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寫|救援故事:茂縣不哭,我們一直在你身邊

導讀

四川茂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已經過去的3天裡,那些或感動,或遺憾,或悲傷的瞬間,都讓我們熱淚盈眶。下面的這些照片和背後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什麼叫“中國力量”,哪個最感動你?

茂縣不哭,我們一直在你身邊!

不遺留一處死角

不放棄一個生命

消防“勇士”辛苦了

前往救援現場的路上,消防搜救犬也同消防員一起,要渡過重重險阻。這些小狗們,大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但是他們仍然勇敢地義無反顧!

▲綿陽消防搜救犬辛巴

辛巴因出演剛剛推出的消防微電影《辛巴》而走紅網路。這是它首次參加大型搜救工作,從25日早上七點直到下午五點,

連續數十個小時的奮戰,最後辛巴累趴在救援現場。

▲德陽消防搜救犬小虎

因現場情況複雜,搜救強度大,小虎累癱了,經短暫休息,

小虎又繼續投入搜救。

搜救犬安瀾的鼻子破了,腳上也劃破了,消防員利用休整時間給他擦藥。

11歲的史賓格西林,堅持在救援現場數小時後累倒,在消防員的手臂上睡著......

▲搜救犬在現場

“肯定要上去,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阿壩州支隊茂縣大隊大隊長馬虎軍,帶領大、中隊全體官兵第一時間衝鋒到事故現場,作為第一支救援力量,馬虎軍在得知事故現場河對面有生命跡象時,立即下達作戰計畫,突破被湍急的河水阻攔的道路,搶救生命刻不容緩。在返回途中又進入湍急的河水,不慎拉傷的大腿,走路一瘸一拐,渾身濕透,不停打顫。面對領導和戰友的關切話語,他說道:“這是我的職業使命,是我應該做的。我經歷過汶川地震,在救援上有一定的經驗,又作為大隊領導,我應該沖在前面,帶好頭。我們是經歷過大災大難檢驗過的部隊,所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只要有救援生命的可能,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對得起頭頂的國徽和群眾的期待。”

生命的橘色

曾經美得像一幅畫的村莊,如今像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救援人員每分每秒都在與死神賽跑。

即使黑夜降臨,寒冷侵襲。

即使疲憊不堪,席地而睡。

這組圖片拍攝於6月25日淩晨,經過一天的高強度作業,這些年輕的官兵沉沉地睡去,睡相好不好看對於這些可愛的人來說已經不重要。哪怕是戰友的肩膀,或是一把長椅,甚至冷冰冰的地面,也是他們安睡的床。

但他們永遠沖在救援的第一線。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光,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 他們,是代表生命的橘色。

孩子別哭,有我們在!

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救援組在趕赴災區途中,一個孩子在路邊撕心裂肺地哭喊,他說自己要趕到被掩埋的村莊。

孩子叫王葉強,溝通中瞭解,孩子母親等10多口被埋,他的情緒極不穩定,幾度暈厥,撕心裂肺地傷心哭泣,總隊政工人員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安慰孩子,之後他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

突擊隊員救援日記

6月24日6時左右,突如其來的災難。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造成該村河道堵塞2公里,40余戶100餘名群眾被掩埋,情況十分緊急。收到這個消息我——南充消防支隊嘉陵中隊中隊長助理陳龍,與一同在成都參加四川消防總隊突擊隊培訓的南部中隊中隊長助理劉傑非常震驚。正在我們為災區情況擔心時,隨即接到總隊命令,總隊司令部帶領包括由我們倆在內的突擊隊立即趕赴災區。我們不知道我們即將面臨什麼,但是聽到集結的消息,我們毫不猶豫地整裝出發了。

下午,我們坐上了向災區挺進的車,這一路註定充滿艱險。在距離茂縣十多公里處山路被堵,突擊隊決定徒步前行。為了迅速趕到災區,我們將重型裝備留在車上,只帶了帳篷和一些輕便的破拆工具,踩著崎嶇的山路、頂著沿線的落石,終於在傍晚到達災區。我之前參加過幾次大型救援,但是到了現場後還是被震驚,這裡完全是一片泥石之地,沒有人煙的跡象。可是我知道,在這片土地下,曾經是個村莊。

