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中國大宗商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張家港隆重召開

簽到

有禮

2017年6月23日至24日,2017中國大宗商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批發市場總裁聯席會在江蘇省張家港市隆重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承辦,中國物流資訊中心、中物聯採購與供應鏈專委會、中物聯危化品物流分會、《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社、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上海通衍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物潤船連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等單位協辦。

本屆論壇以“供應鏈創新、產業鏈融合、價值鏈提升、新經濟發展”為主題,旨在探討新形勢下我國大宗商品的轉型升級與改革發展之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副會長蔡進,商務部市場建設司、交通運輸部水科院、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商業聯合會相關領導,張家港市政府市長、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黃戟、市委常委石錫賢、副市長陸崇瑉,

以及來自國內外的各界同仁與行業精英近700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未來五到十年,我國大宗商品發展的基本格局是:需求進入平穩期,

產業進入調整期,企業進入轉型期。在新形勢下,市場的發展不能再依靠過去的規模擴張模式,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率效益”,要以平臺經濟重塑提升大宗商品流通產業核心競爭力,中國大宗商品流通產業需要湧現出一批富有創新精神的傑出企業家。

張家港市政府市長、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黃戟在致辭中指出,張家港保稅區是中國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示範區和我省沿江開發開放的重要板塊,依託港口優勢和保稅功能,致力發展以大宗商品為特色的臨港物流產業,形成了化工、紡織、糧油、木材四大專業市場,集聚貿易客戶6000多家,年交易額2000億元,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國際資本承載區和物流集散地。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安寶軍處長在發言中指出,要以“資訊化、標準化、集約化”推進平臺經濟發展,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和成果形成平臺智慧化優勢,推動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標準化應用,提升資源配置、服務集成和價格引導功能,促進流通向上下游延伸,加快與生產和消費融合,形成各類要素的資源集聚、優化配置和協同分工,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和內外貿融合發展。

為共同推動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事業與張家港市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張家港保稅區大宗商品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與中共張家港市委常委保稅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錫賢分別代表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在論壇中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在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發佈儀式暨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合同簽約存證平臺、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倉單登記公示平臺上線儀式中,中物聯大宗商品流通市場分會常務副會長何輝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以及分會行業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建設的相關情況。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主要由大宗商品供應指數、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大宗商品庫存指數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構成,是一套立足于大宗商品生產、流通企業,通過快捷的調查方式,以抽樣調查的方式,採集詳實、動態的資料資訊,反映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運行狀況和發展變化趨勢的指標體系。“中物簽約”、“中物倉單”是繼“中物大宗”、“中物資料”、“中物財經”之後,分會攜手清華電子交易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通衍、中物動產等二十餘家行業企業,傾力打造、連袂推出的行業公共資訊服務平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清華大學電子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江蘇物潤船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輝分別就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宗商品流通業發展的新機遇、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趨勢與對策、互聯網背景下的供應鏈與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公鐵水多式聯運智慧物流生態圈的構建等,發表了精彩主題演講。圍繞中國大宗商品大平臺、大物流、大資料、大農業、大市場、大融合與大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廖英敏、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馮耕中、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何明珂、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北京工商大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與大連工業大學集成測控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智森,與代表們共同分享了他們的智慧、遠見與卓識。

在同期舉行的中國大宗商品供應鏈強國論壇、中國大宗商品平臺經濟發展論壇、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中國化工品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全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重點批發市場總裁聯席會、中國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中國國際大宗商品高峰論壇、中國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論壇、中國大宗商品區塊鏈與大資料發展論壇,九場平行論壇與會議中。交通運輸部水科院謝夔、韓京偉、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鄧立、中國農業大學博導常清、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姜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楊晴虹、寧波大紅鷹學院大宗商品商學院副院長王永龍,以及廣西糖網、余姚塑膠城、上海通衍、物潤船聯、中物動產、山東壽光、長沙沁坤、江海通供應鏈、金網安泰、威海國際、長江國際、鄭州鄭大、大商所期貨與期權研究中心、永安期貨、南華期貨、中期期貨、中信證券、熱聯中邦、上海清算所、一畝田、糧多多、上海歐冶、上海彭博、瑞卓喜投、IBM、CFCA、G7、甘肅陸港、快而捷、眾簽科技、上海有孚、阿裡巴巴、蘇甯雲商、京東集團、阿裡巴巴、中國重汽、中國供銷社、天津嘉悅、東北亞煤炭、廣州先貿等八十余位元代表的主題演講、互動討論與成功經驗分享,可謂精彩紛呈、獲益匪淺。

