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乒壇:爬行了17年的日本“烏龜”要做“狼”趕超中國“兔子”


只要百度一下就會發現,最近日本乒協的強化部部長宮崎義仁放出了一句驚人的話:“雖然目前中國隊的壁壘依舊很強大,

但10年後,我們小學、中學年紀的小選手或許會改變中日乒球的力量形勢——反超中國成為世界霸主。”

一語泄天機!

日本想做乒壇霸主已經敲響了集結號。

中國多年乒壇世界霸主的地位會被日本搶走嗎?

——日本乒壇歷史波濤洶湧

上世紀50年代初,日本男隊以先進的全攻打法沖出歐洲諸強包圍,確立了自己的乒壇霸主地位。

第21屆至25屆世乒賽,日本隊蟬聯男團冠軍,開創了這個東洋乒壇稱雄的乒乓王朝。

那時,日本乒乓球曾經是世界乒壇的霸主,從1954年第21屆世乒賽到1959年第25屆世乒賽共產生35個世乒賽冠軍,僅日本隊就拿下了其中的20個。

上世紀60年代,隨著中國乒乓球隊的迅速崛起,中日對抗成為乒壇主流。1961年,第26屆世乒賽落戶北京,男團決賽在中國隊和上屆冠軍日本隊之間展開。

中國隊八盤苦戰,終以5比3險勝日本隊,第一次捧起斯韋思林杯。此後,日本隊激流直下,又三次敗在中國隊拍下。

上世紀70年代,歐亞對峙再度形成,日本隊的處境更顯艱難,最終導致了在上世紀80年代全面崩潰,日本乒乓球隊陷入低潮。

上世紀90年代,日本雖然一度因為“外援”的加入充實了實力,但始終無力和世界勁旅抗爭。

直到2008年廣州世乒賽,日本隊在外援助力和內部造血計畫的雙重拼搏下,

重新回到世界強隊之列。

可以說,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和2000年代初期一度基本上依靠中國入籍的選手代表日本打比賽(比如,小山智麗、偉關晴光、吉田海偉)。日本本國的選手很長一段時間除了兩大削球(松下浩二、澀穀浩)之外在國際上算不上活躍。日本國內的乒乓球比賽一度是靠獎金高的建勝苑吸引國際好手來參加的。

但是2007、2008這幾年培養的日本選手開始露頭之後,

日本逐漸開始傾向于在本土培養選手。

——17年磨一劍,出口敢吞象

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年來,日本乒乓球球技確實進步不少。這與日本乒協採取舉全國之力的體制有很大的關係。

6月21日,繼在去年的裡約奧運會上奪得男、女團項目獎牌後,在剛落幕不久的德國世乒賽,日本隊又奪得了總共5枚獎牌。日本媒體指出,這離不開日本乒球協會花費了17年時間構築的後備力量培養系統的日漸完善。

一個小小的乒乓球,日本可花了大心思。尤其在日本申辦2020東京奧運會成功之後,曾經代表日本參加過多次世界大賽,很多次去到中國,和乒乓球打了五十多年交道的日本乒乓球界元老和日本乒協主席木村興治先生對於日本乒乓球的發展充滿信心:“申辦奧運成功對日本乒乓是很好的發展契機!”日本奧會做為主要出資機構,和日本乒協聯合組建了“精英隊”。

當初日本乒壇敗北後,日本乒協從2000年後半段開始重點培養本土的選手。方式基本上是:男子送到德國培養,女孩送到中國訓練。

2001年的大阪世錦賽,日本男團僅取得第13名,打擊更讓日本乒協下決心建立完善的後備力量培養機制。這一年他們創建了小學高學年的國家隊。之前都是由球員自費的訓練、比賽費用,改由乒協出資。2002年日本進一步確立了派遣有潛力的年輕選手到德國留學的制度。2008年,日本奧會所屬的體育尖子選手學院開設。如今紅極一時的平野和張本等新星就是在這個學院的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培養機制下應運而生的。

在東京獲得2020年奧運會舉辦權後,日本乒球進一步為之一振,不惜成本為東京奧運燒錢。他們迅速啟動了“2020年後備人才培養計畫”。據日本隊教練透露,日本乒協一年的經費是3億日元(約合1800萬人民幣),其中用於青少年的培養經費約1億日元,無論比賽大小只要認為機會合適成本完全不考慮,足以確保孩子有充足的鍛煉機會。

