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週六東莞高考學霸分享會 100組家庭名額等你來搶

高健航 記者 陳棟 攝

劉近墨 記者 陳棟 攝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如何養成的?東莞時報親子俱樂部,這次帶大家向學霸學習

東莞時間網訊一年的高考季就這麼落下了帷幕,總有那麼些孩子,在這場大浪淘沙的競賽中閃閃發光。今年,東莞就有四位學霸闖入廣東省前十名。

文科學霸劉近墨:

推崇“讀萬卷書,

行千里路”

高考放榜的那天,劉近墨、高健航與另外兩位獲得全省前十名的同學謝思思、張曉蔓做客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四位學霸青春且自信的臉龐,讓人感歎青春的美好。在接受採訪期間,四位學霸跟大夥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學習高招。

比如劉近墨,她來自教師家庭,父母都是東華中學初中部的老師,一聽到這個,很多人可能會感歎:父母是老師,應該平時總是“加料”,難怪學習這麼好。

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劉近墨表示自己從來沒有上過補習班,高中的時候成績波動其實還挺大的,父母也沒有給她過大的壓力,只是一直告訴她“做你覺得最好的自己”。

父母沒有嚴苛的要求,但也培養了劉近墨愛閱讀愛旅行的習慣,小姑娘說,她從來都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的推崇者,父母每個暑假都會帶她到處看看,別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遠方的風景又是如何的,

她都一一去見證。

明顯可以看出這個“書香家庭”出來的孩子,是個自律且有明確規劃的孩子。但是,這麼一點“小秘笈”,家長和孩子看了實在不過癮,大家都想瞭解更多的乾貨,比如劉近墨平時到底怎麼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讀了些什麼樣的書?又如何把旅行所見融入到自己的學習以及生活感悟中?

這個週六,劉近墨將會一一和大夥分享。

理科學霸高健航:

考試心態真的非常重要

文科學霸劉近墨一定有很多感性的東西可以和家長、孩子們分享,那麼理科學霸高健航又會有什麼樣的秘笈呢?他說自己平時成績排在年級前五左右,但考試心態真的非常重要。他說自己曾經花了一個學期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做理科綜合試題,他曾嘗試按題目順序來做,也曾嘗試過按著科目來做。經過摸索,他最後確定了先做選擇題,

再做選做題,最後再按順序來做的方法,因為這樣學科的跳躍幅度較小,做起來更為順手。

而且,高健航並不是一個木訥的理工男,他平時喜歡聽音樂、運動,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孩子,會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想法。

站在一個剛剛經歷過高考的學生的角度,劉近墨和高健航,將以一個“18歲孩子”姿態,跟家長分享自己作為一個年輕人的想法,家長聽了他們的自律故事之後,應該能夠更加瞭解如何去幫助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習慣,而孩子們因為和劉近墨、高健航不存在代溝或者“代溝較小”,也能從這兩位學霸的身上,學到一些可以效仿的東西。

這也便是時報舉行本次公益活動的初衷——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成為像劉近墨和高健航這樣的學霸,但正如劉近墨的父母所說,每個孩子都應該做最好的自己。

歡迎你帶娃到東莞報業大廈,與兩位學霸一起親密接觸。

分享主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分享人:

劉近墨(2017年高考全省文科前十名)

高健航(2017年高考全省理科前十名)

時間:7月1日下午3:00-5:00

名額:100組家庭(每組家庭兩個人的名額,由爸爸或媽媽帶著孩子參加)

應該能夠更加瞭解如何去幫助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習慣,而孩子們因為和劉近墨、高健航不存在代溝或者“代溝較小”,也能從這兩位學霸的身上,學到一些可以效仿的東西。

這也便是時報舉行本次公益活動的初衷——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成為像劉近墨和高健航這樣的學霸,但正如劉近墨的父母所說,每個孩子都應該做最好的自己。

歡迎你帶娃到東莞報業大廈,與兩位學霸一起親密接觸。

分享主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分享人:

劉近墨(2017年高考全省文科前十名)

高健航(2017年高考全省理科前十名)

時間:7月1日下午3:00-5:00

名額:100組家庭(每組家庭兩個人的名額,由爸爸或媽媽帶著孩子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