在本屆論壇中,還對2016-2017年度中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行業誠信市場、服務創新企業、示範企業和優秀論文獲獎單位與作者進行了表彰。在22日晚召開的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第五屆理事會議中,會議聽取並審議通過了周旭秘書長所做的工作報告,就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從業人員培訓、輿情監測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選舉增補了新的理事、常務理事和副會長單位。

促進流通向上下游延伸,加快與生產和消費融合,形成各類要素的資源集聚、優化配置和協同分工,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和內外貿融合發展。

為共同推動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事業與張家港市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張家港保稅區大宗商品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與中共張家港市委常委保稅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錫賢分別代表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在論壇中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在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發佈儀式暨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合同簽約存證平臺、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倉單登記公示平臺上線儀式中,中物聯大宗商品流通市場分會常務副會長何輝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以及分會行業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建設的相關情況。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主要由大宗商品供應指數、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大宗商品庫存指數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構成,是一套立足于大宗商品生產、流通企業,通過快捷的調查方式,以抽樣調查的方式,採集詳實、動態的資料資訊,反映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運行狀況和發展變化趨勢的指標體系。“中物簽約”、“中物倉單”是繼“中物大宗”、“中物資料”、“中物財經”之後,分會攜手清華電子交易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通衍、中物動產等二十餘家行業企業,傾力打造、連袂推出的行業公共資訊服務平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清華大學電子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江蘇物潤船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輝分別就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宗商品流通業發展的新機遇、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的現狀與未來、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趨勢與對策、互聯網背景下的供應鏈與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公鐵水多式聯運智慧物流生態圈的構建等,發表了精彩主題演講。圍繞中國大宗商品大平臺、大物流、大資料、大農業、大市場、大融合與大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廖英敏、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馮耕中、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何明珂、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北京工商大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與大連工業大學集成測控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智森,與代表們共同分享了他們的智慧、遠見與卓識。

在同期舉行的中國大宗商品供應鏈強國論壇、中國大宗商品平臺經濟發展論壇、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中國化工品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全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重點批發市場總裁聯席會、中國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中國國際大宗商品高峰論壇、中國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論壇、中國大宗商品區塊鏈與大資料發展論壇,九場平行論壇與會議中。交通運輸部水科院謝夔、韓京偉、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鄧立、中國農業大學博導常清、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姜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楊晴虹、寧波大紅鷹學院大宗商品商學院副院長王永龍,以及廣西糖網、余姚塑膠城、上海通衍、物潤船聯、中物動產、山東壽光、長沙沁坤、江海通供應鏈、金網安泰、威海國際、長江國際、鄭州鄭大、大商所期貨與期權研究中心、永安期貨、南華期貨、中期期貨、中信證券、熱聯中邦、上海清算所、一畝田、糧多多、上海歐冶、上海彭博、瑞卓喜投、IBM、CFCA、G7、甘肅陸港、快而捷、眾簽科技、上海有孚、阿裡巴巴、蘇甯雲商、京東集團、阿裡巴巴、中國重汽、中國供銷社、天津嘉悅、東北亞煤炭、廣州先貿等八十余位元代表的主題演講、互動討論與成功經驗分享,可謂精彩紛呈、獲益匪淺。

在本屆論壇中,還對2016-2017年度中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行業誠信市場、服務創新企業、示範企業和優秀論文獲獎單位與作者進行了表彰。在22日晚召開的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第五屆理事會議中,會議聽取並審議通過了周旭秘書長所做的工作報告,就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從業人員培訓、輿情監測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選舉增補了新的理事、常務理事和副會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