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檢務透明度指數報告(2016)新鮮出爐,江蘇省檢察院排名全國第一!

2017年3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7年《法治藍皮書》發佈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栗燕傑副研究員對中國檢務透明度指數的測評結果作了報告。

厲害啦~必須先跟大家劇透一波,那就是我們江蘇檢察在"檢務透明度指數報告"排名全國第一!檢察官蜀黍表示我驕傲~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報告,以及根據發佈會發言實錄整理的乾貨分析。

他指出,在測評的板塊上,今年與往年相比,保持了基本的穩定性,分為基本資訊、檢務指南、檢察活動和統計總結這幾個板塊。具體的指標上有所微調,隨著檢察院業務水準的提高,我們指標要求也相應的有所提高。

今年的排行榜基本情況如圖所示。

我們把被測評的81家檢察院進行一個大的整體排名,可以看出排行榜跟往年相比,發生了一點變化,首先第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曾經在我們的排行榜上連續3年排第一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這一次排名略有下滑,變成了第2名,第1名是江蘇省檢察院。從整體排名來看,分佈上跟往年相比有比較大的變化,包括檢察院的整體得分也比往年進步很多。

在檢務透明度方面,2013年排名第2的重慶市檢察院,到了2014年已經跌到了26位,到了2015年上升到了第5名,今年再次跌到30名。廣東省檢察院應該算表現比較好的,也有一些波動,上海市檢察院從2013年的22名到2014年就上升到了第2名,但是今年就比較落後了,當然,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檢察院作出的努力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比如江蘇省檢察院,在經歷一些波動之後,今年終於取得了第1名的好成績,安徽省檢察院作為中西部地方的檢察院,從十幾名的波動到今年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績。

總體上來講,檢務公開取得的成效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制度建設縱深邁進。特別是2016年最高檢出臺了兩個檔都跟檢務公開有關係,一個是提出我們的人民陪審員資訊要公開,二是應當公開的檢察文書如果不公開的話要納入到審查監督的範圍。

第二,重視程度顯著增強。不管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還是地方的檢察院,工作報告中都用專門片段,甚至更多的板塊去表述有關檢務公開的內容。比如四川省檢察院在他的工作報告裡就專門把公開法律文書的數量作為今年工作的重要亮點去表現。

第四,文書公開走向常態化。

第五,集中公開初顯神威。

第六,欠發達地區也有一些令人驚喜的表現。比如說安徽省還有其他的地方。有一個表現是,起訴書公開已經走向常態化,以49個較大市的人民檢察院為例,從2013年測評的,有3個檢察院公開起訴書,到2016年已經有45個檢察院做到了起訴書公開。其他的一些法律文書也有一些公開,比如說刑事申訴複查決定書,這些檢察院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四川省檢察院,在機構職能的公開方面,不僅公開了本機構的職能以及負責人的姓名,而且還放上了檢察人員的照片,這也給其他檢察院做了很好的表率。

統一公開的平臺,人民檢察院案件資訊公開網,現在建立了這個欄目叫“重要案件資訊公開”,我們也特別的歡迎,重要的案件當然應該公開,可是公開的怎麼樣呢?他用了最簡潔的方式來公開,比如說這樣一條重要的案件資訊,我實在看不出來怎麼就重要了,比如說是人大代表犯了罪可以公開一下,是不是應該注明他曾經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這種資訊,才能讓我們知道這個案件真的重要,否則僅僅標明“重要”兩個字何以吸引我們人民群眾的眼球。

最後,栗燕傑副研究員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他認為檢務公開可從以下方面努力:第一,法律文書應該走向深度全面的公開。第二,檢務活動應該走向透明。第三,檢察活動和各類檢察文書,甚至包括法院的裁判文書的公開,形成一個關聯。第四,縱深完善集中公開,平臺所公開的資訊應更加的完善。第五,檢察公開只是一個工具,應該更加便利民眾的知情和使用,這才是它的歸宿。

江蘇檢察還將在檢務公開方面繼續努力,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待~

工作報告中都用專門片段,甚至更多的板塊去表述有關檢務公開的內容。比如四川省檢察院在他的工作報告裡就專門把公開法律文書的數量作為今年工作的重要亮點去表現。

第四,文書公開走向常態化。

第五,集中公開初顯神威。

第六,欠發達地區也有一些令人驚喜的表現。比如說安徽省還有其他的地方。有一個表現是,起訴書公開已經走向常態化,以49個較大市的人民檢察院為例,從2013年測評的,有3個檢察院公開起訴書,到2016年已經有45個檢察院做到了起訴書公開。其他的一些法律文書也有一些公開,比如說刑事申訴複查決定書,這些檢察院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四川省檢察院,在機構職能的公開方面,不僅公開了本機構的職能以及負責人的姓名,而且還放上了檢察人員的照片,這也給其他檢察院做了很好的表率。

統一公開的平臺,人民檢察院案件資訊公開網,現在建立了這個欄目叫“重要案件資訊公開”,我們也特別的歡迎,重要的案件當然應該公開,可是公開的怎麼樣呢?他用了最簡潔的方式來公開,比如說這樣一條重要的案件資訊,我實在看不出來怎麼就重要了,比如說是人大代表犯了罪可以公開一下,是不是應該注明他曾經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這種資訊,才能讓我們知道這個案件真的重要,否則僅僅標明“重要”兩個字何以吸引我們人民群眾的眼球。

最後,栗燕傑副研究員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他認為檢務公開可從以下方面努力:第一,法律文書應該走向深度全面的公開。第二,檢務活動應該走向透明。第三,檢察活動和各類檢察文書,甚至包括法院的裁判文書的公開,形成一個關聯。第四,縱深完善集中公開,平臺所公開的資訊應更加的完善。第五,檢察公開只是一個工具,應該更加便利民眾的知情和使用,這才是它的歸宿。

江蘇檢察還將在檢務公開方面繼續努力,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