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也自卑:為什麼蔣方舟林妙可鄭爽都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前段時間,徐靜蕾上《圓桌派》的那期節目特別火。老徐在這個節目中充分顯示了成熟☆禁☆女人的睿智、獨立和自信,許多發言都讓人想為她站起來鼓掌。

例如,被問到是否介意男人給她冠上“才女”的稱號來意淫征服時,

徐靜蕾說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才女:“說男性怎麼看,我確實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想過,我根本不關心他們。”

當談到女性該不該結婚這個話題時,老徐又說,這有什麼可聊的,這個話題很可笑:“我覺得自己愛幹嗎幹嗎,

沒有必要拿自己一標準,去評價別人。”

不過,老徐並不是“我個性獨立就看不起婚姻”了,她覺得即使自己目前不想結婚,但每種選擇都應該被尊重,朋友結婚也會祝福。

記得早年王朔曾經評價徐靜蕾,類似“她才不需要男人養,她跟爺們兒一樣,她能養你”。

現在看到老徐在《圓桌派》上字字璣珠透露的三觀,終於理解王朔所言非虛。

然而,除了帥氣灑脫、三觀超正的徐靜蕾,同在圓桌邊佔有一席之地的蔣方舟更加引起我的注意。

一上來關於“是否介意男性怎麼看待自己”的問題,就是蔣方舟提出的;緊接著在談到婚姻話題的時候,她又面露不自信的表情:“我還是屬於在兩性市場上,被挑選的過程中。”

談及婚姻,她說自己印象中最觸目驚心的一幕,是一個非常有性吸引力的男性,出場時身邊站著的妻子是一個老太太,這個畫面多年間在她腦海中盤亙不去,她用來形容的詞是“驚悚”——可見眼前這個年輕女性多麼擔心青春流逝、容貌不在。

老徐立刻問:你怎麼就知道老太太一定沒有仰慕者呢?

高下立判。

不能自己買衣服的女孩兒

有人說,徐靜蕾的思想和氣質是時間和經歷給予的寶貴沉澱,當然讓她擁有遠勝於年輕女孩兒的獨立和睿智,但蔣方舟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年輕女性”啊。

蔣方舟已經28歲,早已過了“花季雨季”的懵懂年紀。

不僅如此,她年少成名,幼年便著書立傳,被清華錄取,一畢業就任職國內高端媒體《新週刊》副主編。新浪博客火爆的當年,她也曾是站在輿論前沿的意見領袖。

過去幾年,蔣方舟一直是以這種范兒出鏡的;如今卻滿臉迷茫和不自信

這樣一路頂著“才女”的桂冠走來,簡直就是家長口中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如今卻會在鏡頭前露出不自信的表情,為“青春不在、單身剩女”而苦惱?

蔣方舟說了一個細節,她小時候不能自己買衣服:“我小時候是被剝奪性別的,我第一次有自己的衣服,是在12歲時,是一件美特斯邦威的紅色夾克,我大概穿了三年,直到袖口已經磨破了,然後才被淘汰。三年就穿這一件。”

不能買衣服的女孩兒——這個細節忽然讓我想起,前陣子因為升學刷爆朋友圈的林妙可。

不會過馬路的女孩兒

很多人恐怕都忘了,林妙可也曾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穿著那一襲紅裙站在08奧運的舞臺上的她,曾經是全世界的焦點。

其實假唱並不是一個小姑娘能左右,本來林妙可在同齡人中也算是有才藝的孩子,但自從爆出假唱事件,她的正面新聞極少,只要出現都被批。連最近升學也是,網上到處是她被刷下來的消息,連接受記者的採訪視頻都被做成表情包。

其實林妙可也是家常事件的受害者啊。這樣的表情放在別的女孩兒身上,可能就是“可愛”,至多是“矯情”,林妙可做出來就成了眾矢之的。

和蔣方舟異曲同工之處是,林妙可從小也極少買衣服。

媽媽林喆平多次在採訪中表示,林妙可特別乖,不懂得花錢也不懂得買衣服,孩子的衣服是她買的、造型都是她打理的。結果就是隨便百度一下“林妙可 衣服”,新聞標題都是“為什麼林妙可穿衣服總有種風塵味兒?”,網上的圖片都是這樣的:

