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裡的小麥為啥種得好,又賣得好?

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查看稷西合作社小麥 資料圖

麥農在糧站賣糧 張從本攝

剛採收的鮮食玉米被訂購一空 宿飛攝

本報記者吳晉斌馬玉

兩天前的幾場降雨,著實叫麥農吳申英捏了把汗。

“瓜熟蒂落,就等著最後的收穫了,降雨會造成麥子倒伏,影響後期機收作業。高溫下,麥子吸水後容易發芽,這樣的話,價格就賣不上去了。”他說。

6月中旬,記者走進山西冬小麥主產區之一山西運城。時逢稷山縣稷西小麥玉米專業合作社社員吳申英的小麥進入收割環節。

降雨過後,老吳如釋重負。14畝麥田並沒有出現連片的倒伏,情況遠比預期的好。“今年的麥情很好,

小麥收購價比去年高了1毛,及時收割晾曬,掙得肯定比去年多。”前幾天的測產已經讓他對產量心裡有底,所以老吳對增收充滿了信心。

老吳的地為啥種得好,還不愁賣呢?原因很簡單,種地有合作社社長寧俊保生產上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撐;賣糧有糧站托底收購和麵粉廠存代銷的市場服務體系支撐。

種得好 寧俊保的五點經驗

每到麥收時候,稷西小麥玉米專業合作社社長寧俊保有兩個盼頭。

一是盼望產量上去,二是盼著價格上去。這成為他探索小麥增產的不竭動力。2017年,寧俊保合作社連片試驗的70畝小麥示範田畝產都超過1300斤。

從2015年畝均產1100斤,2016年畝均產1200多斤,今年吳申英的14畝小麥單產達到了1400斤。

產量逐年刷新紀錄,也驗證了寧俊保小麥的五法種植模式是正確的方向。他的五法是:選用良種魯原502,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改善土壤板結,

生育期管理技術和農機農藝的科學配套。

“農戶總是把產量與化肥劃等號,今年這個種類的化肥不行,來年再換別的種類。”寧俊保說,在好的年景下,小麥畝產量也只是在1000斤上下打轉。

“產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營養缺乏,肥力跟不上。”他說,傳統的氮磷鉀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化和微量元素缺失,有的板結層達到8到9公分,嚴重影響了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和營養。

2014年,寧俊保嘗試著為小麥增施有機肥。

通過有機腐殖質和有機微生物肥料,補充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結構。

“用有機肥替換傳統化肥,僅噴施葉麵肥這一環節就能提高近60斤的產量。再加上底肥、追肥兩個環節,能讓小麥一畝增產200多斤。”經過測產,寧俊保對自己的種糧方式有了信心。

在增加有機肥的同時,寧俊保還在管護技術、機械配套上不斷做著增產試驗。“播種時深松一次30元,加上有機肥料30元,一畝地成本增加了60元,但相比產量提高,這是合算的。”吳申英說。

賣得好 麵粉廠的“土法期貨”

增產之後能不能帶來增收呢?糧價是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另一個權重。

“當地國有糧庫的收購價是一斤1.18元,我們給農戶的收購價是一斤1.15元。”稷山縣稷峰糧食收購點負責人楊梅娟介紹,去年的收購價是1.05元,今年行情不錯。

這樣的價格下,農民的售糧積極性很高。“倉容量為250萬斤的糧庫僅僅3天就收購了近100萬斤。”楊梅娟說,眼下來售糧的農戶還絡繹不絕,收購點的運糧車從早到晚歇不下。

根據小麥是否出芽、水分含量、品質的不同,楊梅娟劃分了不同的收購價格,從最低9毛到最高1.15元。“品質好的小麥除了價高一些,還有優先收購優先存儲的待遇。”她說。

“農民選擇售糧,一方面因為今年糧價比去年高,核算運輸成本,農民普遍能接受。另一方面是近期的雨水充足,推遲賣糧,麥子容易發芽,影響售價。第三個原因是農民家裡沒有存糧場地和設施。”稷山縣農業局農技推廣站站長李懷中說。

5畝地收割下7000斤小麥,經過晾曬,吳申英選擇全部賣給收糧點。剩下的小麥收割完後,他會留下2000斤,存放到村裡的麵粉廠,兌換成麵粉。

“之前麥價不高,會把麥子存放在家裡,占地方不說,發黴和蟲吃鼠咬下來,一年損耗不少,剩下的吃不了,折了價也賣不出去。”他說,麵粉廠有糧庫,存進去可以換成一年的口糧,吃不完也壞不了,還能再抵賣。

像吳申英一樣,記者看到,很多村民選擇了這樣的售糧方式。在稷山縣這樣的村級小麵粉廠很多,既是農民存小麥換麵粉的一個本土期貨市場,又解決了農民自己存糧風險高的問題。將糧食收購回來,楊梅娟會儘快地送到當地國家糧庫。在糧食滿倉後,麵粉廠也會把糧食賣給規模更大的麵粉加工廠或者其它麵粉加工企業。這樣也保證了糧庫能夠存放下農民送過來的糧食。

麵粉廠一進一出中,依託差價賺取利潤,而這種土法的期貨制也能保證農民的預期收益,而不必擔心惜售帶來的副作用,基本上也是雙贏。

再探索 向稀缺品種要增收

“用了有機肥的小麥穗大、顆粒飽滿,土壤微量元素的增加也會提升小麥的品質。”寧俊保說,產量提高增加了農民收入,品質提升也會提升小麥的市場議價力。

憑藉著合作社的種植優勢,吳申英的小麥如同獲得了一張貴賓卡,在糧站快速完成了小麥的收購、檢測、稱重和結算。

有了產量和品質的背書,更多的農民選擇成為稷西小麥玉米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目前,該合作社社員達到800多戶,技術服務輻射到了周邊的27個村莊。

