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想知道的部隊生活都在這裡:單兵佇列要領及宿舍內務整理

一、立正、跨立、稍息

(一)立正

立正是軍人的基本姿勢,是佇列動作的基礎。

聽到“立正”的口令,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

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併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二)胯立

聽到“跨立” 的口令,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之間。

兩手後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與外腰帶下沿(內腰帶上沿)同高;右手手指併攏自然彎曲,手心向後。

(三)稍息

聽到“稍息”的口令,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稍息是佇列動作中一種休息和調整姿勢的動作,可與立正互換。

二、停止間轉法

停止間轉法是停止間(原地)變換方向的方法。分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需要時也可半面向右(左)。

(一)向右(左)轉

聽到“向右(左)轉”的口令,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和腳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左(右)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二)向後轉

聽到“向後轉”的口令,按照向右轉的要領向後轉180度。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三)半面向右(左)轉

聽到“半面向右(左)轉”的口令,按照向右(左)轉的要領轉45度。轉動時,要注意掌握好轉動的角度,不要過大或過小。

三、行進與立定

(一)齊步與立定

齊步是行進的常用步法,主要用於佇列的整齊行進。

聽到“齊步走”的口令,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釐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裡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

著水兵服時與腰帶同高),離身體約25釐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釐米。行進速度116—122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左腳再向前邁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齊步行進要求姿態端正,臂腿協調,擺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準確。

(二)跑步與立定

跑步主要用於快速行進。

聽到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曲,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裡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釐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裡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釐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鐘170—180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前腳掌先著地,在整個跑步過程中要動作協調,擺臂自然,定型定位。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三)踏步與立定

踏步分齊步踏步和跑步踏步兩種,主要用於調整步伐和整齊。

聽到“踏步”的口令,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釐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或者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

立定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拔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立定”的口令,繼續兩步,再立定。

踏步是原地的動作,應注意不要移動位置;上體要保持正直。

(四)正步與立定 (選訓)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他禮節性場合。

聽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釐米(腳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約25釐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準,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釐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釐米),離身體約10釐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釐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

立定時,聽到口令,左角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四、步法變換

步法變換,均從左腳開始。

齊步換跑步,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前後自然擺動;聽到動令,即換跑步行進。

跑步換齊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齊步行進。

齊步換踏步,聽到口令,即換踏步。

跑步換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踏步。

踏步換齊步或跑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2步,再換齊步或跑步行進。

五、行進間轉法

行進間轉法是行進間變換方向的方法,分別向右走、向左轉走和向後轉走。

聽到“向左(右)轉走”的口令,左(右)腳向前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左)約45度,身體向右(左)轉90度時,左(右)腳不轉動,同時出右(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向後轉走時,左腳向右腳邁出約半步,腳尖向右約45度,以兩腳的前腳掌為軸,向後轉180度,出右腳,按照原步法向新的方向行進。

六、脫帽、戴帽

(一)脫帽

聽到“脫帽”的口令,雙手迅速抬起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貝雷帽口左、右兩端)將帽取下,取捷徑置於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無簷帽扶帽牆前端中央),小臂略成水準右手放下。

需夾帽時,將帽夾于左腋下,左手握帽牆,帽徽向前,帽頂向左。戴貝雷帽脫帽不便放置時,將帽左右向內折疊,置於左肩絆下(帽定向上,帽徽向前)。

(二)戴帽

聽到“戴帽”的口令,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貝雷帽口左、右兩端),取捷徑將帽迅速戴正 (貝雷帽帽頂向右下傾斜)。

脫、戴帽時,雙手取捷徑,上體保持正直,不得晃動。

七、敬禮

(一)舉手禮

行舉手禮時,應首先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然後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併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釐米處(戴無帽檐或者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

聽到“禮畢”口令或對方還禮後,將手放下。

(二)注目禮

行注目禮時,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左、右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聽到“禮畢”的口令,將頭轉正。

