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莞製造又有好消息!“海洋地質十號”科考船在莞下水

昨日,“海洋地質十號”

東莞時間網訊繼造出國內最先進救援船奔赴英國“上崗”後,

昨日,“東莞製造”又傳來好消息:廣東中遠船務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建造的“海洋地質十號”(綜合地質調查船N703專案)順利下水。

這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一代海洋地質科考船,填補了全國小噸位大深度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投入使用後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能力,標誌著我國海洋地質綜合調查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海洋地質十號”建造投用開創了中遠海運重工建造海洋科考裝備專案的先河,為東莞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添上華麗一筆。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鐘自然,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岩峰,國家土地督察廣州局局長葉明權,副市長喻麗君等共同啟動拖移下水裝置,“海洋地質十號”正式出塢下水。

可實現全球無限航區海洋地質調查

當天,廣東中遠船務東江廠區6號碼頭禮炮聲聲,彩花滿天,紅白色調的“海洋地質十號”出塢下水。

“海洋地質十號”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水文環境等多功能調查手段為一體的綜合地質調查船,廣東中遠船務承擔建造和生產設計任務,2015年10月開工建造。

這艘地質調查船總長75.8米,寬15.4米,深7.6米,結構吃水5.2米,排水量約3400噸,續航力8000海裡,定員58人,可以實現在全球無限航區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工作。

據瞭解,“海洋地質十號”下水後將進入舾裝和設備海試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將與“海洋地質八號”“海洋地質九號”調查船一起入列投入使用。屆時將與現有的調查船一起,構成中國地質調查局覆蓋淺水、深水及大洋等全海域海洋地質調查船舶及技術裝備探測體系。

兩封表揚信盛讚“東莞製造”

鐘自然介紹,“海洋地質十號”的成功建造填補了我國小噸位大深度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

提升了海洋地質調查能力,也標誌著我國海洋地質綜合調查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對於“海洋地質十號”的建造企業——廣東中遠船務,建造專案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給予了高度肯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秦緒文表示,“海洋地質十號”體現了“世界製造業之都”東莞在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方面的水準。

今年三四月,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特發兩封表揚信盛讚“海洋地質十號”的品質。

其中今年4月18日,廣東中遠船務以精品品質交驗通過全船33個分段之際,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特發感謝信,盛讚廣東中遠船務自設計至分段建造階段,積極探索創新施工工藝,攻克諸多技術難關,主動積極努力協調設計院、重大設備供應商等各方,為推進項目儘快落實生產設計、分段建造工藝、船臺搭載、精度控制等方案的努力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