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媒試駕新一代大眾“CC”:這車不夠高級!

大家還記得我們那些年的“大眾車嗎”?如今,這款大眾“CC”已經改變了我們對大眾汽車的改版形象而且也掀起了一波中型運動的熱潮,大家感覺刺激嗎,下面我們開始來談一談,

如圖:

現如今,我覺得大家對這款汽車應該瞭解比較少,在沒有的Autoblog,已經對Arteon進行了試駕。如果大家也正在考慮吧一款外形漂亮的德系運動轎車,大眾Arteon是否值得等待,下面我就為大家開始介紹一下,參考一下。

“這是大眾史上最性☆禁☆感的尤物!”大眾汽車首席設計總監,

Klaus Bischoff如是說。“最性☆禁☆感”和普通的好看肯定完全不一樣。不過,我個人也覺得Arteon不只是普通的好看。即使你沒有想買一台德系中型四門轎跑,你也會被Arteon的顏值打動。Arteon是大眾對於更高級別市場的一塊敲門磚,不再讓姊妹品牌奧迪來承擔高端市場的全部。

和之前輝騰的套路不同,這次大眾希望在時尚路線上尋求突破,而不是價格。而Arteon的確有許多獨特的設計:格柵一路延伸進了頭燈,發動機蓋上多道特徵線直達擋風玻璃,還有環繞車身,讓整體設計渾然一體的腰線。未來,這些特徵也必定會應用到其他大眾品牌的車型上。

等一下,那帕薩特CC怎麼辦?在2008年發佈後,CC經歷過一次小改款和底盤更新,在名稱上去掉了和帕薩特的關係,主打時尚和運動,並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2013款大眾CC(中期改款車型)

好吧,其實很簡單。Arteon就是CC的換代車型,Arteon的軸距為2841mm,比CC增加了129mm;車長為4862mm,

比CC增加61mm。Arteon的車頭和車尾相比CC分別縮短了36mm和20mm。Arteon的後備箱容積為564升,在後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儲物空間能擴大到1558升,最大可容納2.1米長的東西。

Arteon脫胎於大眾最新一版的,橫置發動機模組化MQB車架平臺戰略,設計標配20寸輪轂(奇怪的是,進入美國市場的Arteon卻是19寸輪轂),

因此,需要匹配新的刹車系統、可調式減震器和大幅改動的懸掛部件。

這些東西都很貴,”大眾中高級車產品線負責人Elmar-Marius Licharz說,同時他也大方地承認,只是為了一款賣不太動的轎跑作這麼大筆的投資,肯定不划算。這些成本會分攤到全球市場多款車型上,比如一台特供中國市場的大型多用途車以及輝騰的繼任者。

Elmar-Marius Licharz同時也意識到,特朗普對於德國進口產品的貿易壁壘,還有高關稅威脅。他表示在美國市場,大部分的車都會在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廠進行組裝生產,而從德國進口的車型將主打高端市場。

“高端”不只是一個口號,Licharz相當清楚,有不少品牌在試圖趕上高端豪華德國品牌的路上死得很慘。所以大眾這次強調實質產品,而非假大空的市場宣傳。這包括好的設計、厚道的用料、優秀的動力總成、配上先進的多媒體與安全配置,再佐以實用性。

科技安全配置

拿Arteon來說,它搭載了最新標準的半自動化駕駛技術,最高可在60公里/小時下自動行駛。同時它還配備了一些相當創新的安全配置,包括了尾部防撞系統,該系統在監測到碰撞風險時,能將座椅和安全帶調整妥當,以應對衝擊。如果真的發生碰撞,前擋風玻璃將會主動裂開,讓安全氣囊充分發揮作用,並自動打開雙閃。

另外一個關鍵的安全配置是“Emergency Assist”緊急輔助系統。如果這項系統監測到駕駛員喪失了行動力(或者打瞌睡了),它會持續用聲音、震動和視覺警報提醒;如果駕駛員不做反應,系統會操控汽車在車道內輕柔的左右晃動,希望能夠提醒到車內乘員;如果駕駛者仍未做出反應,該系統會將汽車安全駛離主路,慢慢停靠在路邊。

內飾

Arteon的目標客戶是已婚中年男性使用者(譯者表示黑人問號臉),預計起售價應該與大眾CC的3.8萬美金(譯者注:約合人民幣25.95萬元)相同。既然售價不變,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力氣去更新車型呢?Elmar-Marius Licharz承認說,單就美國市場而言,確實沒有必要去開發Arteon。“在美國,這些都沒什麼必要,”他說。Arteon的誕生,就是為了迎合歐洲市場對於造型、空間和性能的需求。

