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生三世》《錦繡未央》《孤芳不自賞》的女主角原來都是她

隨著IP劇紮堆播出,以前在幕後默默為明星配音的他們,

慢慢被推向台前,學著接納新的時代。

配音演員喬詩語去橫店看過,同時四十幾個劇組開機,現場這邊放炮哭喪,那邊扭秧歌,旅遊團導遊對著小喇叭喊——這邊走,這邊走。「哇塞」,喬詩語感歎,根本沒法同期收音,以前只有古裝劇需要配音,現在現代劇也需要配。

文|李天波

編輯|王晶晶

被打破的平行世界

最近幾個月,季冠霖小姐的聲音幾乎壟斷了觀眾的耳朵。她參與配音的四部偶像劇在各大衛視輪番播出——《孤芳不自賞》裡的Angelababy、《放棄你抓緊我》裡的陳喬恩、《錦繡未央》裡的唐嫣、《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楊冪。

隨便換個台就能聽到她的聲音,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在「三生」這樣的仙俠劇裡聽出了宮鬥戲的味兒。

季冠霖到現在還沒顧上看一集,她很少追劇,也沒那個時間。37歲的她聲音清脆、明亮,說話字正腔圓,節奏就像小夜曲,音節之間錯落有致,聽起來溫柔大氣,

很像電視劇裡那些閱歷豐富、獨立堅韌的女主角。5年前,憑藉給《甄嬛傳》裡的孫儷配音,她的聲音紅遍全國。

《人物》記者第一次見到季冠霖是在北京朝陽區一間錄音棚裡。這是一個只有10平方米大小的房間,四周被隔音板包得嚴嚴實實,右上方有一個21英寸大小的電視螢幕。她一鑽進屋來,就脫掉羽絨服,並提醒記者,錄音時絕不能穿可能摩擦出聲音的衣服,也不能開空調,

必須保證絕對安靜,不能有任何雜音。

房子中間擺著一張桌子,她坐在那兒,扯開嗓子喊:「暴風雨來襲!暴風雨來襲!海盜們,我們走!」那是一款遊戲裡面的幾句臺詞,她不知道遊戲名字,也沒過問。她很清楚,從放下話筒那一刻,自己和作品的關係就結束了,播不播、用不用,都不關自己的事。錄音棚與名利場是兩個平行的世界,相安無事,一向如此。

這部戲之後,她的戲約一個接一個,

都是女主角。隨著偶像劇數量的上升,影視行業對配音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年輕演員臺詞功底不過關,或者因為檔期原因,沒辦法參與後期配音,這讓一批優秀的配音演員獲得了大量機會,並且慢慢被推向前臺。這邊網友有意見了——一年四季只聽到一個聲音,真的好煩。

喬詩語跟季冠霖是多年的搭檔,《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她配的是女二鳳九。喬詩語快言快語,聲音輕細靈動,

很適合小女生一點的角色,前後為《一起來看流星雨》裡的鄭爽、《宮鎖心玉》裡的楊冪配過音。最近,她參與配音的兩部戲同時上演,對於觀眾的吐槽,她挺無奈,「我們接戲的時候,不知道它們會紮堆演啊。」

「只有中國才有這麼奇葩的現象。」喬詩語笑著說。她去橫店看過,同時四十幾個劇組開機,現場這邊放炮哭喪,那邊扭秧歌,旅遊團導遊對著小喇叭喊——這邊走,這邊走。「哇塞」,喬詩語感歎,根本沒法同期收音,以前只有古裝劇需要配音,現在現代劇也需要配。

張珺涵是《美人心計》等熱門電視劇的製片人,跟季冠霖合作過多次,他完全理解這些無奈。「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他在電話裡跟《人物》記者抱怨,從業十年多,他覺得這個行業越來越奇怪,他也想找實力派的演員演戲,還省錢,「但是世俗不認、觀眾不認。」每次招募演員,對那些火的、大牌的年輕演員,「基本上也不會考慮到臺詞,人找來已經不錯了。」

