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昆明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上?來自重點小學三年級媽媽的教育反思!

今年以來工作太忙,已經好久沒寫與兒子共同成長的教育反思了,這段時間兒子的數學成績出現了波動,下降得比較快。現在三年級,已經從一、二年級時候的語數雙百直線降到現在的160多分。

同時也發現孩子幾乎每天家庭作業都要做到11點才能完成,可我問了其他家長,別的孩子幾乎一個小時以內就可以完成了。於是昨天特意去找了他們的班主任數學老師,李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年輕人,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數學教得很好,孩子們都很喜歡他。

我跟班主任回饋這個情況,李老師說,小寶是個挺聽話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不會跟其他孩子講小話,

但他不講小話不代表他成績能好啊!因為他上課不專心啊!老發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做作業的時候還總是慢悠悠的做,一下玩筆,一下又找個理由跑來跑去,浪費時間也就算了,關鍵是總還把會的題做錯。他說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好,浪費時間,作業也容易出錯,導致孩子粗心,注意力不集。

在與數學老師的交流中我才知道,雖然還沒上小學前我們就讓孩子提前學習了數字和計算,

甚至還會背乘法口訣。當時孩子的反應很快,立馬就能說出幾加幾等於幾,我們因此還覺得挺自豪,所以孩子在一二年級學起來是比較輕鬆的,但現在看來,其實孩子當時也就是會死記硬背。我一直引以為傲的孩子的聰明其實僅僅是父母眼裡的聰明,只不過是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知識造成的假像而已,並不能讓孩子一直跑贏。

老師說孩子還有思維能力弱的問題,

對簡單的計算沒問題,當孩子讀到三年級,出現應用題需要孩子用邏輯思維去解題的時候,之前那些單純的計算能力已經不足以應對,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吃力,包括孩子的空間能力、圖表能力等思維能力方面的弱項就凸顯出來了,孩子學得吃力,畏難情緒越來越嚴重,孩子心理出現反差,就開始不愛上數學課。

來看一個小學一年級的題目,

你會做嗎?

孩子填的是4,對嗎?這是一個反向思維的題目,這是死記硬背能解決的問題嗎?不能!需要的什麼?需要的是孩子的思維方式!

李老師雖然是數學老師,但因為是班主任,也順便跟我講了孩子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語文成績是他們班最好的,

因為我提前教了孩子識字,所以剛開始學生字的時候孩子挺有成就感的,覺得好簡單呀,這些字我都學過,於是孩子出現了上課不專心聽講的情況。更頭疼的是之前我教孩子學寫字的時候,好多筆順是不正規的,與小學老師教的完全不一樣,但孩子已經先入為主的學會了我的方法,當孩子要重新按照老師的正確筆順去改的時候極大的加大了孩子的學習難度。

老師也無意中跟我提到一個問題,孩子成績下降後好幾個平時經常一起玩的好朋友無意間嘲笑了他,下課也不太跟他一起玩,上廁所也不願意跟他一起去,他覺得很傷心,覺得自己被小朋友孤立,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也開始變得沉默不語。我聽到老師這麼說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問題很嚴重,很心疼小寶,內心充滿了不安。

孩子以前上的圓通幼稚園是很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培養的,當時我們曾經聽過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這方面的培訓,之前覺得孩子小,看著各方面也都挺不錯,就沒在意,但實際上了小學,與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起來,我家小寶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管理、問題解決、領導力等方面都比不過其他孩子,現在想想真是挺後悔,覺得對不起孩子。在上小學前沒有給孩子培養情商能力。

我們誤以為給孩子提前學習知識,就是我們認為的幼小銜接,可是恰恰相反,對於孩子入學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孩子的專注力、思維力、情商力,我們卻並沒有讓孩子銜接上,因為我們錯誤的觀念和方法,這些問題到了三年級才逐漸凸顯出來,而這些作為我和他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誤卻最終要讓孩子自己來承擔!

如果現在回到三年前,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絕對不會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是更多的在讓孩子獲得各種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方面進行培養!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輕鬆,也更有效!

老師也無意中跟我提到一個問題,孩子成績下降後好幾個平時經常一起玩的好朋友無意間嘲笑了他,下課也不太跟他一起玩,上廁所也不願意跟他一起去,他覺得很傷心,覺得自己被小朋友孤立,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也開始變得沉默不語。我聽到老師這麼說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問題很嚴重,很心疼小寶,內心充滿了不安。

孩子以前上的圓通幼稚園是很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培養的,當時我們曾經聽過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這方面的培訓,之前覺得孩子小,看著各方面也都挺不錯,就沒在意,但實際上了小學,與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起來,我家小寶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管理、問題解決、領導力等方面都比不過其他孩子,現在想想真是挺後悔,覺得對不起孩子。在上小學前沒有給孩子培養情商能力。

我們誤以為給孩子提前學習知識,就是我們認為的幼小銜接,可是恰恰相反,對於孩子入學最重要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孩子的專注力、思維力、情商力,我們卻並沒有讓孩子銜接上,因為我們錯誤的觀念和方法,這些問題到了三年級才逐漸凸顯出來,而這些作為我和他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誤卻最終要讓孩子自己來承擔!

如果現在回到三年前,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絕對不會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是更多的在讓孩子獲得各種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方面進行培養!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輕鬆,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