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期末考成績出來後,陪孩子一起做好這三件事,比考滿分更重要!

期末考試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不少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期末成績分數的高低,

他們對孩子的考試分數考高或考低特別敏感,如果孩子門門科目滿分100便眉開眼笑,對孩子大加讚揚;如果孩子考試分數低了或沒達到他們理想分數,便板著面孔,立馬一訓、二罰、三檢查,弄得孩子苦不堪言。

曾聽到一個小學生說:“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心裡像針紮的一樣。心裡總覺得特別對不起媽媽”。在許多家長看來,期末考試成績就是給家長的一個關於學習的交代,

是孩子一學期學習的成果。尤其在考試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分數高低決定著孩子的升級、升學、就業的現實狀態下,分數似乎變成了目的,變成了孩子、家長、老師追逐的唯一目標。

一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把成績看得過重,逼著孩子一味的追求高分,殊不知那樣會適得其反,造成不良的後果。那麼,孩子期末成績出來後,作為父母的您該如何做才合適呢?

其實,陪孩子做好以下這三件事,比考滿分更重要!

高分不驕

告訴孩子要不驕不敗,善於總結經驗

一些家長,在得知孩子考了高分後,喜歡用金錢或貴重的東西以此作為孩子的鼓勵,殊不知這樣的獎勵會轉移了孩子學習的本來目的,無形中在暗示孩子,學習是痛苦的,是需要條件來交換的,沒了所謂的物質獎勵,考試就會變成一種無形的枷鎖。

如果獎勵過重,

容易將孩子“捧”得高高在上,但是適當的獎勵,如帶孩子到書店去買幾本書,或者親自為孩子煮上一頓他愛吃的美食等等,這樣則有助於孩子養成不驕不敗的良好性格。

家長更需要做的是,説明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況,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乘勝前進,為下一次的考試“更上一層樓”打下堅實的基礎,爭取做到越考越高分,做個常勝將軍!

低分不餒

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再努力找差距

如果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盡人意,或離你的要求差一段距離,作為家長的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激動,也不要憂慮,更不要發怒。而是要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地在孩子的試卷上“挖掘”值得讚賞的“成就”,就像淘金工人一樣,用心地尋找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讚賞和鼓勵,同時指出不足,樹立孩子的信心,努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千萬不可用刺激的語言來傷害孩子,

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情緒,產生不良的後果。

例如:

有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平常數學考試都是100分,可這次只考了96分。他回家後如實把成績告訴了媽媽,媽媽聽過過說:“很好,你真聰明,媽媽很高興。媽媽知道你心裡肯定有點難過。遇到這樣的情況,換作是媽媽,也會難過。可是,你想過沒有,對於一張100分的試卷,你已經得了96分,就差4分就滿分了。看看這些你做對的題,一步一步你都算得那麼準確,寫得清清楚楚。想想看,你是怎麼做對這些的?都有些什麼經驗和心得可以總結一下?”

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孩子分析被扣分的題為什麼沒有做對,當孩子解決了所有的錯題,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和一個甜蜜的親吻,告訴他:你的進步,帶給媽媽莫大的快樂、幸福!

客觀評價

多給孩子鼓勵,定下合理的目標

不管成績如何,家長都應該客觀評價,和孩子一起從整體成績中找到自身的個體差異,然後根據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一起分析試卷,然後結合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下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比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高出一些,但是一定要合理。因為只有合理的目標才能給孩子帶來挑戰的同時給孩子提供動力。

家長要善於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加以放大,給予鼓勵。這種期待和鼓勵會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給孩子以信心,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讓孩子更堅強,更勇敢,更有上進心。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學習,會讓做家長的您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分數本是對孩子一學期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驗,它只是個形式和手段,並不能證明孩子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才能,更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唯一標準。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理性對待期末考試成績!

寫得清清楚楚。想想看,你是怎麼做對這些的?都有些什麼經驗和心得可以總結一下?”

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孩子分析被扣分的題為什麼沒有做對,當孩子解決了所有的錯題,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和一個甜蜜的親吻,告訴他:你的進步,帶給媽媽莫大的快樂、幸福!

客觀評價

多給孩子鼓勵,定下合理的目標

不管成績如何,家長都應該客觀評價,和孩子一起從整體成績中找到自身的個體差異,然後根據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一起分析試卷,然後結合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下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比孩子當前的實際能力高出一些,但是一定要合理。因為只有合理的目標才能給孩子帶來挑戰的同時給孩子提供動力。

家長要善於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加以放大,給予鼓勵。這種期待和鼓勵會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給孩子以信心,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讓孩子更堅強,更勇敢,更有上進心。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學習,會讓做家長的您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分數本是對孩子一學期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驗,它只是個形式和手段,並不能證明孩子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能證明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才能,更不是衡量孩子聰明與否的唯一標準。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理性對待期末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