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這個物件的依賴,中國人已經是全球第二了

外出時不帶手機就渾身不自在?

不管地鐵多擁擠都要騰出一隻手來滑動手機螢幕?

吃飯時眼睛不看著飯而是一直盯著手機?

走路看手機,

做飯時手機必須放旁邊,

上廁所刷手機,

洗澡時手機放進浴室,

醒來後第一件事是看手機,

睡前最後一件事是放手機,

找不到手機就慌慌的沒手機沒電很緊張,

手機沒信號就很抓狂?!

恭喜你!你患上了手機依賴症

據最近的資料顯示:

目前中國人人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是3小時

躍居世界第二!

德國資料統計互聯網公司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巴西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最多,平均每天近5小時;中國以每天3小時位居第二;排名第三到八位的是美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加拿大、英國,每天玩手機的時間也都超過了2小時;而法國、德國相對較短,

約1.5小時。

而英國移動技術顧問托米·阿霍寧調查發現,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每天清醒時間為16小時計算,一天大約要看150次手機。

連日本媒體也曾報導過,稱:中國人對手機的“喜愛”程度,不禁讓人擔心,這樣下去中國人會不會被吸到手機螢幕裡。

智慧手機的功能越來越豐富,訂餐、打車、網購、理財、交友等都能輕鬆完成。短短幾年,手機從一個通訊工具,變成了生活必需品,隨之而來的是手機成癮問題越來越嚴重。

你可能會因為玩手機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

撞到門上

掉進水池

被車撞

最後這個就有點慘了哈哈哈

沉迷手機確實會導致很多意外傷亡事件的發生,“27歲女子通宵玩手機猝死”“女子因低頭玩手機墜河身亡”“男子走路低頭玩手機慘被撞死”……類似新聞屢見報端,可見手機依賴已成為不可輕視的殺手。

手機依賴症的隱形危害

即便遭遇意外不是每個沉迷玩手機的人都會遇到,但是以下這些危害,講真,對每個人來說都會遇到,可以說是隱形的殺手了,有點像慢性毒藥~

眼睛受傷,脊柱受罪。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容易導致視力模糊和乾眼症,兒童每天持續使用手機超過2小時,3個月後視力就可能從1.0下降到0.5。長時間低頭會壓迫脊椎,引起脊椎側彎或頸脖、頭部、肩膀疼痛,還容易出現弓腰駝背等不良姿勢。英國調查發現,18~24歲的年輕人中,有84%因為玩手機而遭受頸脖和背部疼痛。

睡眠變差,效率降低。睡前看手機會阻礙褪黑素的生成,擾亂作息,導致睡眠品質變差,第二天不能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工作。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表明,工作中僅僅發一條短信,都會使失誤的次數增加。對於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手機會讓人持續處在多工狀態中,長此以往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等問題,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英國專家指出,手機依賴也是一種網癮,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英國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對144名年齡為18~33歲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沉迷網路會令血壓上升4%,心率上升10%,導致焦慮、免疫力低下。

與社會脫節,增加孤獨感。“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句調侃之言正是“低頭族”的真實寫照。專家指出,經常玩手機的人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接觸,容易與社會脫節,孤獨感倍增,不停擺弄手機還會讓他人覺得缺乏誠意。特別是嬰幼兒,其語言是通過模仿、家長糾正等不斷強化形成的,經常玩手機容易使其語言發育遲緩,出現溝通障礙。

分散注意力,車禍率大增。出行路上用手機最危險。研究發現,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胳膊和手像被鎖住一樣,走路的速度也下降了,看起來就像機器人。這時人不僅會忽略觀察周圍的交通狀況,還不易保持身體平衡,令交通事故危險增加43%,而開車接打電話會導致駕駛員注意力降低37%。

手機依賴症背後是空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工程心理學研究室研究員朱廷劭分析說,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們頻繁看手機是為了提升安全感,怕錯過重要資訊、電話,想用最快速度完成某件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導致處理許多事時都會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翻看。

業餘生活貧乏是中國人對手機著迷的主要原因。在我國,運動健身、旅遊觀光、藝術體驗、讀書學習等“線下”活動的普及程度,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很大差距。與之相比,我國有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文化——大約6.68億人上網,其中約89%用手機上網。各式各樣的遊戲軟體、抓人眼球的視頻節目、“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網路購物……人們用這些多姿多彩的網路生活來消磨時光、填補內心的空虛。

那些天天喊著自己是獨孤症患者的,maybe你是手機玩太多了啦!你需要放下手機,找個女朋友or男朋友~~

四招教你擺脫手機依賴

1.外出不帶充電寶。頻繁使用手機會讓電量大跌,如果不隨身攜帶充電寶,就少了一條後路,自然能主動減少使用手機。

2.關閉提醒功能。鈴聲、振動音會不停催促你關注手機即時資訊,但有些內容並不重要。休息時不妨關閉消息提醒功能,只在必要時查看,就能轉移注意力,減少手機使用時間。

3.制訂使用計畫。給自己或孩子制訂一個計畫,規定手機要在什麼時間使用,每天使用不能超過多長時間,不必要時把手機放在“禁區”內,通過一段時間的控制,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如今,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家庭用餐,都少了遊戲互動、聊天暢想,人際交流變成了“人機交流”。因此,歡聚時光最該給手機放個假。另外,持續盯著感興趣的網路內容看,會刺激大腦興奮,即使放下手機,也不能馬上入睡,長此以往會打亂睡眠規律,建議睡前兩小時就應將手機關機。

