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人物」王慧:“正廉”預防職務犯罪宣講人

作“正廉”預防職務犯罪宣講時,用我專業和熱情打動更多的人

個人小傳

王慧,1971年生,大學文化,1994年5月進入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現任檢委會委員、職務犯罪預防科科長,先後獲得“江蘇檢察業務專業能手”、蘇州市“三八”紅旗手、蘇州市“六五”普法先進個人、張家港市“最美家長”等榮譽稱號。

座右銘

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

對話

江蘇檢察網:預防工作是張家港市檢察院的一項品牌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傳統。您在擔任預防科科長以來,

有什麼樣的感悟?

王慧:2013年3月,調入預防科工作,對於職務犯罪預防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我有過茫然。我們院預防工作一直是品牌,早在1980年代提出“打擊、保護、服務、促進”八字方針,首開結合辦案搞預防先河,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推廣,之後的“513”工作法、“7+1”預防協作機制,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面對前輩的業績,我倍感壓力。“這工作該怎麼幹?”我下了決心,尋求突破口。一方面我向預防老幹警請教,

寇里的年輕幹警也成了我的小老師;一方面做個有心人,隨身攜帶小筆記本記錄下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逐漸的適應了角色,融入到預防工作之中。針對工作中發現的預防工作評價標準模糊、各預防成員單位難以把握工作重點和難點等問題,我和我們科的同志們編制了“張家港市預防職務犯罪“正廉”指數”,並配套自主研發資訊化監測平臺,
這套體系還納入到張家港市績效考評指標體系中;我們成立了“正廉”宣講團在全市各單位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形成了一定的聲勢;我們組織各單位領導幹部到監獄接受服刑犯的現身說法,用身邊案教育身邊人;我們開展預防調查,幫助案發單位堵漏建制……在這些工作中,我找到了價值所在。

我講述“好家風好家訓”的故事,也在傳遞著正能量

江蘇檢察網: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印象比較深刻的事例。

王慧:無論是我們組織“正廉”宣講還是其他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動,參與單位給予了很大的熱情。印象深刻的一次是,組織一個預防成員單位參加旁聽法庭庭審。庭審結束後,這個單位的一個女領導幹部對我說:“今天我本來要參加市里的一個會的,

但我很想旁聽一下法庭庭審,於是就向會議告了假。這身邊的案子太讓人警醒了,有機會希望你們多組織這樣的活動。”這個事情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也讓我思考如何拓寬管道、豐富形式、更加能夠使人入腦入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職務犯罪預防警示教育的力量。

江蘇檢察網:我瞭解到您之前也經歷過檢察工作不同的崗位,您有什麼樣的感想和收穫?

王慧:我在公訴科工作了18個年頭,這也是我最難忘的經歷,可以說我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公訴。當時案多人少,案多時,除了休息日加班,我們晚上都要來單位辦案,我自己覺得最驕傲的是我懷孕期間堅持辦案直到孩子出世。法庭是公訴人的戰場,當一名出色的公訴人是我的追求。記得在蘇州市檢察院舉辦的第二屆“百庭考核競賽”活動中,我以一起被告人翻供的案件參加考核。針對被告人的翻供,我和偵查人員進行了補充偵查工作,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在庭審中,面對辯護人的無罪辯護,我有理有據地出示證據、進行答辯,使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認罪伏法。最終我憑藉良好的發揮獲得“百庭考核競賽”第一名。

2011年3月,我從公訴科調到未成年人犯罪檢察科工作。“未檢”是一項用情去做的事業。每當閱完一本案卷,我腦海中常常會浮現出許多的孩子,眼神有呆滯、有悔恨、有膽怯,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渴望,我心情特別沉重。他們是母親的心頭肉,是家庭的希望。捕還是不捕、訴還是不訴,這常常關乎到一個孩子的前程、甚至一個家庭的幸福。作為檢察官,我要公平公正審查每一起案件;作為母親,我更希望通過對他們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們認識錯誤、重回社會、走上正道。

“未檢”是一項用情去做的事業,對此我從不敢有絲毫懈怠

江蘇檢察網:除了工作之餘,您還承擔這一定的社會責任,比如說,是張家港市黨員專家志願者、張家港市“六五”普法宣講團成員等等,您能不能向我們詳細講講?

王慧:我覺得檢察官除了辦案,也應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成為黨員專家志願者和 “六五”普法宣講團成員是我在未檢科工作時,當時的想法時為了避免更多孩子誤入歧途和受到傷害。從小學生到剛畢業的大學生,我都進行過法制宣講,針對不同的受眾認真準備內容,正是這“認真”二字,使我的宣講比較受歡迎。現在我仍分別擔任幾所學校“法制副校長”和“校外輔導員”;同時,還是市委黨校老師眼中的“同行”,今年的全市黨課競賽中,我的黨課還獲評了基層黨校組一等獎。能夠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讓我覺得生活更充實。

江蘇檢察網:您的家庭獲評2016年“最美家庭”,您能不能講講對於協調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秘訣嗎?

