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演了40年戲50年代最美的人93獲終身成就獎成世紀美人!

文/一路風景一路歌

她名列中國22大影星,是唯一在世的民國十大美女,美貌折服幾代人。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她,那便是風華絕代。她就是剛剛在上海電影節摘得終身成就獎的王丹鳳。


16歲更名演戲

“漁家女”獲譽“小周璿”

1924年,一代影星王丹鳳出生在上海。起先,她叫“王玉鳳”。因為爸媽是戲迷,受他們影響,小丹鳳也喜歡上了戲劇、電影。那時她還追星,床邊貼滿了當時的大明星蝴蝶、周璿的照片。

16歲那年,她跟著演員鄰居去攝影棚看拍戲,導演覺得她很上鏡,便讓她客串了一個小丫鬟。這次合作後,導演又問她是否願意演電影。儘管父母強烈抗議,但丹鳳還是堅持和公司簽了3年合約,並把名字從“玉鳳”改成了“丹鳳”。她不希望委曲求全,讓自己後悔。

年紀尚小的丹鳳已經出落成窈窕美人,演了幾部戲的配角後,她得到機會和當紅小生黃河合作《新漁光曲》,演一個受盡欺辱、貧窮善良的漁家女。儘管沒有這種淒苦的經歷,但她善於琢磨,演出了悽楚感。這部戲讓她一躍成為當年最紅的花旦,人稱影壇“小周璿”。

丹鳳崇尚體驗式演戲,演理髮師就真去學了理髮;演售票員也上公車真賣了幾天票。她還去過醫院,演過護士,那首著名童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就是《護士日記》裡她最先唱出口的。影片上映後,護士成了當年相親時男士的最愛。

嫁影壇大亨公子、受邀美國總統

65年風雨同舟成佳話

王丹鳳有一個會照相、審美好的男朋友。20歲那年,她認識了影業老闆的兒子——攝影師柳和清。他剛剛完成學業,在幫老爸管理公司,邂逅了這個可愛的女孩。因為有共同愛好,兩人彼此吸引、相戀。王丹鳳出行的服裝都是柳和清挑的,端莊又顯身材。

一個是影壇公子,一個是電影明星,1951年兩人的婚禮轟動了上海灘,各大雜誌都給了頭版頭條。兩個人溫和的秉性相投,沒有任何緋聞,被稱為影壇佳偶。單論顏值,也是絕配;若論風采,更是天作之合。

每每丹鳳拍戲,柳和清都會為她留下影像,直到她息影的《玉色蝴蝶》。那時,上海灘的名媛談起她都一臉羡慕:“她男人咋待她恁好。”鮮花、蠟燭、照片、音樂,柳和清給她的浪漫無關年齡,只關乎愛。

他們一同經歷了抄家、田間勞作,也一同走上紅毯,受邀參加了美國總統雷根的就職典禮。難得的便是這份相伴。從年輕到年邁,相看兩不厭地走過了65年。2016年,柳和清去世了,王丹鳳默默無言。自打1995年柳和清年邁,她已拒絕再拍照片。

花甲之年開素食館、出畫冊

93歲獲終身成就獎

60歲時,王丹鳳和丈夫去香港開了一家素食館,研製了幾十種配菜,吸引了一批老影迷,也吸引了不少圈裡人。王丹鳳夫婦倆在圈裡人緣極好,“電影皇后”蝴蝶是至交,後輩談起他們也多是感恩。厚道、幫攜,是他們給這對夫婦的標籤。

將近90歲,有後輩幾次來請王丹鳳做訪談、出畫冊,三顧茅廬下,王丹鳳終於同意了,但她說:“這是我最後一本畫冊。今後,我不會再出我的傳記和畫冊。”畫冊裡披露了她個人珍藏半個多世紀的劇照和家庭照片。

距她息影又過了幾十年。半生演戲,半生下海,丹鳳老人把一種人生活出了兩種風采。90年代後,你若去香港的“功德林”餐館,或許有時便能碰見她;新世紀,她更是低調而安穩,2005年被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她好不容易出現一次,說懷念過去的文藝片,懷念當年那些人……

其實上海電影節早就打算授予老人終身成就獎,兒女們勸了幾年,她才終於登臺接受。提前好多天就開始籌備衣服和妝容。當女兒和外孫推著輪椅上一頭銀髮的她上臺時,台下掌聲雷動。闊別多年再登臺,她望著那麼多後輩說,期待中國電影事業越來越好。

40多年演繹生涯,60多個經典角色,她成了幾代人的回憶。這位93歲的老人現在鮮少出門、愛看韓劇,在子女們的陪伴下頤養天年。偶爾,當那首熟悉的童謠響起,她便會心一笑,回憶起那些時光裡的故事。她為電影奉獻了青春,時間便把最醇香美好的記憶奉還。

每每丹鳳拍戲,柳和清都會為她留下影像,直到她息影的《玉色蝴蝶》。那時,上海灘的名媛談起她都一臉羡慕:“她男人咋待她恁好。”鮮花、蠟燭、照片、音樂,柳和清給她的浪漫無關年齡,只關乎愛。

他們一同經歷了抄家、田間勞作,也一同走上紅毯,受邀參加了美國總統雷根的就職典禮。難得的便是這份相伴。從年輕到年邁,相看兩不厭地走過了65年。2016年,柳和清去世了,王丹鳳默默無言。自打1995年柳和清年邁,她已拒絕再拍照片。

花甲之年開素食館、出畫冊

93歲獲終身成就獎

60歲時,王丹鳳和丈夫去香港開了一家素食館,研製了幾十種配菜,吸引了一批老影迷,也吸引了不少圈裡人。王丹鳳夫婦倆在圈裡人緣極好,“電影皇后”蝴蝶是至交,後輩談起他們也多是感恩。厚道、幫攜,是他們給這對夫婦的標籤。

將近90歲,有後輩幾次來請王丹鳳做訪談、出畫冊,三顧茅廬下,王丹鳳終於同意了,但她說:“這是我最後一本畫冊。今後,我不會再出我的傳記和畫冊。”畫冊裡披露了她個人珍藏半個多世紀的劇照和家庭照片。

距她息影又過了幾十年。半生演戲,半生下海,丹鳳老人把一種人生活出了兩種風采。90年代後,你若去香港的“功德林”餐館,或許有時便能碰見她;新世紀,她更是低調而安穩,2005年被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她好不容易出現一次,說懷念過去的文藝片,懷念當年那些人……

其實上海電影節早就打算授予老人終身成就獎,兒女們勸了幾年,她才終於登臺接受。提前好多天就開始籌備衣服和妝容。當女兒和外孫推著輪椅上一頭銀髮的她上臺時,台下掌聲雷動。闊別多年再登臺,她望著那麼多後輩說,期待中國電影事業越來越好。

40多年演繹生涯,60多個經典角色,她成了幾代人的回憶。這位93歲的老人現在鮮少出門、愛看韓劇,在子女們的陪伴下頤養天年。偶爾,當那首熟悉的童謠響起,她便會心一笑,回憶起那些時光裡的故事。她為電影奉獻了青春,時間便把最醇香美好的記憶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