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部委處級幹部:取消公務員35歲上限 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全國“兩會”期間,廣東團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廢除公務員招考年齡35周歲的上限,

不拘一格選人才,這個建議合不合理、有無操作性?近日,一位北京中央部委的公務員與一位上海市市級機關公務員分別給上觀來信,談對此問題看法。本文為中央部委公務員文章。

35歲以上還會報考嗎?

作為一名即將35歲的副處級公務員,我有一些想法。據我所知,在公務員隊伍中,黃代表的建議並不受關注。道理很簡單,現實生活中過了35周歲還在考公務員的人實在不多。

一般人考公務員,除了為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外,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看好這個職業能夠實現個人的發展。比起年齡來,中國各地的公務員招考,更多的框框是學歷、專業、政治面貌和工作年限。

作為中央機關公務員,身邊因為年齡過線不能參加公考的只聽說過一兩例。一種是年年報考年年落榜的人。說句不客氣的話,這樣的水準即使放開了年齡限制,

也未必能考得上。何況他們本身其實也有不錯的工作,考到後來也是抱著重在參與的精神,準備“國考”的熱情已經大不如前。

另一種年齡偏大報考的,就是博士或者博士後。早些年博士考公務員的人還挺多,但近些年已經越來越少了。博士考公務員的優勢,就是一轉正就能定成正科級的主任科員,順利的話過兩年就能提拔成副處,實現後發先至彎道超車。

然而近些年來,由於公務員的工資增長慢於企業,更遠遠慢於房價。博士畢業一般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以公務員的起薪在大城市實在難以負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公務員的位置就顯得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不過,如果放大到地方公務員隊伍,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小縣城,那麼就是另一番景象。基層調研時我曾經在幾個貧困縣待過一段時間,這些地方公務員的薪資勝過當地絕大部分人,

即便當地年輕人口不斷流失、市面日漸蕭條,公務員也不擔心失業,退休之後也有穩定的保障。這樣的崗位,如果放開年齡限制,不要說35歲,當地很多人就算是50歲也要躍躍欲試的。

所以,關於35歲年齡限制,不能大而化之地考慮。

要效率還是要公平?

那麼,該不該放開35歲的年齡限制呢?

從效率的角度,個人認為是不應該的。由於機關沒有像企業那種業績考核的壓力,

所以從中央到地方的公務員系統裡都會預設對難以“進步”的老同志比較照顧,不給安排重要的任務,也不需要跟大家一起加班。要是老同志身體再不太好,那有可能一年有三四個月在休病假。

問題就是,機關裡如果這樣的人進多了,年輕人身上的工作會越來越多,職數又都被老同志占著沒法提拔,老同志的工資又不會分給年輕人一分錢,這樣公務員對年輕人就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整個政府系統的效率也堪憂了。

然而從公平的角度來講,限制公務員年齡又有點於理不合。世界上主要的大國,除了近鄰日本之外,對於公務員的報考年齡一般不作限制。不僅如此,在同樣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公務員的錄取還要向殘疾人、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傾斜。這背後體現的觀念是,公務員是一種社會福利性崗位,有點“以工代賑”的性質。在弱勢群體中,年齡大的比例更高,公務員崗位當然不能用年齡門檻將他們擋在門外了。

但我們也要看到,上述這些國家整體上已經解決了顯性就業歧視的問題,不僅僅是公務員,即使社會上的一般崗位也不能以年齡、性別、族裔等對候選人進行區分,否則被告上法庭往往輸多贏少。

然而,在目前中國存在就業歧視的情況下,公務員的招考應該說是歧視最少的之一。《公務員法》第11條規定的公務員應當具備的7個條件中,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年齡限制只存在於部門規章,修改起來難度並不高,中國正在努力消除就業歧視,政府也應該帶這個頭。

於是,是要效率還是要公平?或者說,該不該取消35歲的門檻,有關部門一定要左右權衡。

“一刀切”不適合當下

其實,不同公務員崗位的差別很大,有些崗位需要很強的分析創造能力,有些崗位則更多是重複勞動;有些崗位要長年上山下海,有些崗位則多在辦公室伏案。“一刀切”的管理辦法已經不適應當今強調精准精細的時代了。

我們可以學習法國、日本等國家,對於公務員的類別分得更詳細一些,對於制定國家政策的最頂級公務員(一般不超過5%—10%),他們需要從年輕時入行,經過常年的鍛煉積累才能達到崗位需要的水準,這完全可以設置年齡限制並提高考試難度。而對於一些需要足夠體力才能完成的崗位,則可以增加體能測試來替代年齡限制。畢竟年齡與體力不能完全劃等號,姚明就算到了50歲打籃球,一樣可以秒殺一眾小夥子。

至於有些年紀大的人同樣能夠勝任、且不太需要考慮晉升的簡單勞動崗位,則可以放開年齡限制,讓年紀大的人進來也無妨,這樣年輕人可以從事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高齡”進機關不會容易

最後一個問題,假使真有一天放開了年齡限制,機關裡新進的會不會都是35歲以上甚至40、50歲的人呢?

