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MD、Intel、NVIDIA之間的恩怨情仇

難得有人對這些陳年舊事感興趣,那就隨便講點吧,我2000年上大學時才接觸電腦並對硬體著迷,所以資歷尚淺,如有錯誤請高手指正,還有什麼好玩的也歡迎補充。

1. Intel發明了微處理器(4004),

但此後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公司都推出過很多處理器,有些比Intel還要流行。真正走向普及的是8086這顆,現在學微機原理的時候還會用8086處理器開發板來做一些簡單的運算。8086取得成功IBM功不可沒,把電腦從極客的玩具變成了大眾消費品,這就是PC,個人電腦。當年IBM怕壟斷還是供貨不穩,要求CPU不能只有Intel一家供應商,所以Intel就把8086授權給了包括AMD在內的好幾家廠商,AMD就開始造處理器了,AMD的8086 CPU上面還印著Intel的名字。

2. 80186、80286、80386、80486這就是後面幾代CPU的名稱,多數消費者不關心CPU是誰造的,只知道數位越大越先進,事實上不同品牌的CPU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是頻率不同。AMD造的有些代的286386486確實不比Intel差,這讓Intel很苦惱,Intel和AMD為此還打過官司,但數字又不能申請專利。於是Intel在486之後沒有推出586,而是推出了Pentium,奔騰。AMD出過一款586,Cyrix甚至還出過686。

3. Intel 586變身Pentium之後還不算完,由於之前已經把Socket 7介面授權給AMD使用了,為了刻意與AMD劃清界限,Intel重新開發了Slot 1介面,就是那種插卡式的CPU,搞得跟顯卡一樣。等於把Socket 7平臺拱手讓給了AMD,AMD苦心經營把這個介面的壽命延長了很多年,讓很多老用戶能夠輕鬆升級CPU。但平臺畢竟老了也該更新換代了,於是AMD山寨了一個Slot A介面,也搞成插卡式了,真沒創意,從此雙方不再相容。

Slot介面安裝散熱器費勁,最後兩家又都改回Socket介面。

4. 2000年左右的CPU主頻大戰,AMD Athlon率先推出1GHz版,Intel著急忙慌推出1.13GHz的奔三銅礦應對,這顆CPU實際上是加壓超頻而來,不太穩定,運行部分軟體會鎖死,Intel之後宣佈召回;

5. 奔4和速龍XP時代,Intel與AMD在記憶體方面產生分歧,Intel力挺RDRAM,AMD和VIA聯手推DDR。RDRAM起步就高達600MHz輕易可達1066MHz,但必須成對使用,成本超高,而且有專利壁壘,除了Rambus沒人能造。而DDR只有266MHz,但也到達了SDRAM 133的兩倍,再搞個雙通道完全夠用了,

DDR基於SDRAM開發成本低廉,記憶體廠無需更新產品線就能平滑過渡。很顯然整個行業站在了AMD和VIA這邊,Intel隨後推出DDR晶片組服輸,Rambus這家公司被拋棄從此變身專利流氓。

6. DDR其實是VIA主導,但也離不開AMD的支持,AMD無所謂,反正晶片組不是自己造,只要CPU能賣出去就行。DDR獲勝後讓Intel顏面無存,於是滿腔怒火全部傾瀉在了VIA身上,當年VIA在Intel和AMD雙平臺呼風喚雨,如日中天,誰能想到敗得會如此之快;Intel收回對VIA的介面和匯流排授權,

導致VIA支援P4的晶片組全部非法,主機板廠商不敢用VIA的晶片組了。VIA開始與Intel展開專利大戰,大戰沒有結果,VIA最後被拖死了。NVIDIA看準時機開始為AMD設計晶片組,nForce1沒啥起色,nForce2迅速反超VIA成為AMD首選晶片組,是一代經典,VIA在AMD平臺也是兵敗如山倒;不過後來VIA轉型倒也很成功,轉成了HTC。

7. NVIDIA殺進晶片組市場迅速取得成功,NVIDIA與AMD成為了絕配。隨著台系晶片組品牌的沒落,另一大顯卡品牌ATI也殺進晶片組市場,主攻入門級集成顯卡晶片組。Intel對於強大的NVIDIA始終存戒心,可能是怕NVIDIA也像VIA那麼強大之後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Intel和ATI走得更近,有一段時間Intel的原廠主機板竟然直接使用ATI晶片組,這是空前絕後的事,Intel晶片組也免費支援ATI交火技術。所以那時沒人想到AMD會收購ATI,顯然Intel收購ATI是水到渠成的,NVIDIA和AMD合併更靠譜;