單個軍人敬禮,通常是在距受禮者5~——7步處行舉手禮或者注目禮。

(三)行進間敬禮

行進間敬禮時(跑步時換成齊步),轉頭向受禮者行舉手禮(手不隨頭轉動),並繼續行進,左臂仍自然擺動,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八、坐下、蹲下和起立

(一)坐下與起立

聽到“坐下”的口令,左小腿在右小腿後交叉,迅速坐下,手指自然併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聽到“起立”的口令,上體微向前傾,全身協力迅速立起,左腳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背背包時,聽到“放背包”的口令,兩手握背包帶,取下背包,轉體向右,右手將背包橫放在腳後,背包口向左,按照口令坐在背包上。坐凳子時,聽到口令,左腳向左分開約一腳之長,迅速坐下。起立時,上體保持正直,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

(二)蹲下與起立

聽到“蹲下”的口令,右腳後退半步,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腿分開約60度,手指自然併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聽到“起立”的口令,全身協力迅速起立,右腳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第二節 班佇列動作

一、班的隊形

班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需要時,可以成二列橫隊或者二路縱隊。佇列人員之間的間隔約10釐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釐米;需要時可以調整佇列人員的間隔和距離。

二、整齊、報數

(一)整齊

整齊是使佇列人員按照規定的間隔和距離保持行列齊整的一種佇列動作。

整齊分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齊。

聽到“向右(左)看齊”的口令,基準兵不動,其他軍人迅速向右(左)轉頭,眼睛看右(左)鄰軍人的腮部,以小碎步取齊,前四名能通視基準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視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為度。

聽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聽到“以XXX為准(或者以第X名為准)”時,基準兵答“到”,同時左手握拳高舉,大臂前伸與肩略平,小臂垂直舉起,拳心向右;聽到“向中看——齊”的口令後,其他軍人按照向左(右)看齊的要領實施。

聽到“向前——看”的口令後,基準兵迅速將手放下,其他軍人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縱隊看齊時,可以下達“向前——對正”的口令。基準兵不動,其它軍人迅速向前對正。

(二)報數

聽到“報數”的口令,橫隊從右至左(縱隊由前向後)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向左轉頭)報數,最後一名不轉頭。三、集合、離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單個軍人、分隊、部隊按照規範隊形聚集起來的一種佇列動作。

集合時,班長應當先發出預告或者信號,全班聽到預告或者信號,原地面向班長成立正姿勢。聽到“集合”口令,軍人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長集合,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聽到“成班橫隊(二列橫隊)集合”的口令,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左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軍人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齊。

成班二列橫隊時,單數軍人在前,雙數軍人在後。

聽到“成班縱隊(路縱隊)——集合”的口令,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軍人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後排列,自行對正。

成班二路縱隊時,單數軍人在左,雙數軍人在右。

(二)離散

離散,是使列隊的單個軍人、分隊、部隊各自離開原佇列位置的一種佇列動作。

離散分離開和解散,班通常只進行解散。

佇列人員聽到“解散”的口令後,應當迅速離開原列隊位置。

四、出列、入列

單個軍人和分隊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揮員指定的步法執行;然後,進到指揮員右前側適當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成立正姿勢。

(一)出列

聽到“XXX(或者第X名),出列”口令後,被呼點者應當答“到”,聽到“出列”的口令後,應當答“是”。

橫隊時,位於第一列的軍人,取捷徑出列。位於排以上佇列中列的軍人,向後轉,待後列同序號的軍人向右後退1步讓出缺口後,從隊尾出列;位於“缺口”位置的軍人,待出列軍人出列後,即復原位。位於最後一列的軍人出列,先退1步,然後從隊尾出列。

縱隊時,位於左路的軍人,取捷徑出列;如果軍人在排以佇列縱隊的中路,則應向左轉,待左路同序號的軍人向左後退1步讓出缺口後,從左側出列,位於“缺口”位置的軍人,待出列者出列後即恢復原位;位於右路的軍人出列,先右跨1步,然後從隊尾出列。

