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岡仁波齊:在前面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

神山聖湖並不是重點,

接受平凡的自我,

但不放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

我們都在路上。

——摘記

這幾天,電影《岡仁波齊》刷屏了朋友圈,其實,《岡仁波齊》的故事很簡單:

藏族漢子尼瑪紮堆,為了幫叔叔完成朝聖的願望,選擇在新年過後帶他上路。這一年剛好是藏曆馬年,是釋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諸神會聚集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

村裡很多人都想加入尼瑪的朝聖隊伍,最終成行的11人中,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有終日喝得醉醺醺的屠夫,有身患殘疾的少年,有蓋房子遭遇家人死傷的中年夫婦,還有他們懵懂的9歲女兒。

一輛拖拉機用來運裝備和物資,沒有任何鑼鼓喧天的儀式,鏡頭就突然切換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長頭,朝聖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而未來的2000多公里,每一步路,他們都要這樣走過,

幾步一叩首,只因心中有神明。有人為了洗刷心中罪孽,更多的人則是為了眾生祈福,他們帶著那些不能朝聖的人的心願,在虔誠的儀式裡走向心中的聖地。

通過電影《岡仁波齊》,你能看見的,是自己心中的那條路。

01

這是一個完全脫離現代城市的故事,

當大部分人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在藏區偏遠的山區,有這樣一群用朝聖詮釋信仰力量的信徒,數月的朝拜只為來到信仰的天堂——岡仁波齊。

他們的朝聖在常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徒手依靠兩塊木板,木板置於頭頂、胸前、腰下拍打,

再置於地上進行滑行,叩首,起身,繼續,再繼續。

每一次的“叩首”,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即使鞋子在旅途中磨破了,即使膝蓋因為摩擦起皮,即使周身開過嘈雜的大貨車揚起灰塵,也不會消磨“叩首”一毫偏差。

這是一場近乎禪定的修行。

里程碑的數字提醒著他們丈量過的每一步,

這一走就走了一年。從大雪紛飛,到桃花盛開,再到綠樹成蔭,他們來什麼經歷什麼,對一切際遇都坦然接受。

每到暮色四合,他們就找一片空曠地帶搭起帳篷,去附近的河裡取水,用小刀割下臘肉當晚餐,睡前在老人的帶領下念經文。

孕婦半夜宮縮,同伴們就把她扶上拖拉機,開到附近的縣城醫院生下孩子。

小女孩頭疼,同行的人問她還能不能磕頭,媽媽淡定地說,到前面買點藥就好,女兒要磕頭,磕頭長見識。

殺生無數的屠夫,在一隻螞蟻面前長跪不起,只為了等它慢慢地爬遠,以免誤傷。

那個剛遭遇蓋房子家人死傷的中年男子,則在朝聖路上的泥石流裡被砸傷了腿,他質疑為什麼爺爺和爸爸都沒有做壞事,他卻要遭遇如此。最終在眾人的經文聲裡平靜。

02

沒有規定好的劇本,整個劇組就像一個車隊在旅行的狀態,“一邊旅行一邊拍電影,一邊生活一邊拍電影,自己紮帳篷,自己做飯,整個創作過程非常幸福,非常即興、甚至任性,它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在導演張揚心中醞釀了十多年的故事,歷經時間的沉澱,拍攝時完全回歸到生活本身的節奏。

導演張揚

導演張揚10多年前去岡仁波齊轉山時候寫下的文字:

《岡仁波欽 永遠賓士在輪回的路上》

從劄達縣城到神山岡仁波欽有近300多公里的路程,為了在黃昏時看到岡仁波欽的雄姿,我們一早便從劄達啟程,沿途翻越了幾座高山,在巴爾兵站補給過後,我們駛入了219國道。聽說,往南不到100公里就是神山了。

汽車在219國道上飛奔,南面是綿綿不絕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岡底斯山脈,兩大山脈相距不到30公里,這種奇妙的自然景觀令人稱奇。