8. CPU進入64bit時代Intel和AMD又有了分歧,Intel打算徹底拋棄X86指令集,重新開發一套效能更高的IA64指令集,這就是安騰處理器,微軟還專門開發了基於IA64的Windows系統。而AMD認為X86短期內不可取代,於是在X86基礎上開發了AMD64指令集,也叫X64,完美向下相容X86,這就是Athlon 64處理器。結果是顯而易見的,X64很快就得到了業界的支持。Intel在奔4末代低調的加入了EM64T指令集,這就是AMD64的授權換了個名字而已。現在大家用的64bit處理器和作業系統能夠跑32bit老軟體,都是拜AMD所賜;

9. 近期,Intel與NVIDIA的圖形技術授權到期,Intel與AMD簽署了圖形技術授權協定,據說Intel即將推出整合了AMD顯卡的處理器,這又是一個戲劇性的事件,拭目以待。

10. Intel和AMD的創始人都是從半導體晶片行業的黃埔軍校——仙童公司出來的,Intel的兩位創始人自帶天才光環,之前也是仙童的創始人,很多人認為是仙童牛逼成就了Intel,其實是8位牛逼的天才成就了仙童的傳奇,不要搞反了,那8位天才離開仙童後依然牛逼閃閃。AMD創始人在仙童是銷售主任,名氣沒那麼大。

11. 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是摩爾以仙童公司創始人的身份發表的,而不是Intel創始人,所以說“Intel的摩爾定律”是不對的。摩爾定律發表於1964年,Intel成立於1968年,AMD成立於1969年。

12. NVIDIA創始人黃仁勳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AMD,工作了3年,後來跳槽去了LSI(目前是伺服器級網路與存儲晶片公司),LSI創始人也出自仙童公司。老黃在LSI幹了兩三年,然後出來創辦了NVIDIA,和老牌的Intel、AMD相比,NVIDIA是年輕的公司,目前來看也是最有活力和眼光的公司。

13. ATI創始人何國源是地道的廣東人,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品牌電腦公司,沒多久這家公司就倒閉了,後來他在香港混得還不錯,當上總經理了,公司在他手裡擴張和發展得也很快。再後來趕上移民加拿大的熱潮,腦子一熱就去了,去了之後找不到工作,因為他職位高工資也太高,沒辦法只好創業,就有了ATI。ATI不是在何國源手裡賣掉的,而是他身陷財務醜聞被迫下臺之後的事。

14. AMD曾被調侃為“倒閉驅動型”公司,就是每當AMD業績很差時,Intel就會以各種理由送上大筆專利費或反壟斷罰金,當季AMD的財報就會非常亮眼……業界普遍認為如果AMD倒閉,Intel將會被拆分,在PC一枝獨秀的年代,確實有這種可能。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PC日薄西山,現在AMD是否倒閉對Intel毫無影響,Intel老業務一直壟斷,新業務自身難保,對手太多太強了,比如手機平板領域的高通,伺服器領域的ARM,自動駕駛、超級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NVIDIA。

15. ARM和X86是完全不同的處理器架構,X86是Intel和AMD賴以生存的根基,ARM是X86的死對頭。然而Intel曾經生產過ARM處理器——Xscale,我還買過Xscale處理器的PDA,當年Intel的這顆處理器可以說是性能和功耗表現最優的產品之一,Intel要是再堅持幾年,估計就沒高通啥事了(老老實實數專利費得了,造啥處理器)。然而Intel突然把Xscale賣了,賣掉的原因是個謎,猜測可能是覺得ARM架構及其軟體生態會對X86造成威脅,而核心技術又不在自己手裡,不能助紂為虐……賣掉之後,Atom就來了,是最精簡X86處理器。

16. AMD也推出過ARM架構處理器,這是近幾年的事,不過也沒啥動靜,原因估計是推土機架構的失敗,AMD市占率降到冰點,尤其伺服器還不到1成,想要尋找突破,正好ARM有意進軍伺服器市場,一拍即合。不過Zen架構有王者歸來的氣勢,AMD的ARM處理器應該會束之高閣吧。

