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0-3歲寶寶的十條餵養誤區

有時候,很多看起來“理所當然”的餵養方法,實際上卻並不那麼科學,甚至還會給寶寶帶來危害。下面列出了的這些餵養方式,在媽媽當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不可不慎哦!

一.寶寶不愛吃奶,

喂蛋糕或饅頭芯

專家解答:在給嬰幼兒添加輔食時,媽媽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想像隨意進行。輔食添加有基本的順序:首先添加鐵強化米粉;其次嘗試吃蔬菜汁或蔬菜泥;再次添加稀釋的果汁或果泥(最初的果汁調配比例是2份水加1份純果汁,逐漸過渡到1份水加1份純果汁,直至進食純果汁);最後添加蛋黃,可將蛋黃拌在米粉中。

二.在輔食里加鹽

專家解答:一開始不要在輔食當中添加任何的鹽、油或味精,

在寶寶能吃菜粥的時候可以放入少量燒熟的菜油(菜油的量從一開始的每天1~3克漸漸過渡到每天5克),寶寶一歲後才可以放少量的鹽。

三.用輔食代替奶品

專家解答:1歲前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還是奶品,而輔食只是營養的額外補充。4~6個月是嬰兒嘗試吃輔食的階段,最早開始添加的米粉是按茶匙計,每天一兩茶匙就可以了,而且米粉是沖得很稀的米糊。

6~8個月是嬰兒學習吃輔食的階段,此時嬰兒要學會咀嚼和吞咽食物。

對於8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將輔食安排成一頓正餐,但是,不要強迫嬰兒吃太多輔食,更不能用輔食代替奶品餵養嬰兒。每天輔食和奶品的餐數都有定量,輔食並非吃得越多就越好,輔食攝入太多會影響嬰兒胃口,容易厭食、厭奶。所以,添加輔食應以不影響日常吃奶量為宜。

四.將米粉混入奶中,用奶瓶餵養

專家解答: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添加輔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營養,同時也是訓練寶寶學習新的進食方式,逐漸習慣用勺子吃輔食,由吸吮過渡到咀嚼的進食方式,為嬰兒在未來幾個月後學習說話打下一定的基礎。所以,不能一碰到困難就求助於奶瓶。

五.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

專家解答:0~4個月是純奶期,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不建議給寶寶添加果汁或菜汁等,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是要到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吃配方奶的寶寶要在4~6個月時先添加鐵強化米粉,米粉可用蘋果汁調配(蘋果汁裡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吸收鐵質)。等寶寶學會吃米粉,再吃蔬菜泥,學會吃3種蔬菜後,再考慮吃水果和蛋黃。

另外,添加輔食也不能完全依據寶寶的月齡,同時還要考慮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比如寶寶是不是能坐好、是否對輔食感興趣等。

六.用蒸餾水沖泡奶粉

專家解答:不要用蒸餾水、純水、無離子水等來調配奶粉,其實,開水很適合沖調嬰兒奶粉。

七.都說吃魚聰明,就給寶寶喝魚湯

專家解答:都以為給寶寶喝湯營養比較好,其實湯裡面是沒有什麼營養的,請準備一些高湯,每次煮菜粥的時候可以加些高湯。另外,我們不建議給寶寶吃白粥,白粥的熱量和營養都很低,要給寶寶吃菜粥。

八.覺得體重增長慢,加大食量

專家解答:通過比較體重來衡量餵養是否得當,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寶寶長得好不好,要跟自己比較,而不是橫向與其他寶寶比較。因為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不一樣,後天的成長環境也不一樣,所以,橫向比較是不科學的。

在半歲之前,只要寶寶每個月體重能增長800~1000克,那就說明生長發育良好,半歲後每個月體重增長500~600克也是正常的。

還有一種情況,寶寶的胃口很好,把大人準備的食物都吃下去了,可偏偏還是不“長肉”,那就要考察三餐安排的時間是否恰當。

寶寶過了純奶期(0~4個月)後要逐漸添加輔食,在6~8個月時學會吃菜粥,這時日常飲食安排的時間要逐漸朝三餐三點的模式靠攏,也就是每天兩次奶、兩餐主食和兩次點心,請注意,中午11點半左右和晚上5點半左右是寶寶的正餐時間,主要提供菜粥或爛麵條,而不是餵奶,喝奶的時間儘量安排在早上、午睡後和臨睡前。

