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包河經開區舉行合肥港輸送量首破100萬標箱暨口岸聯檢單位入駐儀式!

話不多說,小編今天

先給大家看一波照片

合肥港 楊忠銘/攝

張大崗/攝

江淮100輛純電動車從合肥港運往美國 李博/攝

陳安雲/攝

鄭成功/攝

看完以後你們啥感受?

反正小編覺得

一個字:美!

兩個字:大氣!

三個字:棒棒噠!

那麼,這麼高大上的到底是啥呢?

別急,小編現在就告訴你

這就是

合肥港輸送量首破100萬標箱暨

口岸聯檢單位入駐儀式!

合肥港位於合肥市包河經開區南淝河右岸迎河作業區。合肥港項目建設,位居合肥“四港

合肥港輸送量首破100萬標箱,

海關、國檢、海事等口岸聯檢單位正式入駐合肥港,是合肥港立足“江淮航運中心”,打造全球知名“國際內河港”的新起點,也是區域融入開放產業鏈、創新鏈和市場鏈,構建外向型經濟產業集群的新征程。

合肥海關關長肖力,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呂小斌,

省商務廳副廳長楊本清,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黨組成員章後忠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合肥國際港口岸聯檢中心揭牌

市委副書記汪衛東致辭並宣佈合肥港輸送量第100萬標箱正式啟運

市政府副秘書長汪維明主持儀式。區委副書記、區長葛銳介紹包河區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情況。省港投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家俊介紹合肥港及聯檢單位入駐情況。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區領導焦長華、郝力群、王海霞、吳紅、李命山、郜志華、王純兵、李孝鴻,胡權明、潘孝峰、李永倉、王成軍、蔣兵等副縣級領導,區直相關部門、各街鎮、大社區、濱湖功能區負責人,包河經開區班子成員參加儀式。

包河經開區作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立足合肥港等開放平臺、合工大智能院等創新平臺、新能源汽車戰新基地等產業集聚平臺優勢,突出高站位“引進來”和全方位“走出去”。

一方面,圍繞園區“車(新能源汽車)、智(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智慧製造)、服(區域總部和現代服務業),文(創意文化)、航(通用航空和水上航運)、健(大健康)”主導產業,積極引入馬士基、中國遠洋海運、中航工業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國際國內一流的智慧網聯電動汽車監督檢測平臺、德國庫卡機器人產業平臺等。

另一方面,鼓勵園區合肥港、安凱客車、巨一自動化、豐原藥業、紫金制管、合肥美橋、銀聯重工等一批企業積極對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合作,開展跨國經營。如,與合肥港實施港區聯動,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園,打造國際內河港。推進安凱客車公司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在人才交流、專案研發方面合作,該公司預計今年向緬甸、沙特等地出口1500台客車,出口額8868萬美元。作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裝備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企業,巨一自動化先後與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伊朗等國汽車製造企業,及KUKA(庫卡)、Siemens(西門子)、Rockwell(羅克韋爾)、Kistler(奇石樂)、SEMIKON(賽米控)等技術設備方建立密切合作,並在德國設立分公司;積極推進吉利白俄羅斯焊裝線等出口項目,該項目已實現首台車下線,產能達到8萬台/年。

那麼咱們合肥港為啥能這麼棒?

1、基礎條件

合肥港水文條件豐富,通航環境優越,水路經南淝河、巢湖、裕溪河入長江,水深保持在3.5-4.5米。港區與繁華大道、合裕線航道直接相連,距高鐵南站、高速出入口車程10多分鐘,實現公路、水路、鐵路立體聯運。其中,水路通道合裕線航道屬於安徽省“兩幹三支”五條國家高等級航道之一,是合肥市及巢湖流域通江達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全線按二級航道整治,自合肥港至裕溪口入長江,全程132公里,常年可通行2000至3000噸級船舶。

2、建設運營

合肥港專案工程分三期建設,目前港口一、二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用,占地面積1076畝,使用岸線700米,建成7個2000噸級泊位,完成投資近10億元,港口集裝箱年吞吐能力現已達到60萬標箱。合肥港集裝箱輸送量始終保持快速發展態勢,2016年港口集裝箱輸送量突破20萬標箱,預計今年全年可達25萬標箱,已經發展成為長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內河集裝箱港口。合肥港自2011年開港以來,累計集裝箱輸送量已達到100萬標箱,為本市企業節省物流成本超過3億元。

3、班輪航線

合肥港立足合肥包河、放眼全球。目前,港區成功引進MERSK(馬士基)、COSCO(中遠)、CSCL(中海)、HMM(現代)、NYK(日本郵船)、OOCL(東方海外)、STIC(海豐)、IRISL(伊朗航運)、SINOTRANS(中國外運)等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支線駁船公司、貨代公司、各類物流公司近50家,其中丹麥馬士基集團(MSK)、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為世界500強企業,逐步形成品牌和集聚效應,帶動港口產業轉型升級。合肥港開通“合肥-蕪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兩條集裝箱支線班輪航線,平均每天至少8班始發班輪,形成公交式駁船運輸,通過長江沿線港口及上海港口中轉,航線基本覆蓋全球所有海港的基本港,貨物可達國內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4、口岸開放

