露。

孫悟空雖然會七十二變,但是這七十二變對的是地煞之變。豬八戒是三十六變,但是對應是天罡之變。單從變化上明顯天罡之法強於地煞之法!!

說到這不得不說兵器,九尺釘耙是太上老君煉的,應該是專門煉的,是太上老君在玉帝冊八戒為天蓬元帥的時候煉的。

金箍棒也是老君煉的,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不過也夠叼。相比起來八戒的釘耙名氣要大一點。

孫悟空從來就沒有真的擒住豬八戒,是豬八戒聽說了孫悟空在保唐僧取經後,主動丟下釘耙受縛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在取經路上,豬八戒經常表現不佳呢?

實際八戒作為曾經的天庭大元早已看清取經路上的各種道道!何不偷個懶,耍個猾。坐看耍猴!!豈不悠哉!悠哉!!!!

不討論強于不強,如果豬八戒沒有孫悟空強,主題的問題就沒有探討的必要了。

我們暫且論斷下豬八戒比孫悟空厲害,最次他的實力也是不輸於孫悟空的,那麼他隱藏實力的目的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西遊團隊的組成構成

唐僧:大唐國君禦弟,東土大唐的高僧,狀元之子,妥妥的高材生+官二代+領袖親信

孫悟空:自學成材的打工仔,業務能力超強,西行隊伍中的主力戰鬥人員

沙僧:原天庭捲簾大將,可以算作王母派下到西遊團隊中的內應,也就是監軍

白龍馬:原東海龍王三太子,算是封疆大吏的兒子,也就是官二代

最後說說豬八戒,他什麼身份?什麼地位?

和以上幾個人比比看,他的定位是什麼呢?

豬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

天蓬元帥在道家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聖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相當於天宮的總司令。

並且他還是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

看出來什麼沒有?

豬八戒是西遊團隊中身份最顯赫,地位最高的一員,不說其他,光是主管天河,身為天宮總司令就已經足夠顯貴,這可是類似天庭三軍總司令的職位。

雖然天宮中神仙的個體戰力超群,但是在群戰中,大軍團的作用也是不能比擬的,就像特種兵和集團軍的差別,所以三軍總司令在天庭軍事領域可以僅次於大總統玉帝的存在誒。

說白了就是國家軍隊二號人物,這樣一個人物因為調戲一個沒什麼地位的仙女能被打下凡間麼?

SO,天蓬元帥沒啥事下凡參加到這麼個西遊團隊幹啥?

即使西遊完成,他也不過得了個淨壇使者的虛職,為名為利都不及另外的師徒三人,更別說和他原來在天庭的地位相比了。

沙僧可以說是天庭的監軍,白龍馬是封疆大吏對西遊的投資,孫悟空是社會精英人士的代表。

那麼現在來論證一下各方西遊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造福天下?為民眾祈福麼?

大唐是為了通過取經安撫民心,為了唐朝的統治更加穩固,需要一種愚民的思潮,所以有了取經。

那麼東海龍王等人求的是投資,對西遊的投資,對西方佛教的投資,畢竟封疆大吏們面對任何社會變革都是選擇多面投資的。

而孫悟空這樣由社會上自己成長起來的精英人士選擇的,則是對新領域的投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獲得成功,畢竟前面的領域都被天庭所控制,即使孫悟空進入過天庭的官僚體系中,也因為沒有後臺而難獲成功,但是對佛教的投入,則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孫悟空獲得了鬥戰勝佛的美名,也算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沙僧則是作為天庭的一員監軍,內應,在監視著整個團隊,所以他在其中不出工不出力,只是默默看著。

好,那麼分析下來,整個西游其實是東西方兩大教派的一場較量,有人選擇投機,有人選擇共同創業,也有人選擇的是依託舊有勢力天庭來監視整個行動。

最後,豬八戒的作用也就顯而易見了,這是玉帝下的一步險棋,或者也是他最後的後手了。

孫悟空這種大將被天庭錯失,不能不說是玉帝的失誤,但是東方道教在面對西方佛教的步步緊逼之時,已經是步履維艱,整個天庭機構臃腫,人員關係脈絡複雜,他幾乎再也沒有信任的人可用,即使是沙僧,那也是西王母的力量,西王母到底站在哪邊也很難說,畢竟西王母雖掛名道教,但她更真實的身份應該是原始巫族。

