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穀歌設立AI投資基金, 是想推進人工智慧的民主化, 還是規避“創新者的窘境”?

作者| 石筱玉

編輯| 傅博

穀歌的“人工智慧現行”戰略早就人盡皆知。不過一個月前就有傳言說,穀歌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早已不僅僅是一個“開發計畫”——因為他們好像又悄無聲息地設立了一個隻針對AI的投資戰略基金。

就在上周,這個傳言終於得到了證實:據Wired報導,這個由穀歌人工智慧工程副總裁Anna Patterson領導的基金最終對創業公司Algorithmia進行了1050萬美元的A輪投資,並準備將Algorithmia收集的3500種演算法、函數與機器學習模組物盡其用。

隨著這一筆投資浮出水面,穀歌終於承認了這筆基金的存在,並表示它將被專門用來投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公司。

儘管穀歌並沒有公佈這個基金的明確名稱或規模,

但卻它已足夠引領一個人工智慧屆的新風向:

科技公司通過對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經濟支持將這些公司的技術收歸己有,並希望在這些技術的廣泛使用中獲得市場效益。

Algorithmia,“AI行業的水管工”?

Algorithmia是美國西雅圖的一家創業公司,其產品則是優質演算法的“淘寶網”或是演算法界的app store——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者們能夠上傳自己的人工智慧演算法,並和希望使用該技術的其它公司或個人交涉。

例如,一群開發者可以完成一個通過照片識別汽車型號的人工智慧演算法,並將其上傳到Algorithmia.com上,之後則會有希望使用這項技術的公司付給他們報酬以換取這套演算法的使用權。

這一“演算法淘寶”中目前有3500多個演算法“上架”,其中包括識別照片和諧內容的、自動給照片加濾鏡的,也有嚴肅認真處理自然語言的。

Algorithmia.com頁面截圖,裡面的人工智慧有檢測和諧內容的、加濾鏡的、給圖片找不同的……還有處理自然語言的。

Algorithmia不僅為開發者和公司們維護這一平臺,還能夠説明開發者們將演算法轉化為雲服務,因此能夠使其更好地被用於app、網頁或其它領域中。

在面對開發者的版本中,Algorithmia還有測試和分享的功能;這一版本被金融、醫藥等各個行業的開發者們廣泛應用,

Algorithmia也因此收穫了來自各個商業領域的人工智慧演算法。

該公司的創始人及CEO Diego Oppenheimer在談到這個公司的創立初衷時表示:

“我們都知道AI將會影響當前所有的行業,但是要讓這一想法成真,必須要建立非常完善的基礎平臺。……我們是AI領域的水管工——我們在做大部分人不願意做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非常有市場。

不是簡單的收購,而是人工智慧“民主化”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Algorithmia的用戶目前為4.5萬人:這是一個不錯的成果,但表現更突出的創業公司大有人在。為什麼谷歌第一步投資的是Algorithmia呢?

事實上,Algorithmia“演算法淘寶”的思想理念和穀歌不謀而合。Algorithmia開發的演算法交易平臺讓各領域、各層次的公司和個人離人工智慧“更近了”,在這一點上,它與穀歌一樣,加入了人工智慧的“民主化”過程。

顧名思義,“民主化”也就是打破個別公司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壟斷,將有願望使用該技術的大量公司、個人與人工智慧技術連接起來。而Google本身規劃中的Tensorflow、MobileNets智慧系統與服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將AI技術向公眾普及的計畫。

穀歌也不是第一個建立人工智慧風投基金的科技公司:早在2016年12月,微軟就宣佈建立人工智慧投資專項基金,並在今年5月投資了幫助公司“一站式”構建AI平臺的Bonsai初創公司。

與此同時,IBM Watson、亞馬遜Alexa等這些大公司的人工智慧都得到了類似的經濟支持,以方便廣大初創公司借力人工智慧做出產品,同時也和穀歌、微軟一起推進人工智慧的“民主化”進程。

投資背後:害怕被淘汰的危機感?

從某一方面來說,科技公司們所推崇的人工智慧“民主化”和相應的投資是一件好事:

大公司技術、經濟的支持能讓初創公司們做出涉獵廣泛、技術先進的人工智慧產品;不過大公司們的投資並不完全是“為了全人類的利益”:這些投資背後也包含著這些科技公司的危機感。

從1990年代的龍頭企業微軟到今天的穀歌、蘋果,科技公司地位的“改朝換代”並不是一個罕見的過程,因此科技公司們都在努力不讓自己落在科技潮流的後面。

前有雅虎的“前車之鑒”,後有Algorithmia等一系列人工智慧創業公司作為“追兵”,科技巨頭們目前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

“前車之鑒”雅虎,在2016年7月被電信運營商Verizon以48.3億美元收購。

這一窘境是由科技產業的特性所決定的。在現在的研發過程中,科技公司們已經越來越難以對領域的某一先進演算法或技術進行“壟斷”,所以科技公司儘管有獨特技術和產品設計可以倚仗,但新技術所帶來的領先地位卻在不斷受到威脅。

此外,因為科技巨頭的規模、研發模式等因素,它們的創新能力比不上一些初創公司;再由於目前的科技巨頭都是由初創公司發展而成的,它們也有生怕隨時被初創公司取代的顧慮.