我覺得,沒這個可能。第一,公務員考試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對標準化題目作出精准迅速的反應,更多的是考察在學校積累的能力,比如記憶力、語法、數學和文字表達,這本來就是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的長項;而年紀大的人所具有的社會經驗、人際交往等能力由於難以量化,在考試中很難體現。

其實,不光現代公務員考試,即使中國古代的科舉,從唐朝到清朝,狀元平均年齡都在30歲上下。我們所熟悉的範進中舉只是一個個例,更多的老先生到了白頭連個秀才都考不上,往往開館收徒了此一生。

第二,機關裡現有的公務員領導也更喜歡招錄年輕人,對於30歲以上的往往都敬而遠之。個中原因,年輕人精力旺盛、家庭負擔小、對領導比較尊重,能夠更容易地壓擔子、交活計。

另外還有一條,現在公務員的級別晉升年限要求很嚴格,一個本科生進單位從試用期幹起,最快要12年才能有當處長的資格;而一個30歲左右工作過三四年的碩士,6年後就可以競爭處長;一個35歲的博士進來定為正科級,更短時間就可以“進步”。假使你是機關裡的處長,給自己的處裡面試新人,你會選誰?

所以說,取消報考年齡只是砸開了一道大鐵門,進去之後才會發現,裡面還有數不清的玻璃門,“高齡”考生進機關,依然不會那麼容易。

公務員來說,通過考試進入機關,只是漫長的公務員生涯的第一步,很快就會被忘掉。公務員們無論是日常工作,還是私下聚會,都根本不會把公務員考試當作話題。考生們對年齡這事還是放輕鬆一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最重要。

(原標題《部委處級幹部告訴你:取消公務員招考35歲上限,為什麼只是看上去很美?》。編輯陳穎)

整個政府系統的效率也堪憂了。

然而從公平的角度來講,限制公務員年齡又有點於理不合。世界上主要的大國,除了近鄰日本之外,對於公務員的報考年齡一般不作限制。不僅如此,在同樣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公務員的錄取還要向殘疾人、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傾斜。這背後體現的觀念是,公務員是一種社會福利性崗位,有點“以工代賑”的性質。在弱勢群體中,年齡大的比例更高,公務員崗位當然不能用年齡門檻將他們擋在門外了。

但我們也要看到,上述這些國家整體上已經解決了顯性就業歧視的問題,不僅僅是公務員,即使社會上的一般崗位也不能以年齡、性別、族裔等對候選人進行區分,否則被告上法庭往往輸多贏少。

然而,在目前中國存在就業歧視的情況下,公務員的招考應該說是歧視最少的之一。《公務員法》第11條規定的公務員應當具備的7個條件中,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年齡限制只存在於部門規章,修改起來難度並不高,中國正在努力消除就業歧視,政府也應該帶這個頭。

於是,是要效率還是要公平?或者說,該不該取消35歲的門檻,有關部門一定要左右權衡。

“一刀切”不適合當下

其實,不同公務員崗位的差別很大,有些崗位需要很強的分析創造能力,有些崗位則更多是重複勞動;有些崗位要長年上山下海,有些崗位則多在辦公室伏案。“一刀切”的管理辦法已經不適應當今強調精准精細的時代了。

我們可以學習法國、日本等國家,對於公務員的類別分得更詳細一些,對於制定國家政策的最頂級公務員(一般不超過5%—10%),他們需要從年輕時入行,經過常年的鍛煉積累才能達到崗位需要的水準,這完全可以設置年齡限制並提高考試難度。而對於一些需要足夠體力才能完成的崗位,則可以增加體能測試來替代年齡限制。畢竟年齡與體力不能完全劃等號,姚明就算到了50歲打籃球,一樣可以秒殺一眾小夥子。

至於有些年紀大的人同樣能夠勝任、且不太需要考慮晉升的簡單勞動崗位,則可以放開年齡限制,讓年紀大的人進來也無妨,這樣年輕人可以從事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高齡”進機關不會容易

最後一個問題,假使真有一天放開了年齡限制,機關裡新進的會不會都是35歲以上甚至40、50歲的人呢?

我覺得,沒這個可能。第一,公務員考試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對標準化題目作出精准迅速的反應,更多的是考察在學校積累的能力,比如記憶力、語法、數學和文字表達,這本來就是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的長項;而年紀大的人所具有的社會經驗、人際交往等能力由於難以量化,在考試中很難體現。

其實,不光現代公務員考試,即使中國古代的科舉,從唐朝到清朝,狀元平均年齡都在30歲上下。我們所熟悉的範進中舉只是一個個例,更多的老先生到了白頭連個秀才都考不上,往往開館收徒了此一生。

第二,機關裡現有的公務員領導也更喜歡招錄年輕人,對於30歲以上的往往都敬而遠之。個中原因,年輕人精力旺盛、家庭負擔小、對領導比較尊重,能夠更容易地壓擔子、交活計。

另外還有一條,現在公務員的級別晉升年限要求很嚴格,一個本科生進單位從試用期幹起,最快要12年才能有當處長的資格;而一個30歲左右工作過三四年的碩士,6年後就可以競爭處長;一個35歲的博士進來定為正科級,更短時間就可以“進步”。假使你是機關裡的處長,給自己的處裡面試新人,你會選誰?

所以說,取消報考年齡只是砸開了一道大鐵門,進去之後才會發現,裡面還有數不清的玻璃門,“高齡”考生進機關,依然不會那麼容易。

公務員來說,通過考試進入機關,只是漫長的公務員生涯的第一步,很快就會被忘掉。公務員們無論是日常工作,還是私下聚會,都根本不會把公務員考試當作話題。考生們對年齡這事還是放輕鬆一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最重要。

(原標題《部委處級幹部告訴你:取消公務員招考35歲上限,為什麼只是看上去很美?》。編輯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