17. NVIDIA和AMD(ATI)曾經推出過手機獨立顯卡(GPU晶片),NVIDIA的叫做GoForce(注意和GeForce的區別),AMD的叫做Imageon,還都更新過好幾代,一些大廠的非主流遊戲手機使用過。AMD後來把Imageon賣給了高通,所以高通Adreon GPU才那麼強,安卓平臺唯一能在3D性能上與它抗衡的就是NVIDIA的Tegra。當然蘋果自家A系列處理器的圖形性能比高通還要強,原因是——蘋果決定自研A系列處理器時(之前是直接用三星的方案),專門在AMD圖形研發中心附近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持續不斷的從AMD挖人,AMD的GPU首席技術官都被挖走了,不過幾年後又被AMD挖回來了。

18. AMD GPU領域的大神跳來跳去,其實CPU領域也有一位大神跳來跳去——Jim Keller,這位大神有多神呢?加入AMD後主導研發了K7、K8架構,帶領AMD走向人生巔峰。之後創業去了,後來創業公司被蘋果收購,主導研發了A4、A5處理器,然後放棄ARM公版架構,主導研發了蘋果自主架構,確保蘋果處理器與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的地位。然後大神回歸AMD,臨危受命主導研發了Zen架構,在Ryzen處理器發佈前,又雙叒叕跳了……去特斯拉搞自動駕駛去了。

所以說,牛逼的公司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牛逼的人則是“鐵打的大神流水的公司”。

AMD、Intel、NVIDIA之間的恩怨情仇

推薦關注中國半導體最大的社交圈子

【整理不易,記得轉發】

半導體人臨走記得點下方拇指留下腳印。如覺文章不錯,轉發更多朋友,私信留言評論,傳遞咱半導體人的觀點。

推薦關注:芯榜芯榜”添加關注)

7. NVIDIA殺進晶片組市場迅速取得成功,NVIDIA與AMD成為了絕配。隨著台系晶片組品牌的沒落,另一大顯卡品牌ATI也殺進晶片組市場,主攻入門級集成顯卡晶片組。Intel對於強大的NVIDIA始終存戒心,可能是怕NVIDIA也像VIA那麼強大之後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Intel和ATI走得更近,有一段時間Intel的原廠主機板竟然直接使用ATI晶片組,這是空前絕後的事,Intel晶片組也免費支援ATI交火技術。所以那時沒人想到AMD會收購ATI,顯然Intel收購ATI是水到渠成的,NVIDIA和AMD合併更靠譜;

8. CPU進入64bit時代Intel和AMD又有了分歧,Intel打算徹底拋棄X86指令集,重新開發一套效能更高的IA64指令集,這就是安騰處理器,微軟還專門開發了基於IA64的Windows系統。而AMD認為X86短期內不可取代,於是在X86基礎上開發了AMD64指令集,也叫X64,完美向下相容X86,這就是Athlon 64處理器。結果是顯而易見的,X64很快就得到了業界的支持。Intel在奔4末代低調的加入了EM64T指令集,這就是AMD64的授權換了個名字而已。現在大家用的64bit處理器和作業系統能夠跑32bit老軟體,都是拜AMD所賜;

9. 近期,Intel與NVIDIA的圖形技術授權到期,Intel與AMD簽署了圖形技術授權協定,據說Intel即將推出整合了AMD顯卡的處理器,這又是一個戲劇性的事件,拭目以待。

10. Intel和AMD的創始人都是從半導體晶片行業的黃埔軍校——仙童公司出來的,Intel的兩位創始人自帶天才光環,之前也是仙童的創始人,很多人認為是仙童牛逼成就了Intel,其實是8位牛逼的天才成就了仙童的傳奇,不要搞反了,那8位天才離開仙童後依然牛逼閃閃。AMD創始人在仙童是銷售主任,名氣沒那麼大。

11. 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是摩爾以仙童公司創始人的身份發表的,而不是Intel創始人,所以說“Intel的摩爾定律”是不對的。摩爾定律發表於1964年,Intel成立於1968年,AMD成立於1969年。