谷歌等巨頭設立的人工智慧基金會就是為了避免公司陷入“創新者的窘境”。若是在初創公司規模未成時就對其進行支持,不僅能夠推動先進技術的開發,還能將這些公司的產品為自己所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被取而代之。

對此,前矽谷企業家、斯坦福大學副教授Steve Blank 並不認為穀歌此舉就能夠完全地將科技巨頭們從“創新者的窘境”中解救出來。在Blank眼裡,科技公司的地位更迭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機器智慧的發展並不是發明了一把更好的劍,而是相當於發明了火藥。聰明的初創公司會明白應該怎樣使用這些‘火藥’攻擊它們面前的科技巨頭,就像這些科技巨頭曾經攻擊它們身前的公司一樣。”

儘管我們目前還不能解答谷歌這項計畫的規模、成效如何,科技巨頭們對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支持必定能帶來更先進的人工智慧革新與市場上更多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風投的新方向。

中國的不少互聯網公司在面對產品“死去”、使用者不再忠誠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平臺和資金能夠為人工智慧或其它前沿發展做些什麼,而不是盲目地轉型,躍上一個又一個短暫的風口。

Blank教授的話告訴我們,科技公司的起落興衰並不可怕,在某些意義上甚至是一種“必然”;關鍵在於這一公司在行業中輻射影響的深度與廣度。

即使正如Blank所說,投資作為“火藥生產商”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對穀歌來說是增強了日後競爭對手的實力,但穀歌還是毅然決然地做了。這一點就是值得不少科技公司傾佩的。

將有願望使用該技術的大量公司、個人與人工智慧技術連接起來。而Google本身規劃中的Tensorflow、MobileNets智慧系統與服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將AI技術向公眾普及的計畫。

穀歌也不是第一個建立人工智慧風投基金的科技公司:早在2016年12月,微軟就宣佈建立人工智慧投資專項基金,並在今年5月投資了幫助公司“一站式”構建AI平臺的Bonsai初創公司。

與此同時,IBM Watson、亞馬遜Alexa等這些大公司的人工智慧都得到了類似的經濟支持,以方便廣大初創公司借力人工智慧做出產品,同時也和穀歌、微軟一起推進人工智慧的“民主化”進程。

投資背後:害怕被淘汰的危機感?

從某一方面來說,科技公司們所推崇的人工智慧“民主化”和相應的投資是一件好事:

大公司技術、經濟的支持能讓初創公司們做出涉獵廣泛、技術先進的人工智慧產品;不過大公司們的投資並不完全是“為了全人類的利益”:這些投資背後也包含著這些科技公司的危機感。

從1990年代的龍頭企業微軟到今天的穀歌、蘋果,科技公司地位的“改朝換代”並不是一個罕見的過程,因此科技公司們都在努力不讓自己落在科技潮流的後面。

前有雅虎的“前車之鑒”,後有Algorithmia等一系列人工智慧創業公司作為“追兵”,科技巨頭們目前陷入了“創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

“前車之鑒”雅虎,在2016年7月被電信運營商Verizon以48.3億美元收購。

這一窘境是由科技產業的特性所決定的。在現在的研發過程中,科技公司們已經越來越難以對領域的某一先進演算法或技術進行“壟斷”,所以科技公司儘管有獨特技術和產品設計可以倚仗,但新技術所帶來的領先地位卻在不斷受到威脅。

此外,因為科技巨頭的規模、研發模式等因素,它們的創新能力比不上一些初創公司;再由於目前的科技巨頭都是由初創公司發展而成的,它們也有生怕隨時被初創公司取代的顧慮.

谷歌等巨頭設立的人工智慧基金會就是為了避免公司陷入“創新者的窘境”。若是在初創公司規模未成時就對其進行支持,不僅能夠推動先進技術的開發,還能將這些公司的產品為自己所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被取而代之。

對此,前矽谷企業家、斯坦福大學副教授Steve Blank 並不認為穀歌此舉就能夠完全地將科技巨頭們從“創新者的窘境”中解救出來。在Blank眼裡,科技公司的地位更迭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機器智慧的發展並不是發明了一把更好的劍,而是相當於發明了火藥。聰明的初創公司會明白應該怎樣使用這些‘火藥’攻擊它們面前的科技巨頭,就像這些科技巨頭曾經攻擊它們身前的公司一樣。”

儘管我們目前還不能解答谷歌這項計畫的規模、成效如何,科技巨頭們對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支持必定能帶來更先進的人工智慧革新與市場上更多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風投的新方向。

中國的不少互聯網公司在面對產品“死去”、使用者不再忠誠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平臺和資金能夠為人工智慧或其它前沿發展做些什麼,而不是盲目地轉型,躍上一個又一個短暫的風口。

Blank教授的話告訴我們,科技公司的起落興衰並不可怕,在某些意義上甚至是一種“必然”;關鍵在於這一公司在行業中輻射影響的深度與廣度。

即使正如Blank所說,投資作為“火藥生產商”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對穀歌來說是增強了日後競爭對手的實力,但穀歌還是毅然決然地做了。這一點就是值得不少科技公司傾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