下午7點,夕陽的餘輝照在岡底斯山眾多山峰的頂上,發出一種金山的光芒。在阿裡,這種顏色代表著一種民族的榮譽、苦難和信仰,我們在經歷了磨練後,我們對“愛”的信仰已變得堅定,阿裡給了我們榮譽,這榮譽將激勵我們走過以後所有征程。哪怕前路漫漫,苦難重重,我們仍會風雨兼程,追求不止。

群峰之中,有一處山峰一直隱藏在雲霧裡不肯露出它的尊容。想必它就是神山岡仁波欽,一年四季只有它才會這般神秘和不肯示眾,我們用衛星定位儀測量後,發現它果然就是岡仁波欽了。

書本中、畫片上看過幾百回的神山,一旦親自面對它時,還是有說不出的激動,曾經是我心中夢想過千萬遍的神聖高山,真的在夕陽中進入它時,一份久違的感動卻上心頭,拂也拂不去——雖然它一直躲在雲霧中,但我的眼睛似乎已穿過雲層,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它。

岡仁波欽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撥6650米,藏語意為“眾山之根,萬水之源”,號稱“雪山之王”。古印度人認為岡仁波欽為世界中心,日月星辰以此為軸心往復環繞,各行其道。

由於岡仁波欽在宗教裡擁有至高無上的神力,來這裡朝拜的信徒不計其數,尤其是逢藏曆馬年更是人山人海、信徒們認為如果轉10圈,可在500年輪回中避免下地獄之苦,轉100圈便可成佛升天。

“你永遠賓士在輪回的路上,一路揚著朝聖的長旗”。

我們到達神山的時候,雖然不是轉山的高峰期,但仍有很多人在此朝拜,一些老外背著重重的行裝,手拿拐杖,樂此不疲地圍著神山轉了一圈又一圈。轉一圈神山50多公里,我們時間不允許,不能走上轉山之路。為了了卻心願,車友們甚至把車開到山上,希望能用汽車輪胎丈量一下路程,他們的這一做法最終被陡峭的山路阻斷了。

朝拜的人多,神山腳下已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鎮,這裡不僅能住到太陽能暖房,還能買到一些從拉薩運來的藏飾品,雖然式樣不怎麼好,但價錢卻貴得驚人。

下午7點30分,岡仁波欽仍然躲在雲霧中,沒有一點要露出尊容的意思,我們開始焦急,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神山能露出臉來,哪怕是一角,我們也不枉此行。

然而不管我們怎樣祈求,神山上的雲層仍巋然不動,像一朵棉花一樣,把神山包裹得嚴嚴實實。

太陽就要下山了,我們還能看到岡仁波欽嗎?

我們把汽車開到離神山稍遠的一片廣闊的草地上,打開音響,跳起舞蹈,希望能用這種方式打動神山,然而神山還是對我們的真誠不理不睬,在雲霧中高傲地窺視著對面喜馬拉雅山脈拉木娜尼峰——那是岡仁波欽的妻子。 我深深地呼吸了幾口氣,將自己安靜下來,對著不語的自然和神山,發出了真誠的呼喚。

眾神默默,群山不語,輕如歎息的微波卻不肯給我。

我俯下身,直直地跪在神山腳下,把哈達舉在頭頂,用最虔誠的方式叩拜自然之精靈。

蒼天在上,我曾發過誓,這一生中只能給父母下跪,然而在這壯美的自然面前,在神山威嚴的腳下,我跪了下來。

我跪得坦然,跪得踏實。

奇怪的是就在這時,岡仁波欽頭上的雲彩慢慢地變薄,就像海上的波濤,一浪一浪湧過來湧過去,最後,它在傍晚7點50分終於真真實實地呈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屏住呼吸,驚異於神山的雄大,更驚異於它居然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容顏。

