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英九勸誡蔡英文:自求多福做實事,回歸“九二”開新局

【封面語】

【正文】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6日應邀出席由臺灣中華兩岸文經交流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經濟論壇。面對300多位來自兩岸的企業家和經濟學者,馬英九發表了長達40分鐘的講話,

他呼籲台當局應儘快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回歸繁榮與和平。

以下是馬英九現場講話原文,小編略有刪節:

一、兩岸經貿發展多年 仍有很多誤解需要澄清

臺灣的“外交”始終無法跟兩岸關係劃分界線,兩岸的經濟也從來沒有脫離過政治的考量。

今年的11月2號,是臺灣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的30周年,也是我個人從事兩岸工作的30周年,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兩岸的貿易投資基本上是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很自然就發展下來。他們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市場,我說大陸可以說是最大的籃子,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但你也不能最大的籃子裡一個雞蛋都不放。謠言很多,說陸商到臺灣來會把臺灣買空,
但八年下來,大陸來臺灣的投資一共是17億美金,每年才2億多。又有人講,兩岸貿易只有大企業獲利,也完全不是事實,臺灣中小企業參與兩岸貿易高達49.67%,差不多一半;還有說,兩岸貿易造成臺灣貧富差距擴大,這又不是事實,八年來的情況並非如此。這代表什麼意思呢,就是儘管兩岸貿易多年了,還是會有很多的誤解,這些誤解還仍然需要我們進一步來澄清。

二、臺灣經濟依賴大陸是客觀規律使然

第二個問題是,臺灣的經濟有沒有過度依賴大陸? 臺灣出口到大陸占了我們將近四成比例,這當然不是一個小數字。但我們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大陸人口14億,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十年一定會成為第一大經濟體。而臺灣跟大陸在地理上是鄰居,

在血緣上是親戚,在生意上是夥伴,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一定會是有很大的量。其實也不只是臺灣,在大陸周邊的國家和經濟體,有17個都是以大陸為第一大交易夥伴。這個是經濟、地理等因素使然。所以說,這是經濟規律下的正常情況。

現在大陸在推“一帶一路”,最近美國和日本都表示要加入,未來這樣的趨勢還是越來越多見,所以除非臺灣遺世獨立,

自絕於全球。否則,兩岸的經貿關係只會更旺,而不是更冷。

三、臺灣自甘落後已失先機 只能自求多福

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們在跟大陸簽了ECFA之後,極積地簽服務貿易協定跟貨品貿易協定,因為ECFA只是早收的部分,占到的比例不高,我們對大陸出口是539項,大陸對臺灣是267項。服貿簽完後送到“立法院”,最後因為“太陽花”學運,把它整個封殺掉了,現在還躺在那裡,實在是非常可惜。為了這件事,華爾街還出過社論批評臺灣是自甘落後。大家都知道,大陸的“十二五計畫”重點是服務業,臺灣在那個時候,服務業還有一定的優勢。如果能讓臺灣的服務業到大陸去發展的話,臺灣在服務業出口這個領域才能跟香港、新加坡、日本去競爭,現在都完全沒有了,而能去大陸發展的,都已經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所以我們覺得目前的情況,臺灣要自求多福,對於國際經濟的機會,要遇缺即補,有縫就鑽。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去爭取,否則我們在出口市場佔有率,可能會越來越低。這幾年我常常呼籲,臺灣開放才能帶來希望,閉鎖必然萎縮。很可惜,臺灣還是有一小部分人覺得,跟大陸做生意會侵犯到臺灣的“主權”,有一些莫須有的誤解。

四、沒有“九二共識”臺灣就難有國際空間

最近,我們在“外交”上遇到的挫折,“斷交”、改名、強制遷出等等,使得我們內外交困。在這裡,我要強調,“九二共識”我們實施了八年,不旦沒有矮化“主權”,反而更能夠維護我們的國際空間。因為有了“九二共識”才有了“外交休兵”,如果沒有“外交休兵”,我們不可能參加暌違了38年的WHA,不可能出席暌違了42年的ICAO,也不可能在八年中得到那麼多的免簽待遇。李登輝、陳水扁兩人在任時是54國和地區,在我任內是164國和地區,增加了三倍。