季冠霖有時倒理解這些演員,她曾見過一個男演員,聲音不錯,後期配音時,在一個小房間裡,沒有燈光、沒有佈景、沒有對手,也沒有了攝影機,只沖著一個電視機,對著話筒,完全找不到演戲時的狀態,試了三天還是不行,他想再試試,但片方著急播,最後還是用了配音。現在在這個行業裡,大家都忙,演員戲多,後期流程快,「太困難了,真的都太快了。」季冠霖說。

剛學配音的時候,季冠霖不會笑,尤其那種「哈哈哈哈哈哈」英雄式的笑。於是每天早晨被子一掀開,她就開始「哈哈哈」,像個神經病一樣,一直笑,練了近一年才找到感覺|圖 受訪者提供

遇到不好的,大整;遇到不錯的,小整

「1234—5678—」,螢幕裡的年輕演員一遍又一遍喊著這兩組數,真正的臺詞是師傅給徒弟傳授的一套劍法,五十多個字。冬子試著配了十分鐘,導演還是不過,在棚外喊——要有氣勢一些。演員讀數字時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冬子光對嘴型就耗費了半小時,根本加不進什麼感情。他覺得有點滑稽,螢幕裡的師傅拿著一把近乎透明的塑膠片,對徒弟說,那是武林第一的寶劍。

冬子配的多半是群雜,賣花的、趕車的、司機……這類角色大多都依賴現場提詞或者數位,他對「數位演員」早就見怪不怪了。不過那部戲裡的師傅,是個還算有名氣的演員,戲裡是男三號,臺詞不少,三分之一靠讀數和提詞,冬子連著配了一周,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聽到人念數位就噁心」。休息的時候,他和同行多半在抽煙,吐槽臺詞傻逼的演員,「配音室才能看到誰是好演員。」他曾聽過最扯的段子,是一個演員,從1數到9還沒停,一直數到20多,以至於口型多出一半。

在《琅琊榜》、《偽裝者》的配音導演姜廣濤看來,配音演員就像是一群聲音整形師,遇到不好的,大整,遇到不錯的,小整。比如,演員的聲音太低沉,而這個角色又是一個爭強好勝、小白臉的人設,就得給他換一個「很漂亮、很華麗」的聲音;有的香港演員普通話不好,「法網恢恢」說成了「法、網恢恢」,節奏感完全不對,至少得給他改成「法網、恢恢」。

在錄音棚裡,配音演員們時不時還要擔當編劇的角色。邊江是霍建華、陳偉霆等多個熱門劇男主角的御用配音,也是螢幕上和季冠霖談戀愛最多的聲音,媒體稱他「一動嘴就能讓人酥哭」。他最怕給韓國人配音,很多韓語口型就兩個字,臺本上的詞說完了,演員還在說,他就得根據故事走向不停加詞,一場戲配兩個小時,「非常痛苦,非常之煎熬。」他時不時需要出去透個氣。

採訪的時候,「三生」正在熱播,邊江給裡面的男主角趙又廷配音。有網友跟他抱怨,趙又廷的配音有點氣弱。有場戲,趙又廷扮演的太子要挖掉女主的眼睛,太子默默流淚。配那場戲時,邊江在棚裡淚流不止,但又要貼著趙又廷的表演,將自己的聲音控制得低沉、柔和,他嘗試做了很多細微的語氣處理。播出後發現因為後期製作效果,自己那種細微的鼻息、語氣聲全沒了。他有些遺憾,如果當時自己聲音情緒更飽滿一點,可能就不會招致「氣弱」的回饋,但他強調配音的第一位還是要跟著角色走,「你得追著他的那個感覺,你不能超越。」

配這種感情戲非常消耗體力,他哭完,在棚外休息了10分鐘才算緩過神來。曾有一次,他正在配一場感情戲,需要不停哭喊,突然上不來氣,缺氧,手腳冰涼、麻木,感覺肚子開始往回抽。聊這些時已經是深夜11點,他剛忙完一天的錄音,時不時站起身甩甩胳膊,因為配音時長期舉著劇本不能亂動,他的左胳膊肩周處四五年前長了一個大筋包,到現在還疼得不能完全伸展開。