林妙可穿媽媽年輕時的衣服對比照

林媽媽不僅一手包辦女兒的衣食起居,而且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極為小心仔細,在一次採訪中,林媽媽提到林妙可初三才剛剛學會過馬路,連她自己也反思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不是有些差。

娛樂圈中的親子關係向來引人注目,像林媽媽這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鄭爽的爸爸。

不能做自己的女孩兒

這幾年,鄭爽簡直成了影視圈一個奇葩的存在。她幾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問世,然而只要一露臉就極具話題性,次次能上熱搜:整容、暴瘦、戀愛、失戀、複臉、情緒崩潰、抽煙、和粉絲撕逼……乍一看負面新聞居多,但比起批評,越來越多人關注的是她的心理問題。

當初鄭爽自曝整容,並稱是和張翰談戀愛不自信時,很多人就覺得匪夷所思——好好地年輕漂亮一姑娘,有什麼好不自信的?後來隨著她在娛樂圈的曝光增多,答案漸漸浮現水面。

鄭爽的媽媽對她要求極為嚴格。12歲的鄭爽在日記中寫道,自己考試成績一點兒都不好,只考了91分,不是第一名,結果被媽媽“大罵一頓,天天也不給好臉”,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會哭,哭得很慘……”

鄭爽的媽媽因為自己年輕時有演藝理想,於是鄭爽2歲就開始學才藝,5歲就被送去參加各種才藝比賽。

無獨有偶,林妙可的媽媽說,從孩子三歲起就想辦法培養孩子的特長。

其實,“才女”蔣方舟也是一個“女承母業”的孩子。蔣方舟的母親是編輯、作家,孩子在文學上頗有見長,從小在各種期刊上發表文章,和母親也不無關係。

當然,興趣班不是洪水猛獸,有天賦更值得欣喜,真正影響孩子的是父母的心態。鄭爽後來終於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16歲同時被中戲、北影、上戲錄取了,然後呢?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問題是我們給予愛的方式正確嗎?

鄭爽和爸爸上《旋風孝子》,力圖呈現的是婦女真情、父愛貼心,但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看到的更多是種種親子問題和衝突。

例如,身為女兒經紀人的鄭爸爸特別努力地想要在節目中為孩子博好感,訴說女兒是多麼不容易,從小在外地求學就被人欺負等等。明明知道是鄭爽的淚點還要戳,果然引發鄭爽在節目中屢屢大哭,引發大眾對她情緒問題的關注。

前陣子鄭爽被拍到在街頭崩潰大哭,鄭爸爸為了維護孩子的正面形象,說是鄭爽只是迷路著急而已。結果,不買帳的人說他說謊太假,買帳的人說鄭爽迷路就哭,不是自理能力太差就是有心理疾病。

其實,問題並不是鄭爽爸爸可能說錯了話,而在於他一直在替鄭爽說話——一個已經成年的年輕女性,到現在無法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而是爸爸媽媽替她做交代。

家庭內部環境對她特別嚴格,當她面對外部環境時又過度保護。這直接導致了鄭爽一方面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被左右人生;一方面又十分任性,不顧及他人感受,極度放飛自我,經常情緒崩潰。

其實鄭爽不止一次表示自己並不適合待在娛樂圈,在娛樂圈沉浮並不是她自己想做的、喜歡的事情,但從小被這樣培養長大,或許她自己也不清楚現在想做什麼了吧。

不做“別人家的孩子”,就做你喜歡的自己

從蔣方舟、林妙可,到鄭爽,她們都是很優秀的女孩兒,是我們的父輩會交口稱讚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在她們身上有許多讓人稱羨的閃光點,可是深入瞭解一些,就會發現,她們優秀,卻又自卑。

家長的一手包辦、過度保護,或是夢想的寄託,讓她們不能自己買衣服,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必須學才藝,必須考第一……結果,她們一直活在粉絲的期待中,在乖乖女的人設中,在媽媽的理想中,在婚姻市場的焦慮中,唯獨不是自己——她們都沒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然而人生在世,還有什麼比活出自己更有意義呢?