12. NVIDIA創始人黃仁勳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AMD,工作了3年,後來跳槽去了LSI(目前是伺服器級網路與存儲晶片公司),LSI創始人也出自仙童公司。老黃在LSI幹了兩三年,然後出來創辦了NVIDIA,和老牌的Intel、AMD相比,NVIDIA是年輕的公司,目前來看也是最有活力和眼光的公司。

13. ATI創始人何國源是地道的廣東人,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品牌電腦公司,沒多久這家公司就倒閉了,後來他在香港混得還不錯,當上總經理了,公司在他手裡擴張和發展得也很快。再後來趕上移民加拿大的熱潮,腦子一熱就去了,去了之後找不到工作,因為他職位高工資也太高,沒辦法只好創業,就有了ATI。ATI不是在何國源手裡賣掉的,而是他身陷財務醜聞被迫下臺之後的事。

14. AMD曾被調侃為“倒閉驅動型”公司,就是每當AMD業績很差時,Intel就會以各種理由送上大筆專利費或反壟斷罰金,當季AMD的財報就會非常亮眼……業界普遍認為如果AMD倒閉,Intel將會被拆分,在PC一枝獨秀的年代,確實有這種可能。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PC日薄西山,現在AMD是否倒閉對Intel毫無影響,Intel老業務一直壟斷,新業務自身難保,對手太多太強了,比如手機平板領域的高通,伺服器領域的ARM,自動駕駛、超級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NVIDIA。

15. ARM和X86是完全不同的處理器架構,X86是Intel和AMD賴以生存的根基,ARM是X86的死對頭。然而Intel曾經生產過ARM處理器——Xscale,我還買過Xscale處理器的PDA,當年Intel的這顆處理器可以說是性能和功耗表現最優的產品之一,Intel要是再堅持幾年,估計就沒高通啥事了(老老實實數專利費得了,造啥處理器)。然而Intel突然把Xscale賣了,賣掉的原因是個謎,猜測可能是覺得ARM架構及其軟體生態會對X86造成威脅,而核心技術又不在自己手裡,不能助紂為虐……賣掉之後,Atom就來了,是最精簡X86處理器。

16. AMD也推出過ARM架構處理器,這是近幾年的事,不過也沒啥動靜,原因估計是推土機架構的失敗,AMD市占率降到冰點,尤其伺服器還不到1成,想要尋找突破,正好ARM有意進軍伺服器市場,一拍即合。不過Zen架構有王者歸來的氣勢,AMD的ARM處理器應該會束之高閣吧。

17. NVIDIA和AMD(ATI)曾經推出過手機獨立顯卡(GPU晶片),NVIDIA的叫做GoForce(注意和GeForce的區別),AMD的叫做Imageon,還都更新過好幾代,一些大廠的非主流遊戲手機使用過。AMD後來把Imageon賣給了高通,所以高通Adreon GPU才那麼強,安卓平臺唯一能在3D性能上與它抗衡的就是NVIDIA的Tegra。當然蘋果自家A系列處理器的圖形性能比高通還要強,原因是——蘋果決定自研A系列處理器時(之前是直接用三星的方案),專門在AMD圖形研發中心附近設立了一個研發中心,持續不斷的從AMD挖人,AMD的GPU首席技術官都被挖走了,不過幾年後又被AMD挖回來了。

18. AMD GPU領域的大神跳來跳去,其實CPU領域也有一位大神跳來跳去——Jim Keller,這位大神有多神呢?加入AMD後主導研發了K7、K8架構,帶領AMD走向人生巔峰。之後創業去了,後來創業公司被蘋果收購,主導研發了A4、A5處理器,然後放棄ARM公版架構,主導研發了蘋果自主架構,確保蘋果處理器與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的地位。然後大神回歸AMD,臨危受命主導研發了Zen架構,在Ryzen處理器發佈前,又雙叒叕跳了……去特斯拉搞自動駕駛去了。

所以說,牛逼的公司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牛逼的人則是“鐵打的大神流水的公司”。

AMD、Intel、NVIDIA之間的恩怨情仇

推薦關注中國半導體最大的社交圈子

【整理不易,記得轉發】

半導體人臨走記得點下方拇指留下腳印。如覺文章不錯,轉發更多朋友,私信留言評論,傳遞咱半導體人的觀點。

推薦關注:芯榜芯榜”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