(二)入列

聽到“入列”口令後,出列者應當答“是”,然後,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式入列。

五、行進與停止

(一)行進

橫隊行進以右翼為基準,縱隊行進以先頭為基準。

當聽到指揮員下達“齊(跑)步走”的口令,基準兵向正前方前進,其他軍人向基準兵標齊,保持規定的間隔、距離行進。行進中,需要時,用“一、二、一”的口令和“一、二、三、四”的呼號或者佇列歌曲來調整步伐,以保持步伐整齊和振奮士氣。

(二)停止

當聽到指揮員下達“立定”,按照立定的要領實施。停止後,聽到“稍息”的口令後,先自行對正、看齊,再稍息。

六、方向變換

方向變換,是改變佇列面對的方向的一種佇列動作。通常分為橫隊方向變換和縱隊方向變換。

(一)橫隊方向變換

1.停止間方向變換

停止間方向變換分為左(右)轉彎或者左(右)後轉彎,必要時可以向後轉。

當聽到“左(右)轉彎,齊(跑)步走”的口令,軸翼軍人踏步,並逐漸向左(右)轉動;外翼第一名軍人用大步行進並同相鄰軍人動作協調,逐步變換方向(愈接近軸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軍人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齊,並保持規定的間隔和排面整齊,轉到90度或者180度時踏步並取齊。聽口令前進或者停止。

2.行進間方向變換

班橫隊在行進過程中,聽到“左(右)轉彎走”的口令,按停止間左(右)轉彎走的動作變換方向,到位後踏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前進。

聽到“向後轉走”的口令,按照單個軍人向後轉走的動作要領進行。全班動作要求整齊一致。

(二)縱隊方向變換

1.停止間方向變換

聽到“左(右)轉彎,齊步走”的口令,基準兵按照單個軍人行進間轉法的要領實施,爾後踏步,其他軍人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變換方向;聽到“左(右)後轉彎,齊(跑)步走”的口令時,基準兵用小步邊行進邊變換方向,轉到180度後,照直前進;其他軍人逐次進到基準兵的轉彎處變換方向。

停止間還可下“向後轉”的口令變換方向,軍人按單個軍人停止間轉法的動作要領向後轉。

2.行進間方向變換

班縱隊在行進過程中,聽到“左(右)轉彎走”的口令,基準兵按單個軍人行進間轉法的動作要領實施,爾後按照原步法照直行進。其他軍人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轉向新的方向跟進。聽到“左(右)後轉彎走”的口令,基準兵用小步邊行進邊變換方向,轉到180度後照直前進。基他軍人逐次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轉向新方向跟進。

第二部分 內務整理

一、床下:(床下的地面上不准擺放以下物品之外的其它任何物品)

1、凳子:在床下左(右)側床腿處開始整齊沿床鋪垂線依次排放二隻方凳,凳面向外,凳腳向裡;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

2、鞋子:緊靠凳子右(左)沿床鋪垂線整齊排放,解放膠鞋鞋尖向外,鞋跟向裡;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

3、臉盆:在床下右(左)側床腿處開始整齊沿床鋪垂線排放二隻臉盆,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盆內平行擺放茶缸和肥皂盒;茶缸在左(右),肥皂盒在右(左);茶缸把向外,茶缸內只許擺放牙刷、牙膏各一支,牙膏在內,牙刷在外,二者傾斜方向統一向左(右);

二、床上:

1、床墊:床墊以床外沿為准,依次取齊;

2、軍毯(及床單):長度與床墊相等,寬度平整鋪蓋,二側多餘部分裹床墊向內包起,外側以床墊厚度整理出90度垂直邊線;

3、被子:按標準四折,被面向外;圓邊向外,空邊向內,折成型的軍被外觀尺寸為:45x44x20;被子擺放在內側床頭,二端空位平均;

4、枕頭(及枕巾):晚上使用,白天收儲藏室存放;

5、武裝帶:在被子相對一方居中平放,呈平直狀,帶頭向裡、戴環向外。

三、床頭櫃:

1、檯面:只准擺放條令、條例和專業課書籍,依檯面左上角對正放齊;

2、上部抽屜:只准擺放書籍、紙、筆、教具和針線包、生活用具。

3、下部小櫃:分成上、下二檔,每檔高十釐米.

