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塊“布”也能修路?看看這些腦洞大開的紡織品!

提起紡織你會想到什麼,是輕柔飄逸的絲綢、時尚多姿的服飾,還是舒適透氣的家紡?紡織品不僅有“小身段”,更有“大智慧”。隨著科技的突破,在海綿城市建設、防汛抗洪、垃圾處理等多個領域,

紡織品作為一種新材料起到關鍵作用,不僅催生紡織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其他產業轉型升級、社會發展發揮作用。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亞歐土工用紡織材料會議上,一系列新的產業用紡織品技術、材料和科研成果亮相。其中,不少成果引起國外專家、企業的興趣,或將走出國門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建設。

看點一:可以“修路”的紡織品

高速公路、高鐵建設……這些看上去厚實硬朗的“大傢伙”,

都離不開一塊“布”的“繞指柔”。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鄭俊林說,纖維材料加工製成的土工用紡織品,嵌在瀝青層中間,可以實現防滲、防護等作用,還能增強道路的耐用程度和使用壽命。

圖為工人用聚酯玻纖布鋪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我國幅員遼闊,公路鋪設方面曾面臨非常多的挑戰,也因此有了豐富的經驗。比如,青藏公路的修建,讓我國在耐高溫、耐高寒、抗乾燥等特性的土工用紡織品和技術上全球領先。這類產品和技術在論壇期間引起很多國外專家、企業的關注。鄭俊林說,這些產品和技術或將走出過國門,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國內土工用紡織品企業或將在沿線國家投資建廠,

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和產能合作。

看點二:海綿城市建設的“護衛兵”

產業用紡織品不僅可以“修路”,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護衛兵”。

要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淨水”,需要時“放水”加以利用,屋頂、下水道、牆體、地面的“海綿層”至關重要。海綿層組成部分土工織物、土工膜很關鍵。這種材料,也是“紡織品”。

鄭俊林說,

依託先進技術,我國自主研發的土工織物、土工膜、過濾層等產品,不僅可以隔離雨水、改善屋頂和地表“下滲”能力,保證雨水不對房屋結構層造成侵害,還能避免細顆粒石土進入管道帶來堵塞。

圖為鋪設防滲紡織品材料的道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在會議中表示,2016年我國土工用紡織品的纖維加工量增長9.2%,建築用紡織品的纖維加工量增長14.2%。土工與建築用紡織品將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看點三:垃圾填埋“好幫手”

大到修路架橋、城市建設,小到垃圾填埋、河堤護坡,土工用紡織品的身影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垃圾填埋領域,高強度、耐環境的滌綸長絲紡粘土工布可稱得上是“好幫手”,既能做好防滲作用,避免垃圾污染土壤,還能對垃圾分解處理有所作為。

圖為土工織物(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圖為土工膜(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積極推動。論壇期間記者瞭解到,近五年來我國土工用紡織材料技術在高效、高強及智慧化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宏祥新材料研發生產的新型隧道防排水系統施工效率高,可做到“滴水不漏”;天鼎豐開發的紡織材料在水利、危廢填埋場、高鐵等工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泰安路德公司帶有光纖傳感器的智慧土工織物,可用於機場、橋樑、高速公路,提供土壤加固、結構安全監控和預警等功能。

未來,包括上述在內的產業用紡織品將拓展出更多應用空間,開拓出新的經濟增長極,更好服務社會發展和百姓民生。

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在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占比將提高到33%,環境保護用紡織品、土工建築用紡織品、生物基功能性紡織品主要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高科技紡織品“誕生”,刷新著我們的認識,驚豔著你我的生活。

既能做好防滲作用,避免垃圾污染土壤,還能對垃圾分解處理有所作為。

圖為土工織物(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圖為土工膜(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積極推動。論壇期間記者瞭解到,近五年來我國土工用紡織材料技術在高效、高強及智慧化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宏祥新材料研發生產的新型隧道防排水系統施工效率高,可做到“滴水不漏”;天鼎豐開發的紡織材料在水利、危廢填埋場、高鐵等工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泰安路德公司帶有光纖傳感器的智慧土工織物,可用於機場、橋樑、高速公路,提供土壤加固、結構安全監控和預警等功能。

未來,包括上述在內的產業用紡織品將拓展出更多應用空間,開拓出新的經濟增長極,更好服務社會發展和百姓民生。

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在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占比將提高到33%,環境保護用紡織品、土工建築用紡織品、生物基功能性紡織品主要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高科技紡織品“誕生”,刷新著我們的認識,驚豔著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