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扔到垃圾場 藏進地下車庫 共用單車還車如此奇葩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林雲龍 攝

半個月來,家住杭州江幹區範家二號路的陳阿姨很煩惱,

每天早上一開門,家門口小路上,橫七豎八地停著很多共用單車。昨天早上更是誇張,6輛共用單車清一色倒在門口的垃圾箱旁邊,一片狼藉。

隨著共用單車的出現,出行方式變得越來越便捷,然而,因為一些用戶的任性停放,也忙壞了單車公司的巡檢人員,天天和共用單車在“捉迷藏”。

住戶投訴:

早上一開門就是橫七豎八的共用單車

杭州江幹區範家二號路是居民區內的一條小路,

道路寬度也就三四米的樣子。在這條路邊上,是一大片農居房,而靠近路邊的這排房子,正門都開在這條小路上。

陳阿姨就是路邊的一戶住戶,這半個月來,每天早上一開門,家門口小路上都橫七豎八停著很多共用單車。

陳阿姨說,這條路是居住區內部的一條通道,怎麼可以把這裡當停車場呢?“這條通道太窄了,這些車子橫七豎八停著,

很多汽車開不過去,一大早拼命按喇叭,把我們吵醒。有的司機還會來我們家裡敲門,以為是我們停在這裡的。”

說起這些隨意停放的“共用單車”,周邊住戶也都是一肚子怨氣。

“車子要停就停到外面的馬路邊上去,別人也要借車的啊!我要是看到是誰在亂停,肯定要好好說說他們。”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林雲龍 攝

公司回應:

違停用戶都將收到提醒短信

記者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哈羅單車公司,公司城市經理袁布衣和運維工作人員肖權旺很快就趕到了。

通過對這6輛單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查詢,小肖發現,這6輛單車最後一次騎行的時間都集中在3月18日晚上11點多,“因為還車的時間都一樣,又集中在一個地方,借車人很可能都住在附近,

而且應該是一群人,或許是那時候一起下班回家的。”

小肖說,對這幾輛車最後一次借車的使用者,他們將通過系統給他們發送一條提醒短信,如果提醒之後,同一個號碼再次出現違停,就會被扣信用積分,信用積分低於一定程度,借車費用就會增加。

接著,小肖又通過手機系統對這一農居房周邊進行查詢,查到這一區域有二三十輛違停車輛,根據定位顯示,

部分車輛竟然還在住戶家中。“這一區域,之前是我們巡查中的一個盲區,所以今天要把這些車輛好好查找一下,把車輛都歸位元到正常停放區域。”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林雲龍 攝

共用單車的奇葩歸還記

有的被扔到垃圾場,有的被扛到五樓過道

在很多共用單車的軟體條款上,都會提示使用者“規範還車”,比如,要求將車輛停放在路邊公共停車區還車,而不能停在盲道、綠化帶、社區內、地下室等地方。

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免不了一些用戶還車時比較“任性”。

權向陽是“騎唄單車”的工作人員,車輛巡檢是他日常最主要的一項工作。

小權說,他們根據使用者的舉報,去處理違停車輛時,就和捉迷藏一樣。

“我們明明看到顯示的定位就在同一個地方,但是死活找不到車子,後來才發現車子被用戶搬到了樓上,在五六層的樓梯過道上找到了車子。還有一些車子停在地下車庫,裡面沒有信號,無法精確定位,就只能盲找,有的地下車庫光線很暗,找起來慌兮兮的。還發現過車輛倒在垃圾場裡面,髒得一塌糊塗,我們只能用抹布把單車擦乾淨。”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林雲龍 攝

哈羅單車公司城市經理袁布衣說,目前,哈羅單車在杭州主城區一共投放了超過5萬輛單車,運維人員加起來一共將近50名,分散在杭州各個片區。袁經理說,很多違停的車輛,都是因為用戶以方便自己為原則,“遇到一些更惡劣的,就是把我們的鎖撬了,自己裝私鎖。”

“騎唄單車”城市運營經理戴鋒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杭州有二三十名車輛巡檢員,現在每天通過軟體來回饋故障車輛和違停情況的,差不多有100來條消息。

“舉報比較多的,就是反映車輛停在社區中,或者綠化帶上,還有一些是加私鎖的情況。其實,我們在巡檢中發現,一些將歸還車輛停在盲道上的現象也很多,這也是禁止的,但由於用戶可能還無法判斷這是否屬於違停,所以對於停在盲道的車輛,舉報量反而不大。”

在很多共用單車的軟體條款上,都會提示使用者“規範還車”,比如,要求將車輛停放在路邊公共停車區還車,而不能停在盲道、綠化帶、社區內、地下室等地方。

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免不了一些用戶還車時比較“任性”。

權向陽是“騎唄單車”的工作人員,車輛巡檢是他日常最主要的一項工作。

小權說,他們根據使用者的舉報,去處理違停車輛時,就和捉迷藏一樣。

“我們明明看到顯示的定位就在同一個地方,但是死活找不到車子,後來才發現車子被用戶搬到了樓上,在五六層的樓梯過道上找到了車子。還有一些車子停在地下車庫,裡面沒有信號,無法精確定位,就只能盲找,有的地下車庫光線很暗,找起來慌兮兮的。還發現過車輛倒在垃圾場裡面,髒得一塌糊塗,我們只能用抹布把單車擦乾淨。”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林雲龍 攝

哈羅單車公司城市經理袁布衣說,目前,哈羅單車在杭州主城區一共投放了超過5萬輛單車,運維人員加起來一共將近50名,分散在杭州各個片區。袁經理說,很多違停的車輛,都是因為用戶以方便自己為原則,“遇到一些更惡劣的,就是把我們的鎖撬了,自己裝私鎖。”

“騎唄單車”城市運營經理戴鋒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杭州有二三十名車輛巡檢員,現在每天通過軟體來回饋故障車輛和違停情況的,差不多有100來條消息。

“舉報比較多的,就是反映車輛停在社區中,或者綠化帶上,還有一些是加私鎖的情況。其實,我們在巡檢中發現,一些將歸還車輛停在盲道上的現象也很多,這也是禁止的,但由於用戶可能還無法判斷這是否屬於違停,所以對於停在盲道的車輛,舉報量反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