綠色增產讓寧俊保堅定了跟著市場走的決心。現下,他流轉了100畝土地,計畫搞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的種植試驗,從產業鏈上的需求端來尋找合作社的產品增值的空間。

“目前山西市場上,普遍是中筋小麥,供大於求,而強筋和弱筋的市場缺口大。”甯俊保說,強筋小麥籽粒硬質、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於加工麵包,而弱筋小麥籽粒軟質、蛋白質含量低,適合製作餅乾、糕點等食品。

在選定這一方向之前,他考察過不少稀缺品種。前不久,他瞭解到黑小麥這一功能小麥,考察了一番,最終因為產量偏低和市場不明朗,而果斷放棄了。

“從種到收,市場化的社會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讓稷山縣麥農受到了良好的市場訓練,生產和銷售上自然會做出理性的選擇。利潤的驅動還可以讓社會化服務體系先行先試,讓新品種、新技術能及時推廣到農民的地裡,是個四兩撥千斤的好辦法。”李懷中說。

“播種時深松一次30元,加上有機肥料30元,一畝地成本增加了60元,但相比產量提高,這是合算的。”吳申英說。

賣得好 麵粉廠的“土法期貨”

增產之後能不能帶來增收呢?糧價是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另一個權重。

“當地國有糧庫的收購價是一斤1.18元,我們給農戶的收購價是一斤1.15元。”稷山縣稷峰糧食收購點負責人楊梅娟介紹,去年的收購價是1.05元,今年行情不錯。

這樣的價格下,農民的售糧積極性很高。“倉容量為250萬斤的糧庫僅僅3天就收購了近100萬斤。”楊梅娟說,眼下來售糧的農戶還絡繹不絕,收購點的運糧車從早到晚歇不下。

根據小麥是否出芽、水分含量、品質的不同,楊梅娟劃分了不同的收購價格,從最低9毛到最高1.15元。“品質好的小麥除了價高一些,還有優先收購優先存儲的待遇。”她說。

“農民選擇售糧,一方面因為今年糧價比去年高,核算運輸成本,農民普遍能接受。另一方面是近期的雨水充足,推遲賣糧,麥子容易發芽,影響售價。第三個原因是農民家裡沒有存糧場地和設施。”稷山縣農業局農技推廣站站長李懷中說。

5畝地收割下7000斤小麥,經過晾曬,吳申英選擇全部賣給收糧點。剩下的小麥收割完後,他會留下2000斤,存放到村裡的麵粉廠,兌換成麵粉。

“之前麥價不高,會把麥子存放在家裡,占地方不說,發黴和蟲吃鼠咬下來,一年損耗不少,剩下的吃不了,折了價也賣不出去。”他說,麵粉廠有糧庫,存進去可以換成一年的口糧,吃不完也壞不了,還能再抵賣。

像吳申英一樣,記者看到,很多村民選擇了這樣的售糧方式。在稷山縣這樣的村級小麵粉廠很多,既是農民存小麥換麵粉的一個本土期貨市場,又解決了農民自己存糧風險高的問題。將糧食收購回來,楊梅娟會儘快地送到當地國家糧庫。在糧食滿倉後,麵粉廠也會把糧食賣給規模更大的麵粉加工廠或者其它麵粉加工企業。這樣也保證了糧庫能夠存放下農民送過來的糧食。

麵粉廠一進一出中,依託差價賺取利潤,而這種土法的期貨制也能保證農民的預期收益,而不必擔心惜售帶來的副作用,基本上也是雙贏。

再探索 向稀缺品種要增收

“用了有機肥的小麥穗大、顆粒飽滿,土壤微量元素的增加也會提升小麥的品質。”寧俊保說,產量提高增加了農民收入,品質提升也會提升小麥的市場議價力。

憑藉著合作社的種植優勢,吳申英的小麥如同獲得了一張貴賓卡,在糧站快速完成了小麥的收購、檢測、稱重和結算。

有了產量和品質的背書,更多的農民選擇成為稷西小麥玉米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目前,該合作社社員達到800多戶,技術服務輻射到了周邊的27個村莊。

綠色增產讓寧俊保堅定了跟著市場走的決心。現下,他流轉了100畝土地,計畫搞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的種植試驗,從產業鏈上的需求端來尋找合作社的產品增值的空間。

“目前山西市場上,普遍是中筋小麥,供大於求,而強筋和弱筋的市場缺口大。”甯俊保說,強筋小麥籽粒硬質、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於加工麵包,而弱筋小麥籽粒軟質、蛋白質含量低,適合製作餅乾、糕點等食品。

在選定這一方向之前,他考察過不少稀缺品種。前不久,他瞭解到黑小麥這一功能小麥,考察了一番,最終因為產量偏低和市場不明朗,而果斷放棄了。

“從種到收,市場化的社會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讓稷山縣麥農受到了良好的市場訓練,生產和銷售上自然會做出理性的選擇。利潤的驅動還可以讓社會化服務體系先行先試,讓新品種、新技術能及時推廣到農民的地裡,是個四兩撥千斤的好辦法。”李懷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