20:50,突如其來的一股泥石流。我們救援所在的位置位於塌方地帶的正下方,當我們正在四處搜尋時,一股泥石流突然從百米高山上直沖而下,我們趕緊避讓。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總隊決定救援隊分為6個救援組輪流作業,我們所在的小組撤到後方搭建帳篷,淩晨將開始搜尋工作。

路途的勞頓加上緊張的搜尋,我很累。一路上進來看到了很多的救援隊,內心十分沉重。有救援人員進去,有村民陸續出來,讓我想起了“逆行者”這個稱呼。當到達救援現場以後,我被立即選派到救援現場。看到各個角落都有人在搜索被困者,我心裡更加的迫不及待,恨不得馬上能救出被困人員,心裡一直都在祈禱著有生還者。今天註定是個無眠的夜晚,只有奔騰的洪水和黑暗為伴。

晚安,身在和平世界的你們。

南充支隊嘉陵中隊中隊長助理陳龍

暖心,軍民魚水情

在災情現場,有這樣感人的一幕,茂縣及災區周邊其它鄉鎮的大量村民自發捐菜捐米,為受災群眾和搶險救災人員無償送飯。

由於交通不便的原因,許多村民需要步行十幾公里來到新磨村,待飯菜吃光,還要提著大鍋步行回到村裡繼續做飯。

前往災區的路上,幾十位回族村民肩扛手提,拿著熱騰騰的飯菜趕往搜救區域。為保障救災車輛進出暢通,交管部門對山下道路進行了部分管制。普通群眾的車上不去,怎麼辦?他們說,“扛進去!”

“我們都是沙灣村清真寺的,我們要給大家送飯,不能讓前來幫助茂縣的任何一個人餓著。”樸實的村民告訴記者,今天他們沒有自己的名字,今天他們都是茂縣人。

家,意味著什麼

24日下午,救援官兵在現場發現了戳心的一幕。一隻“汪星人”一瘸一拐,一直徘徊在崩塌現場。你是在找家嗎?

這只白色的土狗,一瘸一拐,一直徘徊在崩塌現場的幾塊大石頭上。

消防員說,它已經在這裡一整天了,不吃不喝,趕它也不肯離開。 這裡是以前的村莊,如今僅剩石頭下方可見一些空隙。搜救人員說,這裡也許有生存空間,是搜救重點區域。但此前,生命探測儀已經仔細探過,並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一夜之間,這只小狗的家也沒有了,或許它不懂什麼是災難,但它知道,家意味著什麼。

這些瞬間與故事,只是發生在廢墟之上的種種,亂石之下,有多少的故事埋在了黑暗之中。

我們從未丟棄“希望”

人類之所以稱之為人類

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奇跡

並願意為之拼盡全力!

中國消防加油!

茂縣加油!

中國加油!

▲搜救犬在現場

“肯定要上去,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阿壩州支隊茂縣大隊大隊長馬虎軍,帶領大、中隊全體官兵第一時間衝鋒到事故現場,作為第一支救援力量,馬虎軍在得知事故現場河對面有生命跡象時,立即下達作戰計畫,突破被湍急的河水阻攔的道路,搶救生命刻不容緩。在返回途中又進入湍急的河水,不慎拉傷的大腿,走路一瘸一拐,渾身濕透,不停打顫。面對領導和戰友的關切話語,他說道:“這是我的職業使命,是我應該做的。我經歷過汶川地震,在救援上有一定的經驗,又作為大隊領導,我應該沖在前面,帶好頭。我們是經歷過大災大難檢驗過的部隊,所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只要有救援生命的可能,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對得起頭頂的國徽和群眾的期待。”

生命的橘色

曾經美得像一幅畫的村莊,如今像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救援人員每分每秒都在與死神賽跑。

即使黑夜降臨,寒冷侵襲。

即使疲憊不堪,席地而睡。

這組圖片拍攝於6月25日淩晨,經過一天的高強度作業,這些年輕的官兵沉沉地睡去,睡相好不好看對於這些可愛的人來說已經不重要。哪怕是戰友的肩膀,或是一把長椅,甚至冷冰冰的地面,也是他們安睡的床。

但他們永遠沖在救援的第一線。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光,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 他們,是代表生命的橘色。

孩子別哭,有我們在!

