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贊一個!吳川吉兆灣旅遊區救生隊23年與生命賽跑

夏季已至,近日吳川覃巴吉兆灣旅遊區火熱起來。

每到週末或節假日,大批遊客蜂擁而至。在眾多遊客當中,手持紅色旗子的救生員身影特別引人注目。

記者近日從吳川市旅遊局瞭解到,這支活躍在吉兆灣旅遊區的救生隊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立,現共有10名救生員,以吉兆村水性嫺熟的漁民為主。這些“生命守望者”與時間賽跑,提前警示避免遊客進入危險區域,儘快救回遇到危險的遊客。老楊是他們當中典型的一員。

最緊張別人海中歡樂游泳他們不敢放鬆絲毫

持續多日炎熱,連日來記者在下午時分來到吉兆灣總會看到,遊客們或攜兒帶女,或三五成群,陸陸續續地來到海邊,撒歡撲進大海,盡享休閒時刻。

與此同時,岸上救生員的精神卻緊繃起來。他們緊緊盯著海面,手持紅色旗子,時而大聲喊話,時而吹起哨子示警。記者看到,他們普遍皮膚黝黑,穿著統一的衣服。救生員老楊就是當中的一員。

他是吳川覃巴鎮吉兆村人。當日下午,他和往常一樣,穿著標有“救生員”字樣的衣服,手持旗子和哨子,在吉兆灣旅遊區巡邏。老楊牢牢盯緊精神放鬆的遊客。突然,他猛吹了幾下哨子。尖利的哨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原來,個別遊客無意中超出了安全泳區範圍。他不停揮動紅色旗子,要求遊客儘快返回。

吳川市旅遊局相關領導告訴記者,吉兆灣旅遊區救生隊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立,

已有20多年歷史。1994年剛成立時,只有5個救生員,現在已擴充到10個,隊員以附近村莊具有較強潛水、救生能力的漁民為主,經培訓後上崗。目前,10名救生員中年齡最大的52歲,年齡最小的36歲。

老楊告訴記者,他是土生土長的吉兆村民,與大海打了幾十年的交道,潛水能力和救生能力都不錯。五年前,他經過培訓後被錄用為泳區救生隊員,每年4月中旬到10月中旬,他都在這裡工作。

其餘時間,就像其他村民一樣出海打魚或務農。記者在隨後的採訪瞭解到,大多數隊員與老楊是一樣的情況。

最擔心遊客不熟潮汐被捲入大浪潮

“很多遊客大多只是知道潮汐規律,毫不知道潮汐的威力。”老楊歎氣說,就算游泳技術再好,一旦忽視潮汐規律而盡情在海裡撒歡,風險非常大。“不少海上游泳出事的人都是退潮時被卷走。不熟悉潮汐的人,會以為退潮時遊到岸上很容易,

但其實非常難。”他解釋,“你想想看,退潮時,這麼多海水要在幾個小時內退去,當中每一分每一秒海水的力量非常大,人只有斜側著潮水遊,才能對安全有所保障。可惜很多遊客不知道這一點。”老楊說。

老楊提醒,在海裡游泳跟在江河裡是完全不同概念,要時時預防大浪。他還清晰地記得,兩年前的夏天,一個傍晚他正在海邊巡邏,海裡突然起了大浪,一位學生模樣的男孩子一下子就被浪卷出去。男孩隨浪掙扎。時間緊迫,顧不上叫人,老楊立即沖進海裡救人。雖然才幾十米的距離,但因為海浪大,水性嫺熟的老楊要花十多分鐘才游到男孩身邊並抓住他救上岸。“可以這麼說吧,救了一個人,就是救一個家庭。”想起這事老楊自豪地笑了笑。

所幸的是,吉兆灣旅遊區安全防範措施越來越嚴格。“自我加入救生隊的幾年來,極少見到有遊客溺水。”老楊說。

最煩惱遇上“不聽話”遊客雖感委屈依然堅持

救生員工作雖有一定的危險,但老楊的家人都很支持他。最令他煩惱的是遇上“不聽話”的遊客。這也是令所有海上救生員煩惱的問題。

吉兆灣旅遊區嚴格規定,晚上八點以後就不能下海游泳;遇上諸如颱風等惡劣天氣一律不許下水,但總也有極個別“不聽話”的遊客冒險出海游泳。“如果碰到‘不聽話’的遊客,我們就會沖過去繼續大聲勸說,喊到喉嚨痛是經常的事,直至說服為止。”老楊邊看著遠處邊說。

