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點贊|又一艘厲害的船下水了!填補空白,躋身世界前列!

28日上午,我國最新一艘海洋科考船——“海洋地質十號”綜合調查船在廣東東莞順利下水。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鐘自然在當天的下水儀式上說,該船填補了我國小噸位大鑽深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

提升了海洋地質調查能力,也標誌著我國海洋地質綜合調查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海洋地質十號”綜合調查船下水

“海洋地質十號”船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高精度多功能綜合地質調查船。船長76米,寬15米,吃水5.2米,排水量3400噸,最大航速15節,

航行能力為8000海裡,可在無限航區作業。

船上配備了我國首套自主研製的舉升式海洋鑽探系統。

預計在今年年底,“海洋地質十號”將和“海洋地質八號”、“海洋地質九號”調查船一起入列、投入使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局裝備管理處副處長 柯勝邊:

由於“海洋地質十號”配備了較強的鑽探功能,彌補了海洋地質調查方面鑽探能力不足的短板,所以今後將有大量的鑽探任務去完成,

以提高調查的精度。

海洋地質十號——海洋鑽探能手

“海洋地質十號”船和以往的科考船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以地質鑽探為主的綜合調查船。船上到底有哪些先進設備呢?央視記者在“海洋地質十號”下水之前對它進行了探訪。

“海洋地質十號”船一共搭載了20台調查設備,

包括地質、地球物理、海洋水文調查等三大類調查作業手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裝備的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舉升式岩心鑽機。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局裝備管理處副處長 柯勝邊:

舉升式鑽機的塔架形式是門式的。

第一比較輕便;

第二它通過液壓缸舉升,舉升速度比傳統的用絞車舉升的速度更快,

第三,通過波浪補償系統可以在1.5米的幅度內進行波浪補償,使鑽探的精度更高。

不僅如此,鑽機井架採用開放式的結構,不但可以滿足鑽探的需要,還可以搭載其他的水下設備進行高精度作業。

不僅是鑽探能手,“海洋地質十號”也兼具常規海洋科考的調查設備,船上還裝備了單波束、多波束、淺地層剖面測量系統、重力測量系統、海洋磁力測量系統等一系列科學調查設備,綜合作業能力強。未來它將主要完成海洋鑽探、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海岸帶環境地質綜合調查等任務。

不僅是鑽探能手,“海洋地質十號”也兼具常規海洋科考的調查設備,船上還裝備了單波束、多波束、淺地層剖面測量系統、重力測量系統、海洋磁力測量系統等一系列科學調查設備,綜合作業能力強。未來它將主要完成海洋鑽探、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海岸帶環境地質綜合調查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