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9年堅持開啟青少年音樂夢

呂春萍老師帶領合唱團參加中德建交45周年音樂慶典表演。

通訊員供圖

2017年2月,桂城桂江小學“江之韻”合唱團受廣東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歐洲大眾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的推薦與邀請,遠赴歐洲參加“中德建交45周年音樂慶典”,獲得了該音樂慶典“A級合唱團”榮譽稱號。

這已是“江之韻”合唱團第三次邁出國門,贏得世界級的榮譽。而這些成就,離不開一位園丁的辛勤付出——呂春萍,桂江小學的音樂教師、“江之韻”合唱團指揮。

出於對教師這個行業的熱愛,1988年呂春萍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音樂教育工作,至今已有29年時間。2001年她從武漢來到桂城,先後在花苑小學、南海實驗小學、桂江小學任教,雖然輾轉奔波,但她從未放棄對音樂教育的執著,她認為音樂就是要從娃娃抓起,用音樂開啟孩子們的智慧,他們將一生受用。

看著呂春萍如今從容不迫的樣子,不曾想到,當初她在追求音樂教育夢想的道路上也曾披滿了荊棘。

她來到桂城任教的第一所學校是花苑小學,當時花苑小學剛建,學校裡大部分孩子來自北約村,學校沒有任何的音樂和藝術教育基礎。

在她的努力下,花苑小學有了第一支合唱團,一年後,她帶領花苑小學合唱團參加南海區比賽,首次出賽便獲得了合唱和重唱兩項金獎的好成績,隨後在參加市里的比賽也同樣獲得優異的成績。

“其實去到每一所學校都是從零開始,

不只是組建團隊,更重要的是跟家長的溝通。”呂春萍坦言,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在學校就應該以文化科學習為主,音樂並不重要。“每當看到孩子退出合唱團我都感到十分惋惜,所以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能留一個是一個,我要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學習音樂後的那種改變!”

正因為這份執著,她所執教的每所學校都能成功地組建並壯大合唱團,她15年來培養合唱團學生900多人,

所帶過的合唱團都能在各類比賽中獲得殊榮。

用心栽培學生獲國際獎項

“教會孩子唱一首歌不難,但是要讓孩子們理解每一首的意境,學會用情感表達出來就必須要付出很多心血。”每天下午4點,呂春萍總是第一個來到音樂訓練室,風雨不改,這是“江之韻”合唱團的訓練時間。

她一邊彈鋼琴伴奏,一邊耐心指導孩子練習發聲,每一個咬字、每一個音準、每一次歌唱她都仔細聆聽,

遇到問題總是不厭其煩地給孩子們指導、糾錯。

有時遇到難度高的歌曲,完成一首歌的學習就需要1個月的時間。每天她送走最後一個參加訓練的孩子時,喧囂的校園已變得安靜,回到家中已入夜。

都說呂春萍帶的合唱團創造了奇跡,2009年,她到徐聞縣南山鎮檳榔小學支教。在那裡她同樣組建了學校合唱團,短短3個多月後,這支此前毫無音樂基礎的團隊,首次參賽便獲得了全縣第一。

此外,在南海實驗小學7年任教期間,她帶領合唱團包攬佛山市、南海區內各項比賽金獎;2015年在西約小學支教時,她帶領西約小學合唱團首次出征就取得了街道歌唱比賽第三名、南海區銀獎的好成績……如今,呂老師帶領桂江小學“江之韻”合唱團更是獲獎無數,今年2月,桂江小學“江之韻”合唱團受廣東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歐洲大眾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的推薦與邀請,遠赴歐洲參加“中德建交45周年音樂慶典”,獲得了該音樂慶典“A級合唱團”榮譽稱號。

文/特約通訊員曾蓉通訊員吳欣瑜郭錦妹

首次參賽便獲得了全縣第一。

此外,在南海實驗小學7年任教期間,她帶領合唱團包攬佛山市、南海區內各項比賽金獎;2015年在西約小學支教時,她帶領西約小學合唱團首次出征就取得了街道歌唱比賽第三名、南海區銀獎的好成績……如今,呂老師帶領桂江小學“江之韻”合唱團更是獲獎無數,今年2月,桂江小學“江之韻”合唱團受廣東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歐洲大眾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的推薦與邀請,遠赴歐洲參加“中德建交45周年音樂慶典”,獲得了該音樂慶典“A級合唱團”榮譽稱號。

文/特約通訊員曾蓉通訊員吳欣瑜郭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