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小人物的一個計謀,使南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王朝

一、替金兀術出主意的奸細

西元1127年,北方的金國滅亡了中原的北宋王朝,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靖康之難”。三年後,金軍渡過長江大舉進攻江南,大有徹底掃平宋殘餘勢力之勢,

不過由於戰線拉的過長,金軍在海戰失敗之後,逐漸的向北撤退。

在撤退到鎮江的時候,被南宋名將韓世忠所阻擋,金軍水戰不是對手,且戰且走,被宋軍逼入了黃天蕩這個死水港。金兀術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每次突圍都被韓世忠擊敗,就在金軍眼瞅著要被困死的時候,

一個當地的敗類,給金兀術指了一條道,讓他沿著老顴河故道開挖,可以直接到達秦淮河,絕處逢生的金兀術連夜讓所有的軍隊傾巢出動,將老顴河挖通,狼狽的逃出了黃天蕩。

這個當了漢奸的奸細,沒有留下名姓,是個不折不扣的無名鼠輩,

可他這一計不但救下了金兀術,也改變了整個歷史的格局。後來金國主和派掌握了政權,他們與南宋達成了和解,並有條件的將中原領土歸還給了南宋。可是金兀術最終將主和派鎮壓了下去,並通過政治手腕,消滅了岳飛、韓世忠等勁敵的威脅,使金國佔領了整個中原地區,將女真人的事業推向了第一個歷史高峰,與之對應,南宋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王朝。

二、一個貪生怕死之輩,致使漢武帝伐匈奴大計功虧一簣,勞民傷財。

漢武帝元光二年(西元前133年),年少氣盛的皇帝想要一雪漢初以來對匈奴屈辱求和的前恥,聽從了大臣王恢的建議,起兵三十萬埋伏在漢匈邊境的馬邑,並讓人誘騙匈奴的軍臣單于親率十萬大軍前來。

軍臣單于沒有懷疑果然如期來到了馬邑,但過於平靜的邊境形勢,讓這位匈奴的統治者起了疑心,於是他就進攻了漢朝的一個要塞,抓住了一個武州尉史。也該著這個尉史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一被抓就將漢軍的計畫和盤托出,

軍臣單于大驚,急忙率領著大軍撤回了大漠。當漢武帝知道消息之後,再追已經來不及了。

馬邑之謀本是一個謀劃的非常完善的計畫,而且漢軍完全有機會以逸待勞一舉殲滅匈奴的主力,甚至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消滅掉匈奴的領導層,進而擊敗整個匈奴,但一切的盤算都因為那個怕死的尉史而化為了泡影。

從此漢匈幾十年的相對和平局面結束,幾乎整個東亞地區都陷入到戰爭的泥潭之中,經過了40餘年的戰爭,匈奴被擊潰,漢朝也元氣大傷,不但將“文景之治”幾十年積累的財富消耗殆盡,還出現了“海內凋弊,戶口減半”的慘境。

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說過一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同樣小人物站在歷史機遇上,也能改變歷史的走向。進而擊敗整個匈奴,但一切的盤算都因為那個怕死的尉史而化為了泡影。

從此漢匈幾十年的相對和平局面結束,幾乎整個東亞地區都陷入到戰爭的泥潭之中,經過了40餘年的戰爭,匈奴被擊潰,漢朝也元氣大傷,不但將“文景之治”幾十年積累的財富消耗殆盡,還出現了“海內凋弊,戶口減半”的慘境。

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說過一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同樣小人物站在歷史機遇上,也能改變歷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