1分鐘後,雲霧再次襲來,神山再一次躲進雲層。

我們沒有歡呼,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們定在了草原上,神山留給我們驚鴻一瞥已使我們終身難忘,我們不敢奢望太多。

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麼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

03

影片《岡仁波齊》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

虔誠而淳樸的藏民,為朝聖而生,亦為朝聖而死,是一種對自然及信仰的絕對尊重與膜拜。

電影裡的朝聖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雜念的旅途,以行走的方式去一次岡仁波齊。

一部震撼心靈的電影,信仰的力量,讓每一個相信它的人活著更佳有意義。

它告訴人們不要迷茫、盲目的追尋所謂的幸福,其實幸福就在身邊、在每一天的生活裡,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新的延續……

前方沒有終點,我們都在朝聖的路上。

04

最日常的,反而最有力量

我們總易忽略日常瑣碎,一切的努力也是希望去超越庸常,而在電影《岡仁波齊》當中,最日常的,反而最有力量。

“磕長頭走一天,走到一個地方就紮起帳篷、做飯、吃飯、念經、睡覺,然後又開始新的一天……真實的朝聖沒有那麼多起承轉合,就是重複重複重複,力量本身就來自於這種重複。”

這條路是無比純粹的,無數次五體投地、無數次祈禱,一步又一步緩慢接近心中的聖地。因此,導演張揚也回歸到純粹的狀態,選擇用最平實的方式、最克制的表達、接近紀錄片一樣的手法去拍攝這個故事。

“上一次高原拍電影是非常難的,海拔每上升500米都要重新適應環境,但我們願意花一年的時間,慢下來,更好地去體驗他們的生活。”

沒有規定好的劇本,整個劇組就像一個車隊在旅行的狀態,“一邊旅行一邊拍電影,一邊生活一邊拍電影,自己紮帳篷,自己做飯,整個創作過程非常幸福,非常即興、甚至任性,它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在張揚心中醞釀了十多年的故事,歷經時間的沉澱,拍攝時完全回歸到生活本身的節奏。導演需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放手。

05

朝聖,是種讓你變的安靜的修行

有人說,朝聖是為了讓人看見自己的渺小。朝聖是一種修行,用身體具體地去修行。很多時候,人們很難完全進入安靜的狀態,而磕長頭是用外在的行為,讓你進入一個自我平靜的狀態。

“你真的在磕頭的時候,可能就是在數是三步一叩,還是六步一叩,在誦經中一個長頭又一個長頭,機械般地重複重複重複,而在這個重複當中就把人定下來了,所有的雜念、思想都平靜下來。

我們就希望把這種常態拍攝出來,讓觀眾能夠感受到這種重複,甚至讓你感到有一點乏味。如果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沒見過朝聖,你會對這個過程有一個瞭解。對於更多的人,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相信他會去思考自己的東西,跟內心的自己有一個對話,這是我希望電影能夠跟觀眾產生的共鳴。”

06

如果你許了個願,請按照你許願的步伐走

在朝聖路上,也許你走一天,什麼也不會發生,如果你一路走到底,卻又像過了一生。

路上出生了一個嬰兒,路上送別了一位老人,在生與死之間,就是每個人需要走過的路。

“藏族人對生死的態度,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你死了就還回自然。”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這些朝聖者如實地接納一切發生,車壞了就拉著它走,沒錢了就打打零工,迎接新生命有喜悅,送別至親時有肅穆,他們跟隨著生命在流動,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其實,我們也一樣。每個人都在追尋,每個人都在路上。

朝聖路上出生的孩子

07

在你找到自己之前,究竟要走多遠的路

“人在年輕的時候,很難一下子把人生的困惑都想明白,到我現在這個階段,都仍然在尋找,不只是電影,更多是對生活的認識。”

為了更容易接近自己,張揚導演把家搬到了大理,主動遠離北京這個中心,到大理過一種“沒事兒幹”的生活,寫寫劇本,認識新朋友,有一年乾脆就當起了客棧老闆。

“那兒的生活節奏非常慢,大家也沒有具體的目標,非要掙多少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工作,可能他在城市裡是一個了不得的高管,但是在這兒就做一個手工業者,也許做麵包,或者做別的東西,回到了一種很接地氣的生活狀態。”

真實地去生活、去關注吃喝拉撒睡所有的生活細節。慢慢地,這部分生活就生出很多新的創作靈感,變成新的電影。

在找到自己之前,我們究竟要走多遠的路?

