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為什麼歷史上的蒙古帝國已經把東羅馬打的快亡國了卻突然撤軍了?

原創

東羅馬帝國一般指拜占庭帝國,所以又稱拜占廷帝國,

核心地區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領土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還包括義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蒙古帝國是在13世紀由成吉思汗與其子孫建立起來的由元朝與四大汗國聯合組成的大帝國,

疆域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國土橫跨亞歐大陸,面積達三千幾百多萬平方公里,是國土面積最大的帝國。

說道這裡,老妖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當時以蒙古帝國的強橫軍力為什麼已經把東羅馬帝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快要亡國的情況下,

為什麼突然住手了,不把它打垮從而徹底佔領歐洲呢?

原來當時東羅馬帝國境內有390個公國、宗教貴族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等。這導致皇權被削弱,帝國境內的諸侯各自為政,他們的領地由如一個獨立的王國,一盤散沙。

而成吉思汗鐵木真也正是看准了這一時機,派則派遣了手下兩員大將哲別和速不台統帥25000人的蒙古軍,從撒馬爾罕州出發繼續向西進軍,一路簡直是勢如破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佔了諸如:克裡米亞蘇達克城、奧可斯、木鹿、蘇薩、納西切萬、比特利斯、阿爾吉斯、蔑剌合、迪亞巴克爾、埃爾比勒地區、剛加、尼西比斯地區、阿尼、卡爾斯城、錫瓦斯、額爾哲魯木城、埃爾津詹、托卡特、開塞利城、起剌特、阿米德、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蔑怯思城贊瞻、剌夷、蔑剌合、圖斯、可疾雲、西模娘、沙馬哈等地,

後來又相繼進攻了當時的高加索的亞美尼亞王國、格魯吉亞王國、亞塞拜然王國、羅姆蘇丹國

之後哲別和速不台統帥的25000人的蒙軍折轉北向逾越太和嶺攻擊耳班關隘,進攻當時的欽察人和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在迦勒斯河戰役打敗基輔大公統帥的軍隊,之後繼續向西進攻,沿著今烏克蘭一路殺掠到克裡米亞半島,之後在此殺掠之後繼續向西折轉進軍到今烏克蘭西部的德涅斯特河。

後來,之所以沒有繼續攻打東羅馬帝國,是因為犯了所有遊牧民族的通病,不會水,也不會建船,由於無法渡河,最後,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折轉東返,東北向進軍圍攻基輔羅斯的政治中心基輔,但未能攻陷,之後繼續東北向進軍,渡過德涅斯特河和頓河,於1223年9月征伐當時的伏爾加河中上游河谷的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在此殺掠之後,相繼渡過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

後於1223年向東返與當時於1222年從印度河河谷率領蒙古軍主力撤軍北返,當時有很多西方國家都畏於蒙古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稱之為"黃禍",所以都派遣使者來于蒙古帝國交好,包括東羅馬帝國的羅馬教皇的使者,蒙古帝國隨後撤軍,於1224年的夏天來到額敏河和裕勒都斯河河谷,1225年的夏天才回到蒙古帝國本土斡難河河源一帶和哈拉和林一帶。

老妖點評:這個世界是公平的,遊牧民族以騎射縱橫天下,無敵於世,以原始的部落式的國家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但是,他們同樣有著致命缺陷,不事生產,不懂創造,只知道破壞與毀滅,最終的結果只能退出歷史的舞臺。

後來,之所以沒有繼續攻打東羅馬帝國,是因為犯了所有遊牧民族的通病,不會水,也不會建船,由於無法渡河,最後,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折轉東返,東北向進軍圍攻基輔羅斯的政治中心基輔,但未能攻陷,之後繼續東北向進軍,渡過德涅斯特河和頓河,於1223年9月征伐當時的伏爾加河中上游河谷的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在此殺掠之後,相繼渡過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

後於1223年向東返與當時於1222年從印度河河谷率領蒙古軍主力撤軍北返,當時有很多西方國家都畏於蒙古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稱之為"黃禍",所以都派遣使者來于蒙古帝國交好,包括東羅馬帝國的羅馬教皇的使者,蒙古帝國隨後撤軍,於1224年的夏天來到額敏河和裕勒都斯河河谷,1225年的夏天才回到蒙古帝國本土斡難河河源一帶和哈拉和林一帶。

老妖點評:這個世界是公平的,遊牧民族以騎射縱橫天下,無敵於世,以原始的部落式的國家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但是,他們同樣有著致命缺陷,不事生產,不懂創造,只知道破壞與毀滅,最終的結果只能退出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