配音演員的表演空間比演員更受限制,用薑廣濤的話說,就像被封在一個框架裡,全身被綁著,聲音卻要表演出打打殺殺、驚天動地的感情來。早年,一些老配音演員不講究,穿著拖鞋在那搓腳,一邊「親愛的」,滿嘴的大蒜味,另一邊,搭戲的女孩還要深情滿滿地回應。有些公司為了省錢,在衛生間上面搭一個被子改成錄音棚,他就坐在馬桶上,聞著一股子怪味兒,說著生生死死我愛你的情話——能不能快速入戲、把控好感情的分寸是衡量一個配音演員的核心標準。

太入戲了也不行。配《甄嬛傳》的時候,有場戲,甄嬛失去孩子,哭得不能自已,季冠霖也跟著哭得一塌糊塗,結果眼淚糊了視線,錯過了口型。「你要哭出來,但是這個哭是被控制的,你必須有一根理性的弦兒始終在這兒繃著,這根弦兒就是她的口形在哪兒,她什麼時候說這句話了,這個時候我離話筒應該是近點還是遠一點。」季冠霖常說,沒有2000集戲的練習,就上不了道。

季冠霖有時也會向一些演員學習。「比如說白百何,有時候她的語言,我還是挺喜歡的,她演的戲,包括她的有些臺詞,我會特意地去學習一下。我覺得她很鬆弛,然後自然,這個我覺得是我們去做這種聲音表演的人要學習的。」

在錄音棚裡,聲音是公平的。「這行沒有捷徑,你乾爹是誰,你長得漂不漂亮,任何關係沒有。」薑廣濤說,一切標準就是你站在話筒前能出活。要在這行生存下去,就得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能夠賺到錢,就得變化自己的聲線,「無所不用其極地去給自己爭取活著的機會,進而爭取尊嚴的機會。」

邊江去年只休息了10天左右。他習慣了待在錄音棚裡工作,一旦放假,他不知道該幹嘛。「嗡」——腦子一空,他說自己就開始發慌。|攝影 李英武

不強大會抑鬱的

按照薑廣濤的估計,在北京,配音這行互相業務上都比較認可的不到100人,這個數字已經比另一位元老配音演員的估算樂觀了許多,那位老配音演員給出的數字是只有十幾個。

圈子小,大家也不常見面,通常都是一個人在錄音棚裡工作,時間長了特別悶。見面當天,在薑廣濤500平方米的工作室裡,他同時盯著兩部戲,一部古裝,一部動漫。一個剛入行的男生,給動畫片裡的皇帝配音,有一段話,是皇帝指責手下護衛不力,前後配了半小時,過不了的理由包括語調高了、口型沒對上、唱死了;韓童生,中央實驗話劇院;梁冠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張涵予,煤炭文工團;何冰……」

那時候,他們的偶像是上譯廠的喬榛、童自榮、畢克、邱岳峰、劉廣寧,大家爭先恐後去買錄音帶,拿回來學習。他把畢克的《尼羅河慘案》,翻來覆去地看、聽、模仿。張涵予、給唐老鴨配音的李揚喜歡邱嶽峰,就去專門錄一段他們的磁帶,每天放耳朵邊上。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他們這批人每天攢在一起,配譯製片、配動畫,各個提前把本子「吃透」,卯足勁,想超過對方。

「不可超越,時代過去了,你得接受啊。」齊克建坐在錄音棚控制室裡,笑眯眯地指著自己那把凳子說,「我就在這兒一坐,安安穩穩地,坐這兒把眼前這活幹好,就很好。」

喬詩語感歎,根本沒法同期收音,以前只有古裝劇需要配音,現在現代劇也需要配。

張珺涵是《美人心計》等熱門電視劇的製片人,跟季冠霖合作過多次,他完全理解這些無奈。「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他在電話裡跟《人物》記者抱怨,從業十年多,他覺得這個行業越來越奇怪,他也想找實力派的演員演戲,還省錢,「但是世俗不認、觀眾不認。」每次招募演員,對那些火的、大牌的年輕演員,「基本上也不會考慮到臺詞,人找來已經不錯了。」

