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之美》講述海信與青大附院奇妙的數字醫療故事!

海信與青大附院奇妙的數字醫療故事

董蒨

5年前董蒨教授承擔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重大課題,

遇到跨學科的電腦難題讓他一籌莫展,一切的轉機出現在2013年1月6日,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讓董蒨此後每每接受採訪時都會特別提起。每次談到這段往事,他也一直流露出對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和海信研發團隊深深的感激之情。

那天,董蒨和周厚健在青大附院的辦公室裡有一次會面。會談快結束的時候,董蒨向周厚健提起他的肝臟資訊資料化課題遇到的瓶頸。

瞭解這位元外科專家的數字醫療夢想後,周厚健承諾,一定會幫忙。

1小時40分鐘後,董蒨收到了周厚健的電子郵件,對方向他推薦了海信集團的電腦專家——留美學者高川和來自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教研室的留日學者陳永健。董蒨後來才知道,周厚健在離開青大附院後,一直在打電話詢問海信各個部門,誰有技術能力幫助董蒨教授完成研發項目。

海信與青大附院奇妙的數字醫療故事

周厚健

由此,青大附院和海信集團開始了一段美妙合作,經過反復試驗,

最終研發出了海信電腦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慧顯示系統。

海信電腦輔助手術系統能夠將患者肝臟的二維CT資料變成三維的數位肝臟,説明醫生在術前更精確全方位評估、規劃和設計手術方案,使複雜的手術更精准。

該系統於2016年6月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會上讓許多參會專家讚賞不已,在展出期間上也引起各界熱烈反響。央視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晚間新聞、焦點訪談、人民日報、《健康報》頭版均對該科研成果進行了大篇幅報導。

這套系統解決了外科臨床手術需求的一個痛點,實現了數位化精准醫療,改寫了外科醫生手術的思維模式和方法,打破了中國高科技數位醫療設備完全依賴進口的窘境,

惠及全球患者,引領中國數字醫療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目前這套系統已在長庚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全國30多家三甲醫院臨床使用,完成手術已達1000餘例。

領銜牽頭這項科研的是青島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數位醫學與電腦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董蒨教授。他在2006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同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榮膺“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委、中國小兒肝膽外科學組組長。

山東廣播電視臺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山東之美》詳細介紹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海信集團鮮為人知的數位醫療高科技研發故事。

曾榮膺“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委、中國小兒肝膽外科學組組長。

山東廣播電視臺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山東之美》詳細介紹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海信集團鮮為人知的數位醫療高科技研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