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昆明如何打造“雙創”新高地?代表建議:建創新鏈

掌上春城消息 馬慈明等16名代表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實施發展動能轉換行動,

加快推進創業創新‘雙創’工作的議案”,為昆明打造“雙創”新高地出謀劃策。

現狀

昆明“雙創”工作存在差距

議案中提到,昆明市提出要加快建設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科技創新中心,堅持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創業創新“雙創”工作,並要實施“發展動能轉換行動”,從“要素驅動發展”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培育新的發展動力,形成推動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全市推進“雙創”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保障措施不到位,企業創新主體不到位,高新技術企業占比低,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與其他省會城市存在明顯差距,人才資源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對策

優化創業創新發展環境

對此,馬慈明等代表提出,昆明應優化創業創新發展環境,加強創業創新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雙創”工作統籌協調機制,

及時研究和解決“雙創”工作的重大問題。發揮政策法規的引導作用,為“雙創”工作提供堅實的法制和制度保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創業創新的市場門檻,提高為創業創新服務的行政效能。塑造創業創新文化,持續營造崇尚創新、尊重創新、寬容失敗的雙創氛圍。同時,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科技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整合優質資源要素,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實現科技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構建“188”重點產業科技創新鏈

代表們還建議昆明應著力構建“188”重點產業科技創新鏈,建立健全按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部署創新鏈的科研運行機制和政策導向,精心篩選、科學認定、認真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創新專案,在重點領域、關鍵性技術取得科技創新突破,

創造一批自有智慧財產權的本地品牌。深化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建設創新型小微企業、區域性企業、國際化企業集團的“雙創”企業支撐體系。探索政府支援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加強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引導激勵,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先進水準和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呈貢資訊產業園區等科技產業園區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先進技術企業聚集區、科技創新引領區和示範區。

推進“雙創”聯盟建設

代表們提出,現有的存量商品房、商務樓宇、老舊廠房,在不影響建築安全的情況下,可改用為眾創空間。並加快推進國家、省雙創示範基地的申報和建設,儘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雙創模式和典型經驗。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研究院+孵化器+資本”的產業創新模式。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資源集中的優勢,推進“雙創”聯盟建設。鼓勵和支援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提高大中型企業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完善“雙創”融資平臺,為創業創新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的開放式合作,促進資源分享、協同創新。健全科技成果轉讓和交易、科技創新仲介服務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建立“線上+線下”人才服務管道

馬慈明認為,大學生是創業創新的生力軍和重要力量。昆明已有高等院校45所、在校生62萬人,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多管道、全方位的資訊化服務,完善落實大學畢業生、在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政策。

進一步優化企業吸納大學畢業生開展創新優惠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支持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支援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創新平臺為大學生開設創業課程,提供創業創新實踐基地。加強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合作教育等方式,推動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在昆創業,建立“線上+線下”人才服務管道,為引進人才提供子女就學、住房保障、落戶等優惠政策和服務,吸引各類科技人才來昆明創業創新,打造“雙創”人才新高地。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仲瑩

責編:孫娜娜 一審:楊豔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研究院+孵化器+資本”的產業創新模式。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資源集中的優勢,推進“雙創”聯盟建設。鼓勵和支援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提高大中型企業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完善“雙創”融資平臺,為創業創新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的開放式合作,促進資源分享、協同創新。健全科技成果轉讓和交易、科技創新仲介服務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建立“線上+線下”人才服務管道

馬慈明認為,大學生是創業創新的生力軍和重要力量。昆明已有高等院校45所、在校生62萬人,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多管道、全方位的資訊化服務,完善落實大學畢業生、在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政策。

進一步優化企業吸納大學畢業生開展創新優惠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支持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支援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創新平臺為大學生開設創業課程,提供創業創新實踐基地。加強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合作教育等方式,推動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在昆創業,建立“線上+線下”人才服務管道,為引進人才提供子女就學、住房保障、落戶等優惠政策和服務,吸引各類科技人才來昆明創業創新,打造“雙創”人才新高地。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杜仲瑩

責編:孫娜娜 一審:楊豔