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草根創業者的成功看戰略規劃重要性

首先不要一談到戰略,就認為是高大上的東西,更不要把它理解為這是大企業組織的玩法,很多人的思維可能是,作為中小微企業,連生存都焦頭爛額,還談何戰略呢?

戰略可分為長期戰略、中期戰略和近期戰略。

長期戰略是企業何去何從問題,不一定急著書面化,但作為企業領導人,要經常因時因勢去思考,要是方向不明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路上會很麻煩。為什麼很多企業會喪失轉型的機會,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方向。

中期戰略是3-5年的規劃。移動互聯時代的一個特點就是“變”,變化的速度往往讓我們目不暇接,但無論怎樣變,都有其固有的內在規律,

所以,不能以變化快,看不清為理由而惰怠了思考未來如何走。如果我們看不清5年10年後的事,最基本的3年的大致方向作為掌舵人是要清晰思考並了然於胸的。

最後就是近期戰略了,具體而言,就是本年度要做好什麼事,如果連年度要做的事情都不清楚,那又何談企業的發展和生存。

因此,企業的戰略規劃是所有企業家都需要考慮的重點工作。聯想董事長柳傳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更是盡人皆知,充分說明戰略的重要性。

然而,如何制定一份完備的企業戰略規劃卻令很多企業家無從著手,我們從三國歷史草根創業者劉備的建國之路淺談如何制定戰略規劃。

在劉備遇到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出山之前,

劉備有著漢室皇叔的良好品牌背書,在民眾中有著優秀的口碑深得人心,屬下有著關羽、張飛、趙雲等之後位列五虎將的精英員工,但在市場競爭中卻屢戰屢敗,流離失所,無立錐之地,差點被當時的大型企業曹氏集團並購。劉備在消滅黃巾軍的時候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但是之後沒有長期戰略規劃,對面臨的市場競爭現狀沒有做分析,缺少實現願景與目標的戰略規劃與實施路徑,
甚至連近期的戰略規劃也缺失,倉促應對市場競爭,導致劉備團隊屢屢受挫,業績糟糕。

由於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屢遭挫折,而且缺乏系統的戰略規劃,這讓劉備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位元軍師,於是決定聘請一名職業經理人,

通過徐庶的引薦,尋找到了當時有名的職業經理人諸葛亮為其制定戰略規劃。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規劃報告《隆中對》,以當時劉備的所處的情境而言,這個戰略規劃可以說是不切實際的,但就是憑藉《隆中對》戰略規劃的指導,劉備集團以最弱的實力而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成就了一番霸業,這就是戰略的力量。

那麼戰略規劃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隆中對》。

1、 市場環境分析

在制定戰略規劃時,首先要進行市場環境分析。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從市場環境來看,目前天下已經大亂,誰都想趁機占地為王,而主要的競爭對手都已經佔據了有利形勢。

2、 標杆企業研究

“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以曹操以弱勝強、官渡戰勝袁紹的事實為例,指出事在人為,成功不僅是佔據時勢,還要重視戰略謀略。

3、 競爭對手分析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現在曹氏集團坐擁百萬雄兵,屬於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壟斷了絕大部分市場,絕對不能與之正面對抗;而東吳孫氏集團在江東經營數年,形成了穩固的基礎不可圖謀,我們為了自保不被曹氏集團吞併可以與之聯盟對抗曹氏集團。

4、 市場進入機會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曹氏集團不可對抗、孫氏集團不可圖,那麼市場的機會有哪些呢?荊州地理位置極佳,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劉表勢弱,這是最好的市場機會。先搶奪荊州的市場,便可佔據一席之地。益州險峻,沃野千里,然而其主劉璋“領導才能欠佳”,不善管理,可吞併入主益州。

5、 企業現狀分析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劉備集團雖然實力弱,但是也有一定的自身優勢,有皇室血統的品牌背書、有信義著于四海的企業文化、有能拼善戰的精英員工。

6、 戰略規劃

“若跨有益州,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服夷越,外交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親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在分析了市場環境、市場機會、結合自身優劣勢的情況下,制定了奪取荊益兩州作為霸業基地實施路徑、同時利用內政和外交的手段以鞏固和擴大權力基礎的關鍵戰略舉措。為應對市場競爭可能發生的變化提出了應對的策略,可從荊州、益州分兵而出以圖天下。