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救援組在趕赴災區途中,一個孩子在路邊撕心裂肺地哭喊,他說自己要趕到被掩埋的村莊。

孩子叫王葉強,溝通中瞭解,孩子母親等10多口被埋,他的情緒極不穩定,幾度暈厥,撕心裂肺地傷心哭泣,總隊政工人員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安慰孩子,之後他的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

突擊隊員救援日記

6月24日6時左右,突如其來的災難。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造成該村河道堵塞2公里,40余戶100餘名群眾被掩埋,情況十分緊急。收到這個消息我——南充消防支隊嘉陵中隊中隊長助理陳龍,與一同在成都參加四川消防總隊突擊隊培訓的南部中隊中隊長助理劉傑非常震驚。正在我們為災區情況擔心時,隨即接到總隊命令,總隊司令部帶領包括由我們倆在內的突擊隊立即趕赴災區。我們不知道我們即將面臨什麼,但是聽到集結的消息,我們毫不猶豫地整裝出發了。

下午,我們坐上了向災區挺進的車,這一路註定充滿艱險。在距離茂縣十多公里處山路被堵,突擊隊決定徒步前行。為了迅速趕到災區,我們將重型裝備留在車上,只帶了帳篷和一些輕便的破拆工具,踩著崎嶇的山路、頂著沿線的落石,終於在傍晚到達災區。我之前參加過幾次大型救援,但是到了現場後還是被震驚,這裡完全是一片泥石之地,沒有人煙的跡象。可是我知道,在這片土地下,曾經是個村莊。

20:50,突如其來的一股泥石流。我們救援所在的位置位於塌方地帶的正下方,當我們正在四處搜尋時,一股泥石流突然從百米高山上直沖而下,我們趕緊避讓。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總隊決定救援隊分為6個救援組輪流作業,我們所在的小組撤到後方搭建帳篷,淩晨將開始搜尋工作。

路途的勞頓加上緊張的搜尋,我很累。一路上進來看到了很多的救援隊,內心十分沉重。有救援人員進去,有村民陸續出來,讓我想起了“逆行者”這個稱呼。當到達救援現場以後,我被立即選派到救援現場。看到各個角落都有人在搜索被困者,我心裡更加的迫不及待,恨不得馬上能救出被困人員,心裡一直都在祈禱著有生還者。今天註定是個無眠的夜晚,只有奔騰的洪水和黑暗為伴。

晚安,身在和平世界的你們。

南充支隊嘉陵中隊中隊長助理陳龍

暖心,軍民魚水情

在災情現場,有這樣感人的一幕,茂縣及災區周邊其它鄉鎮的大量村民自發捐菜捐米,為受災群眾和搶險救災人員無償送飯。

由於交通不便的原因,許多村民需要步行十幾公里來到新磨村,待飯菜吃光,還要提著大鍋步行回到村裡繼續做飯。

前往災區的路上,幾十位回族村民肩扛手提,拿著熱騰騰的飯菜趕往搜救區域。為保障救災車輛進出暢通,交管部門對山下道路進行了部分管制。普通群眾的車上不去,怎麼辦?他們說,“扛進去!”

“我們都是沙灣村清真寺的,我們要給大家送飯,不能讓前來幫助茂縣的任何一個人餓著。”樸實的村民告訴記者,今天他們沒有自己的名字,今天他們都是茂縣人。

家,意味著什麼

24日下午,救援官兵在現場發現了戳心的一幕。一隻“汪星人”一瘸一拐,一直徘徊在崩塌現場。你是在找家嗎?

這只白色的土狗,一瘸一拐,一直徘徊在崩塌現場的幾塊大石頭上。

消防員說,它已經在這裡一整天了,不吃不喝,趕它也不肯離開。 這裡是以前的村莊,如今僅剩石頭下方可見一些空隙。搜救人員說,這裡也許有生存空間,是搜救重點區域。但此前,生命探測儀已經仔細探過,並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一夜之間,這只小狗的家也沒有了,或許它不懂什麼是災難,但它知道,家意味著什麼。

這些瞬間與故事,只是發生在廢墟之上的種種,亂石之下,有多少的故事埋在了黑暗之中。

我們從未丟棄“希望”

人類之所以稱之為人類

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奇跡

並願意為之拼盡全力!

中國消防加油!

茂縣加油!

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