Arteon的前排,確實比CC更高級。車內用橫紋實木以及炫目的塑膠裝飾,中控配備了大眾最新一代的車載娛樂影音大屏。大屏畫質出眾,但遺憾地取消了音量和地圖縮放兩個實體旋鈕。座椅寬大舒適,後排的腿部空間十分寬裕,不過溜背式設計會造讓部分高個子乘客覺得頭部空間不足。這車讓人感覺有點虎頭蛇尾,後排座椅還勉強能算是這個級別的水準,但是後備箱就有點敷衍了。

動力

初發售時,Arteon將搭配3款柴油發動機和3款汽油發動機,日後還會增加一台現在還在研發的,V6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在美國,Arteon的上市日期不會早于明年的這個時候,當然也不會有柴油版。在美國,主打的應該是276馬力的2.0 TSI發動機,集雙噴射、進排氣雙側可變氣門正時、兩級氣門升程等先進技術於一身。最大功率轉速在5100rpm-6500rpm,並且從1700rpm起,即可爆發350N·m的峰值扭矩。最高車速限制在250KM/H,百公里加速能在5.6秒裡完成。標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大眾多片式離合器四驅系統4Motion。

乘駕感受

Arteon的啟動很安靜,當我們駕駛它環城道路上行駛(本次測試大部分時間都在環城路上跑)時,它的乘駕質感相當精緻,各部件裝配良好。不過,如果你猛踩油門加速的話,它的四缸發動機的聲音就有點刺耳了,同時,模擬的發動機聲浪會讓你有種即將掉溝裡的感覺。DSG雙離合變速箱非常聰明,回應迅速,換擋順滑。在手動模式下,可以用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接管換擋。

高爾夫的動態底盤控制(DCC,Dynamic Chassis Control)系統在Arteon上被發揚光大,舒適及運動都有兩檔可調。這不由讓我想起了電影《搖滾萬歲》(This Is Spinal Tap)裡Nigel Tufnel的經典臺詞“把所有音響的音量都調到11檔!”(譯者注:《搖滾萬歲》是1984年的一部諷刺偽記錄片,Nigel Tufnel是片子裡的樂隊的吉他手,他的功放比較特別,有11個音量檔位元,而普通的功放只有10檔。)Arteon的這項設置有點蠢,因為你調節的不過是車載電腦的演算法而不是真的動了某項設置。當然,當你把舒適調到“11”以後,你的確能獲得如坐飛毯般,令人愉悅的舒適感。

其實,這個底盤更多是考慮了舒適性而不是運動性。畢竟,你肯定不會選擇用橫置發動機平臺來做一台真正的跑車。橫置發動機的重心更高,且整車的重量都集中在頭部(這就是為什麼,賓士、寶馬、奧迪的跑車都不沒選擇橫置發動機的原因)。轉向沒多少回饋,只是隨著DCC調節,方向盤會變重或變輕而已。在合適的速度下,過彎表現很從容,但速度過快的話,Arteon就只會保持直線,不肯轉彎了。不管怎樣,Arteon在高速彎中抓地力很足,能給人足夠信心。同樣能給人信心的,還有Arteon的制動性能,它的制動踏板線性且有力,不會衰減。

就像帕薩特CC一樣,Arteon是一個上手簡單的旅途良伴,它的動態表現一點都不鬆散,雖然沒有歐洲版的20寸輪轂,但這也意味著,在坑窪路面上,你的屁股不會感覺像一個錘子掉地上那麼生硬。只是,這車和運動沒什麼關係。

為了腳踏實地,名如其實,老的帕薩特CC在帕薩特優秀品質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顏值和配置的提升。Arteon也是同樣的配方,但是這台車的目標更高。Arteon承載了大眾的野心,雖然它質感很好,也挺實用,但是我不認為它的變化足夠徹底和高端,在動態表現上不足以躋身高端市場。

總結:

綜合上述,我想大家都已經瞭解了,不知道大家對其有改觀印象了嗎,這是給大家的參考,沒事都可以來一起討論一下!

比如一台特供中國市場的大型多用途車以及輝騰的繼任者。

Elmar-Marius Licharz同時也意識到,特朗普對於德國進口產品的貿易壁壘,還有高關稅威脅。他表示在美國市場,大部分的車都會在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廠進行組裝生產,而從德國進口的車型將主打高端市場。

“高端”不只是一個口號,Licharz相當清楚,有不少品牌在試圖趕上高端豪華德國品牌的路上死得很慘。所以大眾這次強調實質產品,而非假大空的市場宣傳。這包括好的設計、厚道的用料、優秀的動力總成、配上先進的多媒體與安全配置,再佐以實用性。

科技安全配置

拿Arteon來說,它搭載了最新標準的半自動化駕駛技術,最高可在60公里/小時下自動行駛。同時它還配備了一些相當創新的安全配置,包括了尾部防撞系統,該系統在監測到碰撞風險時,能將座椅和安全帶調整妥當,以應對衝擊。如果真的發生碰撞,前擋風玻璃將會主動裂開,讓安全氣囊充分發揮作用,並自動打開雙閃。