7、 實現戰略目標

“諸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最終實現漢室復興的願景戰略目標。

《隆中對》基於對天下形勢深刻觀察和科學分析,將戰略規劃作了有條不紊地論述。如前所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後寫“爭”與“圖”的具體步驟和規劃,沿著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由近及遠,層層遞進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這樣寫來,既精闢地論述了當前形勢,又推斷了將來的發展趨勢。制定戰略實施路徑時,什麼地方適宜建立霸業基地,什麼地方不適宜;什麼地方先“圖”,什麼地方後“圖”,談得一清二楚。在論及統一大業時,先談對內、對外等多方面的準備,後談如何進攻,思路十分清晰。不失為戰略規劃的典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企業戰略規劃主要包括戰略分析與戰略制訂。戰略分析主要指市場分析、競爭格局與競爭對手分析和自身優劣勢分析等,通過理清內部優劣勢,外部面臨的困難,找到新的市場機會。在充分分析的條件下,考慮如何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抓住機會,回避威脅就可以制定出戰略,包括遠近期目標、競爭策略、戰略舉措、戰略步驟和實施計畫等。

遠卓作為本土領先的戰略管理諮詢公司,具備“戰略+管理+資本+技術”的綜合諮詢服務能力,在企業數位化轉型業務的服務實踐中,為企業打造完整的轉型全景圖、提供互聯網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從0開始為大型企業孵化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網+”成功轉型。


1、 市場環境分析

在制定戰略規劃時,首先要進行市場環境分析。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從市場環境來看,目前天下已經大亂,誰都想趁機占地為王,而主要的競爭對手都已經佔據了有利形勢。

2、 標杆企業研究

“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以曹操以弱勝強、官渡戰勝袁紹的事實為例,指出事在人為,成功不僅是佔據時勢,還要重視戰略謀略。

3、 競爭對手分析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現在曹氏集團坐擁百萬雄兵,屬於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壟斷了絕大部分市場,絕對不能與之正面對抗;而東吳孫氏集團在江東經營數年,形成了穩固的基礎不可圖謀,我們為了自保不被曹氏集團吞併可以與之聯盟對抗曹氏集團。

4、 市場進入機會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曹氏集團不可對抗、孫氏集團不可圖,那麼市場的機會有哪些呢?荊州地理位置極佳,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劉表勢弱,這是最好的市場機會。先搶奪荊州的市場,便可佔據一席之地。益州險峻,沃野千里,然而其主劉璋“領導才能欠佳”,不善管理,可吞併入主益州。

5、 企業現狀分析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劉備集團雖然實力弱,但是也有一定的自身優勢,有皇室血統的品牌背書、有信義著于四海的企業文化、有能拼善戰的精英員工。

6、 戰略規劃

“若跨有益州,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服夷越,外交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親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在分析了市場環境、市場機會、結合自身優劣勢的情況下,制定了奪取荊益兩州作為霸業基地實施路徑、同時利用內政和外交的手段以鞏固和擴大權力基礎的關鍵戰略舉措。為應對市場競爭可能發生的變化提出了應對的策略,可從荊州、益州分兵而出以圖天下。

7、 實現戰略目標

“諸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最終實現漢室復興的願景戰略目標。

《隆中對》基於對天下形勢深刻觀察和科學分析,將戰略規劃作了有條不紊地論述。如前所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後寫“爭”與“圖”的具體步驟和規劃,沿著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由近及遠,層層遞進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這樣寫來,既精闢地論述了當前形勢,又推斷了將來的發展趨勢。制定戰略實施路徑時,什麼地方適宜建立霸業基地,什麼地方不適宜;什麼地方先“圖”,什麼地方後“圖”,談得一清二楚。在論及統一大業時,先談對內、對外等多方面的準備,後談如何進攻,思路十分清晰。不失為戰略規劃的典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企業戰略規劃主要包括戰略分析與戰略制訂。戰略分析主要指市場分析、競爭格局與競爭對手分析和自身優劣勢分析等,通過理清內部優劣勢,外部面臨的困難,找到新的市場機會。在充分分析的條件下,考慮如何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抓住機會,回避威脅就可以制定出戰略,包括遠近期目標、競爭策略、戰略舉措、戰略步驟和實施計畫等。

遠卓作為本土領先的戰略管理諮詢公司,具備“戰略+管理+資本+技術”的綜合諮詢服務能力,在企業數位化轉型業務的服務實踐中,為企業打造完整的轉型全景圖、提供互聯網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從0開始為大型企業孵化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網+”成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