最後,面對這場佛道之爭的西遊,玉帝派下了他僅能信任的天蓬。

豬八戒的作用絕對不是幫助完成西遊,或者是阻礙西遊,這些任務有沙僧出面已經夠了,他的作用,在於更長遠的路線選擇上。

東方天庭統治之下,人間地王開始選擇佛教,社會精英投入佛教,道門的封疆大吏也投資佛教,就連天庭高層,西王母也派了親信而來。

玉帝,面對這樣難以違逆的結局,要做的一定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畫。

天蓬,作為天庭三軍統帥,被派下來參與西遊團隊,一路上不顯山不露水,安穩的跟著急於立功表現的孫悟空,跟著勤勤懇懇完成任務的白龍馬,跟著保持中立的沙僧,跟著一心做大唐奴僕的唐僧,踏上了西行。

一路上裝瘋賣傻,保留實力,絕不像孫悟空一樣搶功,也不像沙僧一樣安靜,大智若愚不過如此。

最終,大家功德圓滿,豬八戒混了一個淨壇使者,唐僧取得真經,大唐從此被佛化。

這顆玉帝安排的終極棋子,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在佛道大戰中發揮出耀眼的光輝……

即使如今我們都知道了結局,西遊的結局是悲劇的,豬八戒的結局就是悲劇中的悲劇。

五代十國人間帝王連番滅佛,也沒能阻止華夏的佛化,東西佛道大戰,最終卻是以佛門大勝,天庭退位告終,在此中的豬八戒會不會想起當年天河的風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他是為理想而奮鬥,為忠誠而戰死,這便夠了。

因為自真假美猴王以後,真正的孫悟空已經死了。豬八戒怕如來針對他,豬八戒只能隱藏實力。你們不覺得自真假美猴王以後其實都是續片,也就那時候真正的孫悟空已經死了,觀音知道緊箍咒是管不住孫悟空。而且孫悟空又有殺唐生之心無取經之意,無法掌控孫悟空。如來只能借真假美猴王這一節除去真的孫悟空

小時候看西遊記,人人都想成為像齊天大聖孫悟空那樣,上天入地無所不不能。不想成為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最近看了好多關於西遊的書發現其實豬八戒並不一定比孫悟空差。

先說武器,豬八戒的武器九尺釘耙是眾天神和太上老君在爐子裡花了很漫長的時間親手鍛造的,這九齒釘耙名為上寶遜金鈀,重量有一藏之數,連柄五千零四十八斤,是由太上老君用神冰鐵錘煉,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而金箍棒的主要功能可不是兵器,是大禹用來測水深的。西遊世界中,豬八戒的釘耙名氣可要大多了。

很多人以為七十二變 比八戒的三十六變 要強一些,實際上豬八戒修煉的三十六變是天罡變,這個數字並不代表真實水準。七十二變是地煞變,當初菩提祖師教孫悟空,讓孫悟空選擇三十六 或是七十二,孫悟空自己選的七十二變 。雖然表面上地煞數量比天煞多一倍,但實際的實力上,那真是天差地別,當然是天煞三十六變更勝一籌了。

說到戰鬥力西遊記原文有一文講到哪吒和悟空打了50-60個回合,哪吒便負傷逃亡,而豬八戒和孫悟空,自黃昏時分打到東方發白,打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還是八戒自願和孫悟空去見師父的。

天蓬元帥真君(豬八戒) 在道家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聖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也就是銀河系), 相當於天宮的海軍總司令。

很多人心目中,豬八戒的武力只比沙僧強那麼一點點,和孫悟空是沒法比的,比很多妖怪都差。關於《西遊記》的電視劇拍了很多,也無一不是秉承這種看法。這其實是曲解《西遊記》的緣故。

話說西行取經團隊好不容易到西天,如來佛祖評功行賞時,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豬八戒為淨壇使者菩薩。豬八戒只撈到個淨壇使者菩薩,他當即表示自己很不高興。

問如來:別人都成佛了,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如來給豬八戒解釋是因為考慮到他能吃,因此把最有油水的物資調配工作安排給了豬八戒。同唐僧的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比,豬八戒的級別不算高。但如果論實惠,其實豬八戒的工作崗位最好。那麼豬八戒為什麼能得到這個有油水的工作崗位啊?

西遊記中很多人以為如來就是最大的了。大鬧天宮,玉皇大帝還要請如來幫忙。原著中玉皇大帝還是比較淡定的,畢竟天宮大把高手,一個猴頭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六小齡童版《西遊記》的電視劇裡面,甚至玉皇大帝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簡直是胡扯蛋。之所以如來會來幫忙,當然和取經的重大任務掛鉤了。實際取經的任務早就安排好了的,等500天就開始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