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憑什麼“隆中對”,原因在他老婆身上

《隆中對》原名《草廬對》,是指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但《隆中對》提法並非由作者陳壽提出,而是由後人添加。

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得見。《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立足之本,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

劉備集團之後的種種攻略皆基於此。

那時候沒有網路,沒有電視,沒有手機,“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也不曾遊學天下,那他憑什麼能夠指點天下,讓見過大風大浪、征戰千里、有著自己的情報來源的劉備都不得不為之佩服呢?

俗話說:“秀才不出門,

而知天下事”,但僅僅是“知”而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何況三國時局勢變幻莫測,諸多勢力彼此攻伐,如果沒有準確迅速的消息管道,諸葛亮憑什麼能夠和劉備侃侃而談。

那這個管道來源於那呢?

來源於諸葛亮妻子家族。

看過三國的兄弟,都知道黃承彥有個女兒黃月英,是個才女,但是據說長得不好看。

單看下圖黃承彥的長相,女兒相貌就堪憂,但當時名士都有漂亮老婆,

所以,諸葛亮幸福不幸福,還得看岳母如何。

黃承彥

自古至今,才女都不好嫁,應為她們很容易讓一些膚淺的男人感到自卑,外加知識之路要耐得住寂寞,而美女誘惑太多,所以能學到博士,只要長相有中人之色,就算博士裡的美女了。

她們有主見,有魄力,不會委屈自己,然而,古時候又不能通過在網上寫文章來展示內在美,也沒有各種相親活動,在加上長得不好看,婚事可是大難題。

黃承彥是個好父親,他對附近的優秀未婚男青年那是非常注意,各種動向那是瞭若指掌。聽說青年才俊諸葛亮有意成家,老黃第一時間就直接找上門去,對諸葛亮說了下面一番話:

“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後人評價諸葛亮,“千載誰堪伯仲間” ,黃承彥敢說自家女兒才堪相配,可以說是驚天動地,當仁不讓的豪言壯語。以黃承彥的為人,不可能亂講話,所以,如果諸葛亮才氣值100,黃月英,恐怕至少95以上。

諸葛亮聽後居然同意了這門婚事,隆中武侯祠裡有一組木版畫展示了這樁著名的婚姻。

人們覺得很奇怪,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學問又大,人品又好,簡直是“鑽石王老五”。中國人歷來講究“郎才女貌”“英雄美女”,當時的周瑜與小喬、呂布與貂蟬,都是傳頌千古的標準姻緣。就如現在線民喜歡議論明星婚姻,諸葛亮選擇一位醜女為妻,在當時被傳為笑談,“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婚後才發現,原來岳父家在當地的名士圈很有關係,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因為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蔡瑁則成了諸葛亮妻子的舅舅,而劉表非常寵愛他的這位繼室夫人,估計應該是美女,所以,黃月英不醜,甚至是美女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黃月英

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諸葛亮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的接觸就更進一步了。通過這些管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瞭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內幕活動等情報資訊。由此,才有了“隆中對”!

當時的周瑜與小喬、呂布與貂蟬,都是傳頌千古的標準姻緣。就如現在線民喜歡議論明星婚姻,諸葛亮選擇一位醜女為妻,在當時被傳為笑談,“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婚後才發現,原來岳父家在當地的名士圈很有關係,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因為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蔡瑁則成了諸葛亮妻子的舅舅,而劉表非常寵愛他的這位繼室夫人,估計應該是美女,所以,黃月英不醜,甚至是美女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黃月英

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諸葛亮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的接觸就更進一步了。通過這些管道,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瞭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內幕活動等情報資訊。由此,才有了“隆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