四、其它:

1、毛巾:統一搭放在床架上被子相對一面的上鋪下第一道橫襯上,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印有軍工廠編碼的一面向內;

2、行包:統一收儲藏室保管,每晚洗漱哨後、熄燈前取用;

3、軍裝:只限身上穿著,多餘全部收儲藏室保管;

4、軍帽:按各班序列,掛于牆面對應姓名下的衣帽鉤上。或統一放置在軍被上方,帽口向前,前端置於帽徽處、、、

5、被子:按海軍標準四折,被面向外;圓邊

(二)跑步與立定

跑步主要用於快速行進。

聽到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曲,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裡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釐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裡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釐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鐘170—180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前腳掌先著地,在整個跑步過程中要動作協調,擺臂自然,定型定位。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三)踏步與立定

踏步分齊步踏步和跑步踏步兩種,主要用於調整步伐和整齊。

聽到“踏步”的口令,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釐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或者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

立定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拔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立定”的口令,繼續兩步,再立定。

踏步是原地的動作,應注意不要移動位置;上體要保持正直。

(四)正步與立定 (選訓)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他禮節性場合。

聽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釐米(腳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約25釐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準,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釐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釐米),離身體約10釐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釐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

立定時,聽到口令,左角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四、步法變換

步法變換,均從左腳開始。

齊步換跑步,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前後自然擺動;聽到動令,即換跑步行進。

跑步換齊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齊步行進。

齊步換踏步,聽到口令,即換踏步。

跑步換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踏步。

踏步換齊步或跑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2步,再換齊步或跑步行進。

五、行進間轉法

行進間轉法是行進間變換方向的方法,分別向右走、向左轉走和向後轉走。

聽到“向左(右)轉走”的口令,左(右)腳向前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左)約45度,身體向右(左)轉90度時,左(右)腳不轉動,同時出右(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向後轉走時,左腳向右腳邁出約半步,腳尖向右約45度,以兩腳的前腳掌為軸,向後轉180度,出右腳,按照原步法向新的方向行進。

六、脫帽、戴帽

(一)脫帽

聽到“脫帽”的口令,雙手迅速抬起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貝雷帽口左、右兩端)將帽取下,取捷徑置於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無簷帽扶帽牆前端中央),小臂略成水準右手放下。

需夾帽時,將帽夾于左腋下,左手握帽牆,帽徽向前,帽頂向左。戴貝雷帽脫帽不便放置時,將帽左右向內折疊,置於左肩絆下(帽定向上,帽徽向前)。

(二)戴帽

聽到“戴帽”的口令,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貝雷帽口左、右兩端),取捷徑將帽迅速戴正 (貝雷帽帽頂向右下傾斜)。

脫、戴帽時,雙手取捷徑,上體保持正直,不得晃動。

七、敬禮

(一)舉手禮

行舉手禮時,應首先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然後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併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釐米處(戴無帽檐或者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

聽到“禮畢”口令或對方還禮後,將手放下。

(二)注目禮

行注目禮時,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左、右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聽到“禮畢”的口令,將頭轉正。

單個軍人敬禮,通常是在距受禮者5~——7步處行舉手禮或者注目禮。

(三)行進間敬禮

行進間敬禮時(跑步時換成齊步),轉頭向受禮者行舉手禮(手不隨頭轉動),並繼續行進,左臂仍自然擺動,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八、坐下、蹲下和起立

(一)坐下與起立

聽到“坐下”的口令,左小腿在右小腿後交叉,迅速坐下,手指自然併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聽到“起立”的口令,上體微向前傾,全身協力迅速立起,左腳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背背包時,聽到“放背包”的口令,兩手握背包帶,取下背包,轉體向右,右手將背包橫放在腳後,背包口向左,按照口令坐在背包上。坐凳子時,聽到口令,左腳向左分開約一腳之長,迅速坐下。起立時,上體保持正直,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

