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赤壁之戰能取勝誰的功勞最大?即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周瑜,而是他

說到赤壁之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場戰役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為後來三國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礎。在這場戰役中,曹操及孫劉盟軍都把全部兵力投入戰鬥,

可以說也是三國時期規模最龐大的戰役之一。縱觀赤壁之戰整個戰場,幾乎聚集了三國時期的所有關鍵人物,這場戰役從開始到結束,無不充滿著鬥勇鬥志的的局勢,最後孫劉盟軍借助火攻的優勢,大敗曹軍,然而在這場戰役中,孫劉一方能夠取得勝利,誰才是關鍵人物,誰的功勞才是最大的呢?

當然,不得不說明,因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這場戰役能取得勝利,最大功勞自然是諸葛亮,為什麼呢?因為是諸葛亮看破先機,利用了天時地利之勢,從而借來了東風,不然周瑜的火攻計策就不能夠派上用場。當然,也有人說是黃蓋的功勞最大,因為是他借假意投降來騙得曹操的信任,

並且率領先鋒隊火燒曹操的戰船。也有說人全盤計畫是周瑜指揮有方,才得以擊敗曹操。然而當我們翻開《三國志》,從正史看的時候,其中就有一個非常重要人物,若不是他,就不會發生赤壁之戰,三國歷史也會改寫,那麼他是誰呢?他就是東吳某士魯肅魯子敬。

在正史《三國志.武帝紀》中,關於赤壁之戰是這樣寫的:“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就是說曹操有數倍于孫劉聯軍的兵力,也就是平時我們聽到的80萬大軍,然而令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剛剛到赤壁的時候,與孫劉作戰就處於不利的局面,導致這種原因的就是因為曹軍中的將士感染了瘟疫,加上水土不服等原因,曹操只能燒船退兵。而曹操在這場戰役中,在人數上是相當有優勢的,

但是弱點存在了很多。周瑜和諸葛亮就看准了曹操的致命弱點,因此擊敗了曹操,在功勞上自然也是有的。

但是,我們不妨從當時的情況來分析:曹操帶兵南下的時候,劉表就已經病死,他的兒子膽小怕事,於是投降了曹操,劉備一見不妙,帶著殘兵殘將拔腿就跑。在逃跑過程中,劉備的軍隊完全不能和曹操抗衡,看到這種情況,諸葛亮“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在極其關鍵的時候,

諸葛亮和魯肅會了面,最終見得孫權。曹操的五千鐵騎把劉備打得頭昏腦脹,眼看著江南就要被曹操所佔領。而東吳孫權這邊,一些大臣也是勸孫權投降。因為那個時的孫權,在年齡上還很小,當時他要是聽信那麼大臣的意見的話,那麼曹操必定一統天下,就絕不會有後來的歷史發生,而就在孫權左右主意不定的時候,魯肅站了出來,奉勸孫權和曹操決一死戰,並且和諸葛亮分析了戰與不戰的利與弊。

魯肅一針見血的對孫權說:“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如果歸降了曹操,相信一官半職還是有的,但是主公您呢?如果你投降了,以曹操生性多疑的為人,你想下他會怎樣對待您?會給你一官半職嗎?孫權聽了魯肅的話後,頓時明悟,指著那些說投降的大臣說道:你們太讓我失望了。”於是拔出隨身寶劍,劍指天地,說道:“我已決定,與曹賊決一死戰,如果有哪個再說投降的話,絕不輕饒!”最終,由於魯肅的進諫,使得孫劉兩家得以同盟,共商大計,大敗曹操。

赤壁之戰的結果以孫劉兩軍的勝利而告終,相反赤壁一戰後,曹操元氣大傷,自此以後再也難擊敗孫劉任何一方,三國鼎立局面因此形成,而魯肅在孫劉聯盟的局面上飾演了重要的角色,若沒有他,孫劉兩軍就達不成聯盟,也就不會有赤壁之戰的發生,最終的結果就是曹操一統天下,歷史必將改寫。

所以說魯肅才是赤壁之戰的功勞最大者,只是當時諸葛亮以及周瑜的光彩太過閃亮,而外表忠厚老實的魯肅卻被歷史埋沒了,大家認為呢?並且和諸葛亮分析了戰與不戰的利與弊。

魯肅一針見血的對孫權說:“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如果歸降了曹操,相信一官半職還是有的,但是主公您呢?如果你投降了,以曹操生性多疑的為人,你想下他會怎樣對待您?會給你一官半職嗎?孫權聽了魯肅的話後,頓時明悟,指著那些說投降的大臣說道:你們太讓我失望了。”於是拔出隨身寶劍,劍指天地,說道:“我已決定,與曹賊決一死戰,如果有哪個再說投降的話,絕不輕饒!”最終,由於魯肅的進諫,使得孫劉兩家得以同盟,共商大計,大敗曹操。

赤壁之戰的結果以孫劉兩軍的勝利而告終,相反赤壁一戰後,曹操元氣大傷,自此以後再也難擊敗孫劉任何一方,三國鼎立局面因此形成,而魯肅在孫劉聯盟的局面上飾演了重要的角色,若沒有他,孫劉兩軍就達不成聯盟,也就不會有赤壁之戰的發生,最終的結果就是曹操一統天下,歷史必將改寫。

所以說魯肅才是赤壁之戰的功勞最大者,只是當時諸葛亮以及周瑜的光彩太過閃亮,而外表忠厚老實的魯肅卻被歷史埋沒了,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