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美麗的山水畫廊|長江三峽

原創 西行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全長193千米。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

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瞿塘峽

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

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夔門,也稱瞿塘峽關。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
“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夔門

夔門位於長江三峽瞿塘峽之口,為三峽西大門,南白鹽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雙峰欲合,如門半開,故稱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與“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並稱巴渝名勝。在奉節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

還有一座”旱夔門”。

奉節白帝城

奉節在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建為魚複縣,是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白帝城位於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

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城,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巫峽

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

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巫山十二峰

長江三峽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巫峽以巫山得名,幽深秀麗,千姿百態,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峽谷兩岸為巫山十二峰,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淨壇、起雲、上升三峰並不臨江。如欲遊覽,須從飛鳳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蘭廠登岸,才可領略三峰雄姿。

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來朝霞,又最後送走晚霞,故又稱“望霞峰”。據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禁☆女瑤姬攜狂章、虞余諸神出遊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於是“助禹斬石、疏波、決塞、導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為助民永祈豐年,行船平安,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為神女峰。

馬渡河小小三峽

小小三峽水流湍急,水清見底,峽江兩岸,岩石如削,奇花異草,俯首可拾,抬頭仰望,天開一線,環顧江岸,綠樹成蔭,是一處集旅遊、探險和漂流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風景區。小小三峽漂流,被譽為“中國第一漂”,是勇敢者磨煉意志和毅力的天堂。

西陵峽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

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牛肝馬肺峽

長江三峽旅遊線上的牛肝馬肺峽,兩岸峰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鐘乳石最為有趣。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過去的“馬肺”上,長有一株古松,船在遠處即可看到,儼如峽中的衛士,成為天然的航標。遺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馬肺”的全貌了。

崆嶺峽

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佈,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

燈影峽

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梁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樑,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西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樑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豐都鬼城

豐都縣是神曲之鄉,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

忠縣石寶寨

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地處重慶市忠縣忠州鎮和萬州區之間的長江北岸。十二層閣樓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簷高聳,飛簷展翼,渾然一體,宏偉壯觀。

萬州大瀑布

重山重水大重慶,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蘊涵了太多的驚喜和壯麗。地處重慶東北向,距重慶主城287公里的“亞洲第一瀑”萬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寬、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為一體。

雲陽張飛廟

始建於蜀漢末期的張飛廟,地處重慶雲陽縣城隔江相望的飛鳳山麓,依山座岩臨江,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群組成。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素有“巴蜀勝境”的美譽。

神女溪

山水景觀令人稱絕。翠屏、飛鳳、起雲、上升、淨壇五峰,棋布溪水兩岸。神女溪中游,內側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雲峰。峰巒疊翠,雲遮霧繞,江流曲似九回腸。多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峽中之奇峽,景中之絕景。

巫山小三峽

國家5A級景區。是大寧河下游流經巫山縣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三峽人家

國家5A級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穀幽、洞絕、泉甘”。

三峽大壩

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壩高185米,蓄水深度175米,水庫長2335米,靜態投資1352億人民幣,動態投資2039億人民幣。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長江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水庫最終將淹沒耕地43.13萬畝,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市、涪陵市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三峽工程竣工後,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三峽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評估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國階,從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庫區水污染,陸生生態,地質災害等多方面分析了三峽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庫區是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的天然產卵場之一,原有11個產卵場,以忠縣產卵場最大,蓄水後被破壞。白甲魚、中華倒刺口、岩原鯉在漁獲物種比例減少。三峽庫區分佈41種魚類,其中2/5是長江上游特有魚類。受到極大的危害。銅魚資源因不適應靜水生態,資源明顯下降。白鰭豚幾乎滅絕,白鱘、中華鱘、達氏鱘、江豚、胭脂魚等也受到極大的衝擊。

庫區水污染加重。城鎮岸邊污染帶、港口、河灣、壩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庫區分佈有重慶長壽化工園區、萬州鹽化工基地、涪陵化工基地(天然氣)、興山化工總廠(黃磷、工業磷酸、二聚磷酸鈉)對庫區水質構成巨大威脅;調查的23條支流中,半數以上出現水華,這是河流變成湖泊型水庫之後富營養化的表現。三峽庫區水質改善與庫區產業發展將長期面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

壩下沖刷對壩下河岸安全構成威脅。荊江南岸塌岸明顯增加,部分河段沖刷量為建庫前10倍。三峽工程的第一個要務就是防洪,但是我認為清水對於壩下江岸(特別是在河曲江段)沖刷,恰恰跟這樣一個功能是相反的。所以這個問題在論證時雖被提及,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上海是最大的受害者。泥沙、水量、優質水體變少;水污染物、鹽鹼化、海水倒灌將會出現。泥沙對於上海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過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如今沒有了。對上海有害的增加了。