合肥港二類水運口岸於2014年10月獲省政府批准設立,2016年12月底通過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合肥港功能齊全、條件優越、開放程度高,現已發展成為比肩長江一類水運口岸的重要內河開放口岸。目前,海關、國檢、海事口岸聯檢單位即將進駐港口聯檢大樓辦公,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口岸服務。海關、國檢聯檢單位入駐港口後,不但可以提高口岸通關通檢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而且後期可以爭取海關、國檢機構擴大港口聯檢大廳的服務範圍,除滿足基本通關、通檢功能外,可提供諸如加工手冊辦理,企業註冊、原產地證製作等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包河區乃至全市外貿企業發展。

當前,合肥港在省、市、區等的指導支持下,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佈局,立足“江淮航運中心”戰略定位,與包河經開區實施港區聯動,高起點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園,高水準打造全球知名的“國際內河港”,規劃設立B型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申報國家開放口岸,力爭列入申報安徽自貿區的建設規劃。

區直相關部門、各街鎮、大社區、濱湖功能區負責人,包河經開區班子成員參加儀式。

包河經開區作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立足合肥港等開放平臺、合工大智能院等創新平臺、新能源汽車戰新基地等產業集聚平臺優勢,突出高站位“引進來”和全方位“走出去”。

一方面,圍繞園區“車(新能源汽車)、智(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智慧製造)、服(區域總部和現代服務業),文(創意文化)、航(通用航空和水上航運)、健(大健康)”主導產業,積極引入馬士基、中國遠洋海運、中航工業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國際國內一流的智慧網聯電動汽車監督檢測平臺、德國庫卡機器人產業平臺等。

另一方面,鼓勵園區合肥港、安凱客車、巨一自動化、豐原藥業、紫金制管、合肥美橋、銀聯重工等一批企業積極對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合作,開展跨國經營。如,與合肥港實施港區聯動,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園,打造國際內河港。推進安凱客車公司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在人才交流、專案研發方面合作,該公司預計今年向緬甸、沙特等地出口1500台客車,出口額8868萬美元。作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裝備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企業,巨一自動化先後與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伊朗等國汽車製造企業,及KUKA(庫卡)、Siemens(西門子)、Rockwell(羅克韋爾)、Kistler(奇石樂)、SEMIKON(賽米控)等技術設備方建立密切合作,並在德國設立分公司;積極推進吉利白俄羅斯焊裝線等出口項目,該項目已實現首台車下線,產能達到8萬台/年。

那麼咱們合肥港為啥能這麼棒?

1、基礎條件

合肥港水文條件豐富,通航環境優越,水路經南淝河、巢湖、裕溪河入長江,水深保持在3.5-4.5米。港區與繁華大道、合裕線航道直接相連,距高鐵南站、高速出入口車程10多分鐘,實現公路、水路、鐵路立體聯運。其中,水路通道合裕線航道屬於安徽省“兩幹三支”五條國家高等級航道之一,是合肥市及巢湖流域通江達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全線按二級航道整治,自合肥港至裕溪口入長江,全程132公里,常年可通行2000至3000噸級船舶。

2、建設運營

合肥港專案工程分三期建設,目前港口一、二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用,占地面積1076畝,使用岸線700米,建成7個2000噸級泊位,完成投資近10億元,港口集裝箱年吞吐能力現已達到60萬標箱。合肥港集裝箱輸送量始終保持快速發展態勢,2016年港口集裝箱輸送量突破20萬標箱,預計今年全年可達25萬標箱,已經發展成為長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內河集裝箱港口。合肥港自2011年開港以來,累計集裝箱輸送量已達到100萬標箱,為本市企業節省物流成本超過3億元。

3、班輪航線

合肥港立足合肥包河、放眼全球。目前,港區成功引進MERSK(馬士基)、COSCO(中遠)、CSCL(中海)、HMM(現代)、NYK(日本郵船)、OOCL(東方海外)、STIC(海豐)、IRISL(伊朗航運)、SINOTRANS(中國外運)等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支線駁船公司、貨代公司、各類物流公司近50家,其中丹麥馬士基集團(MSK)、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為世界500強企業,逐步形成品牌和集聚效應,帶動港口產業轉型升級。合肥港開通“合肥-蕪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兩條集裝箱支線班輪航線,平均每天至少8班始發班輪,形成公交式駁船運輸,通過長江沿線港口及上海港口中轉,航線基本覆蓋全球所有海港的基本港,貨物可達國內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4、口岸開放

合肥港二類水運口岸於2014年10月獲省政府批准設立,2016年12月底通過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合肥港功能齊全、條件優越、開放程度高,現已發展成為比肩長江一類水運口岸的重要內河開放口岸。目前,海關、國檢、海事口岸聯檢單位即將進駐港口聯檢大樓辦公,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口岸服務。海關、國檢聯檢單位入駐港口後,不但可以提高口岸通關通檢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而且後期可以爭取海關、國檢機構擴大港口聯檢大廳的服務範圍,除滿足基本通關、通檢功能外,可提供諸如加工手冊辦理,企業註冊、原產地證製作等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包河區乃至全市外貿企業發展。

當前,合肥港在省、市、區等的指導支持下,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佈局,立足“江淮航運中心”戰略定位,與包河經開區實施港區聯動,高起點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園,高水準打造全球知名的“國際內河港”,規劃設立B型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申報國家開放口岸,力爭列入申報安徽自貿區的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