過去這一年的情況我們看得很清楚, 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會有“外交休兵”,就會有“斷交”,這個也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國際政治現實。但是有了“九二共識”,海峽之間有了可以溝通的管道。大陸就有可能接受“外交休兵”。憑良心說,我們有很多的“邦交國”都到大陸去嘗試過,他們曾得到的答案就是,大陸不希望在那個時候傷害到兩岸的關係。

我們在陳水扁時期曾增加了3個“邦交國”,這三個國家人口加起來不到50萬,而同時我們丟掉了9個“邦交國”,9個國家人口合計超過5000萬。得跟失相差了一百倍,這樣的教訓應該是非常清楚的。可是還是有人沒有清醒的瞭解。

五、兩岸非兩國 綠營“親和友善”說不正確

最近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台南市長賴清德突然提出“親中愛台”理論,他一提出來,蔡英文還說這跟她的看法一樣。讓我們大家都瞠目結舌。為什麼呢?因為只不過一年以前,“親中”還是“賣台”的同義詞,一說“親中”再下一句就是“賣台”,再下面一句就是“馬英九”(全場笑)。突然間變成了綠營的顯學,讓我也不知所措。

綠營最近提出了很多(概念),像“友中”、“知中”、“和中”、“親中”,我就要不客氣地指出來:不管怎麼說,這都不是正確的用法。

我在任時,就要求我們政府不要稱大陸為中國,稱大陸就是“大陸”,或者“中國大陸”。為什麼呢?因為稱“中國”,就好像我們是外國一樣。兩岸不是兩個國家,就不應該稱為“中國”。綠營講了四個詞都是“中”,我就說他們都沒有搞清楚狀況。最重要就是,不尊重“九二共識”,後面的事情就會很難做,而“九二共識”不是我發明的,也不是大陸強迫我們接受的,是我們提出來,大陸尊重並接受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我們還不在這個時候,趕快刹車,承認“九二共識”,那未來的情況真的就很難預料了。

六、“九二共識”才有兩岸和平繁榮的現狀

一直都有很多誤解,說“九二共識”是大陸想出來,來壓迫臺灣接受的。正好“九二共識”從萌芽到成熟,我全部參與了。事實上,它起初是我們先提出來的,並得到大陸接受的。“九二共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共識,兩岸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和平發展,尤其是在我在任的八年,給兩岸確實帶來和平與繁榮。

2008年,來臺灣的大陸訪客29萬人,到了2015年,增加到414萬人。學生增加更多,開始只有828人,到我卸任時增加到42000人,增加了50倍 。可今年3月,陸客已經降到了每月19萬8千人,幾乎腰斬,這個對臺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日月潭的廠商跟我開玩笑說,我們現在是周休五日。

根據我20多年來的觀察,“九二共識”跟兩岸關係之間的互動,可以用12個字來描述就是“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現在蔡英文政府強調要跟大陸維持現狀,這很好。但這個現狀是我過去多年基於“九二共識”所創造出來的現狀,“九二共識”已經成為現狀的一部分,你要維持現狀,就必須承認“九二共識”。否則的話,就不可能得到這個現狀,這是一個現實。

有人跟我說,你幹嘛要在這個地方苦口婆心地勸蔡當局接受“九二共識”,萬一她們真的接受了,你們國民黨還玩什麼?那我的看法是,身為一個政治人物,不應該把政黨利益放在最前面,“九二共識”不是國共的共識,是兩岸共識。如果“九二共識”能讓兩岸回到原來的繁榮跟和平,我想這會是我最大的欣慰,而不是遺憾。

最後,我以“自求多福做實事,回歸九二開新局”,跟大家共勉。

大陸對臺灣是267項。服貿簽完後送到“立法院”,最後因為“太陽花”學運,把它整個封殺掉了,現在還躺在那裡,實在是非常可惜。為了這件事,華爾街還出過社論批評臺灣是自甘落後。大家都知道,大陸的“十二五計畫”重點是服務業,臺灣在那個時候,服務業還有一定的優勢。如果能讓臺灣的服務業到大陸去發展的話,臺灣在服務業出口這個領域才能跟香港、新加坡、日本去競爭,現在都完全沒有了,而能去大陸發展的,都已經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所以我們覺得目前的情況,臺灣要自求多福,對於國際經濟的機會,要遇缺即補,有縫就鑽。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去爭取,否則我們在出口市場佔有率,可能會越來越低。這幾年我常常呼籲,臺灣開放才能帶來希望,閉鎖必然萎縮。很可惜,臺灣還是有一小部分人覺得,跟大陸做生意會侵犯到臺灣的“主權”,有一些莫須有的誤解。