季冠霖有時倒理解這些演員,她曾見過一個男演員,聲音不錯,後期配音時,在一個小房間裡,沒有燈光、沒有佈景、沒有對手,也沒有了攝影機,只沖著一個電視機,對著話筒,完全找不到演戲時的狀態,試了三天還是不行,他想再試試,但片方著急播,最後還是用了配音。現在在這個行業裡,大家都忙,演員戲多,後期流程快,「太困難了,真的都太快了。」季冠霖說。

剛學配音的時候,季冠霖不會笑,尤其那種「哈哈哈哈哈哈」英雄式的笑。於是每天早晨被子一掀開,她就開始「哈哈哈」,像個神經病一樣,一直笑,練了近一年才找到感覺|圖 受訪者提供

遇到不好的,大整;遇到不錯的,小整

「1234—5678—」,螢幕裡的年輕演員一遍又一遍喊著這兩組數,真正的臺詞是師傅給徒弟傳授的一套劍法,五十多個字。冬子試著配了十分鐘,導演還是不過,在棚外喊——要有氣勢一些。演員讀數字時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冬子光對嘴型就耗費了半小時,根本加不進什麼感情。他覺得有點滑稽,螢幕裡的師傅拿著一把近乎透明的塑膠片,對徒弟說,那是武林第一的寶劍。

冬子配的多半是群雜,賣花的、趕車的、司機……這類角色大多都依賴現場提詞或者數位,他對「數位演員」早就見怪不怪了。不過那部戲裡的師傅,是個還算有名氣的演員,戲裡是男三號,臺詞不少,三分之一靠讀數和提詞,冬子連著配了一周,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聽到人念數位就噁心」。休息的時候,他和同行多半在抽煙,吐槽臺詞傻逼的演員,「配音室才能看到誰是好演員。」他曾聽過最扯的段子,是一個演員,從1數到9還沒停,一直數到20多,以至於口型多出一半。

在《琅琊榜》、《偽裝者》的配音導演姜廣濤看來,配音演員就像是一群聲音整形師,遇到不好的,大整,遇到不錯的,小整。比如,演員的聲音太低沉,而這個角色又是一個爭強好勝、小白臉的人設,就得給他換一個「很漂亮、很華麗」的聲音;有的香港演員普通話不好,「法網恢恢」說成了「法、網恢恢」,節奏感完全不對,至少得給他改成「法網、恢恢」。

在錄音棚裡,配音演員們時不時還要擔當編劇的角色。邊江是霍建華、陳偉霆等多個熱門劇男主角的御用配音,也是螢幕上和季冠霖談戀愛最多的聲音,媒體稱他「一動嘴就能讓人酥哭」。他最怕給韓國人配音,很多韓語口型就兩個字,臺本上的詞說完了,演員還在說,他就得根據故事走向不停加詞,一場戲配兩個小時,「非常痛苦,非常之煎熬。」他時不時需要出去透個氣。

採訪的時候,「三生」正在熱播,邊江給裡面的男主角趙又廷配音。有網友跟他抱怨,趙又廷的配音有點氣弱。有場戲,趙又廷扮演的太子要挖掉女主的眼睛,太子默默流淚。配那場戲時,邊江在棚裡淚流不止,但又要貼著趙又廷的表演,將自己的聲音控制得低沉、柔和,他嘗試做了很多細微的語氣處理。播出後發現因為後期製作效果,自己那種細微的鼻息、語氣聲全沒了。他有些遺憾,如果當時自己聲音情緒更飽滿一點,可能就不會招致「氣弱」的回饋,但他強調配音的第一位還是要跟著角色走,「你得追著他的那個感覺,你不能超越。」

