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普通的日子裡,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李淑華(左三)和姐妹們在一起。

河北新聞網駐滄州記者 李家偉 通訊員劉超

燒個柴火棍兒偷偷描眉,用寫對聯剩下的紅紙抿個紅嘴唇……小時候,雖然長得不漂亮,可李淑華對美天生敏感;打草攢錢買書,從飯費裡省錢買書……少年時,雖然家裡窮,但迷上書的她總能想方設法滿足自己對書的渴望;攢稿費買電腦搞創作,讀書寫作研究茶道,組織旗袍俱樂部……八小時之外,李淑華努力尋找著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如果說快樂是種能力,

李淑華絕對是個強者。有了這種能力,生活怎會缺少色彩。

1 坐著馬車去中考

1965年,李淑華出生在中捷農場農村。那時,農家女孩子讀書的少,更多的是看孩子做飯幹零活兒。李淑華上學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看護她的弟弟,為此她等了兩年和弟弟同班入學。上學時,媽媽一直囑咐她:“你字兒認多認少不要緊,看好弟弟才是正事。”

李淑華說小時候的自己不是特招人喜歡的那種女孩兒。

首先是長相,“向日葵似的圓臉上鑲嵌著一對兒眯眯眼,長著稀疏的黃頭髮,與鄉村極不協調的白皮膚”。其次,作為一個農村娃,她最要命的是幹農活兒不中用,身子弱,膽子小,怕蟲子,還暈高。偶爾跟著爸媽下地幹活兒,竟然不止一次地暈倒,“後來才知道那是血糖低的原因。”

幹活兒不行,可她讀書行。上學後,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李淑華說,小時候得來的獎狀和喜報貼滿了老房子的牆皮,

她最開心的事就是逢年過節,親戚鄰居誇讚母親養了一個爭氣的好閨女。

李淑華說,她早已理解了母親,在那個年代,母親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是看不到讀書有什麼出路的。“如果母親真的下狠心不讓我上學,我肯定也和同村的其他女孩子一樣早輟學了。”

母親的默許加上自己的努力,李淑華順利讀完初中。當年,坐著馬車去中考,命運從此改變。

李淑華考上了當時的滄州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後教過小學也教過中學,後來因故離開了心愛的講臺,做了一名金融工作者。

2 沉浸“文學夢”出版散文集

李淑華從小愛看書,凡是能搜羅到的書,從頭到尾都認真地看。初中語文老師的一堂課,更是在癡迷讀書的李淑華心中種下了一顆“文學夢”的種子。“我記得老師講的是課文中的宋詞,聽著老師神采飛揚地吟誦著一首首名篇佳作,

我一下就愛上了語境俱美的長短句。”

李淑華還記得,初中時聽說有一套書很好,她就非常想要,手裡沒錢,只能自己想辦法。“我就去打草,每天起早從4點到6點,能打10來斤,一斤一分錢。”從春天攢到秋天,這套書才買上。

讀師範學校的三年,她更是一頭紮進了書中。那時,李淑華尤愛現代詩歌,為了買詩集訂詩刊,李淑華就從伙食費裡省。強烈的熱愛催生了她創作的想法,她的一首首小詩陸續在《詩刊》《詩神》《星星》等雜誌發表。

畢業後,李淑華的生活切換到另一種境況。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她與書隔絕,曾經的文學夢湮沒在了生活的瑣碎中。

2003年非典時期,由於業務量減少,李淑華得以有時間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學夢。那時,她很想買台電腦,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李淑華再次發揮自己的能力——攢稿費買電腦。散文、詩歌、故事、隨筆……李淑華的作品越來越多,也頻頻見諸全國各地的報紙雜誌。

去年,李淑華的文學夢有了結晶——她的散文集《藍夢的暖日子》一書面世了,書中寫滿生命的安然與溫暖。

3 旗袍姿態萬千扮美生活

去年,李淑華又愛上了旗袍秀。

說起成立旗袍俱樂部的初衷,李淑華說很簡單,就是想將困在繁雜瑣碎中的姐妹拉出來。“我不能光風花雪月地看書、喝茶、寫作,還得做點有利於社會的事。”

尋找場地,招募會員,一切出乎意料地順利。2016年7月份,黃驊市“魅力女人旗袍俱樂部”成立了。

李淑華請來專業的模特老師教大家;動員愛人扛起相機做了攝影師;她一手抱著孫女,一手打電話為俱樂部聯繫活動;更是把朋友資助出書的錢拿來買了活動道具……李淑華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進去。

越努力,越幸福。正如一位好友為李淑華《藍夢的暖日子》作的“序”中寫的那樣:她把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過得有味道,有色彩,有哲思,有擔當,這就不普通了。

畢業後,李淑華的生活切換到另一種境況。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她與書隔絕,曾經的文學夢湮沒在了生活的瑣碎中。

2003年非典時期,由於業務量減少,李淑華得以有時間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學夢。那時,她很想買台電腦,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李淑華再次發揮自己的能力——攢稿費買電腦。散文、詩歌、故事、隨筆……李淑華的作品越來越多,也頻頻見諸全國各地的報紙雜誌。

去年,李淑華的文學夢有了結晶——她的散文集《藍夢的暖日子》一書面世了,書中寫滿生命的安然與溫暖。

3 旗袍姿態萬千扮美生活

去年,李淑華又愛上了旗袍秀。

說起成立旗袍俱樂部的初衷,李淑華說很簡單,就是想將困在繁雜瑣碎中的姐妹拉出來。“我不能光風花雪月地看書、喝茶、寫作,還得做點有利於社會的事。”

尋找場地,招募會員,一切出乎意料地順利。2016年7月份,黃驊市“魅力女人旗袍俱樂部”成立了。

李淑華請來專業的模特老師教大家;動員愛人扛起相機做了攝影師;她一手抱著孫女,一手打電話為俱樂部聯繫活動;更是把朋友資助出書的錢拿來買了活動道具……李淑華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進去。

越努力,越幸福。正如一位好友為李淑華《藍夢的暖日子》作的“序”中寫的那樣:她把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過得有味道,有色彩,有哲思,有擔當,這就不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