每年整個日本小學乒乓球聯賽的男、女冠軍將直接進入“精英隊”重點培養,仔細計畫。且選拔苛刻,只要第一名,第二名無權問津。

在日本,中國發明的“以夷制夷”被其反過來用到極致。日本隊的教練團隊中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教練,體現出了相當充足的中國背景:福原愛的教練是湯媛媛;劉潔帶平野美宇,後來王銳帶;水谷隼的教練後期是邱建新;張本智和的父母都是中國出身的運動員;伊藤美誠的教練是來自河北的張翀。此外,日本還鼓勵球員學習漢語,便於學習中國技術。

“我們一直有拿鄧亞萍做例子,說我們的隊員應該朝著這種目標練,你看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球不離開桌子,沒有遠台,所以這也是我們要更多研究的地方。”乒協主席木村興治透露了他們的一個秘密武器。

為了趕超中國運動員,除了讓他們集中訓練並且多打國際賽外,日本還有採取了一個更秘密的方法,就是請專業的分析師進行科學分析,使年輕的運動員應該怎麼吃怎麼練才能在身體素質方面不輸給中國選手。

從幼兒抓起。今年,日本乒協聯合本國一些企業,實行向全國幼稚園免費贈送1000張特製乒乓球球桌的計畫,並計畫在2020年前,把免費的特製球桌,覆蓋到全日本的幼稚園。日本乒協還安排專業教練,為日本幼稚園的小朋友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其目的就是挑戰中國隊的乒壇霸主地位,劍指徹底戰勝中國。

日本到底有多大的決心,不妨看一實例。

多年前,時任中國乒協主席的蔡振華親口表示,只要混雙能進奧運會,中國願意為其他國家讓出一枚金牌,只參加另外4項比賽。目的是避免中國一家獨大,導致其他國家失去信心,妨礙了乒乓球的整體發展。據悉,日本拒絕了蔡振華的提議,稱中國可以“五選四”,但日本是必須要參加全部5個專案,角逐5枚金牌的。口氣和決心之大足吞大象,讓人目瞪口呆。

——試劍鋒,初嘗甜頭

毋需諱言。聘用中國出身的優秀教練,技藝戰術研究團隊時刻跟隨世界最新情報,加上科學的營養管理和訓練,日本乒球已經崛起!

6月21日,時隔48年之久,日本隊平野美宇奪得女單銅牌、13歲華裔神童張本智和成為史上挺入8強的最年輕選手,兩位新星的賽場驕人業績,給日本乒壇注入了強心劑。

日本乒協的強化部部長宮崎義仁不無自豪地說:“日本擁有乒球年輕選手的寶庫,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可以源源不斷推出有力選手的培養系統,像平野、張這樣的實力旗鼓相當的新人會繼續湧現!”

值得警醒的是,在中國乒乓球展現自信、拋出“養狼計畫”的時候,日本乒乓球卻臥薪嚐膽,一邊虛心向中國學習,一邊認真養育自己的小狼崽。

中國人不瞎,也看到了這一危機。2015年世乒賽前,中國女乒主教練孔令輝不無擔憂地說:“日本隊已成為中國乒乓球的第一強敵!五年之後的東京奧運會,日本很有可能會趕超我們。”

也許要不了多久,日本“狼”真會咬中國乒球一口呢。

無論如何,中國應該清醒,雖然短期內日本可能還不足以挑戰中國國乒的統治地位,但在成熟的從幼兒抓起的乒訓體系下,一波接一波的新秀湧現,已經讓中國國乒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壓力。

不妨看看我們國內,咱們的企業家寧可出大價錢給足球,也不會給去學校捐乒乓球台。再去中國一些地方看看,中國很多孩子的乒乓球台都只是水泥做的,磚砌的,露天的,更不要說和國際接軌。

中日乒壇殊死戰,讓我想起了古希臘民間流傳的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諷喻故事,叫《龜兔賽跑》。兔子因為大意輕敵,睡覺去了,全盤輸給了烏龜。

體育關乎國家的形象,體育是外交,也是政治。中國乒壇千萬不能做那只睡覺的兔子。中國也得考慮下大力氣培養後備力量了!(袁 鷹)

當初日本乒壇敗北後,日本乒協從2000年後半段開始重點培養本土的選手。方式基本上是:男子送到德國培養,女孩送到中國訓練。

2001年的大阪世錦賽,日本男團僅取得第13名,打擊更讓日本乒協下決心建立完善的後備力量培養機制。這一年他們創建了小學高學年的國家隊。之前都是由球員自費的訓練、比賽費用,改由乒協出資。2002年日本進一步確立了派遣有潛力的年輕選手到德國留學的制度。2008年,日本奧會所屬的體育尖子選手學院開設。如今紅極一時的平野和張本等新星就是在這個學院的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培養機制下應運而生的。

