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控制脂肪攝入等於不吃肉?真的是這樣嗎?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不斷的提高,各種慢性疾病頻頻發生,
這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大多與高脂飲食脫不了關係。所以,不僅僅是慢性疾病的患者,包括對身體目前處於健康狀態的正常人,我們也常提倡大家要控制脂肪攝入。但是很多人認為,控制脂肪的攝入,就是不吃肉,這種認識真的是正確的嗎?難道控制脂肪的攝入就一定要“戒肉”嗎?其實未然,控制脂肪不見得就是要不吃肉。

一般來說肉蛋類、奶類、大豆類、油脂堅果類食物中含有脂肪。而我們能通過控制食用量和種類來減少脂肪的攝入。首先以肉類舉例,我們可以選擇瘦肉,這樣的話,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就會減少。

或者我們可選雞鴨魚蝦類食物食用,這類食物中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而且多為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

適當食用對高血脂還有改善作用。當然食用量上也要有所控制,不能攝入過多。所以對於既想吃肉,又怕吃多的人來說,腔骨、含刺多的魚比排骨、蝦等更適合你。

從做法上來說,烹調用油是最需要控制得,此外減少脂肪攝入還可以由“大葷”變“小葷”,肉不要太大塊,切成絲或者小丁,既能滿足口舌之欲,又能幫助控制食量。

最後我們要注意隱形油脂,點心、餅乾、糕點之所以比一般的饅頭、花卷要好吃,就是因為其中加入了奶油、黃油或油脂。餅乾酥脆的外型,點心層層的起酥,還有糕點滑潤的口感,都有脂肪的功勞。所以適當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對於控制脂肪也有很大作用。還有一些日常菜品,

比如地三鮮、水煮魚等,也都是高脂肪的“重災區”,儘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