另外一個關鍵的安全配置是“Emergency Assist”緊急輔助系統。如果這項系統監測到駕駛員喪失了行動力(或者打瞌睡了),它會持續用聲音、震動和視覺警報提醒;如果駕駛員不做反應,系統會操控汽車在車道內輕柔的左右晃動,希望能夠提醒到車內乘員;如果駕駛者仍未做出反應,該系統會將汽車安全駛離主路,慢慢停靠在路邊。

內飾

Arteon的目標客戶是已婚中年男性使用者(譯者表示黑人問號臉),預計起售價應該與大眾CC的3.8萬美金(譯者注:約合人民幣25.95萬元)相同。既然售價不變,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力氣去更新車型呢?Elmar-Marius Licharz承認說,單就美國市場而言,確實沒有必要去開發Arteon。“在美國,這些都沒什麼必要,”他說。Arteon的誕生,就是為了迎合歐洲市場對於造型、空間和性能的需求。

Arteon的前排,確實比CC更高級。車內用橫紋實木以及炫目的塑膠裝飾,中控配備了大眾最新一代的車載娛樂影音大屏。大屏畫質出眾,但遺憾地取消了音量和地圖縮放兩個實體旋鈕。座椅寬大舒適,後排的腿部空間十分寬裕,不過溜背式設計會造讓部分高個子乘客覺得頭部空間不足。這車讓人感覺有點虎頭蛇尾,後排座椅還勉強能算是這個級別的水準,但是後備箱就有點敷衍了。

動力

初發售時,Arteon將搭配3款柴油發動機和3款汽油發動機,日後還會增加一台現在還在研發的,V6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在美國,Arteon的上市日期不會早于明年的這個時候,當然也不會有柴油版。在美國,主打的應該是276馬力的2.0 TSI發動機,集雙噴射、進排氣雙側可變氣門正時、兩級氣門升程等先進技術於一身。最大功率轉速在5100rpm-6500rpm,並且從1700rpm起,即可爆發350N·m的峰值扭矩。最高車速限制在250KM/H,百公里加速能在5.6秒裡完成。標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大眾多片式離合器四驅系統4Motion。

乘駕感受

Arteon的啟動很安靜,當我們駕駛它環城道路上行駛(本次測試大部分時間都在環城路上跑)時,它的乘駕質感相當精緻,各部件裝配良好。不過,如果你猛踩油門加速的話,它的四缸發動機的聲音就有點刺耳了,同時,模擬的發動機聲浪會讓你有種即將掉溝裡的感覺。DSG雙離合變速箱非常聰明,回應迅速,換擋順滑。在手動模式下,可以用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接管換擋。

高爾夫的動態底盤控制(DCC,Dynamic Chassis Control)系統在Arteon上被發揚光大,舒適及運動都有兩檔可調。這不由讓我想起了電影《搖滾萬歲》(This Is Spinal Tap)裡Nigel Tufnel的經典臺詞“把所有音響的音量都調到11檔!”(譯者注:《搖滾萬歲》是1984年的一部諷刺偽記錄片,Nigel Tufnel是片子裡的樂隊的吉他手,他的功放比較特別,有11個音量檔位元,而普通的功放只有10檔。)Arteon的這項設置有點蠢,因為你調節的不過是車載電腦的演算法而不是真的動了某項設置。當然,當你把舒適調到“11”以後,你的確能獲得如坐飛毯般,令人愉悅的舒適感。

其實,這個底盤更多是考慮了舒適性而不是運動性。畢竟,你肯定不會選擇用橫置發動機平臺來做一台真正的跑車。橫置發動機的重心更高,且整車的重量都集中在頭部(這就是為什麼,賓士、寶馬、奧迪的跑車都不沒選擇橫置發動機的原因)。轉向沒多少回饋,只是隨著DCC調節,方向盤會變重或變輕而已。在合適的速度下,過彎表現很從容,但速度過快的話,Arteon就只會保持直線,不肯轉彎了。不管怎樣,Arteon在高速彎中抓地力很足,能給人足夠信心。同樣能給人信心的,還有Arteon的制動性能,它的制動踏板線性且有力,不會衰減。

就像帕薩特CC一樣,Arteon是一個上手簡單的旅途良伴,它的動態表現一點都不鬆散,雖然沒有歐洲版的20寸輪轂,但這也意味著,在坑窪路面上,你的屁股不會感覺像一個錘子掉地上那麼生硬。只是,這車和運動沒什麼關係。

為了腳踏實地,名如其實,老的帕薩特CC在帕薩特優秀品質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顏值和配置的提升。Arteon也是同樣的配方,但是這台車的目標更高。Arteon承載了大眾的野心,雖然它質感很好,也挺實用,但是我不認為它的變化足夠徹底和高端,在動態表現上不足以躋身高端市場。

總結:

綜合上述,我想大家都已經瞭解了,不知道大家對其有改觀印象了嗎,這是給大家的參考,沒事都可以來一起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