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為何能以中國1/3的土地養活同等人口?但真相卻令國人痛心

資料圖:印度火車上人疊人照片

截止到2016年,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世界排名第二。而印度的國土面積為 290 萬平方公里,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就能養活幾乎同等規模的人口,難道印度農業如此發達?

首先,地貌。整個印度除了北部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西部一處山地,東部幾處局部山地,國土的全境幾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

其次,降水量。印度是熱帶國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國的平均降雨量將近 1200 毫米,相當於中國最富庶的魚米之鄉。

再次,氣候。這個十分明顯,印度全年平均氣溫普遍高於我國除華南以外的南方地區,

植被生長迅速。

最後,海岸線。海岸線對於現代化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無需多說。印度本身就是個三面環印度洋的大半島,整個印度洋都在其輻射範圍下,而印度洋又是整個世界的亞歐非中心。

資料圖:印度鹽農每天工作十小時賺6.5元, 很少活過60歲

印度在農業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養活13億人口似乎問題不大。但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貧困人口超過整個非洲(約4.2億);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率超過50%;每天都有約3000名兒童因營養不良造成死亡。 以此來看,印度養活了13億人,這個說法有些無稽。

印度每年的人均糧食產量不到 200 公斤,最近幾年更是下降到 180多公斤。當然印度也有人均 7 公斤的肉食量,但實際上是幾百萬富人和一千多萬中產階級在吃肉,

也就是說印度能拼肌肉的人口基數只有我們的幾十分之一,所以歷年來我們奧運會上拿到的金牌比印度多近 100 倍。

資料圖:印度農民在田間收割水稻。

印度現在,以原始的大水漫灌或者靠天吃飯、隨意撒種、雜草叢生為主的情形下就已經能養活13億人了,

如果讓中國農民過去精耕細作,噴灌修渠、運用農機、使用農藥化肥、除草等措施一併升級,養活15億人並吃飽喝好毫無壓力!中國的自然稟賦差得多,但中國人的勤勞智慧改造了自然,把自然充分利用起來才有了今天的用全世界7%耕地養活了19%人口的驕傲成就!

印度作為我們身邊的大國,對它的關注也較多。通過新聞媒體,我們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麼作為人口世界第二的國家,它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去瞭解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