(二)蹲下與起立

聽到“蹲下”的口令,右腳後退半步,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腿分開約60度,手指自然併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聽到“起立”的口令,全身協力迅速起立,右腳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第二節 班佇列動作

一、班的隊形

班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需要時,可以成二列橫隊或者二路縱隊。佇列人員之間的間隔約10釐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釐米;需要時可以調整佇列人員的間隔和距離。

二、整齊、報數

(一)整齊

整齊是使佇列人員按照規定的間隔和距離保持行列齊整的一種佇列動作。

整齊分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齊。

聽到“向右(左)看齊”的口令,基準兵不動,其他軍人迅速向右(左)轉頭,眼睛看右(左)鄰軍人的腮部,以小碎步取齊,前四名能通視基準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視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為度。

聽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聽到“以XXX為准(或者以第X名為准)”時,基準兵答“到”,同時左手握拳高舉,大臂前伸與肩略平,小臂垂直舉起,拳心向右;聽到“向中看——齊”的口令後,其他軍人按照向左(右)看齊的要領實施。

聽到“向前——看”的口令後,基準兵迅速將手放下,其他軍人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縱隊看齊時,可以下達“向前——對正”的口令。基準兵不動,其它軍人迅速向前對正。

(二)報數

聽到“報數”的口令,橫隊從右至左(縱隊由前向後)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向左轉頭)報數,最後一名不轉頭。三、集合、離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單個軍人、分隊、部隊按照規範隊形聚集起來的一種佇列動作。

集合時,班長應當先發出預告或者信號,全班聽到預告或者信號,原地面向班長成立正姿勢。聽到“集合”口令,軍人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長集合,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聽到“成班橫隊(二列橫隊)集合”的口令,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左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軍人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齊。

成班二列橫隊時,單數軍人在前,雙數軍人在後。

聽到“成班縱隊(路縱隊)——集合”的口令,基準兵迅速到班長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軍人以基準兵為准,依次向後排列,自行對正。

成班二路縱隊時,單數軍人在左,雙數軍人在右。

(二)離散

離散,是使列隊的單個軍人、分隊、部隊各自離開原佇列位置的一種佇列動作。

離散分離開和解散,班通常只進行解散。

佇列人員聽到“解散”的口令後,應當迅速離開原列隊位置。

四、出列、入列

單個軍人和分隊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揮員指定的步法執行;然後,進到指揮員右前側適當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成立正姿勢。

(一)出列

聽到“XXX(或者第X名),出列”口令後,被呼點者應當答“到”,聽到“出列”的口令後,應當答“是”。

橫隊時,位於第一列的軍人,取捷徑出列。位於排以上佇列中列的軍人,向後轉,待後列同序號的軍人向右後退1步讓出缺口後,從隊尾出列;位於“缺口”位置的軍人,待出列軍人出列後,即復原位。位於最後一列的軍人出列,先退1步,然後從隊尾出列。

縱隊時,位於左路的軍人,取捷徑出列;如果軍人在排以佇列縱隊的中路,則應向左轉,待左路同序號的軍人向左後退1步讓出缺口後,從左側出列,位於“缺口”位置的軍人,待出列者出列後即恢復原位;位於右路的軍人出列,先右跨1步,然後從隊尾出列。

(二)入列

聽到“入列”口令後,出列者應當答“是”,然後,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式入列。

五、行進與停止

(一)行進

橫隊行進以右翼為基準,縱隊行進以先頭為基準。

當聽到指揮員下達“齊(跑)步走”的口令,基準兵向正前方前進,其他軍人向基準兵標齊,保持規定的間隔、距離行進。行進中,需要時,用“一、二、一”的口令和“一、二、三、四”的呼號或者佇列歌曲來調整步伐,以保持步伐整齊和振奮士氣。