四、沒有“九二共識”臺灣就難有國際空間

最近,我們在“外交”上遇到的挫折,“斷交”、改名、強制遷出等等,使得我們內外交困。在這裡,我要強調,“九二共識”我們實施了八年,不旦沒有矮化“主權”,反而更能夠維護我們的國際空間。因為有了“九二共識”才有了“外交休兵”,如果沒有“外交休兵”,我們不可能參加暌違了38年的WHA,不可能出席暌違了42年的ICAO,也不可能在八年中得到那麼多的免簽待遇。李登輝、陳水扁兩人在任時是54國和地區,在我任內是164國和地區,增加了三倍。

過去這一年的情況我們看得很清楚, 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會有“外交休兵”,就會有“斷交”,這個也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國際政治現實。但是有了“九二共識”,海峽之間有了可以溝通的管道。大陸就有可能接受“外交休兵”。憑良心說,我們有很多的“邦交國”都到大陸去嘗試過,他們曾得到的答案就是,大陸不希望在那個時候傷害到兩岸的關係。

我們在陳水扁時期曾增加了3個“邦交國”,這三個國家人口加起來不到50萬,而同時我們丟掉了9個“邦交國”,9個國家人口合計超過5000萬。得跟失相差了一百倍,這樣的教訓應該是非常清楚的。可是還是有人沒有清醒的瞭解。

五、兩岸非兩國 綠營“親和友善”說不正確

最近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台南市長賴清德突然提出“親中愛台”理論,他一提出來,蔡英文還說這跟她的看法一樣。讓我們大家都瞠目結舌。為什麼呢?因為只不過一年以前,“親中”還是“賣台”的同義詞,一說“親中”再下一句就是“賣台”,再下面一句就是“馬英九”(全場笑)。突然間變成了綠營的顯學,讓我也不知所措。

綠營最近提出了很多(概念),像“友中”、“知中”、“和中”、“親中”,我就要不客氣地指出來:不管怎麼說,這都不是正確的用法。

我在任時,就要求我們政府不要稱大陸為中國,稱大陸就是“大陸”,或者“中國大陸”。為什麼呢?因為稱“中國”,就好像我們是外國一樣。兩岸不是兩個國家,就不應該稱為“中國”。綠營講了四個詞都是“中”,我就說他們都沒有搞清楚狀況。最重要就是,不尊重“九二共識”,後面的事情就會很難做,而“九二共識”不是我發明的,也不是大陸強迫我們接受的,是我們提出來,大陸尊重並接受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我們還不在這個時候,趕快刹車,承認“九二共識”,那未來的情況真的就很難預料了。

六、“九二共識”才有兩岸和平繁榮的現狀

一直都有很多誤解,說“九二共識”是大陸想出來,來壓迫臺灣接受的。正好“九二共識”從萌芽到成熟,我全部參與了。事實上,它起初是我們先提出來的,並得到大陸接受的。“九二共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共識,兩岸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和平發展,尤其是在我在任的八年,給兩岸確實帶來和平與繁榮。

2008年,來臺灣的大陸訪客29萬人,到了2015年,增加到414萬人。學生增加更多,開始只有828人,到我卸任時增加到42000人,增加了50倍 。可今年3月,陸客已經降到了每月19萬8千人,幾乎腰斬,這個對臺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日月潭的廠商跟我開玩笑說,我們現在是周休五日。

根據我20多年來的觀察,“九二共識”跟兩岸關係之間的互動,可以用12個字來描述就是“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現在蔡英文政府強調要跟大陸維持現狀,這很好。但這個現狀是我過去多年基於“九二共識”所創造出來的現狀,“九二共識”已經成為現狀的一部分,你要維持現狀,就必須承認“九二共識”。否則的話,就不可能得到這個現狀,這是一個現實。

有人跟我說,你幹嘛要在這個地方苦口婆心地勸蔡當局接受“九二共識”,萬一她們真的接受了,你們國民黨還玩什麼?那我的看法是,身為一個政治人物,不應該把政黨利益放在最前面,“九二共識”不是國共的共識,是兩岸共識。如果“九二共識”能讓兩岸回到原來的繁榮跟和平,我想這會是我最大的欣慰,而不是遺憾。

最後,我以“自求多福做實事,回歸九二開新局”,跟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