在東京獲得2020年奧運會舉辦權後,日本乒球進一步為之一振,不惜成本為東京奧運燒錢。他們迅速啟動了“2020年後備人才培養計畫”。據日本隊教練透露,日本乒協一年的經費是3億日元(約合1800萬人民幣),其中用於青少年的培養經費約1億日元,無論比賽大小只要認為機會合適成本完全不考慮,足以確保孩子有充足的鍛煉機會。

每年整個日本小學乒乓球聯賽的男、女冠軍將直接進入“精英隊”重點培養,仔細計畫。且選拔苛刻,只要第一名,第二名無權問津。

在日本,中國發明的“以夷制夷”被其反過來用到極致。日本隊的教練團隊中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教練,體現出了相當充足的中國背景:福原愛的教練是湯媛媛;劉潔帶平野美宇,後來王銳帶;水谷隼的教練後期是邱建新;張本智和的父母都是中國出身的運動員;伊藤美誠的教練是來自河北的張翀。此外,日本還鼓勵球員學習漢語,便於學習中國技術。

“我們一直有拿鄧亞萍做例子,說我們的隊員應該朝著這種目標練,你看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球不離開桌子,沒有遠台,所以這也是我們要更多研究的地方。”乒協主席木村興治透露了他們的一個秘密武器。

為了趕超中國運動員,除了讓他們集中訓練並且多打國際賽外,日本還有採取了一個更秘密的方法,就是請專業的分析師進行科學分析,使年輕的運動員應該怎麼吃怎麼練才能在身體素質方面不輸給中國選手。

從幼兒抓起。今年,日本乒協聯合本國一些企業,實行向全國幼稚園免費贈送1000張特製乒乓球球桌的計畫,並計畫在2020年前,把免費的特製球桌,覆蓋到全日本的幼稚園。日本乒協還安排專業教練,為日本幼稚園的小朋友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其目的就是挑戰中國隊的乒壇霸主地位,劍指徹底戰勝中國。

日本到底有多大的決心,不妨看一實例。

多年前,時任中國乒協主席的蔡振華親口表示,只要混雙能進奧運會,中國願意為其他國家讓出一枚金牌,只參加另外4項比賽。目的是避免中國一家獨大,導致其他國家失去信心,妨礙了乒乓球的整體發展。據悉,日本拒絕了蔡振華的提議,稱中國可以“五選四”,但日本是必須要參加全部5個專案,角逐5枚金牌的。口氣和決心之大足吞大象,讓人目瞪口呆。

——試劍鋒,初嘗甜頭

毋需諱言。聘用中國出身的優秀教練,技藝戰術研究團隊時刻跟隨世界最新情報,加上科學的營養管理和訓練,日本乒球已經崛起!

6月21日,時隔48年之久,日本隊平野美宇奪得女單銅牌、13歲華裔神童張本智和成為史上挺入8強的最年輕選手,兩位新星的賽場驕人業績,給日本乒壇注入了強心劑。

日本乒協的強化部部長宮崎義仁不無自豪地說:“日本擁有乒球年輕選手的寶庫,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可以源源不斷推出有力選手的培養系統,像平野、張這樣的實力旗鼓相當的新人會繼續湧現!”

值得警醒的是,在中國乒乓球展現自信、拋出“養狼計畫”的時候,日本乒乓球卻臥薪嚐膽,一邊虛心向中國學習,一邊認真養育自己的小狼崽。

中國人不瞎,也看到了這一危機。2015年世乒賽前,中國女乒主教練孔令輝不無擔憂地說:“日本隊已成為中國乒乓球的第一強敵!五年之後的東京奧運會,日本很有可能會趕超我們。”

也許要不了多久,日本“狼”真會咬中國乒球一口呢。

無論如何,中國應該清醒,雖然短期內日本可能還不足以挑戰中國國乒的統治地位,但在成熟的從幼兒抓起的乒訓體系下,一波接一波的新秀湧現,已經讓中國國乒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壓力。

不妨看看我們國內,咱們的企業家寧可出大價錢給足球,也不會給去學校捐乒乓球台。再去中國一些地方看看,中國很多孩子的乒乓球台都只是水泥做的,磚砌的,露天的,更不要說和國際接軌。

中日乒壇殊死戰,讓我想起了古希臘民間流傳的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諷喻故事,叫《龜兔賽跑》。兔子因為大意輕敵,睡覺去了,全盤輸給了烏龜。

體育關乎國家的形象,體育是外交,也是政治。中國乒壇千萬不能做那只睡覺的兔子。中國也得考慮下大力氣培養後備力量了!(袁 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