另外,寶寶“不長肉”也可能與食物的熱量不足有關,體重不增長或是增長緩慢,說明食物中的能量不高,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所以,在寶寶適應吃各種輔食之後,我們不主張給寶寶吃白粥(6個月後),要吃菜粥,可以用點高湯,並添加各種葷素菜,這樣既美味又有營養。

九.食欲不好,吃開胃藥或保健品

專家解答:寶寶不愛吃飯有很多原因,比如腸胃功能不好、不良的膳食行為、挑食偏食比較嚴重等,導致機體營養素缺乏或不平衡,也可能是家庭膳食技能太差,使得寶寶對飯菜不感興趣。因此,面對寶寶的食欲問題,不能僅靠藥物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胃口不好一定要去看醫生,由醫生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解決方案。

十.大病初愈,猛補高營養食物

專家解答:在病癒初期,首先應考慮的不是營養補充,而是讓腸道功能儘快恢復,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所以,在給病癒之後的寶寶安排飲食時,食物品種要慢慢增加,而不是一下增加很多。

嬰兒餵養雖然要靠經驗積累,更需要家長們不斷學習。科學的餵養方式,不僅讓寶寶長得壯長得結實,還可以幫助寶寶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和方式,讓他們一生受益。

另外,我們不建議給寶寶吃白粥,白粥的熱量和營養都很低,要給寶寶吃菜粥。

八.覺得體重增長慢,加大食量

專家解答:通過比較體重來衡量餵養是否得當,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寶寶長得好不好,要跟自己比較,而不是橫向與其他寶寶比較。因為每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不一樣,後天的成長環境也不一樣,所以,橫向比較是不科學的。

在半歲之前,只要寶寶每個月體重能增長800~1000克,那就說明生長發育良好,半歲後每個月體重增長500~600克也是正常的。

還有一種情況,寶寶的胃口很好,把大人準備的食物都吃下去了,可偏偏還是不“長肉”,那就要考察三餐安排的時間是否恰當。

寶寶過了純奶期(0~4個月)後要逐漸添加輔食,在6~8個月時學會吃菜粥,這時日常飲食安排的時間要逐漸朝三餐三點的模式靠攏,也就是每天兩次奶、兩餐主食和兩次點心,請注意,中午11點半左右和晚上5點半左右是寶寶的正餐時間,主要提供菜粥或爛麵條,而不是餵奶,喝奶的時間儘量安排在早上、午睡後和臨睡前。

另外,寶寶“不長肉”也可能與食物的熱量不足有關,體重不增長或是增長緩慢,說明食物中的能量不高,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所以,在寶寶適應吃各種輔食之後,我們不主張給寶寶吃白粥(6個月後),要吃菜粥,可以用點高湯,並添加各種葷素菜,這樣既美味又有營養。

九.食欲不好,吃開胃藥或保健品

專家解答:寶寶不愛吃飯有很多原因,比如腸胃功能不好、不良的膳食行為、挑食偏食比較嚴重等,導致機體營養素缺乏或不平衡,也可能是家庭膳食技能太差,使得寶寶對飯菜不感興趣。因此,面對寶寶的食欲問題,不能僅靠藥物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胃口不好一定要去看醫生,由醫生針對這些問題來提供解決方案。

十.大病初愈,猛補高營養食物

專家解答:在病癒初期,首先應考慮的不是營養補充,而是讓腸道功能儘快恢復,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所以,在給病癒之後的寶寶安排飲食時,食物品種要慢慢增加,而不是一下增加很多。

嬰兒餵養雖然要靠經驗積累,更需要家長們不斷學習。科學的餵養方式,不僅讓寶寶長得壯長得結實,還可以幫助寶寶從小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和方式,讓他們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