最新上映的《美女與野獸》,褒貶不一。站在輿論風暴中心的就是艾瑪·沃森。

有人說她自從離開了《哈利·波特》系列,就脫不了赫敏的影子,接拍的幾部電影都小眾且票房寥寥。這次為了《美女與野獸》,她放棄了《愛樂之城》,後者獲得了本屆奧斯卡諸多大獎,更出了最佳女主角,更讓她被輿論嘲笑。

有影評甚至列舉了愛瑪合作過的演員,說別人“都拿到大獎了,你在幹嗎?”:做一個出名的女權主義者之前,你先當好一個演員吧!

是的,愛瑪從來沒有按照常理出牌,被英國多所頂尖大學錄取時,她選擇了去美國布朗大學讀書,去體驗另一個國度不一樣的教育環境。在同輩演員努力在演繹事業上力爭上游時,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面向全世界演講,呼籲女性應該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與男性平等。

事實上,接拍《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也是因為1991年的動畫原作是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第一部提出女性獨立和女權意識的:貝兒不再是公主,而是一個愛讀書、有知識有主見的女性;她並不想要伺候丈夫、洗衣打掃的婚姻,而是心懷對外面世界的憧憬;女性不再是等待王子來拯救,她們甚至更加智慧、寬容,充當起引導和拯救的角色。

有人說,愛瑪應該為錯過一個奧斯卡而後悔。我套用老徐的話說:你怎麼知道,她不會為了改變千萬人對“公主”的刻板印象而驕傲呢?被別人品頭論足評一個獎,對她來說是不是真那麼重要,你知道嗎?

或許,在演藝道路上,她未來還有很多要探索和打磨。但愛瑪走出的每一步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自信的、獨立的、堅定的、勇敢的女性,她在用自己的行為對別人說,我很清楚我想要的是什麼,請你不要來指指點點。

這個世界上,有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缺一個。我的孩子,做好自己就好。

畢竟,人生在世幾十年,我活到現在都當媽了,最懂得的一個道理就是:做自己,最快樂。

作者:花時間。

現在關注“慢成長”,回復關鍵字,可以閱讀300+篇原創育兒好文哦:

【選書】這5種書最好玩的書,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薦

【選書】如何選、怎麼讀?育兒達人的親子共讀秘笈:用童書為孩子打造一個幻想王國

【薦書】如何與孩子一起讀繪本?0-3分年齡繪本推薦+閱讀重點

【培養】你還在吝嗇陪孩子讀一本書的時間嗎?我的小書蟲養成記

【國外】日本兒童繪本和媽媽書籍介紹,看看有哪些好物!

【鼻塞】孩子鼻塞=感冒?別讓誤解耽誤大事兒!

【咳嗽】美國《父母》雜誌兒科專家詳解沒完沒了的咳嗽

【分離】孩子有分離焦慮?別怕!

【陌生】你好哦,陌生人!如何處理寶寶的陌生人焦慮?

【安全】孩子要的安全感,你真的給了嗎?

【鼓勵】“你真棒!”、“好聰明!”你還在用錯誤的方式誇孩子嗎?

【焦慮】孩子急躁、焦慮、愛哭鬧?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300+篇原創好文

簡直就是家長口中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如今卻會在鏡頭前露出不自信的表情,為“青春不在、單身剩女”而苦惱?