庫區消落帶對景觀造成嚴重的視角污染。對河岸的穩定性也造成威脅。三峽庫區是水土流失嚴重區,山高、坡陡、耕地缺乏,退耕還林已實施多年,但在三峽庫區還存在大量大於25度以上的坡耕地。

峽區雄偉奇特的美感降低。例如,對小三峽、夔門等的影響就很大。感受高峽雄偉的最佳位置是在船上,能見的範圍是兩岸山體。相對高度只有幾百米,水庫蓄水以後急流變緩流,雄、奇、偉的感覺就大為遜色。

全庫區發生新老滑坡變形坍塌。175米試驗以來,全庫區發生新老滑坡變形200餘起,塌岸百餘處,不穩定庫岸30公里,湧浪開始出現。庫區22個區縣地質災害隱患點9324處,修建前為5512處,2003年蓄水後新增3812處。

文物被淹沒。三峽庫區是巴楚文化中心,擁有中國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地點——巫山龍骨坡遺址、巴國王陵——涪陵小田溪墓群,巴東舊縣坪遺址(宋代)、涪陵白鶴樓、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等。對他們的歷史和價值來不及系統研究和深度挖掘、評價就被淹沒,一批無價之寶喪失,實是可惜。

長江堵點。三峽通航基本是滿負荷運營,原設計中,三峽船閘每年的正常通航天數在320天左右,而現在幾乎維持在365天全年運行。即使如此,三峽大壩的擁堵已經是常態化了,長江上的船隻要想過三峽大壩,等一兩天是正常現象。如果遇到特殊天氣,過三峽大壩的船隻還會堆積,一般就會在壩前等候3至5天。如果遇上船閘檢修,甚至會等上7至10天才能過三峽大壩。 三峽船閘設計通行能力為每年單向通行5000萬噸,而這個通航能力原計劃是維持到2030年,但目前的通航需求量遠遠超出我們的預計。這意味著三峽船閘目前的通行能力,已經在2013年接近其設計運力。

流域水資源配置矛盾增加(鄱陽湖、洞庭湖)。三峽工程之後,各地對水資源的爭奪加劇,湖北省要調長江水去漢江,江西省要在鄱陽湖建閘,洞庭湖也另有一翻打算。加上長江上游無數的水電站的建設,未來長江將不可能是一條健康的河流。

本文是西行文章裡唯一一篇介紹到對景觀環境有負面影響的點,最美的風景在人類的過度干預下也會褪色或者消失,就這一點而言,任何經濟利益在環境面前都是遜色的,因為環境的惡化和物種的消失是不可逆的,影響是永久的!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我們一起去旅行!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長江三峽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巫峽以巫山得名,幽深秀麗,千姿百態,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峽谷兩岸為巫山十二峰,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淨壇、起雲、上升三峰並不臨江。如欲遊覽,須從飛鳳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蘭廠登岸,才可領略三峰雄姿。

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來朝霞,又最後送走晚霞,故又稱“望霞峰”。據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禁☆女瑤姬攜狂章、虞余諸神出遊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於是“助禹斬石、疏波、決塞、導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為助民永祈豐年,行船平安,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為神女峰。

馬渡河小小三峽

小小三峽水流湍急,水清見底,峽江兩岸,岩石如削,奇花異草,俯首可拾,抬頭仰望,天開一線,環顧江岸,綠樹成蔭,是一處集旅遊、探險和漂流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風景區。小小三峽漂流,被譽為“中國第一漂”,是勇敢者磨煉意志和毅力的天堂。

西陵峽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

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牛肝馬肺峽

長江三峽旅遊線上的牛肝馬肺峽,兩岸峰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鐘乳石最為有趣。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過去的“馬肺”上,長有一株古松,船在遠處即可看到,儼如峽中的衛士,成為天然的航標。遺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馬肺”的全貌了。

崆嶺峽

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佈,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

燈影峽

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梁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樑,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西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樑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豐都鬼城

豐都縣是神曲之鄉,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

忠縣石寶寨

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地處重慶市忠縣忠州鎮和萬州區之間的長江北岸。十二層閣樓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簷高聳,飛簷展翼,渾然一體,宏偉壯觀。

萬州大瀑布

重山重水大重慶,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蘊涵了太多的驚喜和壯麗。地處重慶東北向,距重慶主城287公里的“亞洲第一瀑”萬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寬、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為一體。

雲陽張飛廟

始建於蜀漢末期的張飛廟,地處重慶雲陽縣城隔江相望的飛鳳山麓,依山座岩臨江,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群組成。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素有“巴蜀勝境”的美譽。

神女溪

山水景觀令人稱絕。翠屏、飛鳳、起雲、上升、淨壇五峰,棋布溪水兩岸。神女溪中游,內側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雲峰。峰巒疊翠,雲遮霧繞,江流曲似九回腸。多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峽中之奇峽,景中之絕景。