(二)停止

當聽到指揮員下達“立定”,按照立定的要領實施。停止後,聽到“稍息”的口令後,先自行對正、看齊,再稍息。

六、方向變換

方向變換,是改變佇列面對的方向的一種佇列動作。通常分為橫隊方向變換和縱隊方向變換。

(一)橫隊方向變換

1.停止間方向變換

停止間方向變換分為左(右)轉彎或者左(右)後轉彎,必要時可以向後轉。

當聽到“左(右)轉彎,齊(跑)步走”的口令,軸翼軍人踏步,並逐漸向左(右)轉動;外翼第一名軍人用大步行進並同相鄰軍人動作協調,逐步變換方向(愈接近軸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軍人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齊,並保持規定的間隔和排面整齊,轉到90度或者180度時踏步並取齊。聽口令前進或者停止。

2.行進間方向變換

班橫隊在行進過程中,聽到“左(右)轉彎走”的口令,按停止間左(右)轉彎走的動作變換方向,到位後踏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前進。

聽到“向後轉走”的口令,按照單個軍人向後轉走的動作要領進行。全班動作要求整齊一致。

(二)縱隊方向變換

1.停止間方向變換

聽到“左(右)轉彎,齊步走”的口令,基準兵按照單個軍人行進間轉法的要領實施,爾後踏步,其他軍人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變換方向;聽到“左(右)後轉彎,齊(跑)步走”的口令時,基準兵用小步邊行進邊變換方向,轉到180度後,照直前進;其他軍人逐次進到基準兵的轉彎處變換方向。

停止間還可下“向後轉”的口令變換方向,軍人按單個軍人停止間轉法的動作要領向後轉。

2.行進間方向變換

班縱隊在行進過程中,聽到“左(右)轉彎走”的口令,基準兵按單個軍人行進間轉法的動作要領實施,爾後按照原步法照直行進。其他軍人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轉向新的方向跟進。聽到“左(右)後轉彎走”的口令,基準兵用小步邊行進邊變換方向,轉到180度後照直前進。基他軍人逐次行進至基準兵轉彎處轉向新方向跟進。

第二部分 內務整理

一、床下:(床下的地面上不准擺放以下物品之外的其它任何物品)

1、凳子:在床下左(右)側床腿處開始整齊沿床鋪垂線依次排放二隻方凳,凳面向外,凳腳向裡;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

2、鞋子:緊靠凳子右(左)沿床鋪垂線整齊排放,解放膠鞋鞋尖向外,鞋跟向裡;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

3、臉盆:在床下右(左)側床腿處開始整齊沿床鋪垂線排放二隻臉盆,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盆內平行擺放茶缸和肥皂盒;茶缸在左(右),肥皂盒在右(左);茶缸把向外,茶缸內只許擺放牙刷、牙膏各一支,牙膏在內,牙刷在外,二者傾斜方向統一向左(右);

二、床上:

1、床墊:床墊以床外沿為准,依次取齊;

2、軍毯(及床單):長度與床墊相等,寬度平整鋪蓋,二側多餘部分裹床墊向內包起,外側以床墊厚度整理出90度垂直邊線;

3、被子:按標準四折,被面向外;圓邊向外,空邊向內,折成型的軍被外觀尺寸為:45x44x20;被子擺放在內側床頭,二端空位平均;

4、枕頭(及枕巾):晚上使用,白天收儲藏室存放;

5、武裝帶:在被子相對一方居中平放,呈平直狀,帶頭向裡、戴環向外。

三、床頭櫃:

1、檯面:只准擺放條令、條例和專業課書籍,依檯面左上角對正放齊;

2、上部抽屜:只准擺放書籍、紙、筆、教具和針線包、生活用具。

3、下部小櫃:分成上、下二檔,每檔高十釐米.

四、其它:

1、毛巾:統一搭放在床架上被子相對一面的上鋪下第一道橫襯上,上鋪在左(右),下鋪在右(左),印有軍工廠編碼的一面向內;

2、行包:統一收儲藏室保管,每晚洗漱哨後、熄燈前取用;

3、軍裝:只限身上穿著,多餘全部收儲藏室保管;

4、軍帽:按各班序列,掛于牆面對應姓名下的衣帽鉤上。或統一放置在軍被上方,帽口向前,前端置於帽徽處、、、

5、被子:按海軍標準四折,被面向外;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