蔣方舟說了一個細節,她小時候不能自己買衣服:“我小時候是被剝奪性別的,我第一次有自己的衣服,是在12歲時,是一件美特斯邦威的紅色夾克,我大概穿了三年,直到袖口已經磨破了,然後才被淘汰。三年就穿這一件。”

不能買衣服的女孩兒——這個細節忽然讓我想起,前陣子因為升學刷爆朋友圈的林妙可。

不會過馬路的女孩兒

很多人恐怕都忘了,林妙可也曾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穿著那一襲紅裙站在08奧運的舞臺上的她,曾經是全世界的焦點。

其實假唱並不是一個小姑娘能左右,本來林妙可在同齡人中也算是有才藝的孩子,但自從爆出假唱事件,她的正面新聞極少,只要出現都被批。連最近升學也是,網上到處是她被刷下來的消息,連接受記者的採訪視頻都被做成表情包。

其實林妙可也是家常事件的受害者啊。這樣的表情放在別的女孩兒身上,可能就是“可愛”,至多是“矯情”,林妙可做出來就成了眾矢之的。

和蔣方舟異曲同工之處是,林妙可從小也極少買衣服。

媽媽林喆平多次在採訪中表示,林妙可特別乖,不懂得花錢也不懂得買衣服,孩子的衣服是她買的、造型都是她打理的。結果就是隨便百度一下“林妙可 衣服”,新聞標題都是“為什麼林妙可穿衣服總有種風塵味兒?”,網上的圖片都是這樣的:

林妙可穿媽媽年輕時的衣服對比照

林媽媽不僅一手包辦女兒的衣食起居,而且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極為小心仔細,在一次採訪中,林媽媽提到林妙可初三才剛剛學會過馬路,連她自己也反思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不是有些差。

娛樂圈中的親子關係向來引人注目,像林媽媽這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鄭爽的爸爸。

不能做自己的女孩兒

這幾年,鄭爽簡直成了影視圈一個奇葩的存在。她幾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問世,然而只要一露臉就極具話題性,次次能上熱搜:整容、暴瘦、戀愛、失戀、複臉、情緒崩潰、抽煙、和粉絲撕逼……乍一看負面新聞居多,但比起批評,越來越多人關注的是她的心理問題。

當初鄭爽自曝整容,並稱是和張翰談戀愛不自信時,很多人就覺得匪夷所思——好好地年輕漂亮一姑娘,有什麼好不自信的?後來隨著她在娛樂圈的曝光增多,答案漸漸浮現水面。

鄭爽的媽媽對她要求極為嚴格。12歲的鄭爽在日記中寫道,自己考試成績一點兒都不好,只考了91分,不是第一名,結果被媽媽“大罵一頓,天天也不給好臉”,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會哭,哭得很慘……”

鄭爽的媽媽因為自己年輕時有演藝理想,於是鄭爽2歲就開始學才藝,5歲就被送去參加各種才藝比賽。

無獨有偶,林妙可的媽媽說,從孩子三歲起就想辦法培養孩子的特長。

其實,“才女”蔣方舟也是一個“女承母業”的孩子。蔣方舟的母親是編輯、作家,孩子在文學上頗有見長,從小在各種期刊上發表文章,和母親也不無關係。

當然,興趣班不是洪水猛獸,有天賦更值得欣喜,真正影響孩子的是父母的心態。鄭爽後來終於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16歲同時被中戲、北影、上戲錄取了,然後呢?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問題是我們給予愛的方式正確嗎?

鄭爽和爸爸上《旋風孝子》,力圖呈現的是婦女真情、父愛貼心,但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看到的更多是種種親子問題和衝突。

例如,身為女兒經紀人的鄭爸爸特別努力地想要在節目中為孩子博好感,訴說女兒是多麼不容易,從小在外地求學就被人欺負等等。明明知道是鄭爽的淚點還要戳,果然引發鄭爽在節目中屢屢大哭,引發大眾對她情緒問題的關注。

前陣子鄭爽被拍到在街頭崩潰大哭,鄭爸爸為了維護孩子的正面形象,說是鄭爽只是迷路著急而已。結果,不買帳的人說他說謊太假,買帳的人說鄭爽迷路就哭,不是自理能力太差就是有心理疾病。

其實,問題並不是鄭爽爸爸可能說錯了話,而在於他一直在替鄭爽說話——一個已經成年的年輕女性,到現在無法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而是爸爸媽媽替她做交代。

家庭內部環境對她特別嚴格,當她面對外部環境時又過度保護。這直接導致了鄭爽一方面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被左右人生;一方面又十分任性,不顧及他人感受,極度放飛自我,經常情緒崩潰。