4.培養興趣愛好。培養一兩種愛好,閒暇時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運動,拓展視野和興趣,你會發現外邊的世界遠比方寸之間的手機網路有趣得多。

手機只是個工具

別讓它成為你的伴侶

轉給身邊抱著手機不放的家人朋友

大家都需要歇一歇

看看你們的江山了

整理自:環球網、生命時報

編輯:撕紙小妹

即便遭遇意外不是每個沉迷玩手機的人都會遇到,但是以下這些危害,講真,對每個人來說都會遇到,可以說是隱形的殺手了,有點像慢性毒藥~

眼睛受傷,脊柱受罪。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容易導致視力模糊和乾眼症,兒童每天持續使用手機超過2小時,3個月後視力就可能從1.0下降到0.5。長時間低頭會壓迫脊椎,引起脊椎側彎或頸脖、頭部、肩膀疼痛,還容易出現弓腰駝背等不良姿勢。英國調查發現,18~24歲的年輕人中,有84%因為玩手機而遭受頸脖和背部疼痛。

睡眠變差,效率降低。睡前看手機會阻礙褪黑素的生成,擾亂作息,導致睡眠品質變差,第二天不能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工作。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表明,工作中僅僅發一條短信,都會使失誤的次數增加。對於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手機會讓人持續處在多工狀態中,長此以往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等問題,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英國專家指出,手機依賴也是一種網癮,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英國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對144名年齡為18~33歲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沉迷網路會令血壓上升4%,心率上升10%,導致焦慮、免疫力低下。

與社會脫節,增加孤獨感。“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句調侃之言正是“低頭族”的真實寫照。專家指出,經常玩手機的人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接觸,容易與社會脫節,孤獨感倍增,不停擺弄手機還會讓他人覺得缺乏誠意。特別是嬰幼兒,其語言是通過模仿、家長糾正等不斷強化形成的,經常玩手機容易使其語言發育遲緩,出現溝通障礙。

分散注意力,車禍率大增。出行路上用手機最危險。研究發現,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胳膊和手像被鎖住一樣,走路的速度也下降了,看起來就像機器人。這時人不僅會忽略觀察周圍的交通狀況,還不易保持身體平衡,令交通事故危險增加43%,而開車接打電話會導致駕駛員注意力降低37%。

手機依賴症背後是空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工程心理學研究室研究員朱廷劭分析說,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們頻繁看手機是為了提升安全感,怕錯過重要資訊、電話,想用最快速度完成某件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導致處理許多事時都會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翻看。

業餘生活貧乏是中國人對手機著迷的主要原因。在我國,運動健身、旅遊觀光、藝術體驗、讀書學習等“線下”活動的普及程度,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存在很大差距。與之相比,我國有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文化——大約6.68億人上網,其中約89%用手機上網。各式各樣的遊戲軟體、抓人眼球的視頻節目、“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網路購物……人們用這些多姿多彩的網路生活來消磨時光、填補內心的空虛。

那些天天喊著自己是獨孤症患者的,maybe你是手機玩太多了啦!你需要放下手機,找個女朋友or男朋友~~

四招教你擺脫手機依賴

1.外出不帶充電寶。頻繁使用手機會讓電量大跌,如果不隨身攜帶充電寶,就少了一條後路,自然能主動減少使用手機。

2.關閉提醒功能。鈴聲、振動音會不停催促你關注手機即時資訊,但有些內容並不重要。休息時不妨關閉消息提醒功能,只在必要時查看,就能轉移注意力,減少手機使用時間。

3.制訂使用計畫。給自己或孩子制訂一個計畫,規定手機要在什麼時間使用,每天使用不能超過多長時間,不必要時把手機放在“禁區”內,通過一段時間的控制,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如今,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家庭用餐,都少了遊戲互動、聊天暢想,人際交流變成了“人機交流”。因此,歡聚時光最該給手機放個假。另外,持續盯著感興趣的網路內容看,會刺激大腦興奮,即使放下手機,也不能馬上入睡,長此以往會打亂睡眠規律,建議睡前兩小時就應將手機關機。

4.培養興趣愛好。培養一兩種愛好,閒暇時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運動,拓展視野和興趣,你會發現外邊的世界遠比方寸之間的手機網路有趣得多。

手機只是個工具

別讓它成為你的伴侶

轉給身邊抱著手機不放的家人朋友

大家都需要歇一歇

看看你們的江山了

整理自:環球網、生命時報

編輯:撕紙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