一次,天色已黑,風力較大,他多次向一位遊出較遠的遊客發出警示和呼喊,但該遊客視若無睹。於是他下水硬是將這名遊客拖上岸來。但上岸後這名遊客不斷抱怨,吵吵嚷嚷。老楊非常委屈,救了人沒被道謝反受責駡,但轉念一想這只是個例,“自己該做的還是要做好”。

隨後,他又樂觀地說:“不過,大部分遊客素質都比較高,通常都會聽從我們的警示。”

吳川市旅遊局相關領導告訴記者,吉兆灣旅遊區意識到救生隊的重要性,對救生隊設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有專門的部門對救生隊進行管理,同時每年還設有集體獎勵金,只要全年不出安全事故就可領取。他說,自從成立泳區救生隊的這些年來,吉兆灣泳區極少發生溺水事故。

最驕傲自己多一分關注遊客少一分危險

老楊十分重視救生員工作,並引以為豪。他認為自己能多一分關注,遊客就能少一分危險。“在海邊有救生隊和沒有救生隊大不一樣。在沒有救生力量的海灘上,若發現落水者,除了遊客自救外,最普遍的方法是打110報警。”老楊說,“但對於落水者來說,幾分鐘的時間差,足以要命。”

“我們救生員工作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既要盯著遠的遊客,還要重點關注老人、兒童等。”老楊說,每年到了泳季高峰,隨著遊客的不斷增多,救生隊的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老楊說著,又吹響了警示哨。

記者瞭解到,本月初在吳川市海濱街道某電纜廠後面的海邊,兩名小學生游泳失蹤。溺水事故令人痛惜,海域救生隊的建立與維護迫在眉睫。如何在海邊旅遊區建立成熟的救生隊,這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男孩隨浪掙扎。時間緊迫,顧不上叫人,老楊立即沖進海裡救人。雖然才幾十米的距離,但因為海浪大,水性嫺熟的老楊要花十多分鐘才游到男孩身邊並抓住他救上岸。“可以這麼說吧,救了一個人,就是救一個家庭。”想起這事老楊自豪地笑了笑。

所幸的是,吉兆灣旅遊區安全防範措施越來越嚴格。“自我加入救生隊的幾年來,極少見到有遊客溺水。”老楊說。

最煩惱遇上“不聽話”遊客雖感委屈依然堅持

救生員工作雖有一定的危險,但老楊的家人都很支持他。最令他煩惱的是遇上“不聽話”的遊客。這也是令所有海上救生員煩惱的問題。

吉兆灣旅遊區嚴格規定,晚上八點以後就不能下海游泳;遇上諸如颱風等惡劣天氣一律不許下水,但總也有極個別“不聽話”的遊客冒險出海游泳。“如果碰到‘不聽話’的遊客,我們就會沖過去繼續大聲勸說,喊到喉嚨痛是經常的事,直至說服為止。”老楊邊看著遠處邊說。

一次,天色已黑,風力較大,他多次向一位遊出較遠的遊客發出警示和呼喊,但該遊客視若無睹。於是他下水硬是將這名遊客拖上岸來。但上岸後這名遊客不斷抱怨,吵吵嚷嚷。老楊非常委屈,救了人沒被道謝反受責駡,但轉念一想這只是個例,“自己該做的還是要做好”。

隨後,他又樂觀地說:“不過,大部分遊客素質都比較高,通常都會聽從我們的警示。”

吳川市旅遊局相關領導告訴記者,吉兆灣旅遊區意識到救生隊的重要性,對救生隊設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有專門的部門對救生隊進行管理,同時每年還設有集體獎勵金,只要全年不出安全事故就可領取。他說,自從成立泳區救生隊的這些年來,吉兆灣泳區極少發生溺水事故。

最驕傲自己多一分關注遊客少一分危險

老楊十分重視救生員工作,並引以為豪。他認為自己能多一分關注,遊客就能少一分危險。“在海邊有救生隊和沒有救生隊大不一樣。在沒有救生力量的海灘上,若發現落水者,除了遊客自救外,最普遍的方法是打110報警。”老楊說,“但對於落水者來說,幾分鐘的時間差,足以要命。”

“我們救生員工作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既要盯著遠的遊客,還要重點關注老人、兒童等。”老楊說,每年到了泳季高峰,隨著遊客的不斷增多,救生隊的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老楊說著,又吹響了警示哨。

記者瞭解到,本月初在吳川市海濱街道某電纜廠後面的海邊,兩名小學生游泳失蹤。溺水事故令人痛惜,海域救生隊的建立與維護迫在眉睫。如何在海邊旅遊區建立成熟的救生隊,這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