其實鄭爽不止一次表示自己並不適合待在娛樂圈,在娛樂圈沉浮並不是她自己想做的、喜歡的事情,但從小被這樣培養長大,或許她自己也不清楚現在想做什麼了吧。

不做“別人家的孩子”,就做你喜歡的自己

從蔣方舟、林妙可,到鄭爽,她們都是很優秀的女孩兒,是我們的父輩會交口稱讚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在她們身上有許多讓人稱羨的閃光點,可是深入瞭解一些,就會發現,她們優秀,卻又自卑。

家長的一手包辦、過度保護,或是夢想的寄託,讓她們不能自己買衣服,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必須學才藝,必須考第一……結果,她們一直活在粉絲的期待中,在乖乖女的人設中,在媽媽的理想中,在婚姻市場的焦慮中,唯獨不是自己——她們都沒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然而人生在世,還有什麼比活出自己更有意義呢?

最新上映的《美女與野獸》,褒貶不一。站在輿論風暴中心的就是艾瑪·沃森。

有人說她自從離開了《哈利·波特》系列,就脫不了赫敏的影子,接拍的幾部電影都小眾且票房寥寥。這次為了《美女與野獸》,她放棄了《愛樂之城》,後者獲得了本屆奧斯卡諸多大獎,更出了最佳女主角,更讓她被輿論嘲笑。

有影評甚至列舉了愛瑪合作過的演員,說別人“都拿到大獎了,你在幹嗎?”:做一個出名的女權主義者之前,你先當好一個演員吧!

是的,愛瑪從來沒有按照常理出牌,被英國多所頂尖大學錄取時,她選擇了去美國布朗大學讀書,去體驗另一個國度不一樣的教育環境。在同輩演員努力在演繹事業上力爭上游時,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面向全世界演講,呼籲女性應該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與男性平等。

事實上,接拍《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也是因為1991年的動畫原作是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第一部提出女性獨立和女權意識的:貝兒不再是公主,而是一個愛讀書、有知識有主見的女性;她並不想要伺候丈夫、洗衣打掃的婚姻,而是心懷對外面世界的憧憬;女性不再是等待王子來拯救,她們甚至更加智慧、寬容,充當起引導和拯救的角色。

有人說,愛瑪應該為錯過一個奧斯卡而後悔。我套用老徐的話說:你怎麼知道,她不會為了改變千萬人對“公主”的刻板印象而驕傲呢?被別人品頭論足評一個獎,對她來說是不是真那麼重要,你知道嗎?

或許,在演藝道路上,她未來還有很多要探索和打磨。但愛瑪走出的每一步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自信的、獨立的、堅定的、勇敢的女性,她在用自己的行為對別人說,我很清楚我想要的是什麼,請你不要來指指點點。

這個世界上,有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從來不缺一個。我的孩子,做好自己就好。

畢竟,人生在世幾十年,我活到現在都當媽了,最懂得的一個道理就是:做自己,最快樂。

作者:花時間。

現在關注“慢成長”,回復關鍵字,可以閱讀300+篇原創育兒好文哦:

【選書】這5種書最好玩的書,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薦

【選書】如何選、怎麼讀?育兒達人的親子共讀秘笈:用童書為孩子打造一個幻想王國

【薦書】如何與孩子一起讀繪本?0-3分年齡繪本推薦+閱讀重點

【培養】你還在吝嗇陪孩子讀一本書的時間嗎?我的小書蟲養成記

【國外】日本兒童繪本和媽媽書籍介紹,看看有哪些好物!

【鼻塞】孩子鼻塞=感冒?別讓誤解耽誤大事兒!

【咳嗽】美國《父母》雜誌兒科專家詳解沒完沒了的咳嗽

【分離】孩子有分離焦慮?別怕!

【陌生】你好哦,陌生人!如何處理寶寶的陌生人焦慮?

【安全】孩子要的安全感,你真的給了嗎?

【鼓勵】“你真棒!”、“好聰明!”你還在用錯誤的方式誇孩子嗎?

【焦慮】孩子急躁、焦慮、愛哭鬧?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300+篇原創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