王慧:家庭是港灣,丈夫是我的主心骨,女兒是我的好朋友。我丈夫性格好,遇事不急不躁,而我有些急性子。有時我在工作中遇到事覺得委屈,他會及時開導我,並似不經意指出我想法的偏差、並提出建議。他曾獲得過“張家港市勞動模範”的稱號,其實,他在家也是“勞動模範”呢,包攬了接送女兒上下學等家務。我倆三觀一致,知道彼此工作都不易,所以相互理解、關心。我和他不論誰加班,要做的就是提前跟對方發個短信告知一下,不用擔心對方會有抱怨。女兒也是我的“小老師”,我對外宣講要做PPT,最開始還是女兒教我怎麼做的,不過這“老師”不太耐心,會冒出這樣的話:“呀,上次教過你了呀,怎麼又忘了?”,哈哈,我這個“學生”有點笨!

春天到了遊園踏青放飛心情

江蘇檢察網:再過不到三個月,女兒就要參加高考是吧?您準備怎樣陪伴她走過這段衝刺時光?

王慧:在高考“百日誓師”那天,我給女兒錄了段視頻,說“希望你有堅定的信念和足夠的勇氣,放下一切煩惱擔憂,滿懷信心的迎接考驗!”我那天還特意穿上檢察制服來錄這段視頻,其實這包含著我的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女兒將來也成為一個秉承公平正義、有情懷有夢想的法律人。當然,女兒的人生之路由她自己選擇,無論怎樣,當媽媽的都會尊重並支援!不久之後,就要高考,我會營造輕鬆、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女兒開心應考、輕鬆上陣!

王慧:我在公訴科工作了18個年頭,這也是我最難忘的經歷,可以說我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公訴。當時案多人少,案多時,除了休息日加班,我們晚上都要來單位辦案,我自己覺得最驕傲的是我懷孕期間堅持辦案直到孩子出世。法庭是公訴人的戰場,當一名出色的公訴人是我的追求。記得在蘇州市檢察院舉辦的第二屆“百庭考核競賽”活動中,我以一起被告人翻供的案件參加考核。針對被告人的翻供,我和偵查人員進行了補充偵查工作,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在庭審中,面對辯護人的無罪辯護,我有理有據地出示證據、進行答辯,使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認罪伏法。最終我憑藉良好的發揮獲得“百庭考核競賽”第一名。

2011年3月,我從公訴科調到未成年人犯罪檢察科工作。“未檢”是一項用情去做的事業。每當閱完一本案卷,我腦海中常常會浮現出許多的孩子,眼神有呆滯、有悔恨、有膽怯,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渴望,我心情特別沉重。他們是母親的心頭肉,是家庭的希望。捕還是不捕、訴還是不訴,這常常關乎到一個孩子的前程、甚至一個家庭的幸福。作為檢察官,我要公平公正審查每一起案件;作為母親,我更希望通過對他們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們認識錯誤、重回社會、走上正道。

“未檢”是一項用情去做的事業,對此我從不敢有絲毫懈怠

江蘇檢察網:除了工作之餘,您還承擔這一定的社會責任,比如說,是張家港市黨員專家志願者、張家港市“六五”普法宣講團成員等等,您能不能向我們詳細講講?

王慧:我覺得檢察官除了辦案,也應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成為黨員專家志願者和 “六五”普法宣講團成員是我在未檢科工作時,當時的想法時為了避免更多孩子誤入歧途和受到傷害。從小學生到剛畢業的大學生,我都進行過法制宣講,針對不同的受眾認真準備內容,正是這“認真”二字,使我的宣講比較受歡迎。現在我仍分別擔任幾所學校“法制副校長”和“校外輔導員”;同時,還是市委黨校老師眼中的“同行”,今年的全市黨課競賽中,我的黨課還獲評了基層黨校組一等獎。能夠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讓我覺得生活更充實。

江蘇檢察網:您的家庭獲評2016年“最美家庭”,您能不能講講對於協調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秘訣嗎?

王慧:家庭是港灣,丈夫是我的主心骨,女兒是我的好朋友。我丈夫性格好,遇事不急不躁,而我有些急性子。有時我在工作中遇到事覺得委屈,他會及時開導我,並似不經意指出我想法的偏差、並提出建議。他曾獲得過“張家港市勞動模範”的稱號,其實,他在家也是“勞動模範”呢,包攬了接送女兒上下學等家務。我倆三觀一致,知道彼此工作都不易,所以相互理解、關心。我和他不論誰加班,要做的就是提前跟對方發個短信告知一下,不用擔心對方會有抱怨。女兒也是我的“小老師”,我對外宣講要做PPT,最開始還是女兒教我怎麼做的,不過這“老師”不太耐心,會冒出這樣的話:“呀,上次教過你了呀,怎麼又忘了?”,哈哈,我這個“學生”有點笨!

春天到了遊園踏青放飛心情

江蘇檢察網:再過不到三個月,女兒就要參加高考是吧?您準備怎樣陪伴她走過這段衝刺時光?

王慧:在高考“百日誓師”那天,我給女兒錄了段視頻,說“希望你有堅定的信念和足夠的勇氣,放下一切煩惱擔憂,滿懷信心的迎接考驗!”我那天還特意穿上檢察制服來錄這段視頻,其實這包含著我的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女兒將來也成為一個秉承公平正義、有情懷有夢想的法律人。當然,女兒的人生之路由她自己選擇,無論怎樣,當媽媽的都會尊重並支援!不久之後,就要高考,我會營造輕鬆、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女兒開心應考、輕鬆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