一個人的生命中,如果有一樣東西能讓你嚮往,讓你滿懷熱忱、讓你像“朝聖”一般不惜一切去追尋,我想拿你是幸運的。

我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聽過的音樂,見過的人,不一定直接發生什麼作用,但是他們會融在你的生命裡,影響你看世界的角度。最後的最後,他會引領你以最真實的方式,看見自己。

能夠找到自己的人,就是幸福的。

“幸福這件事兒太難說了,太大了,如果你一直在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覺得這就是幸福。”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神山聖湖並不是重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在路上,朝著你我心中的“岡仁波齊”,心懷熱愛和信仰,經歷著一切經歷,或許這就是此生最大意義。

最後借用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話,結束本文,願你在前面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到前面買點藥就好,女兒要磕頭,磕頭長見識。

殺生無數的屠夫,在一隻螞蟻面前長跪不起,只為了等它慢慢地爬遠,以免誤傷。

那個剛遭遇蓋房子家人死傷的中年男子,則在朝聖路上的泥石流裡被砸傷了腿,他質疑為什麼爺爺和爸爸都沒有做壞事,他卻要遭遇如此。最終在眾人的經文聲裡平靜。

02

沒有規定好的劇本,整個劇組就像一個車隊在旅行的狀態,“一邊旅行一邊拍電影,一邊生活一邊拍電影,自己紮帳篷,自己做飯,整個創作過程非常幸福,非常即興、甚至任性,它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在導演張揚心中醞釀了十多年的故事,歷經時間的沉澱,拍攝時完全回歸到生活本身的節奏。

導演張揚

導演張揚10多年前去岡仁波齊轉山時候寫下的文字:

《岡仁波欽 永遠賓士在輪回的路上》

從劄達縣城到神山岡仁波欽有近300多公里的路程,為了在黃昏時看到岡仁波欽的雄姿,我們一早便從劄達啟程,沿途翻越了幾座高山,在巴爾兵站補給過後,我們駛入了219國道。聽說,往南不到100公里就是神山了。

汽車在219國道上飛奔,南面是綿綿不絕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岡底斯山脈,兩大山脈相距不到30公里,這種奇妙的自然景觀令人稱奇。

下午7點,夕陽的餘輝照在岡底斯山眾多山峰的頂上,發出一種金山的光芒。在阿裡,這種顏色代表著一種民族的榮譽、苦難和信仰,我們在經歷了磨練後,我們對“愛”的信仰已變得堅定,阿裡給了我們榮譽,這榮譽將激勵我們走過以後所有征程。哪怕前路漫漫,苦難重重,我們仍會風雨兼程,追求不止。

群峰之中,有一處山峰一直隱藏在雲霧裡不肯露出它的尊容。想必它就是神山岡仁波欽,一年四季只有它才會這般神秘和不肯示眾,我們用衛星定位儀測量後,發現它果然就是岡仁波欽了。

書本中、畫片上看過幾百回的神山,一旦親自面對它時,還是有說不出的激動,曾經是我心中夢想過千萬遍的神聖高山,真的在夕陽中進入它時,一份久違的感動卻上心頭,拂也拂不去——雖然它一直躲在雲霧中,但我的眼睛似乎已穿過雲層,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它。

岡仁波欽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撥6650米,藏語意為“眾山之根,萬水之源”,號稱“雪山之王”。古印度人認為岡仁波欽為世界中心,日月星辰以此為軸心往復環繞,各行其道。