巫山小三峽

國家5A級景區。是大寧河下游流經巫山縣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三峽人家

國家5A級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穀幽、洞絕、泉甘”。

三峽大壩

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壩高185米,蓄水深度175米,水庫長2335米,靜態投資1352億人民幣,動態投資2039億人民幣。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長江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水庫最終將淹沒耕地43.13萬畝,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市、涪陵市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三峽工程竣工後,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三峽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評估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國階,從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庫區水污染,陸生生態,地質災害等多方面分析了三峽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庫區是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的天然產卵場之一,原有11個產卵場,以忠縣產卵場最大,蓄水後被破壞。白甲魚、中華倒刺口、岩原鯉在漁獲物種比例減少。三峽庫區分佈41種魚類,其中2/5是長江上游特有魚類。受到極大的危害。銅魚資源因不適應靜水生態,資源明顯下降。白鰭豚幾乎滅絕,白鱘、中華鱘、達氏鱘、江豚、胭脂魚等也受到極大的衝擊。

庫區水污染加重。城鎮岸邊污染帶、港口、河灣、壩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庫區分佈有重慶長壽化工園區、萬州鹽化工基地、涪陵化工基地(天然氣)、興山化工總廠(黃磷、工業磷酸、二聚磷酸鈉)對庫區水質構成巨大威脅;調查的23條支流中,半數以上出現水華,這是河流變成湖泊型水庫之後富營養化的表現。三峽庫區水質改善與庫區產業發展將長期面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

壩下沖刷對壩下河岸安全構成威脅。荊江南岸塌岸明顯增加,部分河段沖刷量為建庫前10倍。三峽工程的第一個要務就是防洪,但是我認為清水對於壩下江岸(特別是在河曲江段)沖刷,恰恰跟這樣一個功能是相反的。所以這個問題在論證時雖被提及,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上海是最大的受害者。泥沙、水量、優質水體變少;水污染物、鹽鹼化、海水倒灌將會出現。泥沙對於上海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過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如今沒有了。對上海有害的增加了。

庫區消落帶對景觀造成嚴重的視角污染。對河岸的穩定性也造成威脅。三峽庫區是水土流失嚴重區,山高、坡陡、耕地缺乏,退耕還林已實施多年,但在三峽庫區還存在大量大於25度以上的坡耕地。

峽區雄偉奇特的美感降低。例如,對小三峽、夔門等的影響就很大。感受高峽雄偉的最佳位置是在船上,能見的範圍是兩岸山體。相對高度只有幾百米,水庫蓄水以後急流變緩流,雄、奇、偉的感覺就大為遜色。

全庫區發生新老滑坡變形坍塌。175米試驗以來,全庫區發生新老滑坡變形200餘起,塌岸百餘處,不穩定庫岸30公里,湧浪開始出現。庫區22個區縣地質災害隱患點9324處,修建前為5512處,2003年蓄水後新增3812處。

文物被淹沒。三峽庫區是巴楚文化中心,擁有中國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地點——巫山龍骨坡遺址、巴國王陵——涪陵小田溪墓群,巴東舊縣坪遺址(宋代)、涪陵白鶴樓、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等。對他們的歷史和價值來不及系統研究和深度挖掘、評價就被淹沒,一批無價之寶喪失,實是可惜。

長江堵點。三峽通航基本是滿負荷運營,原設計中,三峽船閘每年的正常通航天數在320天左右,而現在幾乎維持在365天全年運行。即使如此,三峽大壩的擁堵已經是常態化了,長江上的船隻要想過三峽大壩,等一兩天是正常現象。如果遇到特殊天氣,過三峽大壩的船隻還會堆積,一般就會在壩前等候3至5天。如果遇上船閘檢修,甚至會等上7至10天才能過三峽大壩。 三峽船閘設計通行能力為每年單向通行5000萬噸,而這個通航能力原計劃是維持到2030年,但目前的通航需求量遠遠超出我們的預計。這意味著三峽船閘目前的通行能力,已經在2013年接近其設計運力。

流域水資源配置矛盾增加(鄱陽湖、洞庭湖)。三峽工程之後,各地對水資源的爭奪加劇,湖北省要調長江水去漢江,江西省要在鄱陽湖建閘,洞庭湖也另有一翻打算。加上長江上游無數的水電站的建設,未來長江將不可能是一條健康的河流。

本文是西行文章裡唯一一篇介紹到對景觀環境有負面影響的點,最美的風景在人類的過度干預下也會褪色或者消失,就這一點而言,任何經濟利益在環境面前都是遜色的,因為環境的惡化和物種的消失是不可逆的,影響是永久的!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我們一起去旅行!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