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水很深”變“水很清” 杭州試水建立汽修電子檔案

資料圖

在很多車主的印象中,汽車維修保養是一個“水很深”的行業。

配件以次充好、保養維修過度成為某些不規範修理店的“潛規則”。如何破解這一行業痼疾,將知情權交還到消費者手上呢?

6月27日,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和杭州市機動車服務管理局聯合舉辦的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工作宣貫暨現場觀摩活動在杭州舉行。記者從現場瞭解到,今後浙江的普通汽車也將擁有專屬電子健康檔案——通過這份檔案,

不僅能隨時查詢愛車的歷史維修記錄,更能對維修進展情況進行“一鍵投訴”,從而督促企業提供更為公開透明、高效規範的服務。

汽車投訴有多少?去年全省共計1122件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較快增長,產銷總量創歷史新高。全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11.9萬輛和2802.8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14.5%和13.7%。

汽車銷量不斷增長,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汽車維修行業自然也火。

隨之而來的便是汽車維修消費問題頻發,投訴居高不下。

據中消協統計,2016年汽車及零部件品類的投訴量為35802件,排在具體商品投訴的第二位。而根據浙江省消保委的統計資料,浙江省2016年度交通工具類投訴1467件,占全年投訴總量比重7.73%,其中汽車投訴共1122件,位居商品小類投訴第一位,與2015年的770件相比,增幅為45.71%,增幅明顯。

記者注意到,投訴內容主要包括品質問題突出、售後服務不到位、維修品質沒有保證、汽車銷售企業存在超範圍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汽車銷售合同、維修清單不規範、口頭承諾無法兌現等問題。

浙江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省工商一類維修企業的系統對接和資料上傳工作,共完成548家維修企業的系統聯網對接工作,為112萬輛汽車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

依託汽車維修電子檔案系統,原本的運管部門單一管理行為正在轉變成跨部門協作、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共同行為。

記者瞭解到,杭州的這一創新已成為“浙江樣本”,為全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建設提供了可資推廣應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