由於岡仁波欽在宗教裡擁有至高無上的神力,來這裡朝拜的信徒不計其數,尤其是逢藏曆馬年更是人山人海、信徒們認為如果轉10圈,可在500年輪回中避免下地獄之苦,轉100圈便可成佛升天。

“你永遠賓士在輪回的路上,一路揚著朝聖的長旗”。

我們到達神山的時候,雖然不是轉山的高峰期,但仍有很多人在此朝拜,一些老外背著重重的行裝,手拿拐杖,樂此不疲地圍著神山轉了一圈又一圈。轉一圈神山50多公里,我們時間不允許,不能走上轉山之路。為了了卻心願,車友們甚至把車開到山上,希望能用汽車輪胎丈量一下路程,他們的這一做法最終被陡峭的山路阻斷了。

朝拜的人多,神山腳下已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鎮,這裡不僅能住到太陽能暖房,還能買到一些從拉薩運來的藏飾品,雖然式樣不怎麼好,但價錢卻貴得驚人。

下午7點30分,岡仁波欽仍然躲在雲霧中,沒有一點要露出尊容的意思,我們開始焦急,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神山能露出臉來,哪怕是一角,我們也不枉此行。

然而不管我們怎樣祈求,神山上的雲層仍巋然不動,像一朵棉花一樣,把神山包裹得嚴嚴實實。

太陽就要下山了,我們還能看到岡仁波欽嗎?

我們把汽車開到離神山稍遠的一片廣闊的草地上,打開音響,跳起舞蹈,希望能用這種方式打動神山,然而神山還是對我們的真誠不理不睬,在雲霧中高傲地窺視著對面喜馬拉雅山脈拉木娜尼峰——那是岡仁波欽的妻子。 我深深地呼吸了幾口氣,將自己安靜下來,對著不語的自然和神山,發出了真誠的呼喚。

眾神默默,群山不語,輕如歎息的微波卻不肯給我。

我俯下身,直直地跪在神山腳下,把哈達舉在頭頂,用最虔誠的方式叩拜自然之精靈。

蒼天在上,我曾發過誓,這一生中只能給父母下跪,然而在這壯美的自然面前,在神山威嚴的腳下,我跪了下來。

我跪得坦然,跪得踏實。

奇怪的是就在這時,岡仁波欽頭上的雲彩慢慢地變薄,就像海上的波濤,一浪一浪湧過來湧過去,最後,它在傍晚7點50分終於真真實實地呈在我們的眼前。

我們屏住呼吸,驚異於神山的雄大,更驚異於它居然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容顏。

1分鐘後,雲霧再次襲來,神山再一次躲進雲層。

我們沒有歡呼,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們定在了草原上,神山留給我們驚鴻一瞥已使我們終身難忘,我們不敢奢望太多。

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麼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

03

影片《岡仁波齊》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

虔誠而淳樸的藏民,為朝聖而生,亦為朝聖而死,是一種對自然及信仰的絕對尊重與膜拜。

電影裡的朝聖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雜念的旅途,以行走的方式去一次岡仁波齊。

一部震撼心靈的電影,信仰的力量,讓每一個相信它的人活著更佳有意義。

它告訴人們不要迷茫、盲目的追尋所謂的幸福,其實幸福就在身邊、在每一天的生活裡,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新的延續……

前方沒有終點,我們都在朝聖的路上。

04

最日常的,反而最有力量

我們總易忽略日常瑣碎,一切的努力也是希望去超越庸常,而在電影《岡仁波齊》當中,最日常的,反而最有力量。

“磕長頭走一天,走到一個地方就紮起帳篷、做飯、吃飯、念經、睡覺,然後又開始新的一天……真實的朝聖沒有那麼多起承轉合,就是重複重複重複,力量本身就來自於這種重複。”