配這種感情戲非常消耗體力,他哭完,在棚外休息了10分鐘才算緩過神來。曾有一次,他正在配一場感情戲,需要不停哭喊,突然上不來氣,缺氧,手腳冰涼、麻木,感覺肚子開始往回抽。聊這些時已經是深夜11點,他剛忙完一天的錄音,時不時站起身甩甩胳膊,因為配音時長期舉著劇本不能亂動,他的左胳膊肩周處四五年前長了一個大筋包,到現在還疼得不能完全伸展開。

配音演員的表演空間比演員更受限制,用薑廣濤的話說,就像被封在一個框架裡,全身被綁著,聲音卻要表演出打打殺殺、驚天動地的感情來。早年,一些老配音演員不講究,穿著拖鞋在那搓腳,一邊「親愛的」,滿嘴的大蒜味,另一邊,搭戲的女孩還要深情滿滿地回應。有些公司為了省錢,在衛生間上面搭一個被子改成錄音棚,他就坐在馬桶上,聞著一股子怪味兒,說著生生死死我愛你的情話——能不能快速入戲、把控好感情的分寸是衡量一個配音演員的核心標準。

太入戲了也不行。配《甄嬛傳》的時候,有場戲,甄嬛失去孩子,哭得不能自已,季冠霖也跟著哭得一塌糊塗,結果眼淚糊了視線,錯過了口型。「你要哭出來,但是這個哭是被控制的,你必須有一根理性的弦兒始終在這兒繃著,這根弦兒就是她的口形在哪兒,她什麼時候說這句話了,這個時候我離話筒應該是近點還是遠一點。」季冠霖常說,沒有2000集戲的練習,就上不了道。

季冠霖有時也會向一些演員學習。「比如說白百何,有時候她的語言,我還是挺喜歡的,她演的戲,包括她的有些臺詞,我會特意地去學習一下。我覺得她很鬆弛,然後自然,這個我覺得是我們去做這種聲音表演的人要學習的。」

在錄音棚裡,聲音是公平的。「這行沒有捷徑,你乾爹是誰,你長得漂不漂亮,任何關係沒有。」薑廣濤說,一切標準就是你站在話筒前能出活。要在這行生存下去,就得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能夠賺到錢,就得變化自己的聲線,「無所不用其極地去給自己爭取活著的機會,進而爭取尊嚴的機會。」

邊江去年只休息了10天左右。他習慣了待在錄音棚裡工作,一旦放假,他不知道該幹嘛。「嗡」——腦子一空,他說自己就開始發慌。|攝影 李英武

不強大會抑鬱的

按照薑廣濤的估計,在北京,配音這行互相業務上都比較認可的不到100人,這個數字已經比另一位元老配音演員的估算樂觀了許多,那位老配音演員給出的數字是只有十幾個。

圈子小,大家也不常見面,通常都是一個人在錄音棚裡工作,時間長了特別悶。見面當天,在薑廣濤500平方米的工作室裡,他同時盯著兩部戲,一部古裝,一部動漫。一個剛入行的男生,給動畫片裡的皇帝配音,有一段話,是皇帝指責手下護衛不力,前後配了半小時,過不了的理由包括語調高了、口型沒對上、唱死了;韓童生,中央實驗話劇院;梁冠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張涵予,煤炭文工團;何冰……」

那時候,他們的偶像是上譯廠的喬榛、童自榮、畢克、邱岳峰、劉廣寧,大家爭先恐後去買錄音帶,拿回來學習。他把畢克的《尼羅河慘案》,翻來覆去地看、聽、模仿。張涵予、給唐老鴨配音的李揚喜歡邱嶽峰,就去專門錄一段他們的磁帶,每天放耳朵邊上。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他們這批人每天攢在一起,配譯製片、配動畫,各個提前把本子「吃透」,卯足勁,想超過對方。

「不可超越,時代過去了,你得接受啊。」齊克建坐在錄音棚控制室裡,笑眯眯地指著自己那把凳子說,「我就在這兒一坐,安安穩穩地,坐這兒把眼前這活幹好,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