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孩兒窮養和富養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今天心理諮詢師想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的區別在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想講一個故事。

有一位王氏企業家,在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要忍饑挨餓。長大後趕上了改革開放,他就下海經商,誰知抓住了好機會,他為了掙錢不擇手段,把公司做得很大,一度躋身世界五百強。可是他對食物有一種貪婪的需求,就像他對金錢一樣。結果過度肥胖帶來的心血管疾病奪走了他並不年老的生命。

上文中的這位企業家為何會死於過度肥胖?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幼年時期的過度貧困導致他的內心對食物和金錢產生了極度的匱乏感,他的內心有個黑洞,掙再多的錢,吃再多的食物都無法填滿這個黑洞,因為它來自心底。這就是窮養的後果,內心的匱乏可以讓人陷入對欲望的追求無法自拔,這也許既是他能夠變成企業家的原因,也是他過度肥胖最終致死的本質原因。
身體已經不需要了還在吃,錢已經夠多了還想要。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可是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窮養對人造成的巨大影響。

窮養的人,在欲望得到滿足之前是焦慮的,在欲望得到滿足之後會有暫時的滿足,過一段時間會繼續焦慮,他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這些好的東西,不論是財富還是愛,或許是尊重,這些他小時候匱乏的方面,他都會覺得自己是不配得的。

那麼富養的人呢?富養不單純指代物質方面,

也包括精神層面和愛的層面。一個從小物質、精神和愛的環境都很富足的人,長大之後心理狀態就會很平衡,他認為自己值得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當他擁有之後也不會覺得焦慮,也就是心安理得。

其實,並不只有女孩需要富養,男孩也需要富養。不僅富在物質,這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富在精神與愛的層面。很多富二代問題少年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

父母只能給他們物質的富足,在愛和精神領域卻給的很少。說男孩要窮養的人可能是想利用心理匱乏感打造一個上進的男人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然而這種觀點是有問題的,每個孩子的成長,不論男女都需要豐富的心理營養,就像小樹成長需要水、土壤和陽光。所以希望我們的家長儘量能夠富養自己的孩子,一個健康強大的心,是你能給他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