這條路是無比純粹的,無數次五體投地、無數次祈禱,一步又一步緩慢接近心中的聖地。因此,導演張揚也回歸到純粹的狀態,選擇用最平實的方式、最克制的表達、接近紀錄片一樣的手法去拍攝這個故事。

“上一次高原拍電影是非常難的,海拔每上升500米都要重新適應環境,但我們願意花一年的時間,慢下來,更好地去體驗他們的生活。”

沒有規定好的劇本,整個劇組就像一個車隊在旅行的狀態,“一邊旅行一邊拍電影,一邊生活一邊拍電影,自己紮帳篷,自己做飯,整個創作過程非常幸福,非常即興、甚至任性,它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在張揚心中醞釀了十多年的故事,歷經時間的沉澱,拍攝時完全回歸到生活本身的節奏。導演需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放手。

05

朝聖,是種讓你變的安靜的修行

有人說,朝聖是為了讓人看見自己的渺小。朝聖是一種修行,用身體具體地去修行。很多時候,人們很難完全進入安靜的狀態,而磕長頭是用外在的行為,讓你進入一個自我平靜的狀態。

“你真的在磕頭的時候,可能就是在數是三步一叩,還是六步一叩,在誦經中一個長頭又一個長頭,機械般地重複重複重複,而在這個重複當中就把人定下來了,所有的雜念、思想都平靜下來。

我們就希望把這種常態拍攝出來,讓觀眾能夠感受到這種重複,甚至讓你感到有一點乏味。如果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沒見過朝聖,你會對這個過程有一個瞭解。對於更多的人,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相信他會去思考自己的東西,跟內心的自己有一個對話,這是我希望電影能夠跟觀眾產生的共鳴。”

06

如果你許了個願,請按照你許願的步伐走

在朝聖路上,也許你走一天,什麼也不會發生,如果你一路走到底,卻又像過了一生。

路上出生了一個嬰兒,路上送別了一位老人,在生與死之間,就是每個人需要走過的路。

“藏族人對生死的態度,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你死了就還回自然。”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這些朝聖者如實地接納一切發生,車壞了就拉著它走,沒錢了就打打零工,迎接新生命有喜悅,送別至親時有肅穆,他們跟隨著生命在流動,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其實,我們也一樣。每個人都在追尋,每個人都在路上。

朝聖路上出生的孩子

07

在你找到自己之前,究竟要走多遠的路

“人在年輕的時候,很難一下子把人生的困惑都想明白,到我現在這個階段,都仍然在尋找,不只是電影,更多是對生活的認識。”

為了更容易接近自己,張揚導演把家搬到了大理,主動遠離北京這個中心,到大理過一種“沒事兒幹”的生活,寫寫劇本,認識新朋友,有一年乾脆就當起了客棧老闆。

“那兒的生活節奏非常慢,大家也沒有具體的目標,非要掙多少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工作,可能他在城市裡是一個了不得的高管,但是在這兒就做一個手工業者,也許做麵包,或者做別的東西,回到了一種很接地氣的生活狀態。”

真實地去生活、去關注吃喝拉撒睡所有的生活細節。慢慢地,這部分生活就生出很多新的創作靈感,變成新的電影。

在找到自己之前,我們究竟要走多遠的路?

一個人的生命中,如果有一樣東西能讓你嚮往,讓你滿懷熱忱、讓你像“朝聖”一般不惜一切去追尋,我想拿你是幸運的。

我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聽過的音樂,見過的人,不一定直接發生什麼作用,但是他們會融在你的生命裡,影響你看世界的角度。最後的最後,他會引領你以最真實的方式,看見自己。

能夠找到自己的人,就是幸福的。

“幸福這件事兒太難說了,太大了,如果你一直在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覺得這就是幸福。”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神山聖湖並不是重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在路上,朝著你我心中的“岡仁波齊”,心懷熱愛和信仰,經歷著一切經歷,或許這就是此